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关键词:残疾人群体;社会排斥;社会融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助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而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残疾人群体的全面社会融入。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至今已取得较大成效,但是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部群体共享发展成果的目标而言还有一定差距。探索残疾人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对于残疾人群体而言,有助于保障其日常生活,促进个人发展;在国家层面而言,是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要想寻找残疾人社会融入的可能性路径,首先要分析目前残疾人群体所主要遭受的社会排斥。目前我国残疾人所遭受的社会排斥问题可分为制度性排斥和非制度性排斥,而制度性排斥又可以分为经济排斥和政治排斥。
残疾人遭受的经济排斥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残疾人群体由于其生理机能障碍以及求职渠道的狭窄,使得即使国家推行企业用残疾工人的免税补贴政策,残疾人群体依然面临求职困难以及创业艰难的局面。
残疾人遭受的政治排斥主要体现在政治话语权的缺乏。我国拥有一定政治表达能力的残疾人在整个残疾群体中占比并不高,这一问题可以追溯至残疾群体整体教育水平不高、经济水平低下带来的社会地位提高困难,这无形会降低残疾群体的社会影响力。
残疾人遭受的非制度性排斥主要指的是残疾人群体的污名化。污名化主要是指部分社会成员将某些代表低劣品行的词语强加于某一弱势群体之上,会加剧普通群体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比如“脑残”“瘸子”等歧视性称呼会加大残疾人顺利融入社会的困难程度。
当前我国的残疾人社会融入路径探索,大致可以分为教育、就业、文化和康复等四个路径。
实现残疾人顺利融入社会的根本性前提是生理方面的医疗预防和康复服务。现行的《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依然是医学康复。医学康复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社区医院所提供的康复服务,这可以进一步实现对残疾人的“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此外对于残疾人来说,其健康状态的改善不仅仅包括生理健康,更包括了心理卫生。残疾人群体身体上的生理性障碍往往会带来后天的心理创伤,使其出现心理疾病,而社区和村组织的社工人员的及时介入和心理疏导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
我国针对残疾人群体所设立的特殊教育就是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截至2022年,我国针对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体系基本建成,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农村,大大提高了制度覆盖面。但是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模式单一,管理模式僵化,且主要针对的是残疾儿童。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未来要着重发展残疾人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丰富教育模式,鼓励非营利组织的加入,构建残疾人群体的终身教育体系。
保障残疾人的就业融入就是保障残疾人的稳定收入。但是在市场经济下,由于劳动力市场双方力量的不对称,残疾人群体往往被排斥在正常雇佣关系之外,存在就业率低、工作不稳定、收入水平低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法律应当保障残疾人的合理就业权,其次相关行政单位应当加大对残疾人就业歧视的惩罚力度,最后政府应当通过举办残疾人职业培训等方式来使残疾人建立合理的就业认知体系,通過以上措施来保障残疾人的就业诉求。
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贯穿残疾人康复、教育权利和就业权利保障的始终。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并不利于残疾人的便捷出行,使得大部分的残疾人囿于自身生活的小片区域而无法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建立社会关系网络,缺少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会反过来将残疾人群体隔绝于正常的社会联结之外。对于当前社会而言,急需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打造残疾人友好的出行环境。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关乎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要素之一,残疾人社会融入是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性保障。目前我国对于残疾群体的社会融入相关政策可谓是“制度性关怀有余,政策有效性不足”,鉴于我国当前基层治理的深入以及公共非营利性组织蓬勃发展,残疾人社会融入的“政策之窗”会马上开启,未来政府、学界会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文彦,厉才茂.社会融合:残疾人实现平等权利和共享发展的唯一途径[J].残疾人研究,2012,000(003):34-42.
[2]魏小涵,杨依甜,孙彤,王敏,何佳遥.城市中青年残疾人生存压力与社会支持研究[J].科学咨询,2021,000(016):36-37.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