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华,贾 尧,张 琪,刘 元,解晓庆
(1.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2.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3.朔州市文物保护与利用服务中心,山西 朔州 036001;4.朔州市朔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山西 朔州 036001)
2019年,在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后寨村西朔州新殡仪馆建设项目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有零星的3座北朝时期的墓葬(图1)。M1和M2位于墓地北部,两墓相邻,M1位于M2北侧;M393位于墓地中部东南区域,北临M391、M392(图2)。鉴于朔州地区北朝时期墓葬资料较为匮乏,现将这3座北朝墓葬简报整理如下。
图1 墓地位置示意图
图2 北朝墓葬分布图
1.墓葬形制
M1 为砖室墓,该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南北向,方向为200°。
墓道位于甬道南侧,为斜坡土圹式,上口长730,宽100-130,距 现 地 表18cm,底 部 宽100-130,深138cm。东西两壁粗糙且不规整。
甬道位于墓道与墓室之间,顶部坍塌严重,仅余东西壁底部砖墙。残存砖墙砌筑方法为三铺一顶,由青色条砖垒砌,部分砖面拍印有细绳纹。甬道长70,宽69,残高42cm。甬道北侧为砖砌封门,已残,长68,宽68,残高36cm。
墓室建于甬道北侧,平面呈近圆角长方形,四壁略带弧形,东北部弧度最甚。只保留部分,为一顶三铺式,券顶坍塌。长320,宽200-280,残高70cm。墓室西侧建有长方形棺床,棺床两端各置一顶砖作为床腿,棺床长204-224,宽60-66,高20cm。
无葬具,两具人骨直接并排放置于棺床之上,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头向南,面向东。经人骨鉴定,东侧人骨为男性,年龄在16-18 岁左右,西侧人骨为女性,年龄在14-17岁左右(图3)。
图3 M1平、剖面图
2.随葬器物
M1 出土随葬品共有11 件/组,有陶罐、铜饰件、铜手镯、铜指环、骨梳、铁器和串饰。
陶罐2件。形制特征接近,均为泥质灰陶,一大一小。标本M1:1。侈口,圆唇,束颈,鼓肩,下腹弧收至平底,肩部饰一周凹弦纹。口径9,腹径12.2,底径5,高14.4cm(图4,13)。标本M1:2。侈口,圆唇,束颈,鼓肩,下腹斜弧收至平底,肩部饰一组水波纹,轮制,口径9.8cm,腹径15.8cm,底径8.2cm,高19cm(图4,14)。
铜饰件1 组3 件。标本M1:3-1。铜带扣,平面呈长方形,扣环呈椭圆形,两端平行延伸6cm 后,中间用平直的小铜轴条相连,轴上残留铜环,扣环截面呈圆形,长7,宽3.5cm(图4,7)。标本M1:3-2。铜扣,圆形环状,中心有穿孔,内外环相连,外径2,内径0.4cm(图4,10)。标本M1:3-3。铜带扣,平面呈方形,中间有小方孔,长3.4,宽2.9cm(图4,12)。
铜手镯 同类2件。标本M1:4、5。环状,器身平面呈圆形,素面。尺寸稍有不同,M1:4 内径6.4,外径7cm。标本M1:5内径6.6,外径7cm(图4,1、2)。
铜指环 同类2件。标本M1:6、7。环状,环身圆形,素面。内径1.8,外径2.1cm(图4,5、6)。
骨梳1 组同类2 件。标本M1:8。梳背顶端呈弧状,梳齿残损较严重,分布细密,梳齿部分长度占整体的四分之一。通体长4.6,宽2.4cm(图4,3、4)。
铁器2 件。标本M1:9。圆形,背面中间有圆形钮,表面修饰严重。直径5.5cm,钮径2cm(图4,8)。标本M1:10。钉形,表面锈蚀严重。长15cm,宽1.5cm(图4,9)。
玉石串饰。1 组。标本M1:10。共18 颗,玉石质地,黄色,扁圆形珠,珠身完整且光泽鲜艳,最大者直径0.3、高0.3cm(图4,11)。
图4 M1随葬器物
1.墓葬形制
M2 为竖井斜坡墓道砖室墓,南北向,方向190°。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位于甬道南端,墓室位于甬道北端。
墓道平面呈长方形,竖井斜坡式,长456,宽94,深120-240cm,填土为五花土。
甬道平面呈长方形,采用三铺一顶的形式铺砌砖墙,距墓底一米后起券拱形顶,甬道南北两端均用条砖封门。长106,宽76,高126cm。
砖室平面呈弧边方形,四壁略带弧形,穹窿顶。砖壁采用两铺一顶式砌成,四壁在距墓底1 米处起券,起券70cm 处收顶。墓室长218,宽208,高170cm,整个墓室由长28,宽14,厚4cm 的条砖垒砌而成,部分条砖砖面饰斜线细绳纹,墓底人字形平铺地砖一层。墓室北壁偏东处建一拱形顶壁龛,壁龛平面呈长方形,深90,宽38,高58cm。墓室西侧建有长218,宽82,高32cm 的棺床,棺床用两铺一顶有间距的雕刻有床腿。
图5 M2平、剖面图
2.随葬器物
M2出土器物共6件,为陶罐,木枕,铜扣。
陶罐4 件。标本M2:1。泥质灰陶,浅盘口,长束颈,鼓肩,下腹斜收,小平底,颈部与肩部饰暗弦纹,器身可见轮制痕迹。口径11、腹径15、底径5、高18.5cm(图6,4)。标本M2:2。泥质灰陶,侈口,圆唇,长束颈,鼓肩,下腹斜收,小平底,器表素面,可见轮制痕迹。口径11、腹径12.5、底径5.4、高17cm(图6,2)。标本M2:3。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平沿,长束颈,鼓肩,下腹斜收至小平底,肩部饰数周暗弦纹,颈腹部均可见轮制痕迹。口径10.5、腹径14.5、底径6、高17.5cm(图6,3)。标本M2:4。泥质灰陶,侈口,圆唇,短束颈,圆肩,深腹,平底,肩部饰两周凹弦纹。口径19、腹径35、底径15.5、高45cm(图6,1)。
木枕1件。标本M2:5,平面略呈长方形,截面呈梯形,枕面光洁,长41.5、宽15、高2.5-4.5cm(图6,6)。
铜扣 1 件。标本M2:6,由扣环、扣轴、扣针组成。扣环略呈半圆形,两端平行延伸1.5cm 后,中间用平直的小轴条相连,轴上有一铜扣针。扣环截面呈近圆形,扣环长2.5cm(图6,5)。
图6 M2随葬器物
1.墓葬形制
M393 为甲字形砖室墓,西南向,方向238°。由墓道、甬道、墓门和墓室四部分组成。
墓道位于甬道西侧,平面略呈长方形,墓道壁较粗糙,底呈斜坡状,西高东低。墓道口长504、宽120-180,墓道底深350,底坡长520cm。
三百里外的梨友听说秀容月明复起,大吃一惊,立即令手下打着自己旗号,火速向桂州进发,他却亲率一万轻骑,去袭击巢城。
甬道位于墓道与墓室之间,平面呈长方形,以长32、宽16、厚5cm 的砖砌成。南北壁平直,采用三铺一顶砌垒方法,自下而上建成甬道墙壁,甬道底铺砖一层,长146、宽104、距地面深220cm。
甬道东侧为砖砌封门,同样采用三铺一顶式砌法,1 米后起券成拱形顶,顶为四层,宽108、高140cm,封门中部顶门柱宽12、残高30cm。墓门高130、宽108、距地面深220cm。
墓室位于甬道以东,建于长400、宽416、距现地表深348cm 的土圹之内,平面近似方形,四壁略带弧形,墓室壁采用三铺一顶砌筑方法,用长32、宽16、厚5cm 的砖自下而上建成,墓顶大部分已经坍塌,砌垒方法不明。墓室长316、宽308、残高60cm。
葬具有一具木棺,已朽,平面呈长方形,位于墓室中部偏东,呈东北西南向摆放,棺长164、宽50-58、厚6、残高12cm。M393 共葬有两具人骨,一具位于墓室东侧的木棺内,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西南,性别为女,年龄在30-50 岁之间。另一具人骨位于墓室西北部墓门入口内,无葬具,人骨散乱,葬式不明,性别为男性,年龄在60岁以上。
另外,在墓室东壁边分散放置有兽骨,经鉴定共有4 个动物个体,分别为:1 匹马,年龄在4 岁以上,部位为头、蹄和肩带部位;1 整只绵羊,年龄在6-12 个月左右;2 只兔,部位为后腿和腰带部位(图7)。
图7 M393平、剖面图
2.随葬器物
M393 共出土随葬器物7 件/组,包括铜带饰、铜耳环、陶罐、陶壶和铁钉。
铜带饰2 组。M393:1,共6 件,平面略呈方形,长2.9、宽2.8cm(图8,7)。M393:3,呈粉末状,形制无法辨识。
铜耳环1组2件。M393:2,共2件“C形”环状,顶部有穿孔。长2.3、外径1.5、内径0.9cm(图8,6)。
陶罐2件,均为泥质灰陶。M393:5,体型硕大,侈口,圆唇,束颈,溜肩,鼓腹,平底。上腹刻一“大”字,腹部从上到下依次饰忍冬纹、复线凹弦纹、复线水波纹各一周。口径32cm、高62cm(图8,2)。M393:4,已残,仅存下腹至底部,鼓腹,平底。腹部饰两组凹弦纹,中间夹忍冬印纹一周。底径7.7、残高11cm(图8,4)。
陶壶1 件。M393:6,已残,仅存下腹部及底部。鼓腹,高假圈足。腹部饰有5 道瓦棱纹。残高19、底径9cm(图8,8)。
铁钉1 组3 件。 M393:7,表面锈蚀严重,分别长13.4-16.8、宽1.8-2.2cm(图8,1、3、5)。
图8 M393随葬器物
3 座墓葬虽然没有发现可供断代的纪年文字资料,但从墓葬形制及随葬陶器来看,具有比较明显的北朝时期特征。从墓葬形制来看,3座墓葬均为斜坡墓道弧边方形砖室墓,保留墓顶的M2 为四角攒尖顶,此类砖室墓是大同北魏平城时期的典型墓型,见于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大同二电厂北魏墓群等。[1]北朝早期的砖室墓四边较直,没有弧曲,为近长方形墓室,自北朝中后期墓室四边逐渐演变为略带外凸的弧线形,墓室从下到上慢慢向内收缩,如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永固陵、司马金龙墓、元淑墓、茹茹公主墓等。[2]其次,结合墓葬朝向看,3 座墓葬均为南向,北魏平城时代早期墓葬以西向为主,自中期开始部分转为南向,至晚期全部转为南向。[3]
从随葬陶器来看,M1、M2 出土陶器器型以均为中长束颈,鼓肩,小平底的斜沿罐为主。根据韦正老师对大同南郊北魏墓群陶器的类型学研究,这种肩宽底小的陶罐主要流行在5 世纪晚期北魏迁都洛阳以后。[4]M393 出土的陶罐和陶壶腹部装饰有弦纹和忍冬纹,这种纹饰是整个北朝时期陶器十分常见的纹饰类别。虽然该墓出土的陶壶仅存下腹部和假圈足部位,但北魏墓葬中不见这种高假圈足的陶器,也不见腹部饰瓦棱纹的情况,这种底部与太原北齐张海翼墓出土的标本53 陶壶[5]腹部和底部纹饰及形制均十分相似。综合以上墓葬形制及随葬陶器比对结果,初步判断M1 和M2 的年代接近,为北魏晚期,M393 的年代为北齐时期。
朔州北魏(386-557 年)时属畿内地,置桑干郡(今山阴东)、繁峙郡(今应县东)、马邑郡。北齐天保六年(555 年),将朔州治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迁到马邑西南。北齐天保八年(557 年)改马邑县为招远县,为朔州治,此为朔州名之始。本次发掘的2 座北魏墓和1 座北齐墓,是继水泉梁壁画墓之后朔州地区北朝时期考古的又一次重要发现,为研究北魏到北齐时期朔州地区文化面貌以及丧葬习俗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