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沐浴在新生儿皮肤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2023-05-26 08:24陈绍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0期
关键词:皮肤感染浴巾清水

陈绍文

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 338000

新生儿皮肤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病,新生儿新陈代谢快,皮肤娇嫩,血管丰富,角质层发育不完全,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差,对细菌特别敏感,容易感染细菌,特别是皮肤多汗,浸渍等因素,极易导致新生儿皮肤出现湿疹[1-2]。沐浴是新生儿出生后的基础护理操作,可清洁新生儿皮肤,清除新生儿全身污垢,避免细菌滋生和繁殖导致感染,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生儿舒适度,同时,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作用,且沐浴过程中还可评估新生儿全身情况[3-4]。但对于新生儿沐浴的次数标准还存在较差差异。为研究出新生儿出生后进行一次清水沐浴和新生儿每日一次沐浴对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剖宫产新生儿80例,探讨新生儿沐浴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感染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21年1月我院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男22例,女18例;阴道分娩26例,剖宫产14例;日龄1~7d,平均日龄(2.21±0.13)d;体重2 500~3 500g,平均体重(2 950.69±146.84)g。B组:男23例,女17例;阴道分娩29例,剖宫产11例;日龄1~7d,平均日龄(2.19±0.15)d;体重2 500~3 700g,平均体重(2 974.47±134.28)g。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均超过2 500g;②新生儿胎龄37~41周;③无新生儿溶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等异常;④新生儿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新生儿母亲患血源性疾病;②严重营养不良者。

1.3 方法

1.3.1 B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出生后进行1次清水沐浴。护理人员向产妇讲解新生儿沐浴相关知识,耐心答复产妇疑问,发放新生儿沐浴健康教育单。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护理人员专用沐浴服、沐浴后用于包裹新生儿的浴巾、垫巾均需高压消毒,严格执行一人一更换。护理人员亲自处理新生儿首次沐浴的所有事宜,包括整个沐浴过程的操作,沐浴前后新生儿体温、皮肤状况等资料收集。

1.3.2 A组采用每日清水沐浴方法。成立新生儿沐浴每日清水沐浴小组,由在临床工作超过5年,对新生儿沐浴技术操作娴熟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丰富应急处理能力的1位副主任护师,5位主管护师,1位护士组成。(1)沐浴前准备:新生儿沐浴时间在喂奶前或喂奶后1h左右,避免沐浴时新生儿发生呕吐和溢奶情况,护理人员要勤剪指甲,不佩戴戒指等金属饰品,以免刮伤新生儿。沐浴室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2次/d,1h/次,保持环境干净整洁,每日通风时间不少于2h,每次半小时作用,保持空气新鲜,温度22~24℃,湿度50%~60%,关好门窗,注意保暖,准备好酒精、棉签、爽身粉、沐浴乳、洗发乳、沐浴盆等物品,沐浴乳和洗发乳选择中性。备好干净襁褓、换洗衣物、尿不湿、湿巾、多块小毛巾等衣物。护理人员在进入沐浴室前,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消毒,提前调试水温,温度保持在38~40℃,深度保持在8~10cm,用温度计测量或用手腕测温度,以不烫为宜。用于包裹新生儿的襁褓、浴巾、衣物、垫巾等均进行高压消毒,铺好,处于备用状态,严格执行一婴一巾,一人一换,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新生儿脱衣区域、沐浴区域及穿衣区域分开,严格分离用过与未用过物品。副主任护师负责沐浴前后对每一名新生儿进行全身检查,评估新生儿全身皮肤是否可以沐浴,并及时识别并指导沐浴护士正确处理新生儿皮肤感染、病理性黄疸等异常情况及沐浴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患有传染性疾病和非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进入沐浴室。(2)沐浴中护理:对新生儿实行一对一沐浴护理,由一名护士负责一名新生儿接—洗—穿—核对—交接操作流程:在沐浴中,提前为新生儿贴好防水护脐贴,避免脐带感染。放轻缓音乐,减少新生儿陌生感,仔细观察新生儿脸色、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在沐浴中,一旦发现新生儿有任何不适,及时停止沐浴。在新生儿下水前将新生儿放到浴巾上面,脱掉衣物,按照襁褓式包裹法先用消毒浴巾包裹新生儿,进行盆浴,遮住腹部,在浴盆底部放一块小毛巾,防止打滑,洗澡时按照脸、头部、颈部、前胸、背部、四肢的顺序依次进行。再次确认水温适宜,拖住新生儿入盆,打湿毛巾,用其中一角清洗新生儿眼角,眼角清洗完毕,用浴巾清洗脸部,洗头时用手托住头颈部,用大拇指、无名指堵住耳朵,防止洗澡时,进入耳朵,引起不适。用水打湿头发,涂好洗发水,顺时针按摩揉洗,清水冲干净;洗胸部和腹部,让新生儿保持半坐位,涂抹沐浴乳,揉洗一会,用清水洗净;双手翻转新生儿,使新生儿趴于右手腕,清洗背部,完成后再翻转过来,清洗四肢时,特别注意皮肤褶皱多的位置,仔细清洗干净。清洗过程中,经常与新生儿沟通,动作轻快,避免吓到新生儿。注意沐浴顺序,以免出现不必要感染,沐浴时间一般以8~9min为宜,沐浴完成后脱去湿浴巾,抱入另外一条浴巾并擦干全身,头部,用浴巾包好,防止感冒。每天定时为新生儿进行沐浴护理。(3)沐浴后护理:让新生儿躺在浴巾上,仔细擦干净水,用棉签蘸医用酒精消毒脐孔,防止感染,脐部要保持清洁干燥,清洁鼻孔,用棉签轻柔在鼻孔旋转,清理出分泌物,在皮肤褶皱多的部位,扑爽身粉,检查臀部皮肤情况,在臀部涂上护肤油,避免出现红臀,为新生儿进行全身按摩,穿好尿不湿和衣服,用襁褓包好。(4)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在为新生儿沐浴时,让妈妈全程参与,讲解沐浴正确方法、沐浴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给新生儿沐浴时动作要轻快,注意洗澡水和沐浴乳不要弄进新生儿眼睛和耳朵里,在春天和夏天比较干燥的季节,给新生儿涂抹爽肤粉和润肤油。重点讲解脐部感染护理,一对一示范操作方法,确保新生儿家属完全掌握沐浴和沐浴后护理方法和知识。耐心倾听新生儿家属的疑惑,并给予详细解答。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新生儿皮肤感染率。(2)对比两组新生儿体温变化情况。(3)对比两组新生儿皮肤情况。

2 结果

2.1 皮肤感染率 A组新生儿皮肤感染率2.50%较B组25.00%低(χ2=8.358,P=0.004<0.05)。见表1。

表1 两组皮肤感染率比较[n(%)]

2.2 体温变化 沐浴后30min,A组新生儿体温变化较B组小(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体温变化比较

2.3 皮肤情况 A组新生儿不良皮肤情况发生率10.00%较B组45.00%低(χ2=12.288,P=0.001<0.05)。见表3。

表3 两组皮肤情况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皮肤娇嫩,抵抗力较弱,皮肤黏膜防御能力低下,极易被细菌入侵,引起皮肤感染,且新生儿出生时皮肤黏着羊水、血液,都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加了皮肤感染的可能[5-6]。因此,新生儿的沐浴工作极其重要,可清洁其表面皮肤,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降低新生儿皮肤感染率,还要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避免新生儿脐部被感染[7-8]。常规护理干预,即出生后进行一次清水沐浴,虽然进行了沐浴,但频率较少,对降低新生儿皮肤感染的情况,较难实现,整体护理欠佳。

新生儿每日清水沐浴方法,可以多次查看新生儿皮肤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可对其进行及时处理,且多次沐浴可确保新生儿皮肤清洁,降低新生儿被细菌感染风险[9-10]。本研究针对剖宫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每日一次沐浴,结果显示,A组新生儿皮肤感染率较B组低(P<0.05)。提示:每日为新生儿进行一次沐浴,可减少新生儿皮肤感染率。新生儿沐浴,有利于新陈代谢,缓解新生儿的烦躁不安,新生儿皮肤保持干净,能够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且护理人员在为新生儿沐浴前,提前为新生儿贴好防水护脐贴,避免脐带感染,在沐浴后还使用棉签蘸75%酒精消毒脐孔,防止感染。副主任护师在沐浴前后对检查新生儿全身情况,评估新生儿全身皮肤状况,可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新生儿皮肤感染、病理性黄疸等异常情况及沐浴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沐浴后30min,A组新生儿体温变化较B组小(P<0.05)。提示:每日为新生儿进行一次沐浴,可减少新生儿身体皮肤表面细菌,避免感染,减小沐浴前后体温变化,可避免新生儿因体温变化较大而产生疾病。护理人员在沐浴前,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对双手进行消毒,确保新生儿安全,且严格将水温保持在38~40℃,不烫伤新生儿的同时,也不使新生儿因温度偏低患病,为新生儿准备无菌的浴巾、垫巾、襁褓、衣物等,严格执行一人一更换,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结果显示,A组新生儿不良皮肤情况发生率较B组低(P<0.05)。提示:每日为新生儿进行一次沐浴,可降低新生儿皮肤感染情况。护理人员为新生儿沐浴完毕,用棉签清洁鼻孔、清理分泌物,避免呼吸道感染;在沐浴期间,用毛巾一角清洁眼角,洗头时,用手指堵住耳朵,避免眼部和外耳道感染;在皮肤褶皱多的部位,扑爽身粉,保持新生儿皮肤处于干净干燥,检查臀部皮肤,在臀部涂护肤油,避免红臀。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每日一次沐浴,可降低新生儿皮肤感染率,减少体温变化,避免发生不良皮肤情况。

猜你喜欢
皮肤感染浴巾清水
只为清水润万家
送给青蛙的大海
玩转大浴巾
护理干预预防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皮肤感染的效果
清水一盏可供莲
浴巾用3次就该洗了
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及医护人员带菌情况的调查
改良换药方法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感染疗效观察
浴巾也要经常洗
夏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