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
人们通常用电阻率这个量来衡量材料导电性质的好坏,判断它是不是金属。金属的导电性质好,电阻率小,比如说金、银、铜、铁、铝等。绝缘体不导电,电阻率非常大,比如说陶瓷、干燥的木材等。
参与导电的微观粒子称为载流子(运载电流的粒子)。不同材料里的载流子不一样,简单地说,材料的导电性质取决于载流子的数量多少、载流子本身的性质以及外界对载流子传输过程的影响。一般来说,液体里的载流子是离子,而固体材料中是电子,因为离子的质量大、数量少、运动速度慢,所以液体的导电性比固体材料差得多。
但是,并非所有的固体材料都导电。金属和陶瓷里都有大量的电子,在材料的两端加电压,金属里的电子可以在电场的作用下移动,而陶瓷里的不能动,这就是它们导电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同样是可以导电的金属,它们的电阻率也不一样,比如说,金、银、铜的导电性质比铁、铝好得多。这有很多原因,包括:不同金属中包含的能自由运动的电子数目有差别;不同金属的具体结构有差别;金属本身的结构不是那么完美,有各种各样的缺陷;金属中包含的杂质数量有差别。
材料的导电性质还受到它所处的环境温度的影響,因为温度影响了参与导电的电子数量和单个电子的导电本领。一般来说,温度越低,金属的导电性质越好,而半导体在一些特定的温度范围里,随着温度的升高,半导体的导电性质可能会变好,甚至变好了很多。这是由金属和半导体的结构差异造成的。
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有些材料在导电的时候甚至可以完全没有电阻——这就是超导体。科学家对这种现象的物理机制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并努力探索和制造新的材料,争取让它们在室温下也能保持电阻为零的特性。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就会显著地改变我们的用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