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海峰?靳迪
【摘要】文章以数字出版物《三体》有声书为例,立足媒介可供性视角解构数字出版物的仪式属性,梳理其相关融合创新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出版物在仪式层面的融合创新呈现技术、内容、传受方式相耦合的多元形式,通过缔结共筑关系凸显价值认同,反哺可供性建构;继而提出从生产可供性中象征性符号的具象化,到社交可供性中分众记忆的破圈整合,再到移动可供性下受众共筑行为的自愿化融创策略通路,以为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 键 词】媒介可供性;仪式;数字出版物;《三体》有声书
【作者单位】强海峰,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大学口语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靳迪,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大学口语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
【基金项目】2022年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22-ZZJH-458)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7.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6.012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加强智库建设。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文化领域,出版数字化是大势所趋。《2022年中国数字文化娱乐产业综合分析报告》显示,同年包括有声读物在内的中国音频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国民“耳朵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大众传播语境迫切要求数字出版物充分利用数字出版的形式与融合属性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媒介可供性”是目前传播学媒介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概念,最初源自心理学领域,由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于1979年首次提出。他将“可供性”概念界定为“环境对于动物提供行动的可能”,强调对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与互惠关系的考察,这种关系能被生物感知并使它们采取相应的行动。2017年,我国传播学界引入“媒介可供性”概念,并提出了初步的研究框架,即“媒介可供性”包括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三个要素,每个要素都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个可供力,由此成为我国传播学者进行可供性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
有声书作为数字出版物领域的翘楚,其立体鲜明的时代表征和多元协同的创设模态,赋予了自身“仪式”的底色。2022年1月19日,《三体》有声书依托喜马拉雅与三体宇宙数字出版平台,以1.1亿的播放量完美收官,在全国范围内受到高度关注。作为当下数字出版物仪式化融合创新的典型案例,其内在机理与外在路径值得研究。
一、情境体验与建构的交互性延展
仪式是一种体现社会规范、重复性的象征行为,目的是强化特定的价值观念,通过内部客观要素的象征意义勾连传播主客体的认知与行为,可作为理论框架为解构仪式化传播提供崭新视域[1]。这种传播手段对受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与媒介可供性的内在属性不谋而合。因此,从媒介可供性视域出发,解构数字出版物的仪式化属性具有理论可行性与现实必要性。
1.仪式生产:象征性符号的多元建构与涵化引导
生产可供性包含可编辑、可审阅、可复制、可伸缩、可关联五要素,各要素之间通过符号相互关联与影响,以重组符号的方式生成内容。符号是仪式化研究的基本单位,象征性符号可用来表示任何作为概念载体的物体、事件、行为或关系,具有多元意涵属性[2]。语言性符号是口述类数字出版物的微观组成部分,其文化含义赋予了自身象征意义,能够联结客观环境要素与受众主观认知,从而涵化仪式建构导向。从模态初创到终端输出,象征性符号贯穿数字出版物生产始终,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出版物的内容价值。
《三体》有声书以数智时代的偶像符号为契机,摆脱了配音的“幕后”属性对传播效度的限制。高识别度的网感化演员为整部作品提供了优质的音像模板,增强了虚拟符号的现实附加属性,充分利用受众的“脑补”行为使虚拟角色与现实形象在受众心中进一步互联,进而实现从“声临其境”到“身临其境”的升级。在此基础上,《三体》有声书以口述类数字出版物为核心,积极向相关产业延伸,寻求符号勾连。2021年4月27日,《三体》有声书随“长征六号”火箭进入太空,成为全球首部登陆太空的中文有声书。出版者将广大受眾心中的“宇宙之问”付诸行动,以情感实践为着力点,促发仪式内部象征性符号的多元表达。基于此,仪式与媒介可供性在基础要素端紧密相连,引领数字出版物的产出,以“内容为王”为根基,实现了作品与受众之间的长效链接。
2.仪式交互:圈层记忆的情感互联
社交可供性包含可致意、可传情、可协调、可连接四要素,强调主动关联仪式内部受众,平衡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内在情感,进而优化价值观的阐发效果。数字出版天然具有媒介仪式的社交属性,而社交可供性是助推圈层融合的潜在动力,通过集体记忆的互动实现分众之间的情感联结。
首先,《三体》有声书深耕仪式内部的社交元素,在大众传播语境下实现以圈层为单位的记忆整合,通过科幻、宇宙、自然等世界性的传播主题赋予作品大众文化记忆,进而激活受众的普适性情感,其中包含深切的人文道德关怀、乌托邦式的民族寓言及基本的哲学观[3]。以此为代表的诸多优秀案例可勾连大众的分众记忆,在受众内部形成一种社交仪式,进而承载情感输出。
其次,新兴技术符号所承载的青年文化要素,能够在对应圈层形成爆款。仪式空间中,这种爆款作为特定圈层的社交“门票”,在促使个体主动入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作品内涵主流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特定圈层与广大社群在媒介勾连中相融于仪式,实现了记忆碰撞与情感价值的交互。
社交可供性通过社会环境要素赋权仪式传播模态,构建了不同代际和圈层之间的情感互联通道,缔结了一种仪式内部的同频关系,回应了数字出版物的传播形式问题。
3.仪式场域:媒介形态赋能情境创设
移动可供性包含可携带、可获取、可定位、可兼容四要素,是传播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技术媒介要素,直观体现为仪式媒介的形态变迁。从媒介形态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字出版物标志着从纸媒到数媒的重大飞跃性发展。新媒介技术通过对仪式样态的重构,赋能数字出版物的基础架构与情境创设,实现高效能传播。
《三体》有声书在创设端紧密围绕AI、高保真、声音视觉化等尖端技术,打造拟态剧场环境,丰富受众的情境体验;在输出端根植于媒体矩阵优化传播情境,依托跨屏机制、算法定位等社媒技术使受众“实时在线”“永久在线”,从而实现由“内容情境”到“交互关系情境”的进阶。此外,《三体》有声书还致力于通过移动平台打造评论数据化、反馈可视化机制。截至2023年3月9日,《三体》有声书总播放量已达5亿次,2.1万条评论中,“代入感强”以314条相关占据榜首,与情境相关的“情节设计好”以49条相关位居第四。相关机制作为仪式场域内部的情境介质,可强化接收、选择、反馈等传播环节,进而优化受众模型,反哺创设基础。
二、数字赋权与空间互构
媒介可供性视域下的仪式解构,为数字出版物革新提供了动态思维理路,促进仪式层面的融合创新,辐射至媒介可供性的三大要素,展现出一个具有空间互构特色的革新路径图景(见图1)。这种基于仪式解构的融合创新,在数字出版的现实环境中受符号共创、平权共筑、浸入共域三大环境要素影响。相关仪式要素在聚合赋能的基础上,可全方位反哺媒介可供性建构,进而在多元合力中彰显为信息互通、文化互享、身份互信三大融创形式。
图1 媒介可供性视域下数字出版物的
仪式解构与融创路径
1.符号共创:以情感为媒介的产能优化
仪式作为文化展演,其本质是文化符号的聚合表达。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情感互通属性的元素介质,可以组合形成一种具有唤醒特征的艺术形式,以情感为媒介链接涵化受众的认知,进而引发受众在仪式内部的自愿认同。这种基于情感媒介的符号编码源于模拟与互渗,具有共创属性[4]。
《三体》有声书根植于数字技术与文本符号的共创,后者的长效情感资本赋予了作品内容象征意义。数智时代,仪式符号的象征作用在数字编码与传播中进一步提升。别具一格的名人效应、朴实平易的传播技法、视听记忆的协同搭配……创作者立足于受众主体地位塑造优质符号,在涵化引导中积累场域资本,引发情感认同。与此同时,这种情感认同通过弹幕、评论等交互手段反馈至创作端,反哺仪式符号的再创设,进而助推仪式内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革新。
2.平权共筑:以社群数字化在场为基础的仪式互动
在具体仪式空间中,个体间的接触与互动会形成一种互动仪式链结构[5],后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们在日常社会交往中互动的场域情境[6]。这种仪式中的互动关系源于社群仪式参与,在数智时代体现为一种数字化的身份在场。个体基于这种在场关系产生同频共振,引发仪式内部的圈层互动。这种具有仪式色彩的线上互动作为一种社會活动也可作用于线下社群情境,对现实层面的社会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三体》有声书以目标圈层文化为基准,以科幻仪式为内蕴,根植于文化记忆,依托优质的语言模因打造爆款口述类数字作品。《三体》有声书在受众社群内部构建了一种仪式化的交互模式,强调其“参入者”而非“受传者”的身份。即在数字仪式观看中,传播主体都是平等参与者,大家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共同建构,基于互动仪式链促发交流传播。这种具有平权共筑属性的仪式互动能够缔结数字出版物与现实圈层的互构关系,彰显线上交互的社会意义。
3.浸入共域:以移动平台为载体的双向效力
沉浸是仪式移情的核心机制之一,根植于平台的感化性与传导性,直观体现为仪式层面的融合创新。数字出版物通过视听符号关联传受情感,时空情境创设则作为场域支撑发挥黏合作用[7],二者结合构成沉浸式共域传播。
《三体》有声书作为我国口述类数字出版物的爆款,以高新技术手段赋能受众在场的体验,这种以移动平台为载体的外部创设具有直观且典型的时代属性。创设者通过重构媒介形式,优化沉浸式体验,以平台为载体,以技术沿革为手段,建构基于物理沉浸的传播机制,增强传播效度,引领受众的行为变迁。
三、全景化传播理念与革新融创
仪式层面的融合创新实践可潜移默化地将受众置身于预定的仪式场内,依托符号的象征意义整合分众,通过时空维度的动态化和全方位创设,实现可操作、可交互的全景化传播与革新。其中,分众化整合是仪式化融创的直接目的,体现为将零碎的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上升为文化层面的长效认同。因此,依托仪式共筑结构产生聚合力,凝聚符号的象征意义,是当下实现融创革新的关键。
1.分众社群的破圈整合
区别于传统数字出版物的单向传播模式,《三体》有声书作为核心运营IP,以自身互动情境为叙事支点,通过创新音频内容、发行主题曲、搭建“类星体剧场”实现了破圈传播,已然成为品牌化创设的活力源泉,并向周边作品持续赋能。基于此,平台以数字出版物为媒介,将分众化的圈层归于同一社群之下,从而提升了分众的整合度和共情度,在深化社群认同的基础上保障了作品的社会热度。
2.具象符号的立体化产出
智媒时代,新媒介技术为数字出版业带来了两大机遇:一方面,符号可视性通过矩阵共现得到增强,解决了信源枯竭问题;另一方面,各技术间相互配合提高内容产出,打破了时空限制。在《三体》有声书的生产过程中,创设者通过强调、释义等叙述方式调动受众具象的通感,将原本具有思辨和强文化属性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可被直接理解的视听符号。这种促发联觉的具象生产,可以丰富受众的收听体验,增强受众对作品的喜爱度与认同感。因此,顺应具象化潮流、优化符号象征意义,应成为当下数字出版物内容创设的关键。
3.媒介仪式的集体无意识构建
媒介仪式内部的集体无意识构建,是当下数字出版物的革新策略之一。《三体》有声书致力于营造沉浸式体验,促使听众在收听、交流过程中无意识地增强对作品内蕴价值观的认同。其中,由现实感代替舞台感的话语形式,使受众感知自己并非处于低位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站在平等对话一端的“熟人”与倾听者。与此同时,《三体》有声书采用“连载发行”与“即时反馈”相结合的传播策略,通过精细打造评论区,将受众置身于拟态社交之中,从而有效激活了用户的心理期待与建设性反馈,使得受众在群体暗示和感染中成为仪式的共筑者。
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应垂直深耕于媒介可供性的客观赋能,更新创设与传受模态,解构传统数字出版物叙事的权威性和唯一性,让生活化、故事化的仪式记忆成为单向度记忆的补充,打造“数字出版物+”的创设价值体系。基于可供性视角探究数字出版物的融合创新路径,可进一步剖析数字出版的社会功能机理,拓宽创设中仪式构建的理论想象。创设者应提高视点站位,增强融合创新能力,紧密连接受众,积极拓展新时代数字出版的传播叙事空间。
|参考文献|
[1] 大卫·科泽. 仪式、政治与权力[M]. 王海洲,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2] 克利福德·格尔茨. 文化的解释[M]. 韩莉,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3] 刘茸茸. 性别·寓言·乌托邦:刘慈欣《三体》中的文化启示与后人类想象[J]. 小说评论,2021(5):157-165.
[4] 曾庆香. 模拟、施为与召唤:论仪式的符号特征[J]. 国际新闻界,2011(8):47-54.
[5] 王洪坤.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本质推演[J]. 体育科学,2014(7):36-40.
[6] 刘晓亮. 互动仪式链理论对青年价值观培育的启示[J]. 中国青年研究,2018(6):99-104+52.
[7] 詹小美,赵晓营. 记忆仪式沉浸化:共同体意识传播的情感动员[J]. 民族学刊,2021(1):42-4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