王晨
文题速递
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有人说,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的确如此,每个人在学习写作的最初阶段,都会不自觉地模仿他人的作品,等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就可以慢慢形成自己的语言特点和行文风格。
如何仿写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模仿范文的结构。比如《社戏》一文,围绕“社戏”,作者写了三部分,即盼望社戏,看社戏,怀念社戏。文章以“社戏”为线索,写了一系列的人、事、情、景。文章结构清晰明了,主旨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遇到写事类的作文题,我们可以仿照《社戏》的结构,围绕线索组织材料。
2.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先写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摆“大”字,还非要“我”说祝福的话、吃福橘,而且还很封建,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讨喜的阿长。等蓄好势后,作者笔锋一转,写阿长为“我”买回了《山海经》,使得“我”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一个将《山海经》说成“三哼经”的保姆,一个“别人不肯做或者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的长妈妈,同一人物身上有着多样的特征,用欲扬先抑法写作,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一下就显现出来了。除此之外,本文还用到了详略法,略写“抑”的部分,详写“扬”的内容,这样,阿长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明。阿长虽是一个粗俗、好事、没有文化的普通劳动妇女,但更是一个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问题的温柔长者。仿写时,我们也可以模仿这样的写法,围绕人物的性格特点安排情节,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3.模仿范文的立意。比如《散步》一文,作者选取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小事,以小见大,凸显亲情这一大主题。再如《背影》一文,作者抓住父亲的背影,在叙事中抒写父子深情,立意深刻。仿写时,我们可以选择比较小的切入点,描绘细节,从而反映大主题。
4.模仿范文的语言和情感。比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作者叙述平静,语言朴实,字里行间却饱含深沉热烈的情感,写出了自己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内心的悔恨和愧疚。
总之,学习仿写,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让自己的作文具有亮点。
习作展示
柿园的秋天
◎王艺钦
外公走后,外婆性情大变,虽然在人前也说笑,但一个人的时候,常常对着外公的遗像抹眼泪,脸上满是哀伤。
外婆常常望着窗外那片柿园发呆,眼泪也总是不由自主地顺着脸颊滑落。那片柿园,是她和外公共同的作品。外公在世时,外婆就常常在柿园里忙碌,经常忘了回家。外公曾打趣道:“你这么爱柿子,我们不如就住柿园里吧。”可外公一走,外婆再没踏进过柿园一步,更别说欣赏那些被风霜染红的柿叶了。
他们的三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安家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因此,没有了外公的家里显得空荡荡的,外婆看起来很是孤独。
窗外,布谷鸟的哀鸣总也不停,梧桐树上的叶子也总是沙沙作响,可外婆好像什么都没有听见,就那样静静地坐在床前,望着外面的树叶,她的眼神既空洞又无助,一张脸很干瘪,皱纹也全都聚在一起。在眼泪的冲刷下,那些皱纹更深了。身材瘦小的外婆像残风中的枯叶,更似秋风中摇摇欲坠的柿子叶,让人担忧,却又不知该怎么安慰。
羊儿“咩咩咩”的叫声召回了外婆的心,后院的那五只山羊还需要喂养。于是外婆开始起早贪黑地喂羊,照顾柿园,不停地干活,一刻也不闲着。我们都知道,外婆是用这种方法来抚慰她那颗哀伤的心。
再后来,我们发现,外婆又变了。她不再发呆,等羊喂好了,柿园打理完了,她就出门与村里的老太太们一起聊天、跳广场舞。我们都懂,外婆回来了。
秋天的柿园一片火红,在金色叶子的掩映下,一个个红灯笼似的柿子映衬着外婆那灿烂的笑脸。高大的柿子树,硕大的叶子,甜美的果实,外婆的笑容在秋日的暖阳里,美好又安詳。
柿子树下,外婆脸上那些藏着岁月的皱纹里也满是欢喜。柿园的秋天,有果实,也有希望。
【陕西富平县实验中学】
●点评
小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叙写了外婆在外公离世之后,从消极沉默到走出伤感拥抱生活的事。作文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情,比如写外公离世后外婆的神情,“外婆常常望着窗外那片柿园发呆,眼泪也总是不由自主地顺着脸颊滑落”,没有细腻的描写,却表达出了亲人离世后外婆的伤感。作文借景物烘托人物心情。柿子树在文中出现多次,但作用不同。从“秋风中摇摇欲坠的柿子叶”到“在金色叶子的掩映下,一个个红灯笼似的柿子”,人物的心情也随之发生变化,很好地贴合了主题。
懂得母爱
◎魏晨熙
上了初中后,我和妈妈的交流变少了。早上天不亮我便要去学校,妈妈每天都会目送我,但我总觉得她不关心我。
我一直都不知道,她是多么希望可以好好地和我谈论一番,就像原来我们一起谈论历史、地理、文学那样,你一句我一句,多么畅快!可我现在完全没有想要与她交流的欲望。
那天,窗外月亮正圆,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房间,我却毫无赏月的雅兴,因为今天除了要完成作业外,我还要准备课前演讲,这可是个大工程。门“吱呀”一声开了,妈妈轻轻地走到我的书桌前,欲言又止,我抬头看了她一眼,问道:“有事吗?”“你作业写完了没?我刚刚看了篇文章,咱俩一块儿赏析一下吧!”妈妈的声音里满是期待。我一听,没好气地回道:“我事情还多着呢!哪里有空赏析什么文章啊!”她那期盼的神情一下子僵在了脸上,那个瞬间,我察觉到了自己语气不善,但因为着急写作业,而且刚说出口的话也不好撤回,便低头做自己的事了,连她什么时候出去的都不知道。
过了一会儿,客厅突然传来“啪”的一声,我原本就烦躁的心快要炸了。我怒气冲冲地走出去,原来是妈妈把盘子打碎了。“就不能小心一点吗?吓了我一跳!”我抱怨道。妈妈也在气头上,我的话无疑是往火中添了把柴,我们爆发了剧烈的争吵。
在妈妈的怒吼中,我摔门进了房间,趴在床上,泪水沾湿了枕头。但想想明天的演讲,我无奈地挪到书桌前,可惜,根本静不下心来,只好盯着草稿纸发呆。
不知过了多久,门又开了,我知道妈妈进来了,但没有说话,装作在学习的样子。她走到我身边,拍拍我的肩,轻声说道:“宝贝,妈妈知道你压力很大,但妈妈什么也帮不了你,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我只是想让你放松一下,可是……”她停了下来,没有再说下去。
看着妈妈红肿的眼睛,我再也忍不住了,起身抱住妈妈,伏在她的怀里大哭起来,把所有压力、委屈、愧疚都释放了出来。皎洁的月光洒满房间,洒在我和妈妈相拥的影子上。
那一刻,我才发现,母爱其实就藏在点滴的关怀中。
【陕西富平县实验中学】
●点评
作文模仿《秋天的怀念》的叙事方法,先写对妈妈的不理解,对妈妈的关怀视而不见,再写母女二人的矛盾冲突,最后写自己理解了妈妈。小作者以亲身经历为素材,虽是一件小事,却能引起读者共鸣,也能反映母爱这一主题,以小见大,主旨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