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家访 助力成长

2023-05-21 15:27:25马力
新班主任 2023年5期
关键词:五感建议家长

马力

如何进行有效家访?结合自己近30年的工作经验,我总结出“五感”家访,巧妙叩开学生及其家长的心扉,助力孩子成长。

意义感——提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愉快,并向着目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因此,教师在家访前,一定要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及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第一次开家长会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广泛搜集相关图文及音频、视频资料,精心制作课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家长阐明“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家长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只有家长先教好孩子,教师才能锦上添花”“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和孩子一起成长”等道理。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让家长明白:教师家访的目的和家长的愿望一样,就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如此,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意义,明白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就不会把教师拒之门外。

仪式感——表诚意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增强家访的仪式感,可以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教师的诚意和对家访的重视,无形之中带动家长重视家访。因此,家訪前,教师一定要有周密的计划和充足的准备,最好有一定的书面材料。比如,在正式家访之前,教师可以先拟一份《家访预约书》,在上面写明家访目的、探讨内容、日期和地点等。日期和地点要有一定的弹性,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让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时,家访之所以被拒,可能是因为家访扰乱了家长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下面是我拟订的《家访预约书》,可供参考。

教师还可以在孩子的生日前后家访,一是对孩子生日表示祝贺,二是借此机会给孩子送生日礼物——一份老师精心设计的“      同学成长计划建议书”。教师也可抓住家长生日契机,将“      同学成长计划家长建议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家长。这份礼物既有意义,又能有效拉近教师与家长及孩子之间的心灵距离,为今后的家访及家校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亲切感——消顾虑

实践中,一些家长对家访持抵触心理,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孩子在学校闯祸了,教师才会上门家访。为了打消家长的顾虑,我在家访工作中始终坚持“尊重为主、表扬为主、建议为主、关心为主”的原则以及“避开敏感期、避开敏感话题、避开集中家访期”的“三避”原则。

尊重为主:家访时要充分尊重家长和孩子,要一视同仁,以爱示人,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待孩子。

表扬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和家长的长处,先表扬,多表扬,给他们向上向善的信心、勇气和底气。

建议为主: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和家长,只是阐明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家长和孩子对观点的认同度,让其有一种“试试看”的冲动。

关心为主:教师要打好“感情牌”,主动打招呼,面带微笑,语言亲切。谈话时要与家长和孩子有眼神交流,可以用表示亲近与喜爱的昵称来叫孩子。对待一些调皮的男孩子,还可以有适当的表示友好的亲昵动作,如用手抚摸孩子的头或把手搭在孩子的肩膀上。家长感受到教师对自家孩子的喜爱,自然就会欢迎教师来家访。

避开敏感期:学会冷处理,不要在学生犯错误后第一时间家访,而要给学生和家长一个缓冲的冷静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戒备心理。

避开敏感话题:不要揭学生及家长的伤疤,即使非提不可,也要在充分理解、尊重的前提下委婉提及,并积极支招,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避开集中家访期:有些学校会安排一些集中家访,比如防溺水专项家访等。因为这些家访是统一安排的,内容都是固定的,家长基本未访先知了。因此,他们可能会敷衍了事,甚至会找借口拒绝。为此,教师要统筹计划,将专项家访和个性化家访有机结合起来,让家长知道你是专门为他(她)而来,而不是为了家访而家访。

收获感——提建议

要让家访成为一种期待,教师必须致力于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其有收获。教师只有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内心需求进行个性化家访,才能避免家访程式化、模式化,使被访家长收获满满。比如,教师可以给每个被家访的孩子和家长量身定制一份成长计划书,对他们进行针对性指导。教师可以提前制订模版,在家访时现场填写,一式两份。这样也会间接提高家长的重视度,在无形之中督促其认真落实教师精心拟订的家庭教育计划,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下面是我拟订的“成长计划建议书”。

成就感——送表扬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孩子和家长找到存在感,满足其成就感。家访时,教师要多表扬、多建议、多肯定。我经常采用的句式是“优点+建议+期待(鼓励)”。比如,对一名学习暂时落后又十分淘气的孩子,教师可以对家长说:“咱家孩子很活泼,很可爱,交际能力很强。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建议您帮助孩子扬长避短,锻炼其自控力,让他学的时候认真学,玩的时候痛快玩。在这个强调综合素质的时代,相信他一定会大有可为!”对于家长,教师可以先感谢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再对其家庭教育提一些针对性很强而又实用的建议,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乐于接受。

综上,我将“五感”家访概括如下:意义感,提动力;仪式感,表诚意;亲切感,消顾虑;收获感,提建议;成就感,送表扬;家与校,齐努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蒿沟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五感建议家长
基于五感体验的儿童玩具包装设计研究
玩具世界(2023年6期)2024-01-29 12:15:54
五感之下的艺术家手制书拓展研究
包装工程(2023年20期)2023-10-28 03:25:14
基于人体五感对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的应用研究——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为例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学生天地(2020年32期)2020-06-09 02:57:54
我心中的好家长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8 21:59:16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12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