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实习教育改革助力实用型工科人才培养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2023-05-20 07:45赵俊仁
农产品加工 2023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工程专业

熊 岑,张 玲,赵俊仁,张 钟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率优先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逐渐平稳升级,经济结构是否能得以顺利转型,需要以新产业新模式为驱动力。为了保障经济发展的人才驱动力,主动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教育部早在“十三五”期间就已提出和推进“新工科建设”,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同时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也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需求,从推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提出,都将重点放在着力打造以成果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

目前,在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制造业升级及后疫情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招生竞争压力持续凸显。当前,我国食品工业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现代食品工业规模化、自动化的特点使其发展迫切需要大量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基础的差异也对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特殊要求[2-3]。在社会和行业需求新视角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确立了立足粤西、面向华南地区,为食品工业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中,实习实践教育课程是工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4-6]。从传统实习教育存在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企业积极性不高、实习灵活性差、实习经费紧张;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学生实习主动性差等问题。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实习实践教育的改革提升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1 加强实习教育项目对接和过程管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立和发展过程中,与当地食品、农业等相关行业机构形成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为专业人才培养打造了丰富实习实践教育条件和就业选择。经过多年发展,共计输送了将近2 000 名本科毕业生。特别是近几年,为了响应国家对适应性人才的需求,提出了“3+1”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大学前3 年完成理论学习,第4 年在专业对口的机构完成实习教育,包括大四上学期为期2 个月的生产实习和大四下学期毕业实习2 个阶段。该模式更加突出了实习教育在工程专业教育中实践课程中的地位,通过提升学校与企业的联动机制,加强专业对口培养及学生的行业适宜性,实现向社会输送的应用型人才目的。

1.1 拓展提升实习合作基地的质量和数量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参考根据历年学生就业升学情况,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主要分布在食品加工业、质量检测行业、政府事业单位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等。对本地城市圈和广东省内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机构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走访,一改往年以食品加工产业为主的实习模式,将实习基地拓宽到食品检验机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农产品和食品研发机构、餐饮服务行业等专业相关领域的各类中大型企业近20 多家,涉及广州、深圳、佛山、江门、阳江、茂名、湛江等地,包括了李锦记、珠江啤酒、厨邦酱油、喜之郎、益海嘉里、百盛餐饮、正大食品等知名企业。通过建立实习基地的模式进行长期合作,以学生申请企业遴选的模式实现实习教育的“双向”选择,建立联络点教师对接负责制。学生选定之后指派专业教师和各基地指导教师共同全程管理,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小组组长制细化监督,包括考勤、每日实习日志审阅、企业导师评价反馈、中期汇报和实习结束期成果汇报等过程管理,并将这些内容纳入实习课程考核计分当中[7]。

本着工程教育中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 的“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实习教育中给与学生的充分选择权,第一阶段生产实习中以学校提供的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为主,让学生从实践中深化理解专业,并实现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的过渡,该阶段是通过学生和实习机构双向选择完成,以期引导学生以专业背景为主的择业观;第二阶段的毕业实习则将自主权全面放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实习机构。

1.2 实施实习教育的全方面考核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中对课程考核的要求,对实习教育的考核采用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实习过程中专业基本能力、工作能力和素养、工作态度、实习报告撰写及汇报表现等方面。改革了以往相对简单评分规则,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实习教育成果,并反向促进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思考和经验积累。其中,课程评价中的专业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实操、计算机、运用文献和外语) 运用能力强;工作能力包括对工作指令能快速响应,服从工作安排,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素养包括实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对工程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接受食品安全相关培训与教育,树立了绿色理念,理解并认同在解决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中,需要从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估食品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工作态度包括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出勤率在95%以上;实习报告撰写及汇报表现包括对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以文稿、图表等方式清晰表达复杂工程问题,实习报告书写规范,善于沟通,汇报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强、能正确、全面回答与课题有关问题。

2 参考反馈评价对培养方案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中OBE 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要求各工程教育的专业根据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而对培养目标进行合理性评价是修订培养目标的基础工作。培养目标的修订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是“社会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等内外需求和条件的符合度”[8]。因此,坚持在实习教育阶段和毕业之后向学生和用人单位积极收集对学生培养结果的反馈。实习过程中的调研内容包括从生产实习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价值、生产实习对学校的价值体现和生产实习对企业的价值体现3 个方面进行了生产实习的价值进行评价。对毕业生的调研内容是针对专业4 个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查:①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②具有对食品工程领域进行工程设计与管理运行的基本能力;③能够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原理并具备进行初步研发的能力;④具备胜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与质量管理、工艺与工程设计、技术与产品研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岗位的能力,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才能。通过反馈数据分析内外需求和条件变化来调整培养方案,制定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3 加强校企联动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提高人才适应性,促进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建立特色发展引导机制”等发展要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立和发展过程中,与当地食品、农业等相关行业机构形成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学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更需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重要产业升级需要,形成了自有的特色办学定位。经过多年建设打磨,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方向突出,具备工程设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办学目标。因此,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科研合作和科技转化,可以进一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学院通过如下途径进行了改进。

3.1 加强项目合作

在调研拓展实习基地的同时,积极组织了专业教师参与参观交流,加强教师与企业联络。通过增强企业学校联动,促进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与企业需求相关的研发项目,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成果转化、企业项目对点研发、申报建立校企联合产业技术研发平台等横向、纵向项目合作的方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2 聘请企业导师开展讲座和毕业生联合培养

共同带领学生以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项目研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同时可以较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针对企业加工环节的工艺改良、产品创新、质量控制管理等实际需求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在着力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培养储备对口的技术人才。

3.3 将企业项目带入课堂

鼓励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有实习基础的企业项目作为创新实践、课堂反转、小组项目设计、创新创业模拟训练等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比赛做项目孵化。在实验课程中融入教师项目成果的内容,弱化严格按教材的照本宣科的实验实操的讲授方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和学习理论转化实践研究过程和思路方法。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实习实践课程的改进思路见图1。

图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实习实践课程的改进思路

4 结语

在实习实践教育改革中,学院以OBE 的“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定位于“能力本位”的培养思路,突出“扩大机会、反向设计”的原则,通过拓展实习行业范围和提升实习基地数量质量,在实习实践教育中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实习过程管理施以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管理模式,落实联络点教师对接负责制,突出成果导向思路积极调研分析反馈评价,加强校企联动实施项目落地的人才能力培养。通过改革,加强了学生对专业、行业未来发展和自我认识,更全面地了解整个行业、能够更清晰地定位、在未来就业中视野拓宽,为实用性工科人才培养助力。

猜你喜欢
应用型工程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子午工程
工程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