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的创办与培育研究:基于登记—鉴定—传播—存档框架的讨论

2023-05-23 11:00:40刘芳芳刘广东
出版广角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刊科技期刊学术

刘芳芳?刘广东

【摘要】大力发展科技期刊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登记、鉴定、传播和存档是学术期刊的基本功能。新刊在发挥登记功能方面,应注重版权确权和扩大稿源;在发挥鉴定功能方面,应以学术工作团队为核心,完善把关人机制,注重发挥编委会和同行评审专家的作用;在发挥传播功能方面,应构建“线下+线上”立体传播矩阵,变被动传播为主动传播;在发挥存档功能方面,应依托数据库重构知识单元,最大化发挥知识价值,并着力于加入核心数据库,通过开放获取推动开放科学发展。

【关  键  词】科技期刊;期刊创办;期刊培育;期刊功能

【作者单位】刘芳芳,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广东,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

【基金项目】北京印刷学院青年卓越项目“数字经济背景下出版业平台化转型研究”(Eb202305)。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6.013

为建设科技强国,我国高度重视科技期刊的创办与培育工作。2019年末,“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凸显了期刊强国的价值追求。研究科技期刊创办与培育过程中的一般性问题,可为我国科技期刊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世界上第一种现代学术期刊《哲学汇刊》的创办者亨利·奥尔登伯格(Henry Oldenburg)认为,学术期刊的四大基本功能是:登记、鉴定、传播和存档。在当代语境下,这四大基本功能依然具有高度概括性,但其内涵已发生变化:登记的主要意义是版权确权,广义上包括服务于登记功能的相关环节;鉴定在普遍推行同行评议的机制下,反映了同人认证和学术加冕,当然也存在广受诟病的以刊评文情况;传播指向知识学科化背景下,面向特定人群的主动性专业成果发布与扩散;存档在数字化时代突出表现为促进开放科学发展与重构知识呈现的单元。以下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登记:版权确权与扩大稿源

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署名权,且署名权作与人身权利不可分割,这是现代版权体制发展至今取得的基本共识。明确作者署名权是科技期刊发挥登记功能的主要价值所在。对于新创办的科技期刊,由于稿件作为登记的前提而存在,还须对稿源問题给予特别关注。

1.版权确权

版权确权对研究者个体和整体的科技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术期刊最初并非出于知识积累的目的,而是出于经济动机,因为科研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参与经济循环的社会人;另一方面,版权确权能够尽可能避免“多重性发现”。要强化科技期刊的版权确权功能,新刊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细节。

一是DOI。DOI在国内的应用已有十多年历史,但依然存在推荐引用格式不规范、解析不准确等问题。为此,科技新刊应做好DOI相关的规范,尤其要关注DOI的后期应用,提高解析的准确性,借助DOI更好地走出去。

二是优先出版。国内有研究者对中国知网发布的2019 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材料科学26种期刊优先出版的整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科内实行优先出版的14种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可见优先出版对文献下载频次的贡献具有显著效应,影响力高的期刊更注重优先出版[1]。科技新刊尤其要强化优先出版意识,更快地确认作者的首发权,通过快速响应提升研究者的认可度,加快科研正向循环。

三是参考文献。由于“人们不能假定所有的作者在给他们所引证的资料做注解时都是准确的、一贯的和自觉的”[2],期刊在传播环节中鼓励同行引用,不仅体现了对作者的服务,而且对新刊的文献计量评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因此,科技新刊应该严格执行参考文献规范,并引导作者强化引注意识。

2.扩大稿源

明确细分领域是创办科技期刊的前提,也是期刊扩大稿源的原点。筹备出版科技期刊应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切入细分领域服务,引导学科发展,这也是现代知识学科化不断走向深入的必然结果。

明确细分领域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专科性的科技新刊而言,在做好期刊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应尽量切入新的细分学科领域。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评估学术市场空缺。出版单位应仔细调研新刊是否与现有期刊存在方向重合的情况,以及新刊的相对优势和特色,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其次,评估政策导向。这里所说的政策导向,不仅指我国的相关规定,也包括该领域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的相关政策。最后,评估学术热点。适当借助学术热点既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取稿源,也可以更快地提高知名度和引用率,但应仔细甄别是“真热点”还是“概念炒作”。

二是对综合性科技新刊而言,要在栏目设计、专题组织上实现差异化。综合性的科技新刊可以考虑以具体栏目为单位,集中资源打造一两个特色精品栏目,形成“名栏”效应。新刊在起步阶段主要依赖于主编和编委会定向约稿,由于稿源相对定向,应重点提升审稿的速度和论文评价的专业性,逐步提高期刊的美誉度,吸引更多的自来稿。同时,编辑部可尝试与大型科研团队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参加线下学术活动,拓展优质稿源。

此外,新刊还要努力做好宣传工作,扩大知名度吸引自来稿,具体包括:①打造期刊公众号,逐步形成活跃的自媒体,也可以探索与相关机构共建;②与学术社群大号合作,在专题组稿、约稿、引用推广、新媒体宣传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③组织专题研讨会或参与本领域内的其他研讨会,并将此与期刊的选题会有机结合起来;④做好产学研结合示范推广,把科研和办刊融为一体,使期刊同时具备科研基地和成果孵化平台的属性;⑤招募学术指导单位,扩大新刊在本领域内的“朋友圈”;⑥每年组织优秀编委、优秀审稿人和优秀作者的评选活动,以学术荣誉激励科研产出。

二、鉴定:以学术工作团队为核心把关人

期刊的核心团队包括统筹分管运营推广的运营工作团队、分管编辑流程质量的编辑工作团队和分管学术内容的学术工作团队,团队之间协调推进开展期刊各项业务。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术工作团队,一般由编委会团队和同行评审专家团队组成,对新刊在本领域内快速建构品牌形象起到基础性作用。

1.编委会团队

主编是编委会团队的主持者,其选择极为关键。第一,候选人的学术背景要有较大影响力,特别是新刊尚缺乏影响力和认可度,很多情况下需要靠主编约稿;第二,候选人要活跃在研究一线,如果候选人近三年都没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任何学术成果,那么这样的候选人即使名气再大也不适宜;第三,候选人最好要有多年从事期刊工作的经验,至少当过编委;第四,要注重候选人的个人意愿和奉献精神,但也不能忽视客观条件是否允许其投入较多精力;第五,候选人的团队合作意识、日常沟通能力等因素也要考量。

编委会成员应选择愿意投入有效时间的业内学者。在数量上,编委会规模应主要考虑代表性,即在各主要研究方向上都应吸纳权威专家加入,同时还应将期刊发表周期和文章发表数量作为考量因素。如果每年发文量很少,那么庞大的编委会规模可能会使潜在的投稿者质疑编委会的实质作用。在质量上,编委应有精力参与期刊建设和稿件审阅。在背景上,编委应尽量保持多元化,既要有中国学者也要有国外学者;既要有经验丰富的权威学者,又要有年富力强的年轻学者。

编委会团队搭建完成后,新刊还应注意维护团队的持续有效投入,保持编委会的活跃。编辑团队应定期评估编委会团队的工作量,及时与编委沟通了解情况,对于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期刊建设或没有意愿继续合作的编委,要动态更换;对不同的编委,应根据其所长制定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指标。对大多数编委而言,应以其组约稿件的数量和质量、评审稿件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经手稿件发表后的评价作为主要的考核与评价指标;对于在学科内有较多资源但精力有限的编委,可考虑将其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作为考核与评价指标。

2.同行评审专家团队

在科技期刊界普遍采用同行评审模式的背景下,新刊尤其要关注围绕同行评审建立完善的审稿制度。单盲评审、双盲评审是当前较为通行的同行评审模式,其中,抹除作者和审稿人信息的双盲评审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抹除编辑信息的三盲评审尚少应用。如条件允许,新刊应搭建自有的数字化投审稿平台,并以平台为基础实现协作评审和开放评审。协作评审模式下,作者和审稿人可相互匿名通过平台即时互动,极大简化了反复审稿和多轮修改加工的过程。开放评审模式允许多人多重审稿,并且整个评审过程中各方都知道对方的身份,高透明度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不必要的苛刻评价。

审稿人的友好程度对作者的直观体验和学术评价有直接影响。如果审稿人对该领域了解不够,或对稿件要求过分严苛,甚至在没有仔细阅读稿件的情况下给出审稿意见,会极大影响作者的投稿积极性和对期刊的忠诚度。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除前文提到的制度性、技术性约束外,新刊还可考虑通过长期的期刊文化建设,形成同行评审专家团队对内和对外的和谐气氛。对于部分时效性较强的稿件,编辑部应适当提醒审稿人加快审稿速度,加快后续出版流程,避免出现拖延作者稿件,导致文章既无法在本刊刊登,又难以另投别处的情况。

三、传播:“线下+线上”的主动扩散

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促进科技期刊的知识传播,以“线下+线上”的复合模式构建立体传播网络成为必由之路。具体而言,线下传播以学术共同体内部传播和期刊矩阵集群传播为主,线上传播以提升新媒体传播力为主。

1.线下传播

新刊应凝聚一批科研工作者,构建学术共同体,推动学者互动,引领学科发展;注重通过学术共同体反哺期刊发展,借助学术共同体盘活学科内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例如,由重慶大学主办、潘复生院士任主编的国际刊物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发起创办了国际镁合金研究学会,由主编潘复生院士担任学会主席。该学术共同体致力于国际镁及镁合金研究和应用的发展,2020年起成为国际镁及镁合金会议(ICM)的主办机构,加强了期刊与国际镁合金研究者的交流与合作。

集群化方式是加强新刊传播的重要路径,《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期刊需要集群化发展。截至2020年底,我国4963种科技期刊归属于4267个出版单位,平均每个出版单位出版1.16种,只出版1种的出版单位有4069个,占比95.49%[3]。当新刊发展到一定阶段,要争取主动融入或整合本单位、本系统主办的刊物,形成某个领域乃至多个领域的期刊矩阵。

构建集团化期刊矩阵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主办单位同时出版多种相关学科的科技期刊。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出版有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Journal of Neurorestoratology、iLIVER、Infectious Medicine、Health Care Science等多种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通过资源整合在本领域内形成了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二是主办单位在只出版一种或很少几种科技期刊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加入学科内的公共平台。例如,中国激光杂志社自主建设的公益性中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平台——中国光学期刊网(http://www.opticsjournal.net)、Researching(http://www.researching.cn)聚集了专业学科同盟力量,数据库体量庞大,覆盖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光学类期刊。

2.线上传播

区别于科研工作者为开展科研工作而自主、定向地查阅文献资料,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更多体现为科技期刊的主动传播,拓展了科技期刊的创新传播空间。为此,新刊可以开发自有数字化平台,其优点是自研自控,功能灵活,既可以作为传播平台,也可以整合投审稿功能。成熟期刊在采用新技术手段时往往将稳妥作为首要因素,如Nature网站的每一次更新都要经过长期的验证才能正式施行,而新刊在这方面的压力较小,能够快速应用新技术。

参照已有的“域出版”平台实践经验,新刊智能化传播平台可通过智能算法构建信息数据基础环境,进行动态信息精准推荐,保障传播的动态化与精准化、个性化与定制化、交互化与共享化相统一,实现与读者长期有效的传受关系连接[4]。此外,新刊还可依托于第三方平台进行传播,优势在于成本低、影响大、见效快,但近年来这方面存在的版权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平台的选择上,微博、微信、抖音、B站、知乎较为常见,其中短视频平台成为近年来的重要传播阵地,新刊应通过紧跟社会热点、围绕重要节点、开发特色栏目等方式提升传播力[5]。

科普正在成为科研界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学科影响和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路径,亦是科技新刊可尝试拓展的方向。除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平台外,近年来,直播和播客也成为深受大众关注的媒介渠道。新刊可以依托直播平台开展在线讲座,后期还可对讲座的视频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与传播。播客平台依托于移动电子媒介,具有更强的伴随属性,使用场景丰富[6],也可纳入考量范围。

四、存档:知识单元重构与开放科学发展

存档是包括科技期刊在内的一切出版物的基本功能之一,代表着知识的积累。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下,期刊由物理性存档介质逐渐向数字化存档介质转变,知识之间通过超链接建立起新的勾连关系,直接或间接重构了知识单元。在发挥存档的现代价值方面,新刊应着力于加入核心数据库和推行开放获取。

1.加入核心数据库

数据库最大的意义在于为知识建立了三阶秩序,即知识不必受书刊等物理媒介的局限,原有的层次被打破,作为元数据的某一特定知识可以在不同的知识树上复现。期刊通常只是知识的一级存档单位,而数据库除发挥期刊数字化存档的基础功能外,还可将期刊提供的数字内容重新结构化,以新的专题集合,或者以篇甚至更为碎片化的段落、语句为形式提供存储与检索服务。例如,中科院长春光机所Light学术出版中心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其数据库中整合了旗下7种期刊的全部电子资源,以及其主办的学术会议、新闻报道、在线直播等数字内容。用户点击任意文献或活动、作者,即可获得与之相关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以重建知识结构提升科研绩效的典型案例。此外,数据库还能给知识检索带来便利,规训科研工作者的研究习惯,这也是新刊必须加入数据库的底层逻辑,而且越是大型的数据库,这种作用越是凸显。

从当前国内的科研评价导向和提升期刊的可发现性来讲,新刊积极推动自身进入主流核心数据库十分必要——进入主流核心数据库可获取稳定的优质稿源。当前的期刊评价体系虽然多被人诟病,但在更为合理的评价体系被提出之前,仍是较为理想的一个选择。从新刊的角度而言,要认清当下普遍推行的以刊评文现状,理解作者和其所在研究机构的现实需求,着力提升以影响因子为代表的各项期刊评价数据指标。具体操作方面,可以考虑由易到难,如国外索引数据库可争取顺次被DOAJ(全球开放获取期刊目录)数据库、施普林格·自然Dimensions数据库、EBSCO数据库和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收录,国内则考虑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

2.推行开放获取

开放获取是现代科学传播的要求,也是开放科学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随着建设平等、公正、无障碍的开放科学出版文化的呼声越发强烈,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联盟制定了各类合作政策,以促进开放科学从原则到实践的转化[7],开放获取已成为科研领域的基本共识和发展趋势。以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爱思唯尔为例,其创办了500余种完全开放获取的期刊,旗下2600余种期刊几乎都支持开放获取出版,所发表的文章都可以在ScienceDirect上公开获取[3]。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科技文献开放获取基础设置的建设。基于Scopus数据库的统计,2011—2020年间,我国开放获取论文增长了20.40个百分点[3]。新刊加入开放获取行列,既是提升自身可發现性的重要方式,也是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实际需要的必要之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许多科技期刊转型为开放获取期刊,或者协助作者进行开放获取。原本纸质期刊无法完全记载支持论文论点的证据问题,也可以在数据中心、数据知识库和数据期刊的支持下逐步解决。从交换数据演变为开放数据,就像当初从少数科学家的书信往来变成印刷出版一样,既需要科学社区的共识,也需要科技期刊的支持[3]。从实践层面看,新刊有“金色开放获取”和“绿色开放获取”两种主流选择,前者指开放获取期刊,后者指自存储。国际上,金色开放获取一般需要作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对读者则是免费开放下载;绿色开放获取虽然免费,但一般需在6—12个月的时滞期后才会开放。新刊可结合我国的科研体制,推行中国特色的开放获取模式,即文献正式发表后即上传到自有平台,并免费开放下载。此种模式下,新刊应提前与作者签署开放许可协议,以避免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

五、结语

作为期刊的四大基本功能,登记、鉴定、传播与存档构建了理解科技期刊创办与培育的基础框架,在科学观念、科研体制、媒介技术、传播环境等发生巨大变革的当下,思考和总结新刊创办与培育的一般性经验更彰显其特殊价值,这些经验并非仅适用于新刊,同样适用于科技期刊的全生命周期。创办和培育科技期刊面临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必须尊重出版规律,遵循“先生存、再发展、后做强”的路径。科技期刊的基本价值定位于服务作者和读者、服务于科学研究发展,站在国家立场,还要将发展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科技期刊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视野,在明确科技期刊学术科研定位的同时,思考以发展科技期刊来补齐短板,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翟晓玲,张玉霞,周颖. 材料科学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现状研究[J]. 出版科学,2022(1):51-58.

[2] 普赖斯. 小科学·大科学[M]. 宋剑耕,戴振飞,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4] 黄谷香,杨珏,黄艺聪. 5G时代科技期刊的传播机遇、挑战与策略[J]. 学报编辑论丛,2022(00):470-473.

[5] 陈学文,孙劲楠,丁佐奇. 中国高校学报短视频平台运营现状分析[J]. 数字出版研究,2023(1):72-79.

[6] 刘广东,陈丹. 2022年数字出版领域创新研究主题述评[J]. 数字出版研究,2023(1):25-33.

[7] 黄莹,张昕,李思闽. 迈入开放科学生态系统构建加速期:2022年海外学术期刊出版发展报告[J]. 数字出版研究,2023(1):42-58.

猜你喜欢
新刊科技期刊学术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新刊《康太和墓志》考释——兼论敦煌文书P.3885中的唐蕃之战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30
2021年新刊订阅开始啦!
科技期刊的分类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国博物馆(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学术
《新刊古列女传》版本源流及陕图藏本递藏渊源
天一阁文丛(2010年1期)2010-11-06 08: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