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
脑梗死也称作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比较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脑部会出现明显的供血供氧障碍,如不尽早治疗可致残或致死[1,2]。临床中治疗脑梗死的方案较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标准,本研究中本院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方案对部分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68 例脑梗死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 例。观察组中男20 例、女14 例;年龄55~81 岁,平均年龄(71.05±5.44)岁。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6 例;年龄53~82 岁,平均年龄(71.22±6.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患者均签署了试验知情同意书;排除对试验用药过敏、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者[4]。本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933]治疗,口服,初始剂量为1 次/d,0.3 g/次,3 d 后改为1 次/d,0.1 g/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60)治疗,口服,1 次/d,75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不良反应(恶心、黑便、呕吐)发生率。①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生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各项症状消失,生活可自理;有效:患者生理功能和各项症状明显改善,生活基本可自理;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治疗前后采取NIHSS 评分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满分为42 分,得分越低则表示神经功能越好[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F、LVESD、LVED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 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 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恶心1 例;对照组发生恶心2 例、黑便3 例、呕吐1 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34),低于对照组的17.65%(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1,P=0.046<0.05)。
脑梗死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为其基本病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饮食不当、缺乏锻炼、酗酒、心脏病等均为其诱因,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眩晕、失语、昏迷、面瘫、吞咽困难、偏瘫等,其危害性较大,在确诊后要及时治疗[7,8]。阿司匹林在脑梗死治疗中应用较广泛,该药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但单一用药的疗效不如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而且单一用药还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9,10]。硫酸氢氯吡格雷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该药具有良好的抗血栓作用,在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时能发挥协同作用,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 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谢俊丽[12]的研究结果与此相似,表明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具有确切疗效。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建议将此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