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静蕾
设计思路:
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于生活在海岛的幼儿来说,各种各样的海鲜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从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鱼的认知还停留在椭圆形的身体、扇形的尾鳍、摆动尾鳍向前游等方面。舌鳎鱼是舟山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幼儿对它都很熟悉,它的外形独具特色,对舌鳎鱼的外形特征进行探究有利于丰富幼儿对鱼类外形特征的认知,激发幼儿对周围常见鱼类的探究兴趣。同时,从运用多种感官对舌鳎鱼的初探究,到借助观察记录表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再到用符号表征记录、同伴交流来丰富对舌鳎鱼的认识,也有利于拓展幼儿的探究经验,促进其探究能力的发展。
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探究舌鳎鱼的外形特征,了解其显著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能大胆表达对舌鳎鱼外形特征的疑问,用符号表征记录对其外形特征的探究发现,并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记录结果。
3.感受探究舌鳎鱼身体秘密的乐趣,萌发探究舟山其他鱼类的兴趣。
准备:
1.物质准备:实物舌鳎鱼,介绍舌鳎鱼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的活动用课件,集体观察用的空白观察记录表格一份,幼儿操作记录舌鳎鱼各部位特征的具体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水彩笔、塑料刮刀、放大镜人手一份,每组一条毛巾、一盆水。
2.经验准备:幼儿对鱼类共性特征有初步的认知,知道背鳍、尾鳍等名称,前期有用符号表征进行记录等探究经验。
过程:
一、出示实物舌鳎鱼,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你们经常见到的小客人,它是谁呀?
幼:我听到爷爷奶奶都叫它“玉秃”。
师:它叫舌鳎鱼,舟山话叫“玉秃”。不同的地方对它有不同的叫法,我们一起用舟山话叫叫它。
师:你觉得它是怎样的?
幼:扁扁的。
幼:红红的。
师:舌鳎鱼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等着我们去探究呢!
(析:该环节旨在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调动幼儿已有的记忆与理解。同时,考虑到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通过直接出示实物舌鳎鱼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在看到舌鳎鱼后,幼儿立刻争着说它的名字,表现出十分想要探究舌鳎鱼的兴趣,尤其是让幼儿用家乡话叫一叫舌鳎鱼,更是促使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探究舌鳎鱼的活动中。)
二、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舌鳎鱼的外形特征
1.自由表达探究舌鳎鱼的方法。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出舌鳎鱼的秘密呢?
幼:可以用眼睛看。
幼:用手摸一摸。
幼:用鼻子闻一闻。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种方法,我把你们说的方法画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探秘吧!
(析:基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依赖于直接感知。在该环节,教师不是直接告知幼儿观察方法,而是先请幼儿来表达可以用哪些方法探究,调动幼儿已有的探究经验,并把它记录下来,从而将幼儿零散的探究经验整合起来,促进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整体感知。)
2.自主探索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这些方法试一试,看看谁发现的秘密最多。
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发现?
幼:舌鳎鱼闻起来臭臭的,摸上去有点滑滑的。
师:你闻到了它的鱼腥味。
幼:舌鳎鱼长得扁扁的,像个椭圆形。
师:你观察到了它的外形,看看它像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
幼:舌头。
师:它的名字的由来与它的外形有关哦。
幼:它的鱼鳞细细的、小小的。
幼:它有两只小小的眼睛。
幼:我发现它好像没有鱼鳍,可是没有鱼鳍,它是怎么游的呢?
师:舌鳎鱼到底有没有鱼鳍呢?
幼:别的鱼都有像三角形一样的尾鳍,它没有。
师:小朋友们已经发现了舌鳎鱼的很多秘密,那么它到底有没有鱼鳍呢?我们再仔细去看一看。
(析: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来探究舌鳎鱼的外形特征,对舌鳎鱼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同时,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交流探究结果,以此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及表达能力。在交流过程中,幼儿因为原有的认识,对舌鳎鱼到底有没有鱼鳍产生了疑问,教师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是鼓励幼儿继续观察,进一步激发幼儿深入探究的欲望。)
三、運用表格,引导幼儿深入探究舌鳎鱼的外形特征
1.带领幼儿解读观察记录表。
师:刚才你们用各种方法寻找了舌鳎鱼的秘密,其实它身上还有很多有趣的秘密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观察记录表,你们能看懂吗?
幼:我看到了眼睛、嘴巴、鱼鳞和尾巴,是让我们找找它们的秘密。
师:嗯,你发现了要观察的舌鳎鱼部位。那眼睛旁边的三个图示是什么意思呢?
幼:是要我们找找哪一个才是舌鳎鱼眼睛的秘密。
幼:我发现三个图示里点点的大小不一样,还有分开的距离也不一样。
师:这就需要你们更加仔细地去观察,然后把你认为正确的圈出来。记录表下面的两行能看懂吗?
幼:问号是提出问题的,放大镜是记录其他的发现的。
师:这张观察记录表解密成功。为了让大家观察得更仔细,老师还给你们提供了一些刮刀、放大镜,让我们比比谁发现的秘密更多吧!
(析:记录表内容的设计包含了较封闭的选择记录与开放的自主表征两部分。封闭的选择记录能引导幼儿对舌鳎鱼这些部位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更聚焦其细小且特有的特征,便于幼儿辨别、记录与表达。表格后半部分预留的自主表征,有利于给予幼儿更多自主观察的机会,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性。同时,记录表还留有幼儿在探究时存在的问题、疑惑,这有利于培养幼儿善于提出问题、质疑的探究精神。表格的运用有利于引导幼儿对舌鳎鱼的身体特征从表面观察到逐渐深入的观察。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记录表的解读,教师不是直接讲解图示所表达的内容,而是引导幼儿运用已有认知经验进行解读,这有利于培养幼儿对图示的主动解读意识及解读能力。)
2.幼儿操作并记录探究结果。
(教师分组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对舌鳎鱼的细微部分进行观察。)
幼:鱼鳞怎么刮不下来?
幼:要从尾巴这里往前刮,还要用另一只手按住它。
师:舌鳎鱼背上的鱼麟和肚子上的鱼鳞一样吗?
幼:两面鱼鳞的颜色不一样,但刮下来看颜色是一样的。
师:刚刚有小朋友说舌鳎鱼没有像三角形一样的尾鳍,是这样吗?
幼:舌鳎鱼尾巴旁边有细细的鳍,应该是它的尾鳍。
幼:舌鳎鱼嘴巴那么小,我想看看它有没有牙齿。我用手掰开它的嘴,你快用放大镜看看。
幼:舌鳎鱼的牙齿好小呀!
师:你们用合作的方式发现了舌鳎鱼牙齿的秘密,真了不起!
(析:操作是探究活动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让幼儿带着任务、问题进行深入的操作,才能真正促进幼儿有目的的探究。在该环节,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操作、发现、交流。幼儿除了用眼睛直观地看,还借助放大镜进行深入观察。幼儿在整个操作活动中都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同伴之间出现了相互学习、合作的行为,探究过程中的目的性、专注性较强。其中,教师提供的塑料刮刀,有利于让幼儿在刮一刮中发现原来舌鳎鱼的两面都是有鱼鳞的,而且刮下来的鱼鳞不像自己刚开始观察到的那样是细小的,而是比较大的,颜色也一样,这有效地帮助幼儿感知到了舌鳎鱼的鱼鳞特征。)
3.结合记录表分享探究发现。
师:你们的发现有什么不一样?谁愿意来分享自己的发现?
幼:它的眼睛小小的,靠得很近;嘴巴弯弯的,像个半圆形。
幼:它的眼睛不是在中间,而是都在旁边。
师:它的眼睛靠近哪一边?
幼:靠近头的左边。
师:你的发现真有趣,舌鳎鱼的眼睛不像其他鱼的眼睛在两侧,而是都在头的左侧。其他小朋友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吗?
幼:它嘴巴里还有细细尖尖的牙齿。
幼:它的兩面都有鱼鳞,鱼鳞大大的,舌鳎鱼的尾巴是尖尖的。
师:在我们第一次观察的时候,有小朋友觉得它的鱼鳞是小小的,你是怎么发现它是大大的呢?
幼:我用小刮刀把鱼鳞刮下来看发现的。
师:鱼鳞一层层盖住,我们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楚,借助合适的工具能让我们观察得更清楚。刚才有小朋友说舌鳎鱼有尾鳍,有小朋友说舌鳎鱼没有尾鳍,它到底有没有尾鳍呢?它还有其他的鱼鳍吗?
幼:鱼没有鱼鳍就不能在海里游了。
师:是的,鱼基本都有鱼鳍,只是它们的位置、形状、个数会不一样。那么舌鳎鱼的鱼鳍在哪儿呢?我们一起再去看看。
幼:我看到它的身体两侧展开来有东西,一直连着尾巴,这是鱼鳍吗?
幼:肯定是它的鱼鳍,其他地方都没有东西了。
师:舌鳎鱼的鱼鳍也被你们发现了,它虽然很不显眼,但同样有保持鱼身体平衡和使鱼前进的作用哦!
(析:在该环节,教师引导幼儿采用个别交流与集体交流两种方式分享自己的探究发现。因为幼儿探究速度有快有慢,教师鼓励幼儿以自己的记录为载体与同伴进行个别交流,从而帮助幼儿在交流中对自己的探究发现进行梳理。集体交流有利于培养幼儿大胆表达、表现并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良好的师幼互动为幼儿创设了较好的交流氛围,教师在回应关于鱼鳞大小的问题时,引导幼儿利用探究工具进行深入探究。针对舌鳎鱼有无鱼鳍的争论,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幼儿基于已有认知经验展开交流,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舌鳎鱼鱼鳍的兴趣,促使幼儿通过再次观察得出结论。)
四、观看舌鳎鱼简介课件,带领幼儿进一步了解舌鳎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师:我们发现了舌鳎鱼身体的很多秘密,你们还想知道它的其他秘密吗?
幼:它的尾鳍细细的,是怎么向前游的?
幼:它吃什么?是不是吃小鱼、小虾?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关于舌鳎鱼的介绍吧!看看跟你们发现的秘密一样吗?它还有哪些秘密呢?(教师播放舌鳎鱼简介课件。)
幼:原来舌鳎鱼是平着身体向前游的。
幼:舌鳎鱼喜欢吃小鱼,它张开嘴巴来真有趣。
幼:舌鳎鱼非常有营养,我很喜欢吃。
师:舌鳎鱼身上的秘密可真多呀!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方法已经发现了很多关于舌鳎鱼的秘密,真了不起!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趣的鱼类,它们也有很多秘密等着你们去发现哦!
(析:在该环节,教师鼓励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舌鳎鱼的秘密进行提问,这有助于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幼儿的提问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鱼的生活习性的已有认知程度。课件以舌鳎鱼自我介绍的方式呈现,有利于幼儿理解,帮助幼儿对舌鳎鱼外形特征的探究结果进行较完整的梳理。舌鳎鱼在海里捕食的视频弥补了幼儿对活的舌鳎鱼的感知部分,有利于幼儿了解它有趣的游动姿态和生活方式,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其他海洋鱼类的兴趣。)
延伸活动:
1.组织开展亲子调查活动,请家长带领幼儿走进菜市场、水产码头等,以调查表的形式进一步调查身边常见的鱼类,如带鱼、鳗鱼、马面鱼等的名字、外形特征、相关美食等,提升幼儿的调查、表征能力。
2.在班级创设“海洋生物研究所”区域,并投放相关的图片、书籍、音频等材料,为幼儿搭建互相交流调查结果的平台,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促进幼儿对其他常见鱼类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