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本 促思维

2023-05-24 12:02:45于慧颖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红毛猩猩护林员

于慧颖

在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促使他们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在初中阶段,优化学生文本解读能力,主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为此,笔者尝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从激发学生主动质疑入手,促进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以《A Stolen Baby》一课为例,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猩猩妈妈(Edita)在孩子死去后,思子心切,从另一个猩猩妈妈(Suma)那里偷了一个孩子(Forester)。后来,被偷走的小猩猩在护林员的帮助下,重新回到妈妈身边。

在第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惠式阅读,处理生词和长难句,梳理文本内容,对文本细节进行提问和回答。课后作业是再次阅读文本,要求每个同学提出五个较深层次的问题在小组内共享,并从中选出五个最高质量的问题,投入教室后面的问题箱中。每个小组从问题箱中选出一个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必答题,其他的作为选答题。

在第二课时,被大家选中的问题的提出者,担任“小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点评大家的回答。几天后,问题箱中的纸条多了起来,很多问题都超出了笔者的预期。

在此,与大家分享四个课堂精彩片段,以此说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使学生深度解读文本、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

片段一:分析与推断类问题

问题1  How  do  you  think  Edita  took  the  baby?

这是“小老师”王行健提出的,同学们对此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在Suma和Forester母子俩熟睡时,Edita悄悄抱走了Forester。有的同学认为,在寻找食物时,Forester与Suma短暂分离,所以Edita才会得手。有的同学认为,是Forester独自玩耍时,被Edita用香蕉“拐”走的……王行健对同学们的回答都给予了肯定。Forester被偷走,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也是文本的重要情节之一。生生之间互相提问、交流、信息共享,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文本,实现了对文本重要情节的多样化解读。

问题2 What  if  the  rangers  had  not  helped?

“小老师”万安泰提出了这个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进行解答。有的同学认为,Edita偷走Forester,并不是想伤害它,而是要照顾它,最终会把Forester还给Suma。有的同学根据文本内容,推断Forester睡着后,可能会从高处坠落而死——Edita再次经历丧子之痛后,会再次去偷“孩子”。有的同学根据红毛猩猩亲密的母子关系,推断伤心的Suma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会一直寻找,直到找回自己的孩子。

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回答五花八门,却都不无道理。万安泰根据文章第9页和第10页的内容推断,Edita已经没有母乳,无法照顾年幼的猩猩,Forester很可能会饿死。

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依据,通过字里行间传递的信息,根据已知的结论,进行合理推断,对文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片段二:对比类问题

问题3 Both  Edita  and  Suma  loved  Forester.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love?

有的同学认为,Edita对Forester的爱是自私的,Edita和Suma的第一个孩子都夭折了,后来Suma又有了一个孩子,而Edita没有,所以想把Forester据为己有。而Suma对Forester的爱是真正的母爱,在文本第8页的情节中,我们关注到Forester丢失后,Suma忧伤而孤独的身影;第15页的照片中,母子重逢,Forester拥抱亲吻Suma时,呈现出感人的场景。

“小老师”吉舫墨总结道,Suma对Forester是真正的母爱,而Edita对Forester的爱更像一种替代,就像一个孩子失去了喜欢的玩具后,对新玩具的爱。吉舫墨的比喻生动形象,赢得了阵阵掌声。

分析故事中两位母亲对孩子的爱,实则是深度剖析文本內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切入点。通过细读慢品,学生仿佛置身于文本中,与角色对话,唤起情感共鸣。

片段三:整合与评价类问题

问题4 Who  is  your  favorite  and  least  favorite  character?Why?

很多同学喜欢的角色是护林员,他们非常机智,并没有直接把Forester从Edita身边夺走,而是想出了一条妙计,巧妙地让Forester重回母亲怀抱。护林员不着痕迹地介入“夺子大战”,体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问题5 What  impresses  you  most?

有的同学觉得,文本第15页的照片中,Suma和Forester母子重逢的场面最令人感动。有的同学还分享了自己和家人闹矛盾后离家出走,父母十分焦急,差一点报警,表示要对父母少一些任性、多一些理解。还有的同学提到Edita偷孩子是全文的“导火索”,护林人巧妙的做法是全文的“转折点”。

通过关注文本情节和图片,“小老师”冯思博和大家一起总结出文本的主题是“爱”,有动物母子之间的爱,有人类对动物的帮助和爱。

片段四:关联与创造类问题

问题6 Monkeys,orang-utans,gibbons,gorillas,chimpanzees  look  almost  the  same.What  are  their  differences?

胡润九小组的同学分工明确,每位同学负责介绍一种动物。他们介绍,红毛猩猩(orang-utan)属于灵长目猩猩科,共有三种——婆罗洲猩猩、苏门答腊猩猩和达班努里猩猩,并展示了好几张图片。大家兴致高涨,总结出红毛猩猩、长臂猿、大猩猩、黑猩猩都属于类人猿,类人猿与猴子最大的区别是有没有尾巴。

问题7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endangered  animals?

“小老师”费钰琛播放了一段红毛猩猩的视频:由于城市扩张、森林砍伐、疾病侵袭等原因,红毛猩猩等珍稀动物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走向灭绝。看后,大家提出,人类应该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限制滥砍滥伐;建立濒危动物康复中心,救助和保护动物;成立相关网站和社会团体,向公众传播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出台相关法律,对偷猎活动进行惩罚;退耕还林,还野生动物原有栖息地……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实现了英语学习的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以分级阅读促进中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专项课题中的“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文本解读和挖掘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YD20033)

(责编 白云)

猜你喜欢
红毛猩猩护林员
第三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甘肃林业(2021年2期)2021-03-29 02:35:40
我们和猩猩是亲戚
光影视界
当代工人(2020年5期)2020-05-03 13:45:26
第二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甘肃林业(2020年1期)2020-02-29 01:48:12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甘肃林业(2019年4期)2019-03-19 16:47:29
猩猩教你玩“越狱”
互相羡慕
红毛柳
北极光(2016年11期)2016-11-14 05:03:29
救命法宝
猩猩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