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航天博士吴凡的“小星星夜曲”

2023-05-30 15:17:48杨思琪
科学导报 2023年19期
关键词:环月微卫星龙江

杨思琪

翻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科技创新、逐梦深空的内容,让“90后”吴凡感到强烈共鸣。

过去几年中,吴凡的许多快乐时光,都与一种“小星星”有关——

2013年,吴凡和一群小伙伴组队参加欧盟面向全球高校征集50颗立方体卫星的QB50项目;2015年,吴凡参与设计的“紫丁香二号”纳卫星发射升空;2018年,由吴凡担任卫星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设计师的“龙江二号”微卫星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1993年出生的吴凡从小对航天知识有着浓厚兴趣,现在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一名博士研究生。他所在的哈工大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航天力量”。

相比于普通卫星动辄上百公斤甚至上吨重的“大身板”,微纳卫星尺寸小、重量轻,适合执行试验性航天任务,应用广泛。

“十三五”时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也有吴凡的身影。

卫星姿态控制,是吴凡的专长。他最常做的实验,就是在电脑前屏息凝视微纳卫星的运行轨迹——在漆黑的实验室里,小卫星模型缓缓前行、优雅旋转,每一丝变化都牵动着他的心。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相当于它的眼睛和四肢,其可靠性、稳定性及精确度是安全飞行和成功执行任务的重要保障。”这位年轻航天人的追梦路上伴随着一个个难题和挑战。

2016年初,吴凡迎来大考——担任“龙江二号”微卫星的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设计师。“龙江二号”重量只有47千克,而当时具备同样独立地月轨道转移能力的卫星重量都在它的4倍以上。这就意味着“龙江二号”要在严苛的重量、尺寸约束下完成任务,研制难度比之前高出好几个量级。

成功无捷径。为优先保障“龙江二号”有效载荷,推进系统、星箭分离机构、天线等均采用全新设计,吴凡和团队师生不停分析计算,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地破解。

2018年5月,“龙江二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成为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当调度员播报这一信息时,吴凡如释重负。

2019年2月4日,在与荷兰、德国无线电爱好者的共同接收下,一张由“龙江二号”拍摄的地月合影传输到团队电脑上。銀闪闪的月球,伴着蓝莹莹的地球,在深邃星空的映衬下格外迷人……这张照片被《科学》杂志刊登,英国媒体称“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棒的地月合影之一”。

“这张地月合影是我们逐梦深空、探索未知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自己有幸成为其中一名小小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吴凡说。

追寻吴凡背后的足迹,是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寂寞时光。赶往自习室的匆匆脚步,假期泡在实验室的身影,熬夜等待的实验结果……都记录着吴凡的追梦之路。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要在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是吴凡在追梦途中领悟最深刻的道理。

如今,吴凡即将博士毕业,他的选择是留校任教,继续耕耘自己的航天梦。

一往无前的追梦路上,新蓝图让吴凡更有前行的力量。强化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在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都让他倍感振奋。

“看到浩瀚无垠的风景,得益于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身处最好的时代,最大的珍惜就是尽己所能,为这个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吴凡说,他将努力在小卫星领域提出更多原创性理论,让小卫星性能更优、研制更快捷,带领更多年轻人在逐梦航天的路上唱响“青春小夜曲”。

猜你喜欢
环月微卫星龙江
梅花鹿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研究
特产研究(2022年6期)2023-01-17 05:05:06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剧《弘治私勘》
剧作家(2022年1期)2022-02-11 01:35:16
嫦娥五号探测器环月运行
上海航天(2020年6期)2021-01-18 04:50:12
环月降轨实现月面着陆的控制策略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24
嫦娥四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环球时报(2018-12-13)2018-12-13 04:22:37
林麝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规律研究
四川动物(2017年4期)2017-07-31 23:54:19
图读龙江经济
活力(2017年1期)2017-05-16 20:24:49
环月远程快速交会任务规划
载人航天(2016年4期)2016-12-01 06: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