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近年来,洛川县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省特殊教育先进县”“全省幼教工作先进县”等。2018年,通过了“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陕西省“双高双普”县评估验收。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全面进步、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立足洛川县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县委县政府印发了《中共洛川县委 洛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奠基”战略的若干措施》,为洛川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记者走进延安市洛川县,就落实“教育奠基”战略,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访了延安市洛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局长王兆平。
记者:请谈谈“教育奠基”战略是如何体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
王兆平:洛川县第十八次党代会提出“教育奠基”戰略,彰显了新一届县委顺应群众期盼、着眼长远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坚定决心。“教育奠基”战略从四个方面展开部署: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全面实施新时期“教育奠基”工程;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全方位奠定县域教育发展基石;坚定信心、接续奋斗,全面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教育奠基”工程高效推进。同时,“教育奠基”战略安排部署了推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一是科学预测学龄人口增长趋势,加快教育集中区建设,新建小学2所、初中1所,增加学位5000个以上,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下功夫解决义务教育“城镇挤、农村弱”的问题。二是统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立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三是贯彻执行《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指南》,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四是开展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和推广应用工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记者:立足洛川实际,洛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难点,是如何破解的?
王兆平:洛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对照评估指标和创建任务,直面制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促进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针对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我们近年来累计招录教师547名,重点配齐配强体音美劳专业教师,组织1569名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各类业务培训,“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占比由2016年的0.5%、2%、6%提高到2%、4%、7.5%,有效缓解了师资短缺问题,年龄、学历、专业结构持续优化。针对优质生源外流问题,我们坚持将提高办学质量作为治本之策,创新教育管理,强化校园长配备,加强教育科研。近三年来,1400余名学生返回镇街就近入学,各镇中心小学在校学生由过去的近300名增加到近500名。针对办学条件不优问题,我们持之以恒抓投入,在县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累计投入1.5亿元,改、扩建学校13所,总共增加校舍面积8.1万平方米,全面完成54所学校的旱厕改造,配建标准化操场,增加学位4000余个。针对乡镇优质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我们投资740余万元,创新实施远程同步互动智慧课堂试点项目,由洛川县城区东关小学、北关小学、丰园小学分别与3所乡镇小学14个教学班实行“一对一”远程同步互动教学,实现远程智慧课堂点对点实时交互,让镇村学校享受同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记者:洛川县提出以“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是如何进行统筹协调的?
王兆平: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协调推进这项工作:一是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优化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规范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协同发展机制,改善乡镇办学条件,均衡优质师资配备,扩大远程教育覆盖面,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是促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快构建选课走班管理机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体系,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四是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增值赋能发展。巩固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地位,落实国家职普比政策,科学确定中职招生规模。改善中职学校基础办学条件,实现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基本要求“双达标”。五是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落实义务教育的“国家事权”地位,强化政府责任,围绕“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总目标,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
记者:为提升教育质量,洛川县是如何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的?
王兆平:一是改革中小学校、幼儿园评价体系,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改革教师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三是改革学生评价,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四是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评价,不断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记者:洛川县各学校如何落实“五项管理”?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王兆平:洛川县“五项管理”政策的落实情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面落实。各校按照教科体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落实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成立了工作专班,明确了各级责任,确保市局印发的“二十条”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在规定时间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67%提高到100%。二是做到两个并重。“减负”和“提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将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工作的治本之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使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三是创新课后服务。创新课后服务方式,整合课后服务与课程计划,打通课上与课后、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壁垒,安排音乐、美术、体育等优秀教师跨校区授课,邀请书画家、非遗传承人、志愿服务者等参与课后服务兼职授课。推行课后服务,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88.6%提高到99.2%。四是持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按照省市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实现清零,并一律停止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制定了《关于校外培训机构专项督查工作实施方案》,对各校外培训机构落实“双减”要求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坚决杜绝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
关于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做实质量管理,确保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统筹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对标新时代话语体系,不断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新时代良好教育生态。二是严格教学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时修订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办法和质量奖惩细则,向严格、精细的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确保高质量发展各项措施落地有声、行之有效。三是提升课堂质量。深化新高考、中考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持续优化教学手段,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倾心尽力打造智慧课堂、高质量课堂。
做优教育科研,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省市教科研项目的支撑作用,在教研员队伍建设、新入职教师培训、常规教学管理、教研教改、课题研究、教学视导、质量管理等方面创新举措、持续发力。二是强化学科引领。不断完善学科工作室考核管理办法,全面加强对学科工作室的业务指导,持续发挥学科工作室在促进教科研,引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制定过程性质量标准和结果性质量标准,形成涵盖基础教育所有学段、全部科目的质量监测体系,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强化“健康学校”建设。大力推进学生近视、肥胖和学校传染病防治等综合防控。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健康心态,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持续推进“三节一会”制度化,广泛开展传统文化、高雅艺术、戏曲戏剧进校园等活动,积极创设以美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劳动教育示范校创建,探索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协同实施的劳动教育机制,丰富劳动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记者:感谢王局长的精彩分享,相信洛川教育未来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