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东 刘晓玲 张 翔 郭 峰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20)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GEIM教授[1]通过对高定向石墨(HOPG)进行反复剥离处理首次获得石墨烯(GO)。几十年来,众多领域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对石墨烯进行各方面的深入研究[2],其中在摩擦学领域,石墨烯因其独特的二维碳原子结构[3]、优异的自润滑特性[4]以及大的比表面积[5-6]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用于润滑油添加剂[7-9]方面的研究。
LIN等[10]利用四球试验机对改性石墨烯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并通过SEM和能谱仪对磨痕表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改性石墨烯易进入接触区域,从而避免粗糙表面的直接接触。WU等[11]研究了GO对GCr15/Si3N4摩擦副的摩擦力、耐磨性和载荷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能量分散X射线光谱和拉曼光谱测量了摩擦表面,结果表明,GO进入接触表面以防止摩擦对直接接触,降低了材料的转移、摩擦和磨损。ESWARAIAH等[12]利用四球试验机及表面分析仪分别评估了含GO的润滑油的摩擦因数和摩擦副的磨痕表面,研究表明,GO在最佳的添加量下可以显著改善摩擦和磨损。SENATORE等[13]通过改变赫兹接触应力、温度和速率值,考察了添加GO的矿物油在边界润滑、混合润滑以及弹流润滑状态下的摩擦磨损变化,发现在不同的润滑状态下,GO的添加均能降低矿物油的摩擦因数以及摩擦副的磨损,但是并未对GO添加剂的润滑成膜性能展开研究。武路鹏[14]通过理论仿真发现GO的添加对接触区域的油膜厚度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作用,分析认为GO可以随润滑油进入接触界面从而发挥其润滑作用。
孙文东等[15]探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GO添加剂对PAO10基础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发现当在基础油中添加质量分数0.03%的GO时,润滑油表现出了最佳的减摩耐磨性能,接触表面的磨损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这一研究仅仅局限于边界润滑条件下,而在弹流润滑和混合润滑条件下,GO添加剂对于基础油润滑性能的影响还有待研究。
为了探究GO添加剂在不同润滑状态下对基础油成膜特性的影响,本文作者在聚α-烯烃(PAO10)和聚醚(PAG)基础油中添加质量分数0.03%的GO,利用自主搭建的球-盘点接触光干涉油膜厚度测量试验台,分别在弹流润滑和混合润滑状态下,考察了GO添加剂对2种黏度相同、极性不同的基础油润滑成膜性能的影响,以期为GO添加剂在润滑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
试验选用了2种基础油,一种是非极性的PAO10(聚α烯烃,青岛中科润美润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基础油,另一种是极性的PAG(聚醚,青岛中科润美润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基础油。GO添加剂采用改进的Hummer法冷冻干燥制得(苏州碳丰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其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GO主要性能参数Table 1 Mai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GO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Bruker Dimension ICON)观察GO的表面形貌,并对GO的片层厚度和层数进行表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Nicolet iS 50)对GO的结构进行分析。
采用旋转流变仪分别测量了PAO10、PAG基础油及其添加0.03%最佳质量分数GO的润滑剂在23 ℃时的动力黏度,如表2所示。可见,在添加GO后,2种润滑剂的动力黏度稍有增大。
表2 润滑油主要理化性能参数Table 2 Mai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lubricants
试验采用自主搭建的球-盘点接触光干涉油膜膜厚测量试验台,原理如图1所示。试验时由伺服电机通过带传动驱动玻璃盘,钢球通过加载装置施加载荷w至玻璃盘底面与玻璃盘接触,从而带动钢球作纯滚动。润滑油通过卷吸作用(接触区的卷吸运动通过钢球和玻璃盘间的旋转实现)进入接触区。光源采用红绿双色光源,经过滤波的双色光发射到带有半透半反膜的玻璃盘表面上,光束分别在半透半反膜下表面和钢球表面上反射形成反射光①、②,然后两束光发生干涉[16],干涉光经CCD显微镜放大后由Basler高速相机传至计算机,通过图像采集系统显示并捕捉红绿双色光干涉条纹图像。最后利用红绿双色光干涉强度调制技术(DIIM)对光干涉图像进行离线处理,得到相应的油膜厚度曲线[17]。
图1 点接触润滑油膜测量系统原理Fig.1 Basic principle of point contact lubricating oil film measuring system
试验所用的钢球为G5级钢球,直径为25.4 mm。玻璃盘直径为150 mm,厚度为15 mm,与钢球接触一侧镀有分光铬膜,公称厚度为20 nm。试验前,钢球和镀铬玻璃盘先后用石油醚和无水乙醇清洗,并用高压氮气吹干待用。
试验时控制环境温度为(23±1)℃,相对湿度为(50±5)%,以PAO10和PAG为基础油,GO为添加剂。通过供油量控制实现充分供油和乏油润滑状态,分别在全膜弹流润滑和混合润滑状态下,对比2种黏度相同、极性不同的基础油和加入GO后的2种润滑剂的润滑性能,研究GO对不同基础油成膜性能的影响。
图2示出了GO的表面形貌和相应的厚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GO为不规则的片层状结构,其厚度约为1.23 nm,表明试验中所用的GO为单层结构[18]。
图3所示为GO的红外谱图。可以看出,1 050.99 cm-1处对应于C-O的特征振动峰,1 393.8 cm-1处为C-OH的振动峰,1 621.36 cm-1处为C=C的振动峰,1 733.83 cm-1处的峰对应于C=O的伸缩振动峰、3 397.26 cm-1处为-OH伸缩振动峰,2 924.6 cm-1处则是C-H伸缩振动的特征峰[19-20]。
图3 GO的FTIR光谱图Fig.3 FTIR spectrometer of GO
为了定量地对润滑状态进行界定,定义膜厚比λ[21]:
(1)
式中:hmin表示钢球和玻璃盘两滑动表面的最小公称油膜厚度,nm;Rq1、Rq2分别表示镀铬玻璃盘下表面和钢球表面粗糙度的均方根偏差(约为算术平均偏差Ra1、Ra2的1.2~1.25倍),nm。
文中镀铬玻璃盘下表面粗糙度Ra1= 20 nm,钢球的表面粗糙度Ra2= 14 nm,取两表面粗糙度的均方根偏差为算术平均偏差的1.2倍,则Rq1=24 nm,Rq2=16.8 nm。根据式(1),通过Rq1、Rq2以及试验得到的钢球和玻璃盘两表面间的最小公称油膜厚度hmin来定量地对润滑状态进行界定[22]:当λ>3时,处于全膜弹流润滑状态,对应的最小膜厚hmin>29.3 nm;当1≤λ≤ 3时,处于混合润滑状态,对应的最小膜厚为29.3 nm≤hmin≤87.9 nm;当λ<1时,处于边界润滑状态,对应的最小膜厚hmin<29.3 nm。
2.2.1 充分供油
为了探究GO在弹流润滑状态下对基础油成膜能力的影响,设定载荷w=60 N,充分供油,卷吸速度从100 mm/s增大到800 mm/s,研究PAO10和PAG基础油在添加GO前后最小膜厚随卷吸速度的变化。
图4给出了w=60 N、充分供油条件下,不同卷吸速度下4种润滑剂的油膜干涉图。可以看出,添加GO后,PAO10和PAG基础油的油膜光干涉图没有发生明显的级次变化。
图4 充分供油下不同卷吸速度下4种润滑剂的油膜干涉图Fig.4 Optical interferograms of four lubricants at different entrainment speeds under full oil supply
图5所示为w=60 N、充分供油条件下,PAO10和PAG基础油及其添加0.03%的GO后润滑剂的最小膜厚随卷吸速度的变化曲线。可知,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大,不同的润滑剂对应的最小膜厚单调增大,其中PAG基础油在ue=100 mm/s时最小膜厚最小,约为103 nm。由式(1)可知,λ为4.2,表明了在充分供油条件下接触区处于全膜润滑状态。在w=60 N时,添加0.03%的GO前后基础油的最小膜厚相差并不大,这表明在全膜润滑状态下GO对PAO10和PAG 2种基础油的成膜特性影响很小。
图5 充分供油下不同润滑剂的最小膜厚随卷吸速度的变化Fig.5 Variations in minimum film thickness of different lubricants with entrainment speed under full oil supply
2.2.2 乏油
为了保证在试验中出现乏油状态,确定载荷w=60 N,卷吸速度分别为200和400 mm/s,供油量为5 μL(通过微量进样器实现5 μL定量供油)。
图6所示是w=60 N、ue=200 mm/s时,利用CCD拍摄的不同润滑剂的油膜光干涉图像。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卷吸速度方向,两条竖线之间标注的区域为乏油区域,乏油程度可由区域的宽度L以及区域内颜色的深浅来表示[23],即L值越小、颜色越浅表示乏油程度越轻。可以看出,PAO10基础油中添加GO后其L值明显减小,且乏油区域内颜色更浅,表明其乏油程度有所改善。而PAG基础油中添加GO后对乏油状况的改善不明显,但是其乏油程度明显轻于PAO10基础油。
由表2可知,添加0.03%的GO后润滑剂的动力黏度与纯基础油非常接近,但是在PAO10基础油中添加GO后表现出明显的乏油差异,这与经典的弹流润滑理论[24]并不相符。因此,需要对光干涉图像进一步处理,观察GO对基础油油膜厚度的影响。
图7所示为w=60 N、ue=200 mm/s时不同润滑剂的油膜膜厚分布。由图7(a)可知,PAO10基础油的最小膜厚约为49 nm,添加GO后油膜厚度增大到70 nm,膜厚增大了21 nm。由图7(b)可知,PAG基础油及其添加GO后油膜的中心膜厚均在54 nm左右波动,加入GO后膜厚并无明显差别。
图7 乏油状态时不同润滑剂的油膜厚度分布(w=60 N,ue=200 mm/s)Fig.7 Film thickness distribution in starved state for different lubricants(w=60 N,ue=200 mm/s):(a)base oil PAO10;(b)base oil PAG
在w=60 N时,继续增大速度至ue=400 mm/s,观察此时不同润滑油的乏油状况和油膜厚度分布,如图8、9所示。
图8 不同润滑剂乏油状态时的油膜光干涉图(w=60 N,ue=400 mm/s)Fig.8 Optical interferograms in starved state for different lubricants(w=60 N,ue=400 mm/s): (a)PAO10;(b)PAO10+0.03%GO;(c)PAG;(d)PAG+0.03%GO
图9 不同润滑剂乏油状态时的油膜膜厚分布(w=60 N,ue=400 mm/s)Fig.9 Film thickness distribution in starved state for different lubricants(w=60 N,ue=400 mm/s): (a)base oil PAO10;(b)base oil PAG
由图8可知,当速度较大时,气穴充满整个接触区,此时各润滑油的乏油程度均十分严重,GO添加前后润滑油的光干涉图无明显差异,乏油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
由图9可知,PAO10和PAG基础油及其添加GO后的润滑油,油膜的最小膜厚均在49 nm左右波动,加入GO后油膜厚度没有增大。
在乏油条件下,当卷吸速度由200 mm/s增大到400 mm/s时,有49 nm≤hmin≤70 nm,根据式(1)可知,对应的λ从1.7增大到2.4,表明接触区处于混合润滑状态。
分析认为,当ue=200 mm/s时,PAO10基础油中添加质量分数0.03%的GO后膜厚明显增大,并有效地减缓了润滑油的乏油状况。这主要是由于GO具有极小的尺寸[25]和超薄的纳米片层结构[26-27],在摩擦副接触表面发生吸附沉淀,形成了一层物理吸附膜[28],润滑油与接触表面的接触角减小,增强了润滑油在接触表面的润湿性,润滑油更容易进入到接触区形成润滑油膜[29],减缓了接触区内的乏油程度,从而导致接触区内的油膜厚度增大[23]。而GO对于PAG基础油成膜特性的影响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在以弹流润滑起主导作用的混合润滑状态下,PAG基础油本身作为极性润滑油,形成的保护膜有效地避免了摩擦副的直接接触。当卷吸速度增大到400 mm/s时,GO添加剂的加入并未起到改善润滑性能的作用,GO加入前后油膜厚度和乏油状况差异不大。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卷吸速度增大,入口区剪切作用增大,使得GO添加剂形成的低剪切强度的物理吸附膜和PAG基础油形成的保护膜被剪切破坏[30]。
(1)经磁力搅拌和超声分散处理后,GO可以较好地分散于PAO10和PAG基础油中,静置24 h之后,含有GO的润滑油开始出现微量的沉淀,但无明显分层、团聚现象,颜色较为均匀,表明了GO在PAO10和PAG基础油中可以均匀分散约24 h。
(2)在弹流润滑条件下,GO作为添加剂对PAO10和PAG基础油的润滑成膜性能影响很小。
(3)在混合润滑条件下,当卷吸速度为200 mm/s时,在PAO10基础油中添加适量的GO,可以有效地减缓接触区内的乏油状况,从而改善基础油的成膜性能;而GO对PAG基础油的成膜性能影响很小。当卷吸速度增大到400 mm/s时,由于剪切作用增大,接触表面上形成的低剪切强度的保护膜被剪切破坏,GO添加剂未能有效改善基础油的成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