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家琛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益慈善管理学院教授
刘 伟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益慈善管理学院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十八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当前,已有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以下简称“浦江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山东工商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高校开设了公益慈善管理本科和专科专业,开始探索公益慈善管理人才学历教育模式。浦江学院于2014年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探索运用工作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公益慈善管理人才,为公益慈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新视角。
工作本位学习强调个体参与实践的教学方式,以真实的工作现场或模拟的工作现场为教学场地,通过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使学习者了解、掌握职业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者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因此,工作本位学习理念强调的是“学”,而非传统意义上一元化、灌输式的“教”。
工作本位学习模式强调“在工作中学习”“通过工作学习”和“基于工作经验的学习”,同时还强调“为了工作而学习”,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和目标,构成了与学校本位不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社会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工作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公益品格的人才。公益慈善事业是以捐赠款物、提供服务为基础的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营利性事业。它的活动领域包括帮助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促进教科文卫体环保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全职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人品素质。比如怀有仁爱之心、有社会责任感、有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意愿、秉持公平正义、善于团队合作等。高校公益慈善管理专业要把这些公益品格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认同公益慈善事业的愿景和使命,从而成为合格的公益慈善管理人员。
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致力于应用科学原理从事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工作,将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考察公益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岗位设置,我们可以看到,公益慈善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如秘书长、总监、部门主任、项目主管等都是应用型人才。他们把科学原理转化为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案,策划、组织、实施各种公益活动和项目,提供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因此,把公益慈善管理人员作为培养对象的本科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公益慈善组织中的项目主管、筹资主管、传播主管、行政主管等应用型人才。
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当今社会,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能力综合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社会用人单位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一般具有如下基本特点:通晓两个以上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将不同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思维辐射宽,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公益慈善行业作为一个民间的、非营利的行业,它的产生就是原有行业分化组合的结果。作为弥补政府缺陷的产物,公益慈善行业承担着部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职能,因此它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一样具有公益性。作为一个使用委托人提供的资源的行业,公益慈善行业与商业行业一样要有效益性,要有效率地使用各种资源,对委托人和利益相关者负责。此外,公益慈善组织的管理人员从本质上说是社会活动家和社会企业家,他们要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来获得慈善资源,他们要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其他组织不能或不愿解决的社会问题。公益慈善行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管理人员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公益慈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通晓企业管理、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高校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的,他们知识面宽、思维活跃、善于与各类人群打交道、社会活动能力强。
品格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怀有仁爱之心,愿意为困难群体和公众利益服务;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平正义的品格;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善于进行团队合作;具有开阔的思路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知识要求:掌握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如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公益慈善管理专业知识,如公益慈善管理概论、公益组织内部治理和战略管理、公益项目管理和评估、筹资原理和技巧、投资理论与实务、公益营销、公益公关、公益传播、公益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公益组织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社会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技术和方法;掌握调研报告、项目策划书(申请书)、评估报告、新闻报道以及各类文案的写作方法;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能力要求:具有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技能,如具有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估的技能、资金筹集和资金管理的技能、公益营销和公关传播的技能、人力资源管理的技能、进行内部治理和拟定战略规划的技能等;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人才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要求;具备初级社会工作师、劝募员等职业资格能力。
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公益品格的人才,这与通识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完全一致。为此,浦江学院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首先按照教育部要求,设置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按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设置人文素养、实用技能、科学素养等课程,实现通识教育奠定人文和科学素养基础的功能。
从知识体系上说,公益慈善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公共管理、社会学、工商管理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根据这一思路,浦江学院在学科基础课程中设置了以下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政治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学”“法学概论”“伦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社会研究基础统计学”“社会研究方法”等。此外,慈善活动发生、发展的历史可以被看作是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因而基础课程中还设置了“中国慈善简史”和“欧美慈善简史”等。
在公益慈善组织内部机构设置中,它的管理岗位主要包括项目管理、资金筹集、公关传播、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其中,项目管理、资金筹集和公关传播是最关键、最缺人的岗位。根据这一行业岗位设置和需求,浦江学院的公益慈善管理专业设置了4个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一是项目管理模块,包括“公益项目设计与管理”“公益项目评估”等课程;二是资金管理模块,包括“筹资原理和技巧”“投资理论与实务”等课程;三是公关传播模块,包括“公益营销”“公益传播策略”“公益公关管理”等课程;四是综合管理模块,包括“公益慈善管理概论”“公益组织内部治理和战略管理”“公益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公益组织财务管理”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奠定学生的专业理论、岗位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根基。
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是复合型的。浦江学院一方面在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中嵌入了工商管理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在选修课程上设置了社会工作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等课程模块供学生选修。社会工作模块设置“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实务”“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课程;专业拓展模块设置“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企业”“公益金融”“领导科学”“商务礼仪”“宗教与慈善”“会展策划与组织”等课程。
课程设置力求“通识课实用、基础课适用、专业课管用、选修课有用”。
工作本位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强调“干中学”,浦江学院在实践中探索了以下教学方式:
按照工作本位学习理念开展的情景模拟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中创设工作现场情景,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扮演角色、激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浦江学院在“公益项目设计与管理”“筹资原理与技巧”“公益传播策略”“公益营销”等核心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模拟工作情景,提出工作任务,让学生扮演角色,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案。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从主讲变为引导和答疑,从讲授变为评论和总结,学生从“听众”变为主角,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感悟,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浦江学院尝试把项目教学贯穿在课堂授课、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各项教学环节之中。一是在课堂授课环节采用项目教学。分析案例来讲授知识点和基本原理;二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应用项目教学。如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安排课程设计,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动手设计项目,并开展项目设计交流和项目设计大赛;三是在课外活动期间组织项目教学,如组织各类工作坊,指导学生到社区做公益项目,参加各类公益项目创投和公益项目大赛,让学生在设计和实施真实的公益项目中学习本领,提升能力。
“双师制”是指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安排公益慈善组织的行业专家参与学校专职教师的授课。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公益慈善管理教学过程应从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入手传授知识,提升学生能力。浦江学院分别邀请了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红涛等30多位行业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邀请上海卓越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理事长徐本亮等讲授部分专业核心课,收到良好效果。
工作本位学习理念认为,知识只能通过经验被建构,而对经验的审视和反思是学习的核心。要求学生获得经验和对经验的反思,不仅要营造在工作中学习的环境,还要提供通过真实的工作进行“实战型”学习的条件。浦江学院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有学分要求、循序渐进的“实战型”实习模块,要求大一、大二的学生分别在暑假到公益组织进行两周的认知实习和四周的见习实习,要求大四学生到公益组织进行约6个月的毕业实习。此外,设置专门的实习奖学金,鼓励大三的学生在暑假到公益组织进行综合实习。实现了学生机构实习“四年不断线”的目标。
浦江学院在校内设立了慈善商店,将慈善商店打造成各类公益项目的孵化基地,安排学生到慈善商店进行实训。实训设置学分,由学生组成团队设计慈善商店运营方案,进行运营管理。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工作本位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模式,它的实施需要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密切合作。学校积极与公益慈善组织联系沟通,主动开展校社(社会组织)合作,会同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爱德基金会、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等一批公益慈善组织,定期商讨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教学方式,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目前,浦江学院已与上述公益慈善组织在内的30多家公益慈善组织达成包括学生实习在内的校社合作协议。
公益慈善管理专业首届毕业生60%以上被公益慈善组织聘用,不少毕业生被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知名公益慈善组织录用,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浦江学院在探索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工作本位视域下的公益慈善管理人才培养如何与公益慈善学科建设有机衔接;工作本位培养模式的较高运行成本如何获得社会持续支持;如何建立学校与社会组织的长期合作办学机制等。这些都需要教育界和公益界进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