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兴
摘要:针对“一带一路”中的战略理念与空间生产问题,对“交通”与“和”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交通经济带(圈),“交通”是整个战略的支点,“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和平发展,“成和”是整个战略的目标,“交通成和”既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也是现代区域科学的核心范畴,它是对西方二元对立政治哲学理念的扬弃,从而为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提供了一个战略制高点;“一带一路”的本质是一种空间的生产,亚投行与丝路基金的实质是“距离投入”,通过钢铁铸就的新丝绸之路,无疑拉近了沿线国家的地理距离;心理距离的拉近需要充分激活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使之成为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内在动力,地理与心理距离的拉近是判断“一带一路”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一带一路”;“交通成和”;战略理念;心理距离;空间生产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它的理念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凝炼,由此引发了一些大国之间不必要的战略猜忌和沿线国家的战略疑虑。与世界上其他大国提出的丝绸之路战略相比,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有何特色与优势?“一带一路”会不会引发大国政治,特别是中美对抗的悲剧?毋庸置疑,这些问题都与“一带一路”的战略理念紧密相关。究竟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战略理念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个一样战略呢?
一、“交通成和”:“一带一路”的战略理念
一个流行的观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是为了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而作的“战略对冲”或“地缘再平衡”,其实质是过去30多年奉行的蓝海战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观点将“一带一路”战略视为大国角力的产物,进而将“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表述为海陆对冲。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呢?
确实,在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世界邮报(World Post)创刊专访时对此有所忧虑。然而,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那种认为国强必霸的逻辑并不合适于中国,从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来看,中国并没有这样的基因。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以及守成大国问存在着破坏性张力,我们应该努力避免陷入由这种张力所引发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
可见,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着眼点。那种认为崛起与恐惧最终将中美引向战略对抗,就像2 000多年前的斯巴达与雅典之争,2 000多年后的德国与英国之争那样——这种基于西方的二元对立、零和博弈困境正是世界所忧心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要破解的战略课题。
因此,基于“海陆对冲”的逻辑来破解大国政治的悲剧,只不过是用一个新的二元对立来解决一个老的二元对立,在此语境下,“一带一路”也不过是“见招拆招”权宜之计而已,又何谈战略制高点呢?
我们认为,要凝炼“一带一路”的战略理念,就要看这种战略的支撑点与目标是什么。“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有很多,但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和平崛起(peaceful rising)。在2015年元旦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关注自己国家的前途,也关注世界的前途。”事实上,同样在希腊与雅典之争的2 000多年前,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2 000多年后,我们当然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再次谱写“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篇章。因为2 000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总之,“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是一个“善”的目标,可用一个字来概括:“和”,对内是家和万事兴的“和”,对外是协和万邦的“和”。
“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又在哪里呢?大多数观点认为,“一带一路”铸造的是亚欧大陆的一条经贸之轴,因此战略支点应该是经贸。我们认为,经贸应该是战略合作的内容,而非战略支点。“一带一路”首先是一个交通经济带(圈),真正的支撑点应该是“交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交通状况普遍差强人意,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又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国际竞争力之一。中國相继启动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政策、举措全都聚焦于“交通”。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阐述“一带一路”战略时即提出,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重在互联互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与民心相通。上述内涵,其实都可以用中文“交通”一词囊括。据韦氏词典,英文的traffic亦有transportation,communication,exchange,trade之意,可谓与中文“交通”内涵相对应。换言之,“一带一路”战略的真正支点可用两个字来概括:交通(traflic)。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一带一路”的战略理念概括为:“交通成和”。
事实上,“交通成和”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所谓“文轨车书郅大同”。《易》云:“天地交而万物通”,庄子曾云:“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庄子·田子方》)中国历朝历代大多秉持“交通成和”的外交理念,从甘英使大秦到郑和下西洋,无不如此。
从现代区域科学理论来说,交通的连通性、可达性、网络性等对区域发展的基础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区域科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沃尔特·艾萨德曾言:“在经济生活的一切创造革新中,运输工具在促进经济活动和改变工业布局方面,具有最普遍的影响力。”美国学者John与英国学者Barry分别提出了“交往密度”和“互动强度”的概念。显然,在这一分析范畴中,交通居于核心位置,互动工具或交往工具的改善,以及由此导致的“互动强度”或“交往密度”的增强,将极大地改变地缘政治、区域经济与社会空间的大格局。
综上可见,“交通成和”既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也是现代区域科学的核心范畴,它不是对冲的,而是向善的,虽然迈向这一“善治”目标的道路并非坦途,但作为一个宏伟战略的目标,通过对西方二元对立政治哲学理念的扬弃,无疑为避免大国政治悲剧提供了一个战略制高点。
二、距离投入:“一带一路”的空间生产
从“交通成和”的理念出发,我们自然会发现,无论亚投行还是丝路基金,其实质都是一种“距离投入”(distance input),即通过拉近人们的地理、心理距离,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的重构,从而使社会交往、文化交流、民心交融逐层推进。可见,“一带一路”战略的本质是一种空间的生产。那么“一带一路”究竟有着怎样的空问特征呢?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4年4月8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可以看出,无论是中美交汇的南海,还是中欧交汇的中亚,两头都是发达国家,中间是发展中国家,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形空间特征。如果以区域GDP总量进行比较,这一U形空间特征就更加清晰。
我们认为,只有基于U形空间特质,从地理和心理两个维度拉近相关战略主体的距离,“一带一路”战略才能落到实处。
那么如何拉近沿线国家的地理距离呢?我们认为,在构建泛亚铁路网的基础上输出中国高铁,是一个重要战略举措。目前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表,是中国创造的名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几乎每次出访都会推销中国高铁,其意亦在于此。有学者认为,中国高铁是中国在21世纪发展出来的唯一能够改变亚欧大陆政治、经济格局的战略性产业。简言之,丝绸之路的重建首先是“路”的重建,那么,古丝绸之路与今丝绸之路有何根本区别?中国高铁在这里扮演了关键角色,以钢铁铸就的丝绸之路必将带来一个亚欧大陆整合的新时代。
然而,地理距离的拉近,并不意味着沿线国家心理距离的拉近。多年来,族群纷争一直困扰着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但是“增加接触并不是普通有效的解决(族群矛盾)办法,有时甚至可能把事情弄得更糟”。因此,仅仅依靠国际政治中的传统权力与利益理论来进行探讨是不够的,因为它们对于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的解释力已经日渐式微,而文化、认同等传统上长期被忽视和掩盖的社会变量日益突出。这就是所谓的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sociological turn),换言之,权力的运作离不开坚实的社会基础。就“一带一路”战略来说,仅仅探讨硬的一面——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走出去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关注软的一面——如何拉近沿线国家和人民的心理距离。否则,“一带一路”战略极有可能被描绘成“新殖民主义”而备受责难。
如何拉近沿线国家的心理距离呢?我们认为,重新唤起沿线国家的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以观念的再造达成沿线国家合作的动力是重要的战略举措。中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达2 000年的东西方交往中,与生俱来的历史合法性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遗产。
相应地,在“一带一路”的U形空间中,美国在地緣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不相连,因而它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实际上无法扎根。欧盟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西端,却与俄罗斯存在着板块碰撞,以致乌克兰“东倒西歪”,无所适从。日本虽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却远离亚欧大陆,1997年即运作的“新丝绸之路外交”也成效甚微。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充分激活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也是今后的重要课题。换言之,“一带一路”战略只有在成功唤起沿线国家之于丝绸之路的集体记忆后,历史合法性才能真正化成民心相通的深层动力。相关国家的战略疑虑、区域内外大国政治的纷扰才会迎刃而解。
三、结语
总之,“一带一路”战略的本质是一种空间生产,成功与否有赖于沿线国家地理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切实拉近。如何拉近地理距离?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是重要的抓手。如何拉近心理距离?通过唤醒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使之成为民心相通的集体行动力是关键所在。此外,在国内空间形成合力(如避免当前中欧班列几条线路问的恶性竞争),在国际空间形成引力亦非常重要。当然,空间生产背后的理念,不是泊自西方的战略对冲学说,而是源自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现代区域科学中的“交通成和”思想。这正是“一带一路”战略区别于其他大国丝绸之路战略的空间特色与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