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精神的视觉空间再生产与跨媒介传播研究

2023-05-21 22:03:10秦红雨杨志远
重庆社会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空间生产

秦红雨 杨志远

摘 要: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与传承对精神谱系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红岩精神通过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的建构搭建起多维的红岩视觉空间,并通过多元媒介进行全方位的传播。通过对红岩空间的“三元性”探讨,凝练出红岩视觉空间的丰富性、交互性和延展性特征并思考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空间传承与跨媒介传播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红岩精神;空间生产;视觉空间;跨媒介传播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社科规劃项目“新闻传播类一流专业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研究”(213073);“新时期以来的重庆主题小说与地域经验研究”(2020YBWX163)。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3)004-0125-0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3.004.0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一环,红岩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艰苦卓绝的凛然斗志和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2]在视觉文化兴盛和社会空间剧变的今天,将红色资源同社会不同空间结合,传承红色理想、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而在红岩精神的传播过程中,挖掘多维空间资源,激活和丰富传承场域,在全景式红岩空间中探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时代内涵,汇聚成空间媒介下的国家记忆,对于我们进行红色资源挖掘、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在视觉空间的研究脉络中,列斐伏尔提出“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的“空间三元论”[3]1-30,为空间的分类奠定了基础;周宪进一步提出“图象、影象、景象”[4]是视觉文化空间三种形态,具体化了空间视觉化分析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媒介地理学将空间作为媒介,“空间和地方是决定传播范围、环境、框架和形式的载体”[5]5,“空间的媒介化”[6]将会形成梅罗维茨口中的“新事件和新行为”[7],也影响到空间文化的形成和精神传播。因此,借助相关理论,有学者从视觉空间角度对红色精神传承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如苏士梅、白志如从“跨媒介交流和跨时空传播”[8]的角度论述了红旗渠精神的时空叙事和家国认同;苟晓丽通过“千秋红岩”展馆的空间沉浸设计与布置阐释了“红岩精神的沉浸传播”[9];徐康分析了媒介技术发展在红岩文化空间的构建中的作用,提出其为红岩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加“开放、互动的场域”[10]。学界将空间媒介理论运用到某一文化和精神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展开,相关探究对红岩精神的传播和揭示红岩空间的意义与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借助空间和媒介理论,从红岩精神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入手,重点从“图象、影象、景象”三种形态审视红岩空间的展现形式,思考红岩精神在多重空间中的视觉呈现与传播,分析其跨媒介传播路径,从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互相嵌入中思考视觉空间的“新场景、新行为”,把握红岩精神的视觉空间再生产的内在逻辑,以期更深入地从视觉和空间维度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弘扬提供有益思考和借鉴。

一、展陈、体验和创生:跨媒介传播中的红岩视觉空间

根据“空间三元性”的特点,红岩精神在遗迹、博物馆、表演馆、景区、社区、文本、影像、互联网等多重媒介传播中构建了丰富、多元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红岩精神在不同的空间中呈现了不同的视觉意义和空间特色,物质空间建构地理记忆、社会空间实现区域整合、精神空间塑造拟态想象……而又在这三元空间之中存在着多种不同领域、不同种类的具象跨媒介视觉空间,这些不同的视觉空间支撑起红岩跨媒介传播的媒介平台和实质内容。因此,跨媒介传播是红岩精神传承发展的手段和叙事方法,视觉空间是跨媒介平台所展现的具体形式,二者互为表里,共同发展,在红岩精神的赓续和传承中担负起家国叙事的重要作用。

(一)物质空间:地理媒介中红岩精神的凝聚与传播

所谓物质空间,是以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景观所塑造的红岩空间。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11]的泛媒介化观点让我们认识到空间本身作为媒介传递出多重信息影响受众。红岩精神本身就是借助物质媒介,通过遗迹、博物馆、表演馆的形式,从物质层面建构空间形态,以物理特征建立起可存储、可记录的地理表征,打造了红岩精神跨媒介传播体系。

1.历史遗迹唤醒红色记忆

历史遗迹是红岩精神形成的物质基础和记忆出发点,也是红岩精神传承的重要物质空间。媒介地理学认为,“经过日积月累,传播与地方相互渗透,形成视觉的风景、听觉的声景以及其他感觉的质地。正是以这些为条件,观众才能以集体的方式展演他们共同的身份”[5]5,而我们看到红岩精神是在丰富的历史遗迹中沉淀,在这些视觉景观中被感知和分享,而成为不断传承的文化力量。以红岩村和歌乐山为主要地理坐标,红岩村的饶国模故居、八路军办事处旧址以及歌乐山的白公馆、渣滓洞、烈士墓等遗址群,经过历史变迁和时代轮转呈现在观者面前,吸引观者重回峥嵘岁月。不仅如此,关押红岩英烈的石洞监狱、江姐牢房、审讯室等物质场所是红岩革命志士曾斗争的地方,也是红岩精神高度凝聚的实体空间。同时,实地遗迹空间将历史与现实勾连起来,形成具有历史价值的记忆认同。白公馆内小萝卜头故事口口传诵、渣滓洞监狱的标语“古今穿越”、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的留言簿寄语……在这些物质空间中,身体的共同在场唤醒着历史记忆,以特殊空间身份将观者带入特定革命年代,构成了具有红色文化意义和精神滋养的记忆空间,形成“穿越”和“再现”的媒介视觉效果。作为红岩空间再生产和再传播的物质基础,红岩历史遗迹以“地点”的形象成为“回忆的主体”[12],同时迸发出以红岩精神为中心的价值认同感。

2.博物馆场域强化红色空间

“博物馆不仅存在于特定的时空里,也帮助阐明特定的时空秩序。”[13]而博物馆的空间叙事是通过重构空间中物的编码结构,并赋予其叙事性的文化意蕴得以实现的,以时间为主线,物的视觉呈现和记忆重置不断激发历史情感,形成记忆共同体。1958年成立的红岩革命纪念馆,馆内展出1 800余件红岩历史照片和文物,包括革命人士往来信件、私人衣物、办公用具等,既展现文物原持有者的革命时代个像叙事,又通过多层级文物组合形成革命时代的群像记忆,凝聚集体性形象的精神礼赞,在物的组合网络中赋予新的意义,唤醒记忆,激发情感。同时,多媒体、文物、雕塑、展厅空间组合在一起,复合空间不断唤醒人们的历史情感:一方面是场景的搭建与历史还原,在《在废墟上创造新中国——愈炸愈强》场景中,通过破损的围墙、革命标语等重塑重庆空袭场景,将中华民族的集体爱国情感激发出来;另一方面是现代互动、沉浸技术的采用,让身体不自觉地融入,在《周恩来和他的朋友们》的专题展示前,智能触屏内容导览、重庆市全貌触屏导览等多维的智能化展示内容,形成了博物馆视觉场域的信息交流功能和体验型视觉信息搭建,“在深度沉浸中达到传播的效果”[14]。博物馆的场景搭建和文物展陈形成了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固定的场景”,并在物质空间内形成独特的“记忆场景”,构建红岩精神的个体感知与集体记忆。

3.表演馆重构红色空间叙事

今天,红岩精神的物质空间正在突破传统的空间叙事,借助现代的舞美和声光电,在文旅融合中带来震惊性的视觉体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打造弘扬红岩精神的专业剧场——《重庆·1949》。《重庆·1949》既是弘扬红岩精神的大型红色历史剧目,也是量身定制的大型实景式剧院。借助巨大的室内空间,不仅还原了红岩精神的物质空间:吊脚楼建筑群、石阶与牌坊、磁器口码头、监狱岗哨和铁牢,而且借助裸眼3D动态全景音画、智能灯光的烘托、360度旋转沉浸式舞台,带给观众全面、立体的感官冲击,让观众在蒙太奇式的空间意境中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同时,《重庆·1949》又将观者带入舞台之内,形成观众区和演员区的观演互动,舞台空间、观演空间、日常空间等相互交错分布,形成舞台、观演、虚实流动的体验记忆和舞台艺术的记忆活化。这“更具大众认同感的建筑语言”[15],让人身临其境,模糊了舞台与现实的界限。观演空间与日常空间也是相互切入和交互的,朝天门码头的虚拟化呈现、传统巴渝文化的空间性展示、入口处时空隧道的虚实展现等使得虚拟的表演空间与现实的日常空间相交织,把观者的记忆定格于该空间之内,重构了红岩空间的历史性并融入艺术性的色彩,将红岩历史缩影展现在剧场内,使红岩精神与时尚文旅充分融合,在此基礎上结合拟态环境的情感交互,让受众可以在现今社会感受历史氛围,在视觉震撼中走进红岩,在“交互”和“体验”中与红岩空间融为一体,在剧场中实现了“媒介和内容之间的互动,也有传者与受众、图像生产者与观者的互动”[5]149。

(二)社会空间:红岩精神的场域整合和空间激活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交流是社会空间形式的重要体现,更是都市活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征。红色场域是城市的精气神,城市的急速变迁和空间的急剧裂变,对于红色文化在社会空间中的接受与融入也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因此,打破空间阻隔,加强红色文化空间互动、人与红色文化空间互动也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课题。而红岩文化,从景区到红色资源区再到社区,通过不断的社会空间整合,人、社会、空间不断互动,也实现了跨媒介的再建构,形成了当代红岩精神传播和文化叙事的多维公共空间。

1.红岩景区的多功能空间建构与可达性交流

首先,在地理记忆条件下,红岩景区利用先导性空间打造诸多具有扩充功能的多功能空间,即鲜具特征的地标公共空间形成空间汇集。以渝中区的红岩村景区为分析范本,“红岩村景区前广场”的开放性连接入场实现了游客的小憩、交谈、留念等诉求,建构广场与场馆的多空间、全景式的纪念建筑群,在渝中区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点区内展现着红岩精神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景区“可达性”[16]成为空间交流的重要因素,“可达性”是描述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的容易程度。重庆不仅打造了网红打卡交通景观——李子坝轻轨穿楼,更有别具特色的红岩巴士。红岩巴士,作为重庆独有的交通空间不仅代表了红岩精神的历史传承,更加深了景区同社会的互动、融合与交流。在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及其周遭:白公馆、渣滓洞、红岩魂陈列馆等物质空间、红岩魂广场等广场空间通过红岩巴士连接,由分散个像逐渐汇集成群像,把日常公共空间与物质空间相联系,增强社会交流的同时也加强了景区自身的互动性和整体性。总的来看,红岩景区形成自身的多功能空间搭建,勾连了同日常空间的交流联系,通过交通空间的可达性增强了红岩精神再塑造,促进了红色文化的生活化与社会化,将其熔铸在流动的日常当中。

2.红色资源的跨场域构建与文化符号再书写

“都市空间既是交流的公共平台,更塑造了一种新型关系”[17]。因此,在都市空间治理中,红岩空间在景区的可达性下逐渐演变为跨场域、跨空间的红色资源区,不断形成红岩空间的社会整合。一方面,以歌乐山、红岩村、中山四路为主阵地,逐渐形成了红岩精神群像结构,搭建重庆独有的“红岩联线”。不仅如此,重庆·1949剧场、磁器口古镇、《挺进报》旧址等散落性地标空间也逐渐汇集进来,景区在整合中不断形成凝聚力和更大包容性。红岩集群作为勾连社会的交流平台而存在,实现统一的跨区域构建与联动。另一方面,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文化升级、商业助力实现空间的重组,借助文化产业发展,“歌乐山—磁器口—渣滓洞—白公馆”沿线传统景区周边风貌提档升级,推进红色产业的连片、联动高质量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从地区的整合,到城市的整体打造再到红色公共空间的拓展,红岩空间不断地向各个层面延伸,红岩精神在资源整合、商业推动、文化提档中不断强化着家国符号的“再植入”和“再书写”。

3.都市社区的日常空间融入与人文精神赋能

都市的内在活力在社区,红岩精神的传承基础也在都市社区。在形式多样的多元空间结构中,社区内部搭建充满温度的人文空间,把红岩精神带到日常生活。在课题组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红岩精神还熔铸在地方“社区红岩志愿者”当中。首先,红岩志愿者将志愿服务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在团结坝社区的“美化工程”、磁器口古城的“科普宣讲”、社区街道的“防疫抗疫”中形成社区治理的“面向旧城更新过程的空间再生”[18],用实际行动践行红岩精神,实现历史文化的保育与活化,构筑着老旧社区的人文品质和人文空间。除此之外,不仅是公益活动和社区治理,红岩志愿者正在以坚实的群体能量、宏大的精神支撑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搭建起社区党建的文化品牌[19],以红岩党建引领思政工作,形成社区党建的重要载体。在这个意义上讲,红岩志愿者在都市社区空间的融入,不仅加深了红色文化、居民、社区的人地交流,更将新时期红色文化与党建引领紧密结合,在红岩志愿者的实际行动中让红岩精神走到社区群众身边,让红岩精神浸润群众日常生活,重新赋能党员的价值引领力,在城市更新中焕发出日常空间崭新的精神风貌和文明气质。

(三)精神空间:红岩精神的空间拟态和媒介想象

对于红岩文化来说,物质空间、社会空间都熔铸着其红岩精神,不可分割地拓展着红岩的精神空间。但同时,作为“符号中介进行交流之地”[3]197,精神空间借助不同的媒介技术大大开拓了自身的存在场域,通过媒介想象建构拟态空间,实现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复合。基于此,麦夸尔认为地理媒介恰恰就是被“异质化的各种技术构成的新的媒介景观”[20]。在红岩精神传播中,我们看到文本、影视、网络的媒介空间化以无形创造有形,搭建拟态空间实现红岩精神的跨媒介传播,呈现新的媒介想象。

1.红岩文本将实体记忆“记入”拟态空间

红岩文本通过书写媒介的再生产而被赋予新的空间意义。最基础的是新闻媒体真实还原事件,为历史空间“赋形”。从新闻报道上看,“11·27”大屠杀惨案后《国民公报》第一版发表题为《蒋军溃退前夕大肆惨杀“政治犯”》的新闻,不但传递了历史事实,承担起信息传播的媒介作用,也让红岩铭刻进历史;从书籍上看,1958年的《在烈火中得到永生》、1961年的《红岩》,不仅塑造了“江姐”等英雄人物形象,也让“红岩”符号以更加饱满的形象被世人所熟知;再如《安息吧!被难的战友》《会师——为纪念李青林同志而作》《献给磁器口死难烈士》等作品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注入媒介叙事之中,进一步增加了红岩精神的高度。新闻报道、回忆录、小说、文献等文本,逐渐构建起红岩精神的文本体系,不仅让红岩故事广为传颂,也让红岩符号更加饱满立体,让红岩精神不仅在实体空间中流动,更在拟态空间中被铭刻。书写媒介作為实体空间的媒介记忆与拟态内容的浓缩,更蕴藏着意识形态的引领。从对国民党无耻行径的新闻报道到对《红岩》小说中英雄人物的刻画,文本空间是红岩精神的重要传播载体,文本记录的背后是家国叙事,在文图沁润中让红岩精神不断传颂,也拓展着红岩空间的想象力和认同感。

2.红岩影像搭建复合性“视觉展演”空间

唐·汉特曼在对公共事件考察时,曾从“文化展演”的概念入手,延伸出“视觉展演”的概念,国内学者郭建斌、张静红将此引入对观影场景的分析当中,提出视觉展演是“某种特定的‘媒介实践’所蕴含的象征意义”[21],“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国家操纵下的‘视觉展演’,以宏大的国家‘视觉主义’取代传统展演,例如取代传统仪式,从而消解了原有日常生活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代之以统一化、确定性和可控性”[22]。而在视觉文化时代,对于红岩精神的“视觉展演”从电影《烈火中永生》开始,通过人物刻画、剧情重现、场景搭陈等来进行影像化实践,实现对红岩故事的“视觉展演”,影视媒介通过对英雄人物的事迹复刻,还原历史场景,将实体空间融入影像世界,1965年播出的电影《烈火中永生》、1999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红岩》,红岩魂陈列馆内的红岩系列纪录片,以及许多电视剧中讲述的江姐故事和红岩英雄群像,是家国叙事中重庆城市故事的独特视觉展演,让人们超脱日常生活的真实空间、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在独特的影像空间中接受红岩精神的洗礼,在光影构建的审美空间中激发观看者内心的情感,“受到英雄人格潜移默化的影响”[23],获得情感的共鸣。除此之外,借助于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各种红岩影像正在被日益融合化、细微化地嵌入到都市实体空间当中,召唤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全市的公益广告宣传画、公共屏幕,红岩魂陈列馆中的VR全景动态影像、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电影电视投影……多样的影视媒介不仅丰富了实体空间的展现形式、红岩精神的表现力和红岩精神的穿透力,也赋予实体空间新的内涵,增强影像空间的媒介影响力和实体空间的媒介融合力,进一步将实体空间媒介化,形成了城市多媒介空间联动、全空间渗透的城市人文风景。

3.红岩云空间扩大红岩网络影响力

借助风起云涌的云技术,红岩文化云空间搭建起“沉浸式”网络虚拟空间,重构了红岩精神空间拟态的构成模式,实现虚实结合的媒介想象。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下,红岩联线网站、文物数据库、红村网等大量信息的提供,从各个方面深层次地阐释着红岩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4]。以红岩联线官网为例,从馆藏精品展示到虚拟展览再到全景漫游展示,AR、VR等数字技术手段,全方位呈现红岩精神的多重信息,打造沉浸式红岩精神线上场馆,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多种感官体验。与此同时,微博、B站、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也用更加多样的视角,更加亲民、趣味化的视觉风格,扩大着红岩精神的网络传播力、影响力。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空间重构基础上,互联网云空间也在探索着虚实空间的转化,发挥红岩的精神力量。例如新冠疫情期间,话剧《红岩魂》打造话剧云剧场,实现观者虚拟空间的沉浸式体验,为疫情侵袭下的人们送去精神食粮,提振信心,让红岩精神焕发了别样的意义,让“云端”也能成为红岩精神传播的空间媒介。红岩云展览、云参观、云课堂、云展演,拓展了红岩精神的存在空间,形成了传播红岩精神的全媒体矩阵空间,建构出传播红岩精神的可看、可听、可感、可互动的多元化平台。

二、丰富、交互和延展:红岩空间的特征分析

在城市更新、媒介加持和文化传承过程中,红岩空间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不断彰显和丰富着自身的特色与意义:

(一)丰富性:红色文化多方位形象展示

从二维平面图像到三维图像,再到720度全景图像,从实体遗迹空间到博物馆、舞台空间再到多维的媒介平台,从景区到商业区到社区,红岩精神成为重庆城市形象的名片,也成为城市文化之“魂”和“血脉”。“空间生成自己的文化,文化形塑自己的空间,空间与文化的相互生产、彼此表征,以一种距离远近、交往疏密、情理兼容而互制的空间-社会-心理-文化氤氲机制,为空间-文化的形塑及其解读提供一种现实依据。”[25]而红岩空间的不断丰富,也让红岩形象更加立体,让红岩精神更加深入。

首先,从三维红岩空间看,红岩精神不仅体现在物质空间当中,而且是不断演变和延伸:社会场域充盈多功能性和可达性的视觉空间、红岩巴士贯穿各大实体空间、红岩志愿者深入社区……使得红岩精神不断延伸、红岩空间的丰富性不断加强。不仅如此,在二维空间中,从景象到影像,多重媒介空间的虚拟呈现以及基于空间的意义建构,为空间记忆和精神认同“持续动态地创造信息”[26]。从传统媒体的文字、图像到影像中的动态镜头红岩形象,再到互联网云空间沉浸空间塑造,不同层次的媒介不仅为红岩精神开创了多维空间,也在丰富着红岩精神的时代内涵。红岩精神在多重空间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凝聚、激活和转化,具有了跨越时空的现实价值,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红岩精神的空间承载不断拓展、完善的过程,也是红岩精神不断积淀、丰富的过程。红岩空间成为红岩精神的文化表征,既展现红色文化的历史底蕴,又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强大活力。

其次,红岩空间有着深层次的空间媒介逻辑和空间叙事含义。媒介成为铭刻记忆的基础和重要载体,促进文化记忆的稳定[27]。不同视觉空间以不同的媒介形式通过多层次、多种类的叙事手段建构着红岩精神,每一种空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展现空间记忆和媒介特色。与此同时,多种红岩空间以跨媒介传播的形式,以全媒介、全方位的视角丰富了红岩精神的表达,形成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三元性”统一的视觉空间,凝聚地标性内涵和视觉路径。

因此,在“一体多维”的红岩视觉空间内,空间中的媒介与媒介中的空间都在多方位建构着红岩空间形象,整合红岩空间记忆,呈现出红岩空间的丰富性、多样性特点。并且在丰富性的视觉空间轮转之中,红岩空间俨然形成跨媒介传播中的全媒介、全景观的空间生产模式,推动红色文化空间表达的创造性建构。

(二)交互性:虚实复合增强共情效应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体现在也是媒介的延伸。红岩空间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空间的交流和互动,那就是媒介作为“延伸”使用。今天,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下,红岩精神不仅有着丰富、多元的承载空间,而且不断加强着“交互”:场馆交互、剧场交互、人机交互,不断为城市创造着新的“社会主义视觉文化”,“包含了新的视觉实践和新的视觉经验,并且生产出一种‘新的视觉秩序’”[28],凝聚着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情感。

一方面,景区的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等实地景观与红岩魂陈列馆相结合,打造复合场馆与实地历史景观的“交互”映照;千秋红岩陈列馆的沉浸式体验与剧场的交互表演体验为观众提供了多维的空间感受,也丰富着观众的红岩情感。另一方面,借助现代技术,在场馆、舞台、广场搭建的人机互动、沉浸式感受,不仅借助虚拟技术再现历史景观,更增加了红岩体验的科技感、时代感。因此,不同层面的“交互”,正在重塑城市公共空间,实际上也是实现了一种都市“情境”的再造,更是面向创制未来记忆的政治实践,有着美国人类学家里拉·阿布-卢赫德所说的“国家媒体”[29]的意味。这种交互性,形成了交互关系共情,并不断从“共情”转移为“共建”,推动了城市公共空间文化的塑造,也引发全社会的共情。

(三)延展性:红色标识构建城市血脉

“延展性”具有多重概念,亨利·詹金斯提出延展性是认为媒体内容的不断跨界流通“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完成的”[30]。于红岩物质、社会、精神相统一的视觉空间中,我们可以看到,红岩空间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延展,从城市景区空间向都市社区生活空间延展,从展览空间向展演空间延展,成为城市空间中闪亮的红色标识,吸引着市民的全方位参与,也成为城市生生不息的血脉,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1]红岩精神通过全空间、全媒介的方式加深社会交流和符号延展,展现出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力量和变革动力。

首先,红岩空间向城市治理空間延展,赓续红色血脉;例如红岩精神所在的沙坪坝区,推出《沙坪坝区深化红岩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在政策层面上将红岩精神与党建相融合,实施红岩先锋工程,打造红岩品牌,提升区内红岩文化氛围。其次,红岩空间向生活空间延展,红岩文化充满烟火气;红岩村大桥、红岩巴士、红岩文旅等,红岩精神日益进入城市百姓生活中间;红岩志愿者、红岩党员、红岩服务队,红岩精神在服务百姓中传承和弘扬。再次,红岩空间向文旅延展,激扬城市文脉。伴随着歌乐山·磁器口文化旅游景区的改造升级,传统古镇与革命遗迹交相辉映,红岩正在成为景区文旅的“新磁场”;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打造的视听盛宴,让红岩精神充满时尚的魅力。红岩空间的不断延展,是城市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城市精气神不断汇聚的过程,不断滋养着城市的文化。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空间传承与传播策略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背后,是一个个与社会、文化、生活融为一体的红色空间,也需要像红岩空间一样,不断的融合、拓展、继承和丰富,转化为我们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一)重视视觉空间生产,打造红色文化关键意象

伴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和媒介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我们无法回避当代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变的事实,更要认识到视觉文化已经成为都市文化的重要表征,也影响着文化的传播与接受。再加上世俗、消费文化的弥漫,大众媒介的广泛渗透及其与消费主义的结盟,正在日益成为中国突出的文化景观,“在普通百姓的文化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都被体现了出来,有中国的和外国的,有传统的和现代的等等,使中国当代文化的大众文化的运作受到其影响,在其中还夹杂着各种本不属于现代的而是传统社会和农业文明的东西,这些都把中国社会文化在转型期的特点反映了出来”[32]。因此,我们需要日益丰富红色文化的视觉空间,让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这些视觉空间中不断传承,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文化需要。丰富的视觉空间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文化,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播中,我们更要重视红色视觉空间的生产与打造,让红色视觉空间和文旅空间、生活空间、商业空间有机融合、良性互动,让各种空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的重要“媒介”。同时,红色视觉空间的打造,还要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下关键意象的突破。不仅要复现革命历史记忆,更要让英雄人物、红色文物乃至历史遗迹形成具有现代气息的关键意象。就如《重庆·1949》的舞台意象、社区红岩志愿者的形象,赋予红岩精神新的时代气息,形成更加强大、富有活力的城市气场。

(二)尊重红色历史空间,加强空间整合与互动

“城市显然是一个复合体”[33],是一个空间复合体,其是传统与现代、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因此,城市红色历史空间是城市的文脉,更是城市空间变革的基础。首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视觉建构都应充分考虑地理记忆脉搏和历史文化的完整,这也就是说此类视觉空间不应是简单的模式建设和粗暴的空间改造。我们看到,在城市空间改造和技术发展下,红岩空间不断从物质空间的自然呈现到社会空间的人地交流再到精神空间的沉浸融合,都是以“文物”“实景”为建构基础。红色空间的建构应该以符合历史事实和地理记忆为基础,并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精神动力因素等,还原历史面貌,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的历史性和地标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视觉空间建构和生产。其次,防止文化血脉隔断的同时,要加强红色空间整合与互动,凸显红色空间的视觉吸引力。红岩空间从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到形成红岩资源区,再到文旅融合带,再到与区域、城市联动,形成人地互动的“地方感”,实现了红色资源的整合,在城市空间中发挥出更大的联动效应。

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地标空间建构必须要坚持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尊重历史空间的完整性,防止文化记忆割脉,并且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通过城市空间整合与互动,来为都市发展迸发更强劲的精神力量。

(三)打造全媒体红色空间,激活跨媒介传播

对于重庆这个城市来说,红岩本身就是一种媒介,这种媒介不仅是物质媒介,还是精神媒介、社会媒介,是空间“三元性”的统一。通过红岩的空间实践梳理可看到,其已经形成了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虚拟、舞台与云端、影像与全息结合的全媒體传播矩阵,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因此,对于像重庆一样有着丰富红色资源的城市,要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发展中增强全媒体传播作用,并丰富红色文化跨媒介的叙事能力和转化能力,通过不同层次媒介打造全媒体红色空间,再加上AR、VR、全景技术的加持,实现不同空间、多样媒介、多元时空的互动与跨越,不断增添红岩文化的体验感、互动性和创新性,在文物展示、故事呈现、文博产品等方面注重媒介创新性传播,着力打造红色跨媒介传播新模式,在跨媒介传播视域建构中找寻全媒介、全空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视觉传播路径,更为社会主义文化精神传承、文化自信提升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红岩立体化、全媒介空间的实践,是新时代红色文化空间叙事的有益探索,也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空间生产提供了有益借鉴。红色文化遍布中华大地,也深深嵌入到不同的地方时空,其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的视觉空间还需要不断的互动、融合、开拓,才能不断地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活力,不断增强我们的价值认同与情感归属,让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化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  郭亮,潘洵.传承红岩精神 谱写育人新篇[J].人民教育,2021(11):19-22.

[3]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M].刘怀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30,197.

[4] 周宪.视觉转向中的文化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27-34.

[5] 保罗·亚当斯.媒介与传播地理学[M].袁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5,149.

[6] 谢沁露.从空间转向到空间媒介化:媒介地理学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2):75-81.

[7] 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9.

[8] 苏士梅,白志如.从物质到符号:红旗渠的跨媒介叙事与跨时空传播(1960—2020)[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16.

[9] 苟晓丽.红岩精神的沉浸传播[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8-20(003).

[10]  徐康.红岩文化与媒体传播[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7-134.

[11]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97.

[12]  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44.

[13]  莎伦·麦克唐纳,戈登·法伊夫.理论博物馆:变化世界中的一致性与多样性[M].陆芳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7.

[14]  梅屹洋,喻倩,王俞杰,等.基于VR技术的红色文化设计与传播研究——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J]. 文艺生活,2020(35):173-174.

[15]  李骏,谭梦.“在地建造”视角下的大型室内主题剧场设计探索——以《重庆1949》主题剧场为例[J].世界建筑,2021(6):32-35+126.

[16]  刘恋.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景区空间构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17]  孙玮.作为媒介的外滩:上海现代性的发生与成长[J].新闻大学,2011(4):67-77.

[18]  孙世界,熊恩锐.空间生产视角下旧城文化空间更新过程与机制——以南京大行宫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2021(8):87-95.

[19]  陈谈强.“红岩精神”有传人——记重庆市沙坪坝区“红岩党员志愿者”[J].中国老区建设,2006(8):29-30.

[20]  斯科特·麦夸尔.地理媒介:网络化城市与公共空间的未来[M].潘霁,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4.

[21]  郭建斌,张静红,张翎,等.“视觉展演”: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实践的文化阐释——基于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的田野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4):57-75+127.

[22]  张静红.合作、游戏、观看与反视——关于露天流动电影放映的观察式拍摄及反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32-41.

[23]  徐康.红岩文化的传播及发展:1949~1976[J].重庆社会科学,2010(9):99-103.

[24]  敬菊华,尕峰盘山.红岩精神与民族精神[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29-132.

[25]  胡潇.空间社会逻辑寻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261.

[26]  李淼,張畅,毕娟.地点生产:定位媒介参与中的空间再造与城市实践[J].新闻传播,2020(23):33-34.

[27]  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冯亚琳,编.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9.

[28]  罗岗.联通“媒介革命”与“社会革命”——社会主义文艺转向对“视觉文化”研究范式的挑战[J].东方学刊,2019(2):101-109+136.

[29]  里拉·阿布-卢赫德.国家戏剧:埃及的电视政治[M].张静红,郭建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7.

[30]  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1.

[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3.

[32]  李涛.龙之殇——中华文化的尴尬和嬗变[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265.

[33]  戴维·哈维.社会正义与城市[M].叶超,张林,张顺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15.

A Study of Visual Space Reproduction and Cross-media Communication of Hongyan Spirit

Qin Hongyu Yang Zhiyuan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e spirit of Hongy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PC, and its dissemination and inheritance hav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he spiritual pedigree. Hongyan Spirit builds a multi-dimensional visual space of Hongya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ity, sociality and spirituality, and carries out all-round communication through multiple media.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Hongyan spa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chness, interactivity and extensibility of Hongyan's visual space are summarized, and the specific path of space inheritance and cross media communication of the CPC's spiritual pedigree is reflected.

Key Words: Hongyan Spirit; spatial production; visual space;  cross-media communication

猜你喜欢
空间生产
空间生产的市场化与当代城市发展批判
社会科学(2017年8期)2017-08-09 21:20:01
实体书店与城市空间相融合研究
今传媒(2017年6期)2017-07-12 11:35:44
教育与城市互动关系新探
旅游影响民族社区社会关系变迁的微观研究
旅游学刊(2017年4期)2017-04-21 09:31:07
“一带一路”的战略理念与空间生产
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视阈中的新自由主义
今传媒(2017年3期)2017-04-11 11:26:09
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空间正义理论
科教导刊(2016年35期)2017-04-01 02:46:34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中国城镇化反思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新闻界(2016年15期)2016-12-20 09:40:56
空间的消隐和浮现
江汉论坛(2014年4期)2015-04-27 07: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