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凯 肖颖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一般是指发病48 小时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某一区域突然失去血液流动,神经细胞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引起神经功能丧失的临床综合征[1]。据既往文献报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246.8/10 万/年),约占全部卒中类型的70.8%[2,3]。抗血小板聚集疗法是神经内科中最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然而,标准化的用药方案,使疗效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尤其,对于轻-中度的脑卒中而言,用药量太大容易增加出血风险,用药量太少,可能使疗效下降,影响预后。究其原因,在于缺少对血液功能全面、有效的监测。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是一种通过检测血栓粘弹力的变化并以图形的方式动态反映凝血、血小板聚集和纤溶系统功能的方法[4]。然而,TEG 在脑卒中急性期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项目拟评估TEG 在监测轻-中度脑卒中患者对抗血小板治疗的血液功能变化中的作用,为个体化用药指导上提供参考和奠定基础。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了自2021 年6 月至2022 年7 月来揭阳市人民医院就诊并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2018 年颁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此次发病为首次发病;(3)首次就诊时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的评分≤15 分。排除标准:(1)伴有癌症、颅内占位性病变、出血性疾病、肾衰竭或严重的心功能不全等相关疾病;(2)3 个月内进行过外科手术或发生严重急性感染的患者;(3)发病在时间窗内需要静脉溶栓或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脑梗死患者;(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或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所纳入样本共47例,其中男性24 例,女性23 例,患者的年龄为50-85 岁之间,平均(68.68±8.87)岁。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12±2)天,在患者入院治疗前和治疗后出院时,分别完成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聚集功能和卒中量表的评估。本研究经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022002),并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血栓弹力图的采集与检测血栓弹力仪为美国HAEM-OSCOPECORP 生产,型号为Thrombelastograph analyzer TEG-5000,配套高岭土(kaolin)等促进剂。采集过程:对入组的患者取其肘前静脉血(空腹状态下);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指南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最后通过设备附带的专业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以获得TEG 参数。血栓弹力仪的操作者为本院内检验科医生,均接受过专业的厂家培训,对血栓弹力图的检测有扎实的技术掌握。本研究依托院内的脑卒中诊疗平台,对采集完成的血液样本,即送检验科进行血液功能的检测,最大限度保证血液的鲜度。
1.3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基于光学比浊法(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ometry,LTA)来检测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利用美国Helena Laboratories 公司血小板聚集仪进行血小板聚集度的检测;试剂:腺苷二磷酸(ADP)试剂,1×1.0 ml(冻干品,复溶体积);血液标本:使用0.11M 枸橼酸盐抗凝的全血;流程上,按设备说明指南,进行检验和分析。以吸光度(OD)的变化为主要分析指标代表血小板聚集度。定量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方法:Weiss 公式:其测量初始和最大OD 后,计算出标本的聚集百分率。(初始O.D-最大O.D)/初始O.D×100%=聚集百分率。
1.4 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与预后判断根据指南,对符合治疗标准的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主要应用药物为氯吡格雷(75 mg/次,1 次/d)+阿托伐他汀(20 mg/次,1 次/d),其他用药按照指南规范给予改善侧枝循环、神经保护和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控制及康复锻炼。另外,治疗后较治疗前的NIHSS 评分降低2 分(≥2 分),认为治疗效果为有效[5]。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的分析基于SPSS 22.00 软件完成。连续变量资料以(x±s)的方式表示,对治疗前后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如性别等,则以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对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考虑部分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最后,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分析各检验指标对疾病疗效的预测能力。P<0.05 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1 血栓弹力图治疗前后的变化见表1。
表1 血栓弹力图治疗前后的变化
2.2 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见表2。
表2 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前后的变化
2.3 基线TEG、血小板聚集率与脑卒中严重度的相关性分析见图1。
图1(a)血栓弹力图的反应时间和NIHSS 评分呈负相关;(b)血栓弹力图的凝血综合指数和NIHSS 评分呈正相关
2.4 TEG 和血小板聚集率对疾病疗效的预测价值见图2。
图2 血栓弹力图的CL 值对疗效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发展迅速,致残率高。然而,对于轻-中度的脑卒中患者而言,其发作时的神经缺损症状多较轻,缺血不严重或病灶仅为有限数量的脑细胞坏死,基于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为此寻找一种可以快速有效地监测血液功能、提供临床个性化用药指导的诊断方法尤其重要。
TEG 是一种通过检测血栓粘弹力动态变化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反映的是全血状态下凝血因子活性、血小板聚集功能、纤维蛋白原功能和纤维溶解功能,可为血栓性疾病中血液是否存在高凝状态的判断提供有力证据。我们发现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后血栓弹力图的凝血反应时间、最大振幅和凝血综合指数上,较治疗前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血栓弹力图能有效跟踪疾病的发展,可以监测到抗血小板治疗后的凝血功能变化,而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未见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在于血栓弹力图是在全血状态下,监测整个凝血通路的变化,从血凝块启动到纤溶阶段各关键点的动态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凝血和纤溶的动态平衡等集成信息[6]。而传统的血小板聚集率试验依赖透光率的改变来反映血小板功能,并且分析过程需要进行高速离心,这可能会导致血小板激活或丢失对较小的血小板聚集团不敏感[7]。因此,评估在轻-中度脑卒中患者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上,血栓弹力图要优于传统的血小板聚集率试验。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血栓弹力图和脑卒中严重度的相关性。其中,凝血反应时间与NIHSS 评分呈负相关,这与既往Zhang 等[8]人的研究一致,提示在脑梗死的进展中,由于大量的凝血因子被激活,血凝时间逐渐缩短,更容易聚集发生血栓使疾病恶化[9]。而凝血综合指数则和NIHSS 评分呈正相关,这意味着血液的高凝状态是影响脑卒中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分析,我们还发现了凝血综合指数CL 值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预测作用。凝血综合指数是以R 值、K 值、α 角和MA 值为基础,综合计算得到的参数,是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功能和纤溶系统功能的综合反映[10]。对于中度以下的脑卒中患者,其起病时较轻,血液功能的波动可能较小,且个体影响因素大,使得各个检查的单个指标难以精确反映血液状态,因而,基于综合计算得到的CL 值能够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准确反映体内凝血功能状态。
综上所述,血栓弹力图在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疗效预测上,要优于血小板聚集率试验,其中,凝血反应时间(R 值)和凝血综合指数(CL 值)这两个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然而,受限于本研究的样本量和入组标准,未来应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量、多中心和纵向的研究来建立诊疗的参考值以及探索其他TEG 指标对疾病发展和转归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