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瑞花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济南 250132)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指由于复杂病因所造成的胰腺内胰酶激活而导致的组织水肿、消化、出血以及坏死等炎症反应[1],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患者多伴急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症较轻患者主要表现为胰腺组织水肿,疾病发生后仅通过对症治疗便可依靠自身免疫而痊愈,取得良好预后效果[2]。但部分病症严重患者可见胰腺组织出血甚至坏死,经常伴随腹膜炎、全身感染以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高度威胁[3]。目前,临床主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其生命安全受到影响,通过早期诊断并开展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较好预后[4]。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中常使用影像学设备,如X线、CT、超声等,X线对胰腺的影像表现存在局限性,超声检查时容易受患者的腹部脂肪、腹部胀气等情况影响,CT扫描弥补了其他影像技术的不足之处,可准确检出胰腺囊肿、钙化等病灶,清晰表现周围器官受累情况,并有助于准确评定病情严重程度[5]。本研究为进一步证实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能,为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程度的评估提出新的建议,总结我院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检查情况,现报道如下。
选取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23例,年龄21~91岁,平均年龄(46.26±12.47) 岁;发病原因:既往胰腺炎病史18例,饮食不当16例,胆源性、胆系梗阻或胆总管结石15例,饮酒9例,挤压伤1例,无明显诱因13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4]相关诊断标准;②均由于急性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诊;③病历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既往胰腺炎病史者;②合并肠梗阻等其他急腹症者;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④临床资料、影像资料不全者。
研究使用德国SIEMENS 64排128层螺旋CT机(SOMATOM DEFINITION AS+)。检查前要求患者确保完全空腹状态,本研究中72例患者均表现为阴性无增强扫描禁忌,先开展CT平扫,再行增强扫描。CT平扫时辅助患者维持仰卧位,将扫描中心定位于腹部胰腺区,由肝顶部向下平扫至肾下级,特殊病情患者再将扫描范围扩大。增强扫描时先通过静脉推注碘海醇,确保其血液中碘含量浓度稳定。自快速推注造影剂后划分为动脉期(20~30 s)、胰腺实质期(35~40 s)、门静脉期(60 s)和肝脏期(65~79 s),分别于胰腺实质期与门静脉期开展CT扫描,以保证所注入碘海醇的高度增强程度以及显著的胰腺病灶增强差值,良好显示出胰周动静脉,准确表现胰腺组织水肿区、坏死区以及周围临近血管组织受累状况。
规范评价CT的临床分级与CT严重程度指数,结合患者预后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根据Balthazar CT分级标准开展临床评估,该标准共包含5个分级,由轻至重计分0~4分。胰腺组织表现正常为A级;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重大,存在胰腺密度不均、边界不规则、胰管扩张或积液等表现为B级;在胰腺病变的影像表现基础上还存在胰周炎性改变为C级;在胰腺病变的影像表现基础上还存在单发性积液区为D级;在胰腺病变的影像表现基础上还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积液积气区为E级。根据Balthazar CT分级标准结合胰腺坏死程度共同评定CT严重程度指数,Balthazar CT分级自A级至E级分别评分为0~4分。胰腺坏死程度中无相关表现为单纯型,计0分;胰腺坏死呈片状且范围在30%及以下为Ⅰ型,计2分;坏死呈段状且范围>30%且≤50%为Ⅱ型,计4分;大面积坏死且范围>50%为Ⅲ型,计6分。结合两项评分之和评定CT严重程度指数,其中,0~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10分为重度。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临床分级提高,其胰腺出血坏死程度加深。见表1。
表1 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临床分级与胰腺出血坏死程度分析[n(%)]
随着急性胰腺炎患者CT严重程度指数提高,其住院时间显著延长,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见表2。
表2 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严重程度指数与住院时间分析
胰腺在人体中所占体积比重较小,但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其病理状态与人们身体健康状况存在着紧密联系[6]。胰腺相邻于胃部,周围遍布重要大血管组织,在发生急性炎症时极易快速扩散至腹腔与腹膜后间隙部位,炎症反应向周围扩散,严重时甚至累及至颈根部或大股内侧。急性胰腺炎主要因胰腺酶被大量激活与分泌而引发,器官组织缓慢发生自身消化,从而导致了胰腺与其周围组织出现非特异性炎症[7]。既往临床常使用超声技术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虽然超声技术操作简单、便捷,适合反复操作与床旁检查,并且对胰腺组织形态、质地及病理变化等有清晰表现,但检查时容易受到患者个体性因素的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同时存在肠麻痹、肠淤张等临床表现,致使肠道中聚集大量气体,从而影响到超声图像表现,导致诊断效果不佳[8]。
多排螺旋CT是现阶段临床广泛应用的影像学技术,其操作与成像迅速,扫描人体上腹部仅需5~7 s[9],依靠设备的多平面重建可促进扫描成像立体、清晰,而其技术特点也不易受人体肥胖、呼吸运动以及胃肠道充气等情况的影响[10],经扫描准确显示胰腺与周围临近组织,从而得到可靠诊断依据[11]。同时,CT增强扫描现已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推注造影剂行增强扫描可快速探查到具体的病灶部位,在实施增强扫描后有助于具体评定其病灶组织的范围及其病变程度,特别对于胰腺内坏死病灶组织、胰腺外坏死组织及其脓肿数量均有清晰表现,与其他临床检查方法相比较,增强扫描能够确保诊断的准确性[12]。截至目前,国内外医疗机构均已将多排螺旋CT扫描作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诊断方法[13],并认为CT扫描可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与并发症状况,所建立的标准分级法和严重程度指数对疾病的诊断、评估及治疗均起到了积极作用[14]。
目前,我国在CT诊断急性胰腺炎方面也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并且多项研究均证明了CT诊断技术的可靠应用价值。张井良[15]研究分析了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极其影像学表现,研究证实CT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准确性良好,对患者的分型也可靠。王子铭等[16]研究中针对8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开展了超声与CT检查,并根据手术病理结果来评价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其研究结果发现CT对急性胰腺炎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94.25% vs 79.31%),并且CT对实质不均匀、局限扩大、胰胆管扩张以及胆总管结石等病理变化的表现更为可靠,更适宜具体评价患者的预后、并发症等情况,认为CT对于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高标准的辅助诊断技术。廖茜等[17]报道评价了CT严重指数与改良CT严重指数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程度与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经影像科医师完成检查与指标计算后发现,CT严重指数与改良CT严重指数对急性胰腺炎病情的评估作用较好,两项指标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预测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发生有确切作用。
本研究为进一步证实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能,为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程度的评估提出新的建议,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CT检查与分析,结果表现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临床分级分别为A级7例、B 级12例、C级24例、D级21例、E级8 例。其中,A 级与B级的胰腺出血坏死程度均为单纯型,C级中4例患者的胰腺出血坏死程度为Ⅰ型,体现随着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临床分级提高,其胰腺出血坏死程度加深,则会促进患者的预后变差。同时,根据CT严重程度指数划分轻度43例、中度12例、重度17例,三种不同程度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9.25±2.14)d、(22.69±4.08) d、(39.34±7.92)d,证实出随着急性胰腺炎患者CT严重程度指数提高,其住院时间显著延长,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根据研究结果可推断使用CT诊断急性胰腺炎不仅能够良好成像,尽早确诊,也能准确反映并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对预后评估也有指导作用,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本项研究与既往研究报道结论基本一致,均证实出CT对急性胰腺炎的良好诊断作用,并且发现CT临床分级与CT严重程度指数在预后评估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研究时间等方面限制,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也未对患者进行长时间随访观察,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延长试验时间,扩大样本数量,延长随访时间,以更全面地评定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使用CT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能够可靠表现病变的发生及其范围程度,该项检查快速、方便,可为早期诊断提出科学依据,从而保证对症治疗的及时开展,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