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规范转变视角下的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理论与实践

2023-05-22 13:51孙云霄
关键词:周边国家外交共同体

孙云霄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91]

引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与历史之变的“三变”新论断与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的“四大赤字加重”的新判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趋势下,国际社会的发展与安全面临着新的治理风险,国际规范面临着新旧更替的急剧变化。世界历史的走向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中,周边为首要。周边区域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推进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断完善外交总体布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球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推动周边外交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并开创性地开展周边外交的新实践,营造了对我国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新时代周边外交更加突出“奋发有为”“建设性介入”等新理念,更多拓展周边双边外交的新做法与新思路,以及周边多边外交新平台与新路径。

周边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国外交共同构成中国外交的两个重心。(1)王俊生:《重塑战略重心: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周边外交》,《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2期。在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周边区域的重要性,指出:“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2)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65页。党的二十大报告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的周边外交政策,即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在与周边发展中国家交往中,中国始终坚持秉持亲诚惠容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由此,全面深入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设定周边外交战略。

新时代周边外交理念提出以来,学界展开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既有的文献主要从实力、制度与观念三个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框架来理解中国的周边外交实践。王俊生从观念的角度来理解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思想,认为中国三个时代的战略重心转移导致周边外交观念发生了转变。毛泽东时期以国家生存为目标;邓小平时期以营造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为目标;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主要目的。(3)王俊生:《重塑战略重心: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周边外交》,《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2期。李益波认为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亚洲安全观、周边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正是为了塑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4)李益波:《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理念、内涵和实施路径》,《国际论坛》2019年第3期。培育亚太“共同朋友圈”。(5)李益波:《培育亚太“共同朋友圈”:理论分析与实践路径》,《国际论坛》2017年第5期。张蕴岭同样强调观念对于秩序的塑造作用,认为命运共同体这样的中国周边区域观推动了外交政策的转向。(6)张蕴岭:《中国的周边区域观回归与新秩序构建》,《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1期。陈小鼎从实力角度来理解中国周边外交,认为中国不断提升的实力使其遭遇崛起国面临的周边外交困境,实力差距的结构性因素制约了传统的外交手段。由此,中国需要依托实力提供更多的区域公共产品,以塑造区域认同。(7)陈小鼎:《区域公共产品与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的战略内涵》,《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8期。而且,张春认为不同的实力产生不同的比较优势,有助于中美两国在亚太区域公共产品提供中分工与合作,推动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8)张春:《国际公共产品的供应竞争及其出路——亚太地区二元格局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当代亚太》2014年第6期。在制度层面,现实制度主义认为,由于权力的转移,崛起国与守成国围绕国际制度的主导权展开竞争。(9)李巍:《国际秩序转型与现实制度主义理论的生成》,《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得益于制度结构设计合理、地缘优势、成员国经济互补性强和社会文化相近等优势,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取得了许多卓越的成效。(10)李巍、罗仪馥:《中国周边外交中的澜湄合作机制分析》,《现代国际关系》2019年第5期。例如中国主导创设的澜湄合作机制在与湄公河地区传统的国际合作机制竞争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次区域合作的典范。(11)卢光盛、聂姣:《澜湄合作的动力机制——基于“利益—责任—规范”的分析》,《国际展望》2021年第1期。周边地区制度的积极参与、引导与创设有助于中国提升制度性话语权。(12)马荣久:《中国提升地区制度性话语权的路径探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周边区域多元主体参与的制度实践也推动了区域治理的转型,为落实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特色全球治理理论提供了知识储备。(13)王明国:《制度实践与中国的东亚区域治理》,《当代亚太》2017年第4期。

上述对中国周边外交的理论探索丰富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体系,在广度与深度上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但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向度的内部视角。所谓单向度,指的是当前的文献研究集中在中国视角,解决了中国外交正在做什么的问题。所谓内部研究,指的是当前的文献研究主要从中国外交自身的理念、实践进行阐释,较少以比较视野来看待中国外交对世界国际规范产生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规范转变的背景下,中国的周边外交实践是如何嵌入、互动与反馈现存国际规范的;这种互动式的外交实践具有怎样的规范意义;从规范意义上看,理论如何指导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布局?

从国际规范转变的视角来建构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理论,建构其规范意义,具有三点重要意义。其一,周边区域的合作与发展始终离不开更为广阔的国际规范背景。在时间上,我们看到当前的国际规范是二战之后形成的各类规范不断演变与斗争的结果。在地域上,以西方国家为施动主体的全球规范,形成了“中心—边缘”的不平等国际秩序。当前中国实力崛起的背景下,现代国际规范正在面临转型需求与困境。这不仅是时间层面的古今之变,而且是空间层面的东西之变。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行为逻辑应当放在国际规范的这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来定位与理解。其二,建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国家间总体关系需要规范层面的长效机制。中国是当前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正将经贸关系上升为政治、文化与安全的总体性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合作、对外援助、政治合作、人文交流、安全合作、区域治理等方面来打造互利、互助、互信、互爱、互赖、互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这不仅是区域合作演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内涵。如何将单次、点状、散发的区域合作实践演化为长效、面状、多轮的区域合作秩序,就在于区域主导大国的外交政策能够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的战略布局。只有通过长远的制度规范,政治互信、安全互赖与文化互融才能有可供生发的机理。其三,有助于中国在崛起过程中积极回应国际舆论的负面解读。“中国中心论”“中国威胁论”等西方国家塑造的负面形象往往指向国际规范的“破坏者”。这不仅严重威胁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国家形象,而且阻隔了东南亚等周边区域中的民众与中国民众之间的“民心相通”。(14)孙云霄:《逐鹿之地:中美竞争格局中的东南亚抉择》,《文化纵横》2021年第1期。着眼国际规范与周边外交的互动关系,讲清楚建设性介入与国际规范之间的关系,本质上解决了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修昔底德陷阱”,服务于亚洲区域秩序的平稳发展。

本文将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理念与实践放在更为广阔的时间与地域中来理解,在国际规范转型的大背景中建构周边外交的规范性理论。借鉴建构主义的理论资源,本文认为区域主导性国家与国际规范之间将形成本土/辅助的多元关系。在推动区域合作秩序与国际规范平稳转型的目标下,中国新时代的周边外交实践将被纳入类型化的理论框架中得以理解,并由此提出外交的规范性路径。

一、规范转型背景下的崛起国施动性外交理论

关于国际规范转型,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分别从利益、权力与观念三个维度来理解。现实主义与制度主义都强调权力对规范转变的重要性。“权力是致使新观念被接受或被拒绝的决定性因素”。(15)[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建构全球秩序:世界政治中的施动性与变化》,姚远、叶晓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5页。规则的创建、转变与维系都需要一个霸权国或者一群中等强国、崛起国的维系与支持。换言之,规范的主导权掌握在拥有结构性权力的大国手中。霸权社会化理论认为,规范的转变是主导国向弱国推广其偏好的价值观的结果。这一路径由结构现实主义和葛兰西学派、制度约束论共享。结构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强大实力是推动规范转变的重要保障,比如历史上的废止奴隶贸易都是依托了英国的有力实施与监督。安德鲁·莫拉夫奇克总结现实主义的观点为:“政府之所以接受正式的人权执行机制,是因为它们受意图外化自身的意识形态的强国所迫”。(16)[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建构全球秩序:世界政治中的施动性与变化》,第37页。霸权稳定论也是如此,认为世界秩序依靠霸权国的监督实施才得以可能。葛兰西学派强调霸权国的文化领导权,由其推动的观念转变需要不同国家的社会阶级共享同一种利益与意识形态。霸权更多的是通过利益与认同来建立全球秩序,而非强制。意识形态共识的形成是全球规范得以创建并维系的坚实基础。自由主义的制度约束论认为国际规范的创建犹如国内的宪政秩序,霸权国通过协商一致的法律和政治制度来进行权利分配和限制霸权国对权力的使用。霸权国通过这套自我约束的战略克制来换取弱国的“接受交易”。建构主义认为观念与规范本身,成为在世界政治中发挥施动性的重要工具。全球社会的观念共识才是推动规范转变的动力。强国并不一定是好规范的倡导者,其所兜售的观念和规范反而具有文化偏见、双重标准。全球性的社会文化传播、跨国道德倡导者的道德规劝才能推进普适性规范的建立;比如反种族主义、干涉种族灭绝、改善人权等规范的全球传播。

阿米塔·阿查亚长期批判西方霸权主义与美国霸权秩序,其施动性理论着重强调非西方国家发挥主体性,构建原有规范。该理论改变以往的单向度接受,向双向互动沟通迈进。阿米塔·阿查亚认为规范的转变不只是霸权国向弱国进行的单向度传播,非西方国家仍然能够介入规范创建之中,从而转变霸权国的规范要求。非西方国家仍然能够对全球规范与观念实施主动性。根据规范转变的来源与方式的不同,非西方国家的主体施动性分为本土化与辅助性。本土化与辅助性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本土化指的就是尊重与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实情况,达成本土与普适规范之间的合作。辅助性是一种协调沟通,是任何国际规范落地实施所依赖的本土权威资源的辅助方式。辅助之所以可能,往往需要主导国家的权力支撑,而本土规范的融合需要观念的交流。

本土化意味着规范在本地化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地以“模仿、传授、劝说、适应”等行动来完成霸权国与接收国之间的关系链接。对待外来规范,本土化行为则将原则性的规范塑造为与本地传统相符合的规范或者复杂可塑的规范。在外来规范试图替代本土规范时,本土化行为是对这种规范竞争的调和与妥协。这种协调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本土自主性”行为,能够将外来规范作为继承与补充既有本土传统规范,而非替代。换言之,新规范是传统规范的继承、延续与创新发展。二是将外来规范用作表达本土理念和习惯的框架,其内容实质则是本土习惯与理念。在此过程中,本土习惯获得了外来规范给予的合法性与普适性,拥有了更为现代的权威。三是本土规范对外来规范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取舍,从而寻找一个契合点。本土化的过程是外来规范与本土规范双向沟通的互构过程。其在效果上,最终呈现为对外来规范的四种效果:抵制、阐释、借用、融合。

如果说本土化重构的前提是承认外来规范的权威性和合法性,立足于既有的区域性规范来寻找两种规范的契合点,那么辅助性规范的本质就是为维护自主权而进行的规范创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抗更高层级的制度或更强大的国家潜在的“专政”。其效果表现为挑战与支持。挑战的辅助性行为意味着本土行为不受更高权威干涉,积极处理自身事务;而支持的辅助性行为指的是以合作的态度来处理核心权威与本土权威之间的关系。区域组织制度就是这种辅助性行为的典范。辅助性规范是对原规范的具体区域特色进行阐释与扩充,比如不干涉主义、国家平等。相较于外部世界,区域性组织更熟悉本土问题,能够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不结盟运动、单标行动、干涉主义都属于此。辅助性规范直接影响霸权国构建的国际秩序的合法性。国际制度的合法性源自其“凝聚国际共识的程度”和参与度。

本土化更接近观念,比如人权、民主,而辅助性更接近组织规范的实施。比如WTO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等规则的执行离不开本土国家的司法制度。一些全球观念与本土规范相辅相成,比如人权与国际法庭、人类发展与气候变化组织。本土化与辅助性的延伸将推动新规范流通,反馈到更多国家中,从而一道修改、维护和强化全球性规范。这就是阿米塔·阿查亚建构主义的批判性规范转变“本土—辅助”理论范式。以16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创建的主权观念与规范为例,20世纪的去殖民化运动让亚非拉国家登上了国际规范建设的游戏舞台。从施动性来看,非西方国家推动了主权概念的本土化,并对其加以扩展,促进了去殖民化与限制外部大国干涉的效果。拉丁美洲的卡尔沃主义和德拉戈主义,亚非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对冷战军事联盟协议的禁止规范,尼赫鲁和苏加诺为代表的亚洲不结盟运动,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东纳赛尔和非洲恩克鲁玛等后殖民领导人提出的非洲主义,都在寻求对欧洲国家创建的威斯特伐利亚主权规范进行重构。这些重构方式或是回应本土背景,服务于去殖民化的需求,或是禁止大国依托冷战再次对区域国家进行殖民化。一些国家建立辅助性机制,如非盟、东盟,来抵制大国主导下的冷战军事联盟。这些非西方国家的各类施动性行为改变了欧洲“不干涉主义”的主权规范内涵。

在“本土—辅助”框架下,非西方国家对全球规范的转变做出了许多贡献。作为非西方国家的崛起国,中国在建设性参与国际规范的重塑过程中,仍然可以按照“本土—辅助”的框架进行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周边外交加强了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为区域观念与规范的转变提供了驱动力。从施动性理论来考察与评估中国的周边外交实践,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当前国际秩序迎来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有效地主动选择中国的外交路径,重塑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本文总体分为六个类别框架来考察中国的周边外交。在国际秩序中,观念与制度密不可分,都是规范运转的重要方式。而施动主体也常常同时运用本土化与辅助性两种方式来介入规范的重塑之中。由此,本文根据施动主体的施动行为与霸权国/国际建构的传统国际秩序之间的关系分为六种类别进行分析。不同于以往的亚非拉国家,本文的理论对象是中国这样的崛起国,其实力已经不同于以往刚刚摆脱殖民的独立国家,所以其施动性的方式方法也会更为多元。在本土与辅助的分类上,考虑到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的秩序主导权竞争,本文的理论进一步对本土与辅助的内涵做出修正,本土更为倾向以守成的方式来创造新的外交观念,而辅助更为倾向以制度的方式来主动推动规范的转变。从新的理论框架来看,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周边外交的守成与进攻的不同战略安排。本文对施动性理论的进一步创造与拓展,目的不仅是以此来理解崛起国——中国对世界秩序转变的贡献方式,理解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行为逻辑,更要回答什么是更为有效的规范转变,如何选择规范转变的方式方法以推动国际秩序转变的路径方式。

“本土—辅助”规范转型的类型化:崛起国向霸权国的秩序挑战

二、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实践的类型化

施动性理论着重强调非西方国家发挥主体性,推动现存规范的转变。该理论改变以往的单向度接受,向双向互动沟通迈进。规范的转变不只是霸权国向弱国进行的单向度传播,非西方国家仍然能够介入规范创建之中,从而转变霸权国的规范要求。非西方国家仍然能够对全球规范与观念实施主动性。根据规范转变的来源与方式的不同,非西方国家的主体施动性分为本土化与辅助性,本土化与辅助性两种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本土化,就是尊重本地情况,达成本土与普适之间的契合点;辅助性是一种协调沟通,达成区域共识。辅助之所以可能,往往需要主导国家的权力支撑;而本土规范的融合需要观念的交流。

(一)本土化与中国周边外交理念

1. 本土自主性:亲诚惠容的传统资源

中国从古代以来就运用丰富的哲学思想来处理周边国家的关系,并衍生出一系列区域制度,如朝贡体系,又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国际政治思想。即使是在二战后形成的全球国际秩序中,中国仍然能够坚持为我所用的方式来看待以西方为主体的国际理念,积极探索外交的本土资源,从而吸纳现代普适规范。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非常重视周边外交,以“亲、诚、惠、容”作为周边外交理念的基本方针。2013年10月24日,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亲,就是“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诚,表现为“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惠,即是“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容,关键是“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17)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65-66页。

“亲、诚、惠、容”四字理念立足中国本土资源,对现代国际秩序中的普适理念进行了吸纳。中国与周边国家在血缘上就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在传统历史文化中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共享佛教文化,并以“丝绸之路”为纽带。这种血缘与文化的凝结早已超出了西方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利益联盟的范畴。新时代周边外交的“亲”拥有着儒家文化的底蕴。“柔远人,怀诸侯”,德治是推动“亲亲”关系不断往外推广的重要驱动力。(18)邢丽菊:《从传统文化角度解析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以“亲、诚、惠、容”为中心》,《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3期。孟子所言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将亲与爱结合,有感而发,“重感情”,“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换言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亲”外交,不仅仅是西方国际政治的联盟互助,更是通过“仁心”构建“睦邻友好”的感情基础。当代国际交往中,西方文化带入的“契约精神”是经贸往来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在契约守信的基础上,更强调伦理关系上的“朋友有信”,国家在行为处事上“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由此,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中不仅是在经贸往来中建立诚实守信的国家形象,更是通过诚心诚意来获得更多的朋友与伙伴。这就要求中国的周边外交超越资本全球化中的商业利益外交,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共同体。2001年,中俄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理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202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的联合声明中进一步确定,“中俄关系业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特质是成熟、富有建设性与可持续性,以促进两国发展繁荣和人民福祉为宗旨,树立了国与国和谐共处与互利合作的典范”。2020年2月5日,柬埔寨首相洪森临时决定访华,以“展示柬埔寨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抗击疫情的大力支持”,并体现了两国患难与共的真挚感情,两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深厚友谊。(19)中国政府网:《综述:柬埔寨各界认为洪森首相访华体现两国友谊互信牢不可破》,http://www.gov.cn/xinwen/2020-02/07/content_5475547.htm,访问时间:2022-07-30。2021年9月,王毅访问越南时,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称“两国关系是同志加兄弟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表示要“教育年轻一代继承并发扬两党两国真诚相待的优良传统,友好、兄弟般地沟通交流,推动越中关系持久健康稳定发展”。(20)外交部官网:《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会见王毅》,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7292/xgxw_677298/202109/t20210911_10404574.shtml,访问时间:2022-07-29。此后,越南总理范明政会见王毅时进一步强调“两国同志加兄弟的关系是越中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应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并“感谢中方向越方提供疫苗援助,这是‘雪中送炭’,体现了患难真情”。(21)外交部官网:《越南总理范明政会见王毅》,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7292/xgxw_677298/202109/t20210912_10404576.shtml,访问时间:2022-07-29。中巴友谊更是历久弥新,自20世纪50年代伊始,两国便守望相助、携手共进,任凭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坚持本心,相互之间友好相处。中国帮助巴基斯坦修公路、修铁路,而中国遭遇困难时,巴基斯坦也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甚至在2008年中国遭遇汶川地震时,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不惜掏空国库来支援中国。这些鲜活事例正是中国与周边国家伦理共同体的直观表现。

在“亲、诚”原则的指导下,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必然摆脱利益剥削与文化霸权的西方外交陷阱。西方国家困于殖民主义的历史经验,总认为其他大国的经济行为带有剥削的影子。以地缘经济学来看待世界经济行为,总是将经济制裁和禁运当作新的国际政治工具。(22)[美]小约瑟夫·奈、[加拿大]戴维·韦尔奇:《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24页。对于中国在亚非拉国家发展的经贸网络、经济援助,西方偏见总是套以“中国威胁论”谬论,认为中国援非是一种新殖民主义。在文化交往上,西方帝国主义长期以全球文化霸权作为对外扩展的新形式。中国与周边国家秉持的“惠”就是要在平等互利的经济交往中,让周边国家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同样得到利益提升。双方的关系不是西方国家设想的“分蛋糕”的零和博弈困局,而是共同做大蛋糕。“惠”在传统文化中有着墨子提出的“兼爱”“互利”的含义。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14年7月4日,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的演讲中,再次提到“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全方位加强和拓展同亚洲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23)习近平:《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4-07/04/content_2712400.htm,访问时间:2022-07-30。同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对正确义利观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坚持正确义利观,即“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要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24)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00-201页。正是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理念影响下,中国与不同国家体制、多元社会文化的东盟能够共建自贸区,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十八大以来,中国、东盟的政治关系和经贸往来都实现了质的飞跃。2021年11月,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促使双方关系更为紧密,更具战略性和长远性。经贸往来方面,自2020年起,中国与东盟已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截至2021年6月底,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3100亿美元。东盟是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也是中国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截至2021年1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已取消7000种产品关税,90%以上商品实现零关税。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也将启动,致力于拓展蓝色、绿色、数字经济等新领域合作,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打造区域合作新标杆。

在文化交流上,中国并没有困于基督教文化的“文明冲突”基因,而是以儒家文化的宽广胸襟推崇“容”纳百川的文化多样性原则。《尚书》就提出“协和万邦”的文明世界观。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强调亚洲文明是璀璨多样的,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应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应该开放包容、互学互鉴。(2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65-471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更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从教育、旅游、媒体、艺术、智库、青年等多个领域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明沟通和民心相通。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为例,自2013年起,通过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年、旅游交流年、媒体交流年、教育交流年等年度品牌交流活动,双方的人员往来与专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得到极大发展。2019年度双方人员往来超过6500万人次,每周往返于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航班近4500架次,双方互派留学生超过20万,彼此结成了200多对友好城市,开设了30多所孔子学院。2018年,中方向湄公河国家提供2000个短期研修和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名额、100个为期四年的本科奖学金名额,邀请一批中高级官员赴华参加农业、医疗、卫生、水利等领域研修。从2018年开始,中国计划在5年内邀请1000名东盟优秀青年来华培训。此外,中国与印尼于2015建立了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首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不仅成为促进双方人文交流不断发展充实的最高平台和指导原则,对于中国发展与其他国家的人文交流也极具示范效应。

2.本土实质性:亚洲安全观与新安全观

“安全保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责任。二战之后形成的冷战思维成为世界安全观。意识形态斗争、地缘政治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解决世界安全问题的主导因素。冷战思维的安全观主张东西对抗,只有“历史的终结”才是世界安全的开端。911事件后,全球反恐怖主义又为世界安全增加了新的维度。文明冲突、宗教战争重新成为秩序的不稳定因素。这些国家又再度认为美国应当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在国际秩序变动的当下,一些强国仍然坚持实力政治对安全的保障,奉行霸权稳定论,坚持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的心态,把世界安全置于“美国治下的和平”。在这种霸权稳定论下,美国频繁退群,不顾东南亚区域的秩序稳定,强行推动印太战略,导致大国竞争加剧,中间地带处于不稳定、不安全的状态。而大国军事竞赛的风险加剧,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新时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外交正是要突破这种旧的安全观。在承认安全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的前提下,中国的外交理念更多地立足于中国周边区域的传统历史与实际需求,以本土理念与价值推动形成新的亚洲安全观,乃至是世界安全观,以适应世界秩序的变化。在2013年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主动参与区域和次区域安全合作,深化有关合作机制,增进战略互信”。(27)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67页。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全面阐释了“亚洲安全观”。提出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即普遍的、平等的、包容的安全,尤其强调“强化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不利于维护地区共同安全”;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28)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111-112页。此后,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和强调“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并成为亚洲地区安全的重要理论贡献。2015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中进一步将亚洲安全观推进为更为普适性的新安全观。“我们要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我们要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止战维和方面的核心作用,通过和平解决争端和强制性行动双轨并举,化干戈为玉帛。我们要推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国际合作齐头并进,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防战争祸患于未然。”(29)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55页。和平发展与非传统安全合作成了新安全观的重要内容。2020年9月,在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习近平再次强调多边主义在世界安全中的重要性:“单边主义没有出路,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由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30)央视网:《世界的未来会怎样?习近平回应时代之变》,http://news.cctv.com/2020/09/25/ARTIqYU875S0n2MEkyIBJYa7200925.shtml,访问时间:2022-07-30。

中国的崛起对于世界安全来说,并不是另一个“霸权梦”,而是秉持“和而不同”的传统理念。在世界安全与和平的框架中填充上中国底色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亚洲新安全观”为引领,通过各类安全合作机制,以及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互动,共同构建中国与周边的安全共同体。例如,中国与东盟依托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与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等机制,通过防长间的积极互动,提出了包括共同推进安全机制建设、深化防务领域务实合作、妥处争议管控风险等推进中国—东盟防务安全合作的五点倡议,共同开展了多项联合军演,在人道主义救援、海上安全、反恐、军事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突破,取得了务实的成果。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周边建立的多边协商、大国协调的安全合作机制的成功案例。十八大以来,成员国签订了一系列安全合作文件,建立了安全领域不同层级的官员会晤机制,包括安全会议秘书会议、公安内务部长会议、最高法院院长会议、总检察长会议、国防部长会议、总参谋长会议、禁毒部门领导人会议、边防部门领导人会议等,为成员国间合作减少了制度障碍,促进了安全协商和情报交流。在打击“三股势力”方面,形成了有关打击“三股势力”的完整法律体系,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上合组织共同应对网络恐怖主义、数据安全、生物安全、外空安全等新威胁新挑战。务实合作由反恐合作扩展到执法合作、防务合作。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常态组织反恐、维和、救援等系列联合演习和训练。2021年,中国军队完成中俄“海上联合—2021”演习、中越“和平救援—2021”卫勤联合演习等13项联演联训联赛任务。此外,中国积极向周边国家提供安全援助。2019年6月,中方向斯里兰卡捐赠1艘护卫舰,于8月加入斯里兰卡海军现役,成为斯里兰卡海军最先进的成员之一。

3. 寻找契合点:命运共同体

欧洲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体系的建立为当代世界建构了一套国际秩序架构。国家主权成了当代国际政治关系的核心概念。以国家主权为基础,传统国际关系构建了诸多世界图景,包括欧洲均势、民主和平论、历史终结以及文明冲突论。这些国际关系的预想都没有摆脱诞生于欧洲背景的实力政治计算。由此,各国力量必然随着发展而不断变化,并引发大国与崛起国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这样的安全困境。(31)谢迪斌、郭培基:《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国际政治哲学的创新》,《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5期。如何在以主权为基础逻辑的国际秩序中构建和平与发展的未来图景是摆在新时代中国面前的思想挑战。

中国智慧在国际关系领域的集中体现就是“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坚持中国道路为其理论底蕴,在主权理论的基础上嵌入一套基于并高于实力政治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回应当下全球化中各国国家与民族面临的现实问题,克服传统国际关系中的安全困境。(32)孙志伟、郭树勇:《超越国际政治的既有理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探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年第9期。在中国传统本土资源中,儒家“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思想已经为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支撑。(33)邓晶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儒家政治思想精髓的汲取与超越》,《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2013年3月,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此后,习近平先后提出“亚太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将周边地区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重要阵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意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得到全面阐释,具体包含五方面内容:一是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之路;二是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三是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四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五是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今年3季度我国从俄罗斯、泰国、加拿大、美国等国锯材进口较多,因广东木质家具用材量减少,泰国锯材进口略有下降(见表2)。

在本土思想资源的基础上,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强调了现代国家主权的重要性,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特点。“结伴而不结盟”更是20世纪东南亚区域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对主权思想的重大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主权为中心构建了人—国家—文明—自然四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强调其中所共同关注的全人类主题,那就是生存与幸福。环境友好与安全应对是所有主权国家都必须面对的现代生存安全问题;文明多样与共赢发展是所有国家与全人类生活得更好、更幸福的目标。换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实践是现代国家治理向全球治理迈进的重要思考路径,为中国进一步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提供了新的蓝图。在这份蓝图下,周边国家纷纷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示响应和支持。2019年4至5月,中柬、中老先后签署《中柬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和《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0年1月,中缅就签署《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达成重要共识。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签署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周边实践迈向更加深入、更为务实的新阶段,也标志着中国与周边国家走向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以上周边外交思想中,“亲、诚、惠、容”“义利观”等表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沿用,结合“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安全观”,其中所阐释的尊重主权、公平正义等原则又是现代国际关系理念中国家主权原则的运用,同时也是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霸权稳定论的修正,更是对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国家行为的反对和鞭挞。(34)商伟:《正确义利观的科学内涵与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8期。经济上倡导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多向周边及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是全球发展议题的中国方案。这一中国方案摒弃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干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条件提供发展援助的模式,选择在尊重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究其细节,这些周边外交思想中既有对外来规范的借用与融合,又有抵制,从而形成符合中国崛起需求的外交思想。探究这些周边外交思想的来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思想是其重要的本土资源。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一种实力政治上的崛起,更是一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中国外交思想的本土化正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另一方面,周边地区与国家在传统历史文化中与中国的儒家文化圈有着长期、深远、复杂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国本土资源的外交理念也成为周边国家理解中国崛起意义的重要途径。

(二)辅助性与中国周边外交的制度实践

1. 支持与强化:大国责任与周边公共产品供给

冷战之后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一个同质化的世界共同体,但却因为经济、环境、交通、信息等技术的发展而变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军事全球化建立起了包括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相互依存网络。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世界各地的人类生活。全球化使得移民、文化与思想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信息革命造就一个超越政府的网络世界。各类全球化不仅加深了命运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也揭示了全球安全与风险的复杂性与脆弱性。由此,国际组织与世界大国肩负起相应的保护责任,为全球治理提供公共产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周边实践中,在这些议题上对既有范式进行了支持与强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更加积极地经略周边地区,向周边提供公共产品,参与地区治理和发展。一方面,中国通过构建机制、搭建平台促成区域合作与交流。“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澜湄次区域合作机制等都是中国搭建和提供的综合性平台,其中的合作涉及经济、安全、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包括经济走廊、产业园建设,联合军事演习,安全、卫生、教育、救灾援助,反恐,反海盗,跨界河流执法等。2014年,习近平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更为详尽的内容,首先就是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中国愿意为周边国家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让亚洲国家共享中国的发展。(35)徐进:《中国外交进入“奋发有为”新常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12期。

新冠肺炎疫情向周边国家蔓延后,中国以提供各类医疗物资、疫苗、派遣医疗专家组、举办视频经验交流会、成立抗疫物资储备库等方式,帮助周边国家抗击疫情。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已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多批次抗疫物资,8000多万剂的疫苗援助,派出了疫苗专家组10余批,举办了上千场视频交流会以培训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医护人员。2021年4月底,南亚、东南亚德尔塔变异病毒导致周边的疫情大幅反弹,中国及时启动周边“抗疫紧急支持计划”,协调各方紧急向尼泊尔、阿富汗、老挝、柬埔寨、缅甸、斯里兰卡等多国提供了氧气瓶、制氧机、呼吸机等救急物资,并协调向老挝派出了医疗专家组,给尼泊尔送去了抗疫物资。不计回报的疫情援助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中的大国担当,对于促进周边整体安全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巴黎协定》,所有谈判缔约方与行为主体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其中,主要大国与新兴大国的履约行为是气候治理得以成功的关键。但是英国脱欧导致欧盟战略受阻,美国退出气候协定导致气候治理出现不确定性。中国作为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关键行为者,已经从审慎的参与者变为了积极的贡献者和引领者。(36)李志斐、董亮、张海滨:《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30年回顾》,《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9期。2015年6月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中国政府2016年9月批准加入《巴黎协定》,成为较早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之一。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宣布中国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落实全球气候治理目标方面,中国也积极与周边国家协作。例如,中泰两国签署了《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的安排》,在泰国普吉岛建立联合实验室,用以研究气候变化对南海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为中泰两国乃至南海地区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预测提供合作平台和科技信息服务。“10+3”框架是东盟与中日韩三国进行的环境合作,在此框架内,东盟与中日韩进行的气候变化合作主要是宏观层面的战略指导和原则制定,目的是加强东盟与中日韩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合作。除此之外,在“10+3”框架内东盟与中日韩还在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水资源、能源等各个具体领域进行广泛合作。(37)张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南海周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探讨》,《东南亚研究》2016年第6期。

2. 挑战与竞争:周边区域合作新模式

二战以来,由美国等霸权西方国家为主导所构建的国际规则具有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同时伴随着制度同化、文明优越、资源侵占的企图。中国作为崛起国参与全球和区域治理,除了一定程度上顺应已有秩序和形势外,势必对现有的国际规则发起挑战与竞争。事实上,在支持与强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很多具体做法已然与霸权国形成强烈反差。比如在提供公共产品援助中,西方国家常常以推动对象国民主进程和制度改革为前提,而中国往往强调共同发展;在区域安全保障中,西方国家常常以排他结盟的方式来维护其霸权地位,而中国倡导“结伴而不结盟”,呼吁在尊重主权的前提下共同参与地区安全维护。

在既有国际事务中,对西方国家所构建的秩序最为明显的挑战是中国对南海问题的处理。作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最为重要的区域,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支持相关国家提交国际仲裁来损害中国的合法权益。面对中菲仲裁案的不公裁决,中国坚持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双方争端。此前,中国与东盟于2002年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13年9月,中国加速了与东盟有关“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的磋商。2016年9月,通过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和《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2017年,中菲正式建立南海双边磋商机制。2019年,完成“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的案文第一轮审读,并在此后持续推进。“南海各方行为准则”将成为中国破除西方干预,与相关地区和国家达成新的区域秩序和规则的尝试。

此外,中国主导推动的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也开创了多边合作的新型模式,以“X+1”的合作机制充实了“10+1”的合作内容,并增强了灵活性和持续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由中国在2014年的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此后建立了领导人会议、外长会议、高官会、各领域工作会等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架构。针对该区域的特有情况,确立了“3+5”合作框架,即以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为三大支柱,优先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领域开展合作。2018年,合作领域扩展到数字经济、环保、卫生、海关、青年等,逐步形成了“3+5+X”的合作框架。此后,日本、美国等先后与湄公河次区域建立合作机制。2015年5月,日本安倍政府公布《日本与湄公河国家合作—2015年新东京战略》,提出以“有质量增长”和“地区稳定”为两大目标的“高质量基础设施合作伙伴计划”(Partnership of Quality Infrastructure,PQI)。2020年9月,美国与湄公河次区域相关国家启动“湄公河—美国伙伴关系”,提出将在基础设施、能源投资、水资源与跨境河流管理等方面加大对湄公河区域各国的合作。

3. 流通与反馈:“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发展

在参与全球和区域治理中,中国的贡献不仅仅是对现有秩序和规则的支持强化与挑战竞争,还有流通反馈的一面,即将自身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全球,成为霸权国学习和借鉴的样本。这一点在对于周边国家的外交中体现尤为明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基建为核心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自2013年正式启动“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已经与几乎所有周边国家开展了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并与多个国家进行了战略对接。开展的合作包括共建经济走廊、产业园,共建铁路、港口、空中丝绸之路、油气运输线路等。目前,中国与周边地区和国家共建的经济走廊有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等;铁路有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港口有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等;油气线路有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等。由于“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周边及全球都产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美英等西方霸权国近年来纷纷效仿,推动全球基建行动。2021年6月13日,西方七国集团(G7)峰会闭幕时发布联合声明,推出旨在“协助中低收入国家建设基础设施”的“重建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简称B3W)倡议,被认为是“一带一路”的西方方案。在此之前的2019年11月,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已经联合日本协力银行和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共同推出“蓝点网络”(Blue Dot Network)计划,声称将根据“普遍接受的原则和标准,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评估和认证,以提升全球基础设施发展的标准,促进世界各地的基础设施投资走向市场驱动的、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财政可持续的、透明的、开放的、包容的高质量发展”。(38)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A world increasingly connected through technology,travel,and trade needs modern infrastructure to create economic opportunity. https://www.dfc.gov/our-work/blue-dot-network,访问时间:2022-07-30。同时强调吸引私人资本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投资基础设施项目。2021年11月25日,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发表演讲,宣布在英国对外基建援助中承担中心角色的英国发展金融机构(CDC)改组为英国国际投资(BII),优先基础设施投资。12月1日,欧盟执委会公布了“全球门户”计划,拟在2027年前在全球范围内投资3000亿欧元用于软硬基础设施,包括数字、气候、交通、卫生、教育和研究等领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更好替代方案。

结 语

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在理念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国际关系原则有机结合,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对西方国家为主体构建的国际行为规范进行了支持/强化、挑战/竞争与流通/反馈。对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和行为范式都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为全球外交贡献中国智慧。然而,尽管以周边外交为范本的新时代中国外交获得了诸多认可和支持,但仍然面临现实挑战。

(一)全球治理的挑战与多边主义的回应

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的历史时刻,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逆全球化思潮攒动,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在美国的支持下逐渐上升。全球性风险治理,如公共卫生、气候变化,亟待新的国际合作方式。此外,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对华政策和全球战略布局对我国周边外交产生重要影响。为此,运筹周边外交,中国应坚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规避美国因素的负面挑战。一方面,坚持斗而不破、以斗促合,着力维护中美关系稳定大局,发挥元首外交在中美关系的引领作用,稳步推进人文科技领域的交流。另一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非国家主体的国际地位提升,既有的国际制度无法完全满足周边区域的治理需求,亟待推动国际制度的本土化工作,让多边主义在周边外交秩序的重塑中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并非抛弃原有的国际制度,而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辅助性角色。一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二是尊重本土资源,尊重国际民主,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本土区域的多边制度创新不仅能够坚持国际制度的基本原则与理念,更将创新性的新规则输出反馈到国际社会。三是在国际安全制度上,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制定,加强国际安全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二)历史遗留问题的挑战与正确义利观的坚持

中国与周边仍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领土争端、海域划界争议、历史教科书等。这些遗留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将影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而影响周边外交的布局。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中国践行周边外交,实践多边主义的前提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边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常常伴随国家间的重大利益与道义之争。在正确的义利观的指导下,中国摒弃霸权国假设的“零和博弈”。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因此,中国始终坚持致力于平衡周边国家间的义与利,努力做到义利并举、以义为先,义利兼顾、义利兼得,义利平衡、义利共赢的外交原则。一方面,对于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采取和平方式解决。无论是领土争端,还是海域划界争议,通过既有的双边渠道或机制,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历史教科书问题,采取结束过去、面向未来的方式,通过两国的学术界或智库开展联合研究,淡化有关历史敏感议题的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或方式。

(三)周边国家转型的挑战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随着地区一体化和全球化深入,一些周边国家正处于政治转型、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转型期,网络民粹主义上升,个别分歧或矛盾容易被无限放大炒作,进而局部问题有可能演变成全局问题。这一现象正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与治理赤字新判断在周边国家的集中体现。针对周边国家转型带来的“四大赤字”挑战,中国应综合施策、妥善应对。首先,致力于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中国应深化与周边区域大国的合作,共同维护区域秩序与安全。其次,推动热点问题解决,加强国际安全价值基础。加强对周边转型国家的舆情跟踪,第一时间了解对方的舆情变化,针对潜在敏感问题,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应对之策。一方面,积极运用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多边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扩大上海合作组织、东盟+N等合作机制的影响力,积极解决周边国家的热点问题。最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各方面的对外交往,缓冲周边国家政权更替带来的两国关系动荡。最后,积极建构周边命运共同体。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后,中国先后与柬埔寨、老挝等周边国家共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并与印尼就共建命运共同体明确了大方向。在区域层面,中国提出了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在全球治理层面,中国提出了卫生健康、海洋、安全、发展等更为广阔的命运共同体。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表述。(39)吴志成、戴长征、方长平等:《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国家安全、全球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俄罗斯研究》2022年第6期。塑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意味着中国不仅要在周边国家建立“亲诚惠容”的邻里关系,更要突破东南亚国家常用的“对冲外交”,建立共商共建共享、命运与共的紧密伙伴关系。(40)凌胜利:《二元格局:左右逢源还是左右为难?——东南亚六国对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的回应(2012—2017)》,《国际政治科学》2018年第4期。

总而言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周边外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历史使命,我们需要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奋发有为,坚持底线思维,共同推进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不断落地生根,服务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外交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米兰全球展之莫斯科展: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的标杆性家居盛会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将惠及周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