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 你我同行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志愿者服务队

2023-05-19 03:12:44策划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
至爱 2023年5期
关键词:宋庆龄故居宋庆龄服务队

策划|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

文、图|李滢

01 “家门口的博物馆——走进宋庆龄‘可爱的家’”活动,杨淑蘅在给小朋友解释活动规则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在上海的寓所。这里是宋庆龄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她“家的记忆,国的情怀”。上海宋庆龄故居于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纪念馆是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藏的万余件珍贵文物见证了宋庆龄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一生和她勇敢无畏、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 格。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01年,主要由10余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各界热衷于公益的优秀人士组成。目前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在上海志愿者网上实名认证的团队成员已有900余人,每年常规到馆服务的志愿者约120人。此外,还有两支特色服务队伍:高中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与博物馆之友志愿服务队,共计130人,他们服务期间身穿蓝色志愿服务马甲,参观的市民亲切称呼他们为“故居蓝”。如今,“故居蓝”志愿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管理日臻完善,他们会及时地出现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积极参与纪念馆的开放接待和主题活动的策划实施,已成为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点燃青春梦想激活文物资源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寻找场馆资源、岗位设置与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契合点,面向大中小学校招募志愿者群体,广泛地开展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工作。秉持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发展理念,在暑期推出“家门口的博物馆——走进宋庆龄‘可爱的家’”特别活动,吸引了大批未成年人走进纪念馆,为他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四史”学习课堂。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研究生组成的志愿服务小分队成了此项活动的主力军,杨淑蘅便是其中的一员。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这个偶然的机会,杨淑蘅走进了故居,在为期1个月的时间里,她与小组成员承担起了走进宋庆龄“可爱的家”亲子活动的授课工作,作为一名文博专业的研究生,拥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可实践经验却是一片空白。在接到这项工作后,杨淑蘅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实施、宣传与推广等各项工作中。她不仅认真打磨讲解词,做到因人施讲,而且创新课程设计,制作精美课程PPT和创意活动微视频,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从开始的茫然无措,到后期的得心应手,她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带给孩子们快乐与知识的同时,也收获来自各方的一致好评。在结束暑期实践后,杨淑蘅表示:“当得知要到宋庆龄故居实践后,我便开始阅读宋庆龄相关书籍,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通过阅读,加上这1个月深入了解,她被宋奶奶的大爱深深地打动,所以她选择留在宋奶奶“可爱的家”做一名志愿者,继续讲述宋庆龄的故事,也希望她的参与能将这里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随着越来越多高校大学生的加入,他们的青春活力、创新思维不仅为故居志愿者服务队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新时代伟人故事的传播打开了新思路。

02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学生正在拍摄可视化讲解项目中手语讲解部分

深耕志愿服务诠释奉献精神

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志愿者服务队中有这样一群特别的人,他们虽不常出现在馆内,但却是故居的百事通,他们就是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的宝藏志愿者——博物馆之友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虽然只有17位成员,但却涵盖了各个年龄段,最年长的已经80多岁了,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热爱博物馆事业且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服务3年及以上。他们架起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吸引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宣教工作,推动博物馆之友会员个人及社会文化的共同进步。

刘振纲老师今年已是古稀之年,成为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志愿者已长达12年,是一位资深的“故居蓝”。10余年的时间里,刘老师为无数的游客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宋庆龄的故事,而他的讲解词都是自己撰写,再经过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审核与把关,他才会把这份凝结着他心血的讲解词说给观众听。每年宋庆龄的诞辰和祭日,他都会风雨无阻来到故居,献上一束鲜花,博物馆之友活动他也从不缺席,还经常与年轻的志愿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十年如一日地奉献与守护,刘振纲老师用行动诠释着志愿服务精神,新老传递,博物馆之友用自身推动社会的融合与发展。

彰显故居温度坚守服务初心

为了打造更加平等的纪念馆,提供更加多元的公众服务体验,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从2021年开始筹划打造无障碍纪念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可视化讲解项目,得到了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2021—2022年度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资金扶持。该项目以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原状陈列及文物馆常设展览为基础,来自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的“故居蓝”出镜解说定制导览词,并邀请专业团队拍摄制作,以期生动讲好文物故事,发扬雷锋精神,让红色故事走近听障、视障人士及低收入人群等。

可视化讲解项目不仅是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宣传教育形式的一次探索和尝试。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与聋青校专业人士的共同参与,让红色故事变得可听、可看,打破纪念馆与听障、视障人士之间的最后的距离,让文物“活”了起来。

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故居蓝”作为传递宋庆龄精神的形象大使和宣传大使,在线上与线下的红色故事传播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游客带来“双线”精彩。可视化讲解项目的上线,也将拓宽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公众服务的广度,加快无障碍纪念馆建设进程,届时,在让宋庆龄的大爱精神和家国情怀得到广泛传播的同时,也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浸润更多人的心田。

猜你喜欢
宋庆龄故居宋庆龄服务队
宋庆龄,三城记
环球人物(2023年3期)2023-02-09 07:06:25
印象·北京宋庆龄故居
海棠花开向未来
环球慈善(2022年5期)2022-05-30 10:48:04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雷锋(2022年2期)2022-04-12 00:08:12
宋庆龄故居参观记
儿童时代(2019年1期)2019-11-27 06:28:42
历保建筑监管篇:宋庆龄故居安全管理与监控平台的研用
建筑科技(2018年6期)2018-08-30 03:40:48
困扰宋庆龄一生的疾病
饮食保健(2016年5期)2016-04-20 07:35:27
自愿服务队忙到点上了!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
中国火炬(2015年3期)2015-07-31 17:39:19
辛亥革命后的宋庆龄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