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金花
(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明确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用学术讲政治,使政治学术化,“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从讲话中,可以领悟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及其所在的大学组织提出至少两个方面的期望:一是思政课教师要以学术的标准和方式对待教学,二是大学要为教师的教学学术成长做好支持服务工作。由此,教学学术制度语境、学术语境等方面的重构成为教师教学学术发展,进而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必然选择。在思政课发挥重要作用的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在此要求下,得以诠释以下问题:我国高校思政课呈现哪些相应的教学学术特征,大学组织应在哪些方面构建符合思政课教学学术场域关系的制度语境和学术语境,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学术发展。
思政课教学学术的宏观场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教学学术理念自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博耶(Ernest Boyer)提出至今已近30年。随着高等教育研究者重新思考教学与科研两者的平衡问题,教学学术的价值逐渐凸显并已获得广泛认同,甚至被认为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1]。近年来,随着教学学术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研究者越来越认识到教学学术是一种政策制度和“学者共同财富”[2]。高校教学学术或教学学术化成为解决教学与科研不匹配的重要路径之一,有研究认为教学学术是一流课程或金课课程建设的助推剂[3-4],是卓越教师[5]、“四有好老师”培养的新方向[6]。因此,高校要确立教学学术理念,弘扬教学学术文化,以教学学术化支撑一流本科教育[7]。可见,教学学术逐渐成为助力高校教育改革、破解教师评价瓶颈的重要制度之一。
将教学学术理念扩展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领域,意味着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通过发现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等创新活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又要将理论成果与教育教学耦合的教学学术成果转化为课堂活动。大学组织为思政课教学学术在组织保障、体制机制运行方面给予支持。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学术越来越受到政府关注,已上升为国家制度管理范畴。国家层面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等方面专门发布了相应的规定、意见或标准。例如,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2019)、《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2020)、《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2021)、《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等相关文件,强调加强组织管理、制度支持、教学研究等。这些政策文件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教学学术概念,但却反映了国家对教学学术诉求的支持,为我国思政课教学学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伴随着教学学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从政策文件到实践层面的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成为影响这一实践演进的关键因素。思政课教学学术理念、教学学术水平也逐渐为研究者所关注。有研究认为对教学学术的充分重视是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教学能力、教学范式及教师队伍建设与提升等问题的化解之道[8-10]。同时,也有研究分析认为,教学学术型思政课教师的培育面临着“学校导向偏差、集体联动缺失、自身态度消极”[11]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从思政课教学学术场域中微观层面的教学学术特征分析与语境重构展开研究,既是对已有研究的补充,更是从教学学术角度尝试解决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相融合问题的有效路径。
场域概念是从关系角度思考的,可以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 ”[12]。本研究中的微观场域与国家宏观层面相对应,特指高校思政课教学学术场域。
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微观层面的思政课教学学术场域至少涉及大学、教师及学生三大教学主体。三大主体构成三组微观关系体,即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和服务于师生的服务关系。①师生关系:作为思政教育主体的人所处的时政热点等知识环境是不确定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须同时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与特点、把握国内外意识形态发展动向,抵制并批判不当思想言论,师生关系成为此教学学术过程中的主要关系体。②师师关系:教师须与同行相互交流沟通,以丰富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③服务关系:行政管理人员须不断了解掌握全校师生需求,与时俱进地修正或完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大学教学场域的主体责任者,组成了高等教育具体教学学术场域中关系密切的三种对话组合。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学术微观场域中,至少存在三种对话形式、三种对话关系及三种对话向度。①教师与学生课堂内外交往的师生对话、教师之间的平等交往与教学研讨的师师对话及行政人员上下沟通交流的行政对话等三种对话形式。②三种对话形式内部包含着师生关系、师师关系、服务关系三种对话关系。③与三种对话形式及三种对话关系相对应存在着三种对话向度,分别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体间性向度、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向度、行政管理服务全校师生教学的支持体系向度。三种对话形式、三种对话关系、三种对话向度共同形成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学术制度语境和学术语境场域,如图1所示。
图1 思政课教学学术微观场域向度
根据图1 可以看出,支持体系向度、交流合作向度、主体间性向度相互作用,共同为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性、政治性和思想性。习近平总书记在“3.18”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等“八个统一”的要求既是对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系统性概括,也是思政课教学规律与特点的集中表述[13],反映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所包含的内涵特点与能力要求。以下将根据“八个统一”中涉及师生关系主体间性向度要求为切入点,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学学术特征。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典型属性,但思政课并非无学术性,思政课教师应完成政治性与学理性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自身教学具有学术政治性、现实性、时代性。这就要求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在涵养、内在品格与意蕴等展现出的理论“逻辑魅力”吸引学生,使之投入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教师通过以实践事理为基础[14]、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15]、注重理论思维[16]等思政课的内在“逻辑魅力”吸引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以此改变以“华丽辞藻”而出彩的模式。通过国内外时政热点及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等引导学生观察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以“浅入深出”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认同并升华为自觉行为,从而改变以深奥理论指导生活的“深入浅出”模式。思政课教师在此教学学术研究过程中,可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例如,采用VR 沉浸式体验教学、现场实践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内化价值认同、外化行动自觉;以问题为导向,既仰望思想理论星空又关注社会现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学理性、理论性。由此可见,通过变表面的“华丽辞藻”为深刻的内在“逻辑魅力”、变注重理论形象的“深入浅出”为理论思维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浅入深出”有利于思政课教学学术化与生活化的结合。教师的学术态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标准贯穿始终,使在该教学场域中的师生均亲身体悟理论“浅入深出”的“逻辑魅力”。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融入教育领域,教育要素发生了变化。大学思政教育场所、学习空间发生了变化,学习场所发生了迁移,思政教育的价值链、知识链凸显新特点。因此,思政课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处理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疑难困惑,引导大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之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及时处理”和“引导”过程中,教师必须将价值引导与马克思主义知识“灌输”相结合。单纯的知识传授已不能真正以理服人。教师须有宽广的历史纵深视野、知识视野和国际视野,方能理直气壮地将意识形态教育的知识性提升到价值引领上。传统的“灌鸭子”式、“概念先行”式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要求。思政课教师须变枯燥的“概念先行”为有趣的“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切入口,引领大学生解决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思想理论认识上的困惑。解疑释惑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学术涵养作支撑。
思政课教学中存在 “思辨缺席”[17]及“反向建设”“不建设”“反向批判”“不批判”“无鉴别批判”[18]等“思维体操”和“深刻有理”缺失或不足的情况。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发扬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地进行剖析与批判。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材、教学内容、时政热点等,对教学和学情进行科学研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高校思政课教师将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多样性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结合起来,变简单的“心灵鸡汤”为复杂的“思维体操”,使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思维体操”训练,使大学生由内而外地感受到理论逻辑魅力,变“生动有趣”为“深刻有理”,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度与学术敏感性,及时在学理支撑下进行“思维体操”训练,破立结合。
“八个统一”是个系统性整体。在整体性、系统性视角下,思政课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思政课教学场域里大学组织的外在显性资源和内在隐性资源的合力,更离不开学生群体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思政课教学本身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思政教学场域语境中各关系向度共同发展的多元建构过程,是各关系体共同构成的场域语境共同体,具有主体间性特征。大学组织的各个部门合力创造大思政格局,充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从而使大学生由外在驱动下的“要我学”变为内生驱力的“我要学”。在“要我学”变“我要学”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的话语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教学学术能力的重要体现。
思政课教学学术是不断的知识创造和思维创新的过程。思政课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呈现深刻的道理,使思政课堂成为变表面的“华丽辞藻”为内在的“逻辑魅力”、变 “深入浅出”为 “浅入深出”、变“概念先行”为“问题导向”、变 “心灵鸡汤”为 “思维体操”、变“生动有趣”为“深刻有理”、变 “要我学”为 “我要学”六个“变”的辩证统一转换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教”与“学”的理论成果或实践性成果材料公开发行,接受公众审查、批判和评价。在“八个统一”要求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学术呈现的六个“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以问题为导向、问题解决为教学逻辑起点和重点,而非以确定性的理论知识为教学切入口。“逻辑魅力”“浅入深出”“问题导向”“思维体操”“深刻有理”“我要学”的过程即思政课教师把握思政课教学学术辩证统一性特征的过程。
综上,思政课教学学术六个“变”的特征在“八个统一”中得以诠释,这不仅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学术内在要求的集中体现,更是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掘其教学学术能力的体现。
思政课教师教学学术微观场域中的语境重构,需要包括大学、教师、学生在内的高校思政课教育主体责任人,在思政课教学学术场域中能及时、准确应对思政课教学学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并非教师单个个体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包括教师个体投入和大学组织给予顶层设计及其组织下的群体合作,即至少组成大学、教师、学生三团体结构的合力,共同建构教学学术场域制度语境和学术语境。
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21 年9 月21 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政策支撑机制”,以育人成效为标准,在考核评价体系和对教师的支持、教师成长积极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大建立力度。由此可见,构建制度语境迫在眉睫。尽管近年来教学学术制度在教师的入职、晋升、奖励等方面有所凸显,教育评价改革在各大高校的规划中有所体现,但教学学术理念依然没有深入,更难以成为大学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组织保障、制度建构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学术支持体系建设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已有研究者通过对部分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的相关研究,指出大学组织要探索教学与科研耦合发展的有效路径[19],优化相关制度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20]。这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作为铸魂育人课程,“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21],意识形态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高校思政教师教学学术具有其本身自带的学术张力,在确定性的意识形态追求前提下,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有力的政策支持、最优制度设计等是支持体系的首要保障。大学组织可在政策制度上给予保障,尤其要在教学学术理念融合、交流互通、评价反思、成果共享、制度支持等方面搭建思政课教师成长成才平台。
在思政大课堂的教学学术场域中,制度语境主要体现在组织保障上的支持体系,外在表征为服务关系,即主要功能为教学、教学学术研究、全校师生各类需求服务。服务关系的负责主体为领导者和管理层,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学学术激励政策、措施、制度和支持鼓励计划,为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和支持服务体系。大学组织可通过改革思政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创新学术评价与考核机制,建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评价与考核体系,激励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学术研究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的“八个统一”中,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排在首位,强调高校思政课应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 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就要求创新师生交往主体间性渠道及意义生成机制。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已进入了后喻文化场域[22],思政课堂教学与师生关系已然发生变化。师生关系是双主体关系,师生交往属于主体间性的意义生成和视阈融合。
为畅通师生交往向度,可从宏观制度和微观探讨共同进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融入学校教学,学校教育要素已然在时空、领域、活动场所等方面发生变革。因此,构建共同体平台上的教学学术语境也要因时因事不断改革和调整,以最大的可能将与思政课堂有关的场域能量纳入教学学术语境范畴,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例如,教学实践与思政教育的主体间性的实践方向相互结合,引入新技术如VR 虚拟体验,结合当地红色资源与精神实质,实现立体课堂、一线课堂等,完善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交往机制。通过不断建立有效沟通模式,使教师教学学术研究具有实践起点,思政课学理性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逐渐形成大学教师与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共同体语境,畅通师生主体间性向度。
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体系呈现出的辐射力大小与教师自身学术研究的强弱有关。正如研究者张安等所指出的,思政课教师应具备“责任意识、学术研究意识和问题意识”三重意识[23],这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学术发展密不可分。要想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系统研究思政课教学理论、规律并付诸实践,高校须付出相应的努力、提供相应的支持。例如,高校在相应制度语境下优化教育评价与考核制度,探索思政课教学学术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从而实现冯惠敏等研究者指出的,“教学变为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的劳动”“个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增值”[24]。
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活动领域、范式情景等机制运行语境下展开,将具体的时间、空间及活动频率等规划形成常态化学术语境,使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通道顺畅。例如,组建全校、全省甚至全国性的教学学术研究联盟,以及建立校校合作、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等学术合作交流共同体和一体化大思政课教学学术共同体。也可通过加强省际、校际间不间断的交流合作,促成各高校间的对话与意义交流环境,针对思政课教师教学、制度建构、学术语境等方面展开全方位联合研讨。贯通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体系,建构一体化学术共同体。结合学生年龄段、成长段的发展特点与规律,通过开展研讨、教学示范、教学观摩、教学集体备课、教学专题经验分享等方式,形成思政课教学学术的学术共同体,建构在不同教育层次、不同教育类型、不同教育对象进行跨校跨层的一体化合作机制。交流合作形式可多元化进行,可合作教学、互派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改革、交流、反思,并且成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教学效果监督,建立教学成果与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效果终端评价机制等。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将具有灌输特性的思想政治学术化,使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学理性,以理服人,并将思政教学的“术”“学”“道”有机统一。大学组织须将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纳入整体研究,与大学组织、学科规范、教师制度及具体制度语境结合共同考量,而这也将是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路径。
无论是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大多存在教师教学学术发展与学术贡献、学术生命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思政课的教学学术场域中,大学组织在组织保障、政策支持等制度语境和学术语境上需加大投入力度,使教师群体与教育对象合力打造教学学术共同体,从而驱动学术语境的建构,促进教师教学学术成长与发展。在重构的制度语境和学术语境条件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能更好地将教学的学术价值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利用教学支持服务关系、师师关系和师生关系等三种对话关系充分发挥由支持体系向度、交流合作向度和主体间性向度三者合力产生的作用。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通过不断强化教学学术理念,将教学学术成果充分转化并公开出版发行,接受同行和社会评价,在不断反思、研究、再反思过程中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紧密相连,思政课教学学术化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面对国内外形势,思政课教师要让马克思主义占领教育对象的思想领地,让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价值观入脑入心,就必须时刻紧跟形势与政策,在“八个统一”要求下,提升思政课教学学术能力。大学组织要不断转变学术观念,根据思政课教学学术特征培育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学术素养,充分发挥内在驱动力,使思政课教师以学术标准和方式对待教学,提高教学学术水平,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社会教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