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专业群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群为例

2023-05-25 02:07仇薪鑫张振仓贾燕青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陕西省畜牧

仇薪鑫,张振仓,贾燕青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100)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引领产业发展,是新时代产业升级的教育使命[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而畜牧兽医专业群为陕西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在打造畜牧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服务平台上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师生开展应用技术创新研究的重要支撑,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产业的重要载体。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出新要求:一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是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开展应用技术创新,强化技术技能纽带作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多方协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地方专家智库,服务地方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2-5]。

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科研基础薄弱、定位不准确、团队凝聚力不够、平台层次不高、经费投入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导致校企合作缺乏有效连接[6]。因此,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畜牧产业学院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造聚焦畜牧产业,需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建立“校政行企”四方联动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广耦合机制,重点建设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提供产业转型升级所需人才和技术服务支撑,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共建共享、产教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与模式愈发重要。

因此,本研究以现代畜牧产业学院中平台建设和陕西省动物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过程为例,以期为同类专业群平台建设提供一定借鉴经验。

1 校政行企共建现代畜牧产业学院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造是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凝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营造学术氛围、开展科学研究的关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学院结合当前畜牧产业发展趋势,对标“双高计划”建设目标,融入产教融合理念,联合校政行企共建现代畜牧产业学院(图1),为政府机构提供智力支撑、社会服务。该模式下,企业与政府共同支撑服务区域经济,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学校与行业协会互相支撑、互相融合,最终形成学校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行业企业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资源的良性反哺模式。

1.1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构建

现代畜牧产业学院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图2)的打造离不开政府、学校、产业园区、行业企业等社会多方的共同合作[2],以通过整合地域优势资源、构建“一中心三板块” 的多元化格局,最大限度发挥各方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品研发、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夯实技术技能服务能力。

图2 现代畜牧产业学院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现代畜牧产业学院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陕西省动物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引领,建设校内校外教学研究服务中心和基地,提供普通教学实习、教师应用技术研究、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实践教学开展活动、创新创业服务等功能的同时,也建设相关畜牧产业技术服务工作站,面向社会、企业开展技术咨询、项目合作等服务性工作。

1.2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模式的创新

该创新模式聚焦于三点:一是尝试突破制度瓶颈,开创多方参与的技术人才引入制度,实现“人员互聘、技术创新、效益共享” 的模式,打造平台建设新形式;二是推动校政行企多方参与的现代畜牧产业学院服务机构建设,以专业群学生和专业教师为主体,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技能大师为产业教授,面向社会提供畜牧产业咨询服务、技术技能服务、创新创业服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技术改进的能力,建设“家禽产业服务工作站”、“牛羊产业服务工作站”、“生猪产业服务工作站”,丰富服务平台建设内涵;三是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探索新时代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畜牧产业技术服务” 的创新形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快现代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

1.3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管理及运行机制的探索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由现代畜牧产业学院委员会管理,推行各技术服务工作站、实施工作站负责人制度,通过制定和实施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管理制度、技术积累成果分配评价制度,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技术创新,开展技术服务。同时,该平台以成果、技术产业化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为核心动力,探索现代畜牧产业学院下生产技术问题反馈、技术技能发展、互联网+技术服务、畜牧产业技术服务工作站等实施运行过程中的创新模式。

2 陕西省动物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案例

2.1 组建背景

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促进了我国农业结构的显著变化,2021 年我国畜牧业产值已经超过2 万亿元,畜牧业产值的比重从1980 年的不足20%上升到33%,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特色愈发突出,区域化布局、市场化特征鲜明,在国民经济和地域经济发展中地位愈发重要。畜牧业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也是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最突出的短板。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畜牧产业快速发展,2021 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500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8%。

然而,伴随畜牧业快速发展,人兽共患病发生风险高、境外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增大、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形势严峻。2018 年8 月非洲猪瘟的传入,对我国生猪养殖产生了重大影响,使生猪调运、生物安全、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等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非洲猪瘟、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等多种动物疫病给养殖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企业不合规使用药品、滥用抗生素,造成畜产品安全问题频发。动物疫病的快速准确诊断、追踪监测、新型防控技术研究、生物安全技术、新型药物的研发、高效养殖技术、健康安全生产等成为亟需解决问题。

2.2 高等职业院校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特色优势

2.2.1 职业教育承担着支撑产业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任务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和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等文件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3]。新时期国家赋予了高等职业教育两大任务:一是培养高素质技术能人才,打造人才培养高地;二是建设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服务区域经济。

2022 年畜牧兽医专业群入选陕西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文件提出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环境,加强政策和经费支持,为建设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推动服务区域经济带来了政策机遇。陕西省人民政府“十四五规划” 中明确指出畜牧业为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出要做强畜牧业,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了产业发展机遇。

2.2.2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其首要任务在于产业振兴,因此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平台支撑。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招收职业农民、与企业联合培养定制人才,为乡村振兴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帮助企业下岗工人、农民、退伍军人等实现返乡再就业。畜牧业作为陕西省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在陕西省农业农村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前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向智慧畜牧、绿色畜牧、健康畜牧发展的阶段,急需建设一个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好的对接产业,服务乡村振兴。因此,职业教育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显得愈发重要。

2.3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优势条件和必要性

目前,陕西省还没有建立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的工程中心,对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杨凌职院作为陕西省唯一省属农林高等职业院校,拥有优秀的办学历史和条件,2019 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2022 年其下设畜牧兽医专业入选陕西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当前正处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时期,陕西省畜牧产业处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真正解决生产问题的技术和产品,实现技术落地,服务产业发展。因此,需要组建动物疫病防控工程中心,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更好地服务陕西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提供有力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撑。

2018 年杨凌职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聘请张涌院士为首席科学家,成立了张涌院士工作室,建成张涌院士动物生物技术工程中心相关实验室;2021 年动物工程学院成立郑增忍大师工作室,郑增忍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动物疫病科学委员会委员(全球共6 人)、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副主任。院士工作室和大师工作室均强有力的支撑了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群发展,也为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了有力保障。畜牧兽医教学团队入选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 名,全国优秀教师1 名,省级教学名师4 名,行业教学名师1 名,黄炎培教育杰出教师1 名;国家动物疫病净化评估专家1 名,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1名,省内行业知名专家8 名,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专家4 名,陕西省产业体系岗位专家7 名,陕西省科技特派员18 名,陕西省科技厅“三区”人才6 名,硕士学历以上占比100%,其中博士9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了80%,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达46%。团队拥有较强教学和服务产业能力,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4 具体做法

2.4.1 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创新共建模式

依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能力、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推广平台、陕西石羊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猪养殖产业链体系,以及杨凌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疫苗和诊断试剂等生产优势,构建形成了“一主两翼一平台” 的共建模式,为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图3)。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主体基地,负责临床快速诊断、疫病追踪监测、兽用疫苗、新型兽药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为共建企业提供疫苗、兽药以及粪污无害化处理配方、生产工艺技术等提供指导工作;杨凌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陕西石羊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技术应用和产品试验基地,共建企业负责进行疫病发病规律的调查与分析,疫苗、新型兽药、粪污无害化处理等产品和技术的生产与应用;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技术推广和质量监测平台,负责技术推广和成效反馈工作。

图3 共建模式图

2.4.2 丰富内涵,多种途径培养拔尖人才

依托工程技术中心,杨凌职院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青年教师成长为技术研发骨干,为企业定制化培养动物疫病防控人才,为行业基层培养一批具备动物疫病防控创新思维的技术人才,为陕西动物养殖业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支持,形成教科研服务产业新模式。同时,杨凌职院通过“郑增忍大师工作室” 和“博士+高职生” 工作室选拔培养优秀学生,以科创项目和和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为载体,融入知识、素质、技能三大培养内涵,培养具备一定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4.3 协同攻关,解决技术难题

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在于产教融合,要深化产教融合必须以技术支撑,有效连接校企双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企业具体生产技术需求为目标,准确定位研究方向,新技术和产品成果通过生产检验改进,最终形成具备职业特色、服务产业实际需求的应用研究模式。

2.5 建设成效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主要依托校内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实验室最早成立于2006 年,2012 年校企联合共建动物疫病检测中心,2020年升级改建为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2021 年11月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动物疫病防控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022 年11 月经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批准立项建设“陕西省动物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校内科研用房面积约632m2,现有重要仪器设备246 台(件),总值约1076.38 万元。

中心内部制定相关学生职业技能大赛集训方案和标准,依托“博士+高职生” 工作室开展常态化技能训练,近五年获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3 项、省赛一等奖7 项;依托“郑增忍大师工作室” 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吸纳优秀高职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展科创训练,2022 年获批4 项师生创专利,获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5 项、银奖9 项。

2021 至2022 年中心承担各类横向项目4 项,地厅级以上纵向项目8 项,到账经费127 万元;团队成员近两年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2 篇;获批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相关实用新型专利4 项,获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1 项。

3 小结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陕西省唯一农林水牧综合类高水平职业院校,近年来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大贡献。现代畜牧产业学院是多方参与共建的一个平台,可通过共组团队、共建基地、协同育人、联合攻关、社会服务等途径,锻造校企联合体,深化产教融合。新时期,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实现畜牧产业快速转型升级需要加大产教融合,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和实效创新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也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期对支撑畜牧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和乡村振兴的能力提出了新挑战[4,5,7,8]。高等职业院校更应该探索建立多方协同、共建共享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发挥职业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研究的作用,以关键技术突破为核心,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陕西省畜牧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