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泉
问题导入
中国传统社会注重秩序优先于个性。秩序优先重规矩、重伦理,而个性优先重自我、重自由。随着社会的变迁,我们如何认识“秩序与个性”的关系?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
杰作展示
山河变迁,礼乐同天
李怡阳
中国传统社会注重秩序优先于个性。秩序优先重规矩、重伦理,而个性优先重自我、重自由。即使社会变迁,山河易改,我认为秩序与个性是不矛盾的,因为礼乐可以共存。
孟子曾言:“无规矩不成方圆,无五音难正六律”。由此可见,规则秩序是十分重要的。人之为社会动物,生来便要遵循社会秩序,这样使离散个体能有机结合为群体,他们取长补短,效率倍之,这是自然规律。从社会层面,秩序是社群的骨架,是庞大社群的向心力量。在社群中,每个人各安秩序,各守规则,各循法度,他们心中执有的共同思想,促使人们对这一共同符号产生认同,进而产生凝聚力。因同一秩序,抗疫之战,中国可倾举国之力驰援疫区,万里江山听候统一调遣,举国上下心系一处。如此足见秩序的力量。
然而注重秩序并不能湮没个性。人兽最大的不同在于思想,个性是思想最好的表征,也是其最大的自由。较之于秩序的刚强,个性是轻灵的。个性不必托着笨重的群体之躯,它可以深入细小不可察之处。个性不必喊口号,个性没有统一的答案。它的答案就在思想里,它不用写在纸上,所以它的视角是多样的,是创新的,是可以修正、裨补秩序群体所自察不到的缺漏的,因而,个性是不可以毒哑的。
当一个群体因所谓秩序而湮灭个性时,群体秩序便不再能革新了;当一个群体为求同一而封杀那些微弱的声音时,它实际上已经腐朽了,不再能称之为健康的社会了。在历史长河中,多少铁血强权意图以秩序压倒个性,但自由的思想又何曾泯灭?从“暴秦焚书坑杀百家”到“朱门曲意纲常的框内”,从“新旧教派相互倾轧”到“帝国权柄对人权和民族精神的践踏”,个性从未真正被泯灭,而个性稍遇自由便又如同芳草邂逅春风,立马复生萋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个性一定要压倒秩序。“越是无知的人,越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勇气”,罗翔老师曾经如是说。观念错误的人性是不该张扬的,秩序应当对这样的个性予以打压规训,这也是秩序职责所在。否则野草蓬生,良稼何处立足?
综上所述,秩序与个性体敌而尊。事殊世易,礼乐作为一种超越社会制度的世情文化并没有消遁,于今已有了全新的阐释,纵使山河变迁,礼乐依旧可以同天。
点评
文章开篇简单引述材料,随即提出观点“礼乐可以共存”。文章首先正面论证“注重秩序”与“发扬个性”的重要意义,接着从反面论证只顾一方忽略另一方将会造成的恶果,论证严密,体现出思辨性。主体段落的总起句,在表明分论点的同时衔接上下文,使得文章脉络一目了然。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大珠小珠落玉盘
张宗铭
中国传统的礼治社会重秩序,强调“大体”,突出社会群体的主体地位。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由先哲埋下的“个性”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面对独特与普通、“我”与“我们”,这样的对立,我们应该怎样认识?
顿挫的琵琶声中,仅“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便能引得人们浮想联翩。在这激昂的音乐中,每一个音符都是至关重要的。蔡邕听琴便可识曲中杀气,即使只是个偶然的误会,也能让人认识到寥寥数次的拨弦,便可使曲风相差甚远。因此,每一个“大珠”与“小珠”都是极为重要的,就如同身在时代潮流中的我们。
如果秩序是音乐中的主调,那我们就是一个个鲜活的音符。秩序是重要的,它能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群众的利益;然而个性也必不可少,它不仅意味着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是社会多样化发展、持续前进的发动机。这二者看似对立矛盾,却因人的主体性的存在而被赋予了统一的性质。在我们之中,不仅存在秩序,也存在个性。有人认为秩序的长期统治必定意味着个性的消亡,但我认为二者的共存是真实而有意义的,最重要的是二者的“和谐”。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日渐繁盛的社会中,个性再也不是可以无视,或是一味压制的对象了。抹除个性相当于将人类“格式化”,让他们成为机器人——纵身犹存,精神却永远离开了前往乌托邦的大路。秩序必然需要维系,而其中的个性也须得到尊重与支持。秩序需要给个性留下足以发挥的空间;而个性也需要适时收敛,以维护“秩序”最起码的尊严。只有当秩序不拘泥于教条,而个性也不总是飞扬跋扈时,“和谐”才会渗透人类的文明,就像坚固的诺亚方舟,穿行于风暴而不损,将人们平安渡向下一个彼岸。
我们无法想象社会失去“秩序”时,混乱和罪行如何席卷大地,进而吞噬人类的文明光辉;我们也不能预料,当社会中不再有星光,当湖面没有一丝涟漪,在死一般沉寂的社会中,是否仍存有人类的灵智?
白居易在江上究竟看到怎樣的场景,听见怎样美好的乐声,今天我们已经无从知晓。现在我非常好奇:当他听到弹奏者讲述悲痛的往事时,是否感慨过自己的渺小?是否在江风中又坚定了自己踔厉的决心?
点评
文章以一疑问引入探讨,点明“秩序”与“个性”同样重要。接着文章深入分析“秩序”与“个性”对立统一的关系,指出我们应当追求两者的“和谐”,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显示出层层深入的论证逻辑。同时,作者将白居易《琵琶行》巧妙融入论证中,为文章增添了韵味,兼得说理与文采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