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ny
接到《风吹半夏》的剧本时,李光洁作为文本的第一读者,最大的印象就是,赵垒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角色,这点毫无疑问。
这部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创业故事,给剧中每一个人物都留下了一道道被时代洪流冲刷过的痕迹。那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个充满了冒险的时代,也是个野蛮生长的时代,但时代背景里的人,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也有着不怕风吹雨打的坚忍不拔。
赵垒作为其中一员,面对时代下风起云涌的行业变化,他冷静有远见,但当他遇到感情时又会感性到甘愿洗手作羹汤,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些恰到好处的反差让这个角色魅力值拉满。
看完剧本,李光洁比观众更早地领会到赵垒这个人物的吸引力。
81年出生的他,90年代覆盖了他的青春期,从懵懵懂懂到长大成人,再在等待千禧年到来时选择了自己一生要走的道路。
这段时间,李光洁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同时这也是赵垒人生中最具有冲击力的一段时间。
时代和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90年代,李光洁十几岁,刚好够给他留下一点旁观的记忆,对剧中的故事更容易产生共鸣。赵垒也许会像他听人闲话聊起的一个成功人士,现在换自己来演他的精彩人生。
如果在90年代,十几岁的李光洁也许知道赵垒是一位商界大佬,但可能并不能理解大佬的感情也是走在时代前面的。
这个时期赵垒遇见了许半夏,成年人的感情克制又清醒,强强联合,携手共进,感情都是相互的,不会计较谁多一点谁少一点。
有一场戏,许半夏和赵垒一起去跟大学同学吃饭,半夏看见大学同学的女朋友给他拿吃的,半夏就也学着她的样子,去给赵垒送吃的。
赵垒却说:“你不用去学任何人,你只要做你自己就可以了。”李光洁对这个场景印象深刻。
当一个人爱你时,他就是爱你这个人,而不是别的什么投影,不是爱心中的想象,不是爱理想的爱情,不去塑造改变你原本的样子,真实地欣赏,去接受、去鼓励、去爱。“这就是爱情最好的状态。”李光洁说。
这种神仙爱情,现实生活里也许有,李光洁现在也相信着,尽管现实中他的感情生活和剧里的并不一样。
2019年,李光洁大方地晒出结婚证件照宣布和隋雨蒙的结婚喜讯,并在第二年升级当爸。
“每个人都会有支撑自己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李光洁说起老婆孩子,声音逐渐变得轻柔,“陪伴家人,有工作,有朋友,这些所有支撑起了我人生的意义。”现在的他,除了拍戏就是在陪家人,整个人都洋溢着有归宿的幸福。
李光洁不是赵垒,他没有同样的成长背景,一个是演员,一个是商人,他们有着天差地别的生活。李光洁又是赵垒,同样的目的明确,同样的脚踏实地,他们又是如此的相似。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故事是赵垒的,演绎是李光洁的。
这种和角色互相融合的体验并非突如其来,每一次投入一个新角色,都是一次融合。与经验无关,不是演得越多就越有体会,一开始,李光洁对这种现象并不自知,演戏的时候就认真演,直到面对采访,谈到对角色的理解时,才发现自己也和角色有着相同的特质。
他在剧里活成了他们,也体验了他们的人生,这就是做演员的魅力,李光洁也为此深深着迷。同样的时间长度,却有机会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人生,这也许不是李光洁选择做演员最初的原因,却是他入行以来最大的一个收获。
演员的这种独特魅力,是李光洁在实际做了演员过后才感受到的。开机——杀青,所有剧组的拍摄过程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一部戏,每一个人物都是崭新的,每一次面对一个新人物都是一种挑战。
先要从了解人物故事开始,然后将自己与角色融合,找到适当的呈现方式,最后再完整地走到观众的视野中。看似非常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
就像初面对的人,通常来说面对对方并不知道该如何去反应,能看见的只有浅表的东西,只能探索地去了解,去对话,去碰撞,才能产生独特的火花。
有些角色和本人宛如双生,接触后一拍即合,如同量身定做,严丝合缝地贴合。而有些则没有那么友好,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接触起来像雾像雨又像风,这时候要想和角色融合在一起是比較困难的。而面对无法掌控的未知感,人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
这种时候李光洁就会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读剧本,反反复复地翻阅角色的故事,揣摩着角色的心理,去理解角色的思想,去对话,去和角色成为朋友,然后在一来一往中,二者开始重叠,才有了最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
达到如此熟练的境界并非一蹴而就。其中少不了李光洁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也少不了行业前辈的栽培,不管在哪行哪业,有一个好的领路人,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幸运的是,李光洁遇到了张黎导演。
最开始入行,什么都是新鲜的,但也是不知所措的,按李光洁的话来说就是“两眼一抹黑”。
刚保送进入中央戏剧学院的李光洁,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就遭遇父母所在的煤矿倒闭,家中的收入猛地收缩,李光洁不得不提前开始自己的社会实践。
在学校里,李光洁一有空便向各大剧组投送自己的简历。也许如同那句“上帝关了一扇窗必定会为你打开一道门”,2001年,刚刚20岁的李光洁受到张黎导演的青睐,出演了他人生第一部电视剧《走向共和》,从此开启了他的演员生涯。
说起张黎,这个领着李光洁踏入演戏生涯的好导演,不仅给李光洁带来了机会,也深深地影响着李光洁的三观,甚至奠定了李光洁作为演员的基调。
初出茅庐的他,在学校学过几年表演,没承想实际操作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没有经验,李光洁甚至在镜头面前哭不出来。一个好演员,哭不出来怎么行?
张黎导演对着他就是一顿劈头盖脸地骂,什么难听骂什么,不专业,没前途……这些都直戳李光洁的痛点,受到打击的李光洁终于能哭出来了,且一哭起来就收不住,哭到剧组收工了,大家都走了。张黎又说,哭好了就一起走吧。
这一哭,彻底打通了李光洁的戏路,张黎没有因为这件事摈弃李光洁,李光洁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怨恨张黎。两个人更像是产生了某种特别的联系,张黎会给别的导演用心地推荐李光洁,李光洁也将张黎视为有知遇之恩的恩人。
在张黎导演的培养下,李光洁从一片混沌中一点点地对行业产生认知,对演员产生认知,对演技产生认知,乃至对日常事物的认知,都深受这位伯乐的影响。
一路走来,李光洁拍过许多戏。入行20年,平均每年就有3部剧播出,数量之多,堪称演员界劳模,而在这么紧凑的节奏下,还能保持高水准的输出,李光洁似乎从来没有被压垮的时刻。
而这么多部剧里,大部分都是正剧,除了形象上的适配度高,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第一部戏的影响,正如李光洁所说:“命运使然。”
挑选剧本时,李光洁从未优先考虑过题材的不同,更多还是从编剧功底和幕后团队乃至对手演员的角度考量,他始终关心最终整体呈现的效果,而不是迎合观众口味挑选时下大热的相关题材。
他认为题材的不同并不是主要的,正剧在于其贴近生活的真实性,更多是从观众的生活角度出发。而架空背景的剧对于观众来说,真实性绝对不会是一个被主动选择的点。
而好的编剧写出来的剧本,故事性、人物关系、人物性格以及魅力,都会是非常吸引人的。好的团队则可以让60分的故事呈现出80分的效果。
李光洁对于演员在其中的位置也有着自己的认知,《风吹半夏》中的赵垒被观众贴上“霸总”标签,对于这种评价,李光洁不会事先去设想,也不会对此有任何骄傲或不满。
不只是赵垒的“霸总”标签,所有李光洁出演过的角色,他都能够坦然接受观众对他们的一切评价。因为在拍的时候,他不会去给角色下定义,始终保持一颗极其单纯的心。
从人物出发,从故事本身出发,从此时此刻剧中人物的所思所想出发,他做下的决定,发出的动作,实际发生的事情,都是不做预设的,单纯的人物呈现。
而“霸总”“暖男”……这些标签,都是播出后观众对人物的看法。“艺术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李光洁觉得,“观众想怎么理解都可以。”
只要自己在创作阶段做到了全力以赴就行,李光洁对于剧播后的结果并不会太执着,更在乎在拍戏时是否做到了问心无愧。
李光洁的理想状态就是能够真诚且生动地去表达、去展现不同人物的魅力。作为一个能持续输出好作品的演员,他每部剧都表现出了极佳的状态,然而他本人却不这么认为。
“还在路上。”李光洁这样说,声音谦逊且坚定。
每一次演戏,拿到剧本,李光洁都会诚惶诚恐,从来不会用熟练度去套路地诠释一个角色。
面对新角色总是如履薄冰地去相处,去了解,再到熟悉,面对新的角色就是新的开始,李光洁从不会给自己画一个舒适区。
就这样一次次地挑战,认真地体会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人生,间歇性高强度地投入,李光洁从来不会觉得辛苦,也从不后悔做演员,就算演戏和生活已经难以分开,他也从来不觉得疲惫。
“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吗?”李光洁理所当然地反问道,“工作也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生活里得到的点点滴滴的感受又会支撑起你的工作。”
尽管是科班出身,但李光洁并不迷信书本,他觉得天赋是少不了的,态度也很重要,就算不是科班出身,态度足够真诚,呈现出的角色也是非常动人的。
但最基础的来源还是生活经验的汲取,演员没有生活的积淀,没有对人性的认知,就算再有天赋,也是会枯竭的,这些生活带来的鲜活感,才是提供演员活力的基础。
行业的变化,年龄的增长,有人可能会因此变得焦虑,但对李光洁来说,这些并不值得一提。“我是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好奇的人。”李光洁简单地对自己做了一个概括。
他不会用年龄提醒自己该做什么,也不会用年龄去约束自己,更没有因为年龄给自己找过任何借口,唯一的感受就是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平时也根本不会想起這件事,只有在采访时提到,他才会记起这件事。
而对于行业的变化,对李光洁来说,完全不在考虑范围。“行业的变化每个人都在经历,不是只有自己受到影响,不用太纠结在这件事上面。”他平静地说着,语气不起一丝波澜。
“不管怎么变化,对于演员来说,最要紧的,不是环境的影响,最要紧的还是对于表演的认知和专业的能力。”他说。
就算在如今各种焦虑丛生的世界,李光洁也始终对生活保持着难能可贵的热爱。
对于现在,他说:“我挺知足的。”而李光洁的未来,正在徐徐渐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