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 李建华
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的,是在运用中真正学会的,即在学习生活中,能“用对、切己、用奇和现身说法”,并乐此不疲。纵观历次课改,考量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生态环境,母语教育有长足的发展,但是“语文核心素养”之忧,却屡见不鲜。
只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忽视语言的言意合一的内涵引导。如教学《祖父的园子》时,教师让学生仿照“爷爷浇水,我也浇水;爷爷种菜,我也种菜”的句式说话,结果学生出现消极的语言——爷爷休息,我也休息;爷爷抽烟,我也抽烟。这种缺失真诚的语言,脱离了“童年乐园自由自在”的价值引导。
只关注语言的表象,忽视思维的深度。如让学生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话——车站很小,小得( )。学生冥思苦想,除了填上“只有巴掌大”就无从下手。这种忽视对“夸小”的代表性事物的启发和展开,是缺少思维深度和广度的。
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描写小艇样子的比喻句很美。但是学生体会时,仅停留在“把小艇比作新月”的知识层面,忽略了审美情感的激发和熏陶。
只关注语言,忽视它是文化的产物。如教学《丁香结》的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教学浅尝辄止,学生停留在知道句意层面,殊不知——结,象征人生不顺心的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与丁香结相似的事物、愁怨的说法;联系“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豁达开朗、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这些忽视价值引导、思维训练、审美熏陶和文化陶冶的“消极语用”,正日益呼唤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积极的语用教学。
语用,是指程序与使用者的关系。语用教学,就是基于语言文字的建构和运用,发挥语言的思维、审美、文化育人功能而展开的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合一。指向积极“语用教学”具有三维价值。一是功能上,“实用”与“虚用”的虚实相生。“实用”是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虚用”是指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虚实相生,探索基于思维、审美、文化观照下的“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二是空间上,“窄用”与“宽用”的相融共济。“窄用”是指通过语文学习,解决语文学科的本体问题,如统编版语文教材,“扉页的导语”明确语文要素、“每篇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语文园地”强化语文要素、“单元习作”实践语文要素;“宽用”是指用语文能力解决学科的跨界问题,唤醒学生生命个体,打破学科边界,开展跨界学习。“窄用”和“宽用”的相融共济,旨在由基础走向拓展,由必然走向自由。三是时间上,“即用”与“待用”的合一发展。“即用”是指当下之用,通过听说读写,引导学生获得言语体验,准确理解、运用语言,形成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待用”是指未来之用,形成将来备用的素养。“即用”和“待用”的合一,旨在消化后再用、课内学课外用、眼前学将来用。
因此,开展语用教学,以“语言建构和运用”为显性,以“思维、审美、文化”为隐性,整体考量和落实语文素养,是新时代语文教学价值的自然回归。
实际教学中,笔者立足统编版语文教材,统整显性的语文要素,牵引出显性的思维、审美、文化的素养价值,指向积极的“语用教学”,实践显性与隐性的合一教育,促进学生素养的和谐发展。
言语实践运用式是符合阅读心理的信息加工,即经历“信息解码—信息编码—信息变换”,流程紧扣训练环节:语用基础—语用核心—语用综合。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 课《司马光》。
板块一:阅读感知。读好复姓,了解文体,知道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异同。读好课文,用停顿和回文读,感知课文由紧张到欢喜的氛围,明晰人物关系和事情的前因后果。
板块二:言语实践。再读课文,讲好故事:根据课文注释、猜一猜和想象来说故事;加上司马光的想法和动作把故事讲得更有趣——演一演这个故事。
板块三:巩固迁移。品一品两个很特殊的句子,第一处是带有“于”的句子,第二处是带有“之”的短语;把小古文改写成一篇 300 字的记叙文;拓展学习《孔融让梨》,读好课文和讲好故事。
这样的“语用教学”,重视语言内容和形式的合一。一是以阅读感知为基础,以读为本,熟读课文,作为“语用教学”的起点。二是以言语实践为核心,创设读读、讲讲、用用的体验情境,体现信息的重新编码和重组语言的输出过程;凸显品词品句在“语用”意义上的理解性表达;通过想象“把故事讲得更有趣”,又是创造性的表达。三是以巩固迁移为综合,“把说的故事改写成一篇记叙文”,以伙伴语言丰富书面表达,学生在信息变换中,实现听说读写的运用训练。
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一课的教学为例:
任务一:我想写竹节人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需要学生阅读第3~17 自然段,边阅读边填写下表。
竹节人制作指南制作材料制作方法竹节人的玩法
任务二:我想体会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需要重点阅读第12~18 自然段。请阅读相关内容,我知道斗竹节人的战场有趣、竹节人静立不动的样子有趣、( )、( )、( )。
抓住关键词语读出自己的感悟——边读边想象“齐天大圣”的人物形象;体会引号的作用;试着玩一回竹节人,配上声音,表现美好的乐趣。
任务三:我想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需要阅读第20~23 自然段。读了课文,我知道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评价重点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梳理故事的前因后果。
任务四:辩论“老师收走作者心爱的竹节人,自己玩起来”,你认为老师这样做对吗?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
辩论规则:要求先摆出观点,再用正反事例和名言论证观点。
联系生活:从老师也爱玩的角度,你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目的了吗?老师也喜欢竹节人,拉近了我们和老师的距离,才让我感受到不沮丧和心满意足的美好童年。
这样的教学,学生明确任务,遵循规则学习,结构化的语用任务驱动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获得阅读体验,最终习得言意,并在获得语用能力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审美和文化的协同发展。
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花钟》一课的教学。
板块一:首先,教师开门见山,直接引出本课的语文要素——概括段落大意。学生读第1 自然段交流关键句。其次,学生挑战语用任务——概括第2 自然段的大意。最后,以填充式的思维导读为支架,以时间跟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达成概括段意方法的运用。
板块二:教师通过配乐范读、合作朗读、比较品读语段,来引领学生感悟书上语言的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指导梳理文脉——花儿开放的时间和花钟的特点的匹配度,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有序与精准。通过填充式的背诵活动,为学生积累语言、仿写表达做了高效的铺垫。
板块三:教师充分挖掘语用点——以“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为开头,要求学生模仿第1自然段的中心意思写一段话。紧扣语文要素,顺应花钟的语境,梳理时间顺序,联系花儿的名称、开放时间和动态变化,为学生展示自我放飞心灵,创设了语用的时空,富有创造性的价值。
整个教学明确语用目标、创设语用情境、搭建语用支架、展现语用作品,促使学生的语用能力螺旋上升,即抓住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概括段意的概括力;不同花儿有不同的表达形式的理解力;围绕关键句仿写花儿的表达力。这三种能力成就学生多样化的语用作品,达到了“为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而教”的实效。
鉴赏性的语句训练,旨在重组文本中有价值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和品味,收到语言教学的实效。如《司马光》时对特殊句子的鉴赏。
师:课文有两个句子很特殊,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品一品。第一处是带有“于”的句子。
师:(出示“群儿戏于庭——一群孩子在庭院里游戏”)“群儿戏于庭”就是“一群孩子在庭院里游戏”,一群孩子在池塘里游戏用此种句式可以怎么表达?
生1:群儿戏于塘。
师:一群孩子在花园里游戏用此种句式可以怎么表达?
生2:群儿戏于园。
师:一群孩子在教室里游戏用此种句式可以怎么表达?
生3:群儿戏于室。
师:第二处是带有“之”的短语。(出示“击瓮破之——击瓮破瓮”)击瓶破之——
生1:击瓶破瓶。
师:击冰破之——
生:2:击冰破冰。
师:(出示小古文《孔融让梨》)请同学们读故事,用铅笔画“/”,读出停顿(音断气连);讲故事,用上注释、猜一猜、想象。
语用是学习有亮点的语言,会“用奇”。教师敏锐地发现文中两个特殊而有亮点的句子,以此为例训练语用。学用“于”的倒装句式,联系身边的地点——池塘、园子、教室,练习表示适宜地点变化的句式;学用“之”的指代句式,联系身边的事物——瓶子、冰块、水缸,练习适宜事物变化的句式。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容易“跳一跳,摘到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