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树君
[摘要]在图书中应用二维码,不仅可以丰富图书内容,还可以实现作者、编辑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中应用二维码的图书的相关情况,探究二维码的分类、不同二维码的适用位置,以及出版社如何对应用二维码的图书进行质量把控。
[关键词]二维码;适用性;质量把控
二维码应用在图书上,不仅从篇幅上扩展了纸质图书的容量,还从形式上丰富了纸质图书的表现形式,使纸质图书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静态走向动态。但是,二维码用得好,会大大提升图书的价值;用得不好,则会适得其反,不仅浪费出版社的人力、财力,还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可以说,图书中的二维码的内容质量,对读者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中应用二维码的图书的相关情况,探究二维码的分类、不同二维码的适用位置,以及出版社如何对应用二维码的图书进行质量把控。
一、图书上二维码的主要类别及其适用性问题
用户体验的好坏是判断产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出版社通过在图书中应用二维码来补充图书内容,为读者提供更深入、更有价值的信息。出版社要想为读者提供与图书内容契合度高的数字资源,就必须以纸质图书的内容为依托,使挑选的数字资源能切实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图书中的二维码存在附加资源与图书内容相关性不强,读者扫码后很难有实际收获,二维码中的视频资源过于碎片化,视频内容宽泛,视频播放时间较长等问题,降低了读者的阅读满意度。
对二维码放在图书的什么位置,怎么放,二维码中放什么内容,放多少等,都需要出版社深入分析。出版社应通过应用二维码提升图书增值服务,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驗,加深读者对图书内容的理解[1]。以下为图书中二维码的主要类别和用途。
(一)教材或科普图书对先前知识的补充介绍
如一些先前的概念、公式、定理等,不是教材的重点内容,但又是读者理解教材相关知识的前提,出版社可通过应用二维码,方便读者了解这部分内容。这一类二维码中的内容要简明清晰,让读者不需要太多时间就可以读完,以便读者领会纸质图书内容[2]。
(二)对一些比较抽象的,读者难以理解的内容的形象化表述
如抽象的概念,动植物动态生长过程、发病过程,微观世界的难以用肉眼看到的细胞状态等内容,出版社可以通过应用包含生动直观的彩图、动画、视频内容的二维码对这些内容进行展示。此类二维码中的内容,要清晰地对相关问题进行回答,要起到纸质图书所不具备的直观生动的效果。当前,部分包含上述相关内容的图书中的二维码引用的很多视频资源大部分都是简单的PPT课件演示录像,其内容就是教师教条式地讲解,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还是感到困难。对图书二维码中的内容,读者更乐于观看动画形式的相关内容,这类内容往往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动画对不易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相关知识或实验过程进行模拟演示,有利于揭示复杂事物的本质,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动画中形象、生动的内容,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
出版社要对二维码中的内容进行精心编辑,突出重点、难点,所选用的视频、音频资源也要避免过于宽泛、冗长,要有针对性,做到在有限的时间清楚地阐述问题。
(三)主体内容的补充拓展性知识
如对图书中涉及的有关人物的背景,或有关历史事件等与图书主题相关联的内容;法律中某个条款形成的背景以及相关典型案例;物理或生物研究领域中某项研究的背景或最新的进展;专业性考试用书中重难点知识讲解等,出版社可通过二维码呈现。以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为例,学生可以通过扫描图书中的二维码获取重点例题的讲解视频,从而提高复习效果。此类内容,虽然不是图书主体内容,但是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图书主体内容,丰富图书内容,出版社可以作为延伸阅读放在二维码中。对这类内容来说,二维码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表达方式。
对此类二维码中的内容,出版社也要精选与图书主体内容关联性强的典型内容,不宜过多,避免泛泛列出,失去重点,使读者不得要领,难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而失去阅读兴趣,甚至因感到浪费时间而对图书产生反感。
(四)一些重要参考知识的补充
读者在阅读专业性较强的图书时,经常需要查阅很多相关资料,如果出版社能根据图书内容,通过二维码为读者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知识,既方便读者查阅,又能加深读者对图书的喜爱程度,也会提高读者对出版社的认可度。以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安全导论》(第3版)为例,该图书将食品安全监测系统的实例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这种方式方便了读者随时查阅,赢得了读者的认可。
(五)一些网站的链接
出版社在二维码中添加一些网站链接也是对图书内容的拓展,但这些网站中的内容不是作者自己创作的。
这类网站上的内容往往与学术发展同步,具有新颖性和时效性,可起到很好的拓展内容、开阔视野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出版社在二维码中添加这类网站链接需要格外谨慎,因为网站上的内容会经常变化,读者在点开网站链接时,网站上的内容有没有变化,内容是否合法等,都存在变数。所以,图书中二维码所链接的网站,应该是经过审核的、合法的、稳定的网站,如政府或行业网站等。同时,网站上的内容应该保证相对稳定,使读者能够找得到,方便读者随时查阅。
(六)用于知识的及时更新
应用二维码可以很好地解决困扰出版社多年的一个难题,就是图书知识的更新不够及时。因为一本图书,特别是教材和科技图书,难以做到经常更新内容,而学科的发展却是不断进步的,特别是一些发展较快的学科,不断会有新的知识产生,这些知识难以第一时间在图书中呈现。而出版社应用二维码可以随时根据学科新的发展形势及时对图书内容进行补充。因此,出版社可以在图书中某个位置,专门添加提供学科最新知识的二维码。此类二维码主要对发展较快的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更新。此类二维码的设置,不能形同虚设,出版社如果没有及时更新内容,会让读者产生被糊弄的感觉。如果确定设置这类二维码,出版社就应该定期更新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地维护图书和维护读者。
(七)与读者交流的渠道
在阅读一本书后,读者通常都会产生交流欲望,但传统图书与读者交流的渠道不太畅通,这也是困扰出版社的一个难题。因为沟通不畅,出版社不了解读者的阅读感受,所以其选题策划较被动。但是出版社在图书中设置二维码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出版社设置“编读互动”二维码,读者通过扫描就可以直接转到网上书评界面与出版社的编辑进行交流,以实现即时、高效、便捷的信息沟通。出版社还可以在网上书评界面上专门设置问题框,请读者对图书内容提出意见,从而了解读者的想法和需要。
此外,出版社建立这样一个“编读互动”平台,就好像为这本图书建立了一个论坛,让编辑和读者互动,或者让作者与读者互动、读者与读者互动,既提升了这本图书的影响力,又会让读者觉得这本图书的编辑很用心,从而提升对出版社的认可度[3]。这类二维码也需要出版社长期维护管理。这可以很好地起到宣传图书,提升出版社影响力的作用。
(八)用于出版社整体宣传营销
这类二维码一般放在图书封底、封一或附书名页处,主要介绍出版社的亮点、优势、出书方向、营销渠道等,便于读者对出版社及图书有更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出版社营销活动的开展。出版社如果能够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吸引读者通过二维码关注出版社的一些新媒体账号,则能够扩大后续的宣传营销等活动的覆盖范围。同时,读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进入市场调查问卷页面,即时参与调查并提出意见[4]。
以上列举的八类二维码的用途,与图书主体内容的关联程度是不同的,如第一、第二类二维码相比其他几类二维码,与图书主体内容关联更为紧密,是纸质图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读者来说重要程度更高。因此,如果一本图书中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二维码,出版社应进行关联度标识,以便读者选择阅读。在图书中放置二维码时,出版社应添加简短介绍,使读者知道二维码中的大概内容,从而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是否扫码阅读。这也是出版社重视图书质量、重视读者体验的体现。
二、图书二维码内容的审核把关
(一)二维码内容质量的把关
二维码内容科学性的审核与纸质图书标准一样,对包含政治、宗教等内容的二维码的审核,出版社应该更为慎重对待。一些网站的内容如果出版社审核不严格,很容易产生导向问题。数字出版内容传播速度更快,产生的影响更大,引发的社会问题会更加严重,出版社挽回影响会更加艰难。因此,对二维码中内容的审核,出版社要采取比纸质图书更加严格的标准。
(二)二维码内容编校质量的把关
对二维码中文字内容的编校质量,出版社要严格把关,对二维码中的音频、视频、动画等内容,出版社需要严格审查政治问题、版权问题等。作为图书的一部分,二维码中的内容应被纳入编校质量管理,如果其存在较多的错误,会影响整本书的编校质量,也会影响读者的理解,给出版社的名誉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二维码中的内容的编校质量不容忽视,出版社要严格落实“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二维码内容严格把关,从而保障二维码内容的质量[5]。
(三)二维码数量和内容长度的把握
出版社通过使用二维码,将读者从纸质阅读带入多媒体信息阅读,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图书资源的扩充,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物尽其用,不能泛化图书的主体内容,图书中二维码太多也会给读者带来不便。在不影响阅读效果的情况下,二维码中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源应尽可能地精简,以减少读者的流量消耗和阅读时间。
(四)二维码知识产权的把关
随着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人们的著作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出版社在应用二维码时,应防范侵权行为。出版社应该成为知识产权的有力宣传者和维护者,在最初的组稿阶段就应向作者强调什么资源能用,什么资源不能用。图书中的二维码由于有时在交来的书稿中不一定放置,很容易在审稿环节被编辑忽视,因此在审稿和编辑校对环节,编辑应加强审核把关,避免出现版权问题。另外,要想严格防范二维码内容出现版权问题,出版社就要在审稿过程中将其作为重要的环节来执行,并体现在出版社的有关制度中,这样才能系统地防范侵权问题。
综上所述,二维码与图书的结合已成为图书丰富内容的重要形式,只有作者、编辑和多媒体技术人员三者协同配合,发挥各自专长,才能做到二维码与图书内容的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增值内容以及良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谢广灼.二维码在图书出版行业中的应用[J].出版广角,2015(Z1):130-133.
[2]章征柏.浅析二维码在教辅图书出版中的应用[J].出版参考, 2016(09):38-40.
[3]王發明,朱美娟.内容二维码在图书出版中的应用[J].中国出版,2017(22):30-32.
[4]王红梅.二维码在少儿图书中的应用[J].中国出版,2018(12):55-57.
[5]王红燕.浅析二维码在图书出版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传媒科技,2021(0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