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下午,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全要素试验系统完成首次悬浮运行。该系统适用于高速、超高速和低真空管道等运用场景,运用速度可达600公里/小时及以上。
此次悬浮运行对超导磁体、直线同步牵引、感应供电及低温制冷等超导电动磁浮交通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了充分验证,为推动超导电动磁浮交通系统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这是中国高速磁悬浮项目的第三条技术路线。高速磁浮三条技术路线分别是常导技术(中车四方)、高温超导技术(西南交大),以及此次的高温超导电动技术(中车长客、航天科工)。磁悬浮项目中的高温只是相对概念,超导体中的液氮仍是零下196度。在该温度下,超导材料转变为超导态,直流电阻率降为零,电流流经超导材料时不发生热损耗,可以承载更大电流,从而产生超强磁场。
可喜的是,三条技术路线齐头并进。
早在2019年,中车四方牵头研制的时速600公里样车下线,成为世界上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2021年7月20日,其整车在青岛下线,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该系统采用常导技术,利用电磁吸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实现无接触运行。无轮轨磨耗将会减少维护量,延长大修周期。该系统采用“车抱轨”的运行结构,牵引供电系统布置在地面,随列车位置分段供电,相邻分区只有一列车运行,基本没有追尾风险。列车运行时将实现GOA3级全自动运行控制,单节列车载客量可超过百人,并可在2到10节范围内灵活编组。
2021年1月13日,由西南交通大学研发的高速磁悬浮工程样车在成都下线,这是中国研发的第二款高速磁悬浮列车,也是世界上首款采用高温超导技术的1:1磁浮工程样车。
高温超导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无源自稳定,即不用通电列车也可悬浮在轨道上方,导向也不需要主动控制。该工程化试验段悬浮高度为10—20毫米,每米悬浮能力设计为2吨,每米最大承载能力为3吨,车辆长度为21米。
2023年3月31日,由中车长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全要素試验系统完成首次悬浮运行,该系统同样可以实现自悬浮、自导向、自稳定。超导电动磁浮交通系统由车辆、轨道、牵引供电、运行通信等系统构成。系统的悬浮、导向间隙大,对线路的适应能力强,提速空间大;车辆设有走行装置,应急运行能力强,安全性高。
这一项项科技成果,遵行并印证着:国务院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关于高速磁浮的表述——“合理统筹安排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储备研发”。(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