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阐释
静安先生说:“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红楼梦》取材自作者铭心刻骨的切身经历,透过个人深锐的感受,展现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人世诸相。因此,《红楼梦》具有极强烈的感发力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总能从中获得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美文赏读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
闫 红
中年之后读红楼,像是在雪后看风景,更乐于欣赏的是枯索处的各种滋味。大衰败即将到来,更值得玩味的是各人的应对之道。
秦可卿弥留之际,变成了一个预言家。她知道盛极必衰,大难将至,告诉王熙凤,到了该转型的时候了,必须从以铺张浪费为荣的豪门,向精打细算的中产之家转型。她建议在祖坟旁边购置不会被充公的土地,保障祭祀与私塾的开支,将来一旦败落,日子还能过得下去。这个方案听起来复杂,一言以蔽之就是消费降级。这金玉良言王熙凤却不怎么听得进去,只是着急询问,有什么办法能永葆富贵。
这种妄念多少人都有,以为明天一定比今天好,即便看到他人的消长,仍然以为自己在那波涛之外。不过,王熙凤还是比较务实的,当家中财务逐渐入不敷出,她也会劝王夫人减员增效,不要再使唤那么多丫环。王夫人知道她说得对,心里却总是不甘。毕竟,她是名义上的当家人,不愿意衰败从她手上开始。
真正有希望的,还是年轻一代。探春只是临时理家,便着手对大观园的财政进行改革,放弃豪门的自负与矜持,到赖嬷嬷家赴宴时也会调研人家的经营方式;在大观园里搞土地承包,把大观园分配给善于侍弄土地的人,让它从生活场所变成生产场所,一草一木都实现经济价值,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宝钗则是两手准备,一方面早早就一叶知秋地预知了无常,在衣食住等方面主動实施消费降级,还曾劝王夫人关上大观园,减少开支,可惜王夫人也没怎么听得进去。同时,她协理大观园时,针对探春的土改政策,提出了拾遗补缺之道,让得到土地的人拿出一部分钱来,分给没有得到的人,使得所有人都能分享到改革红利。在大观园里,建立起一个和谐小社会。作者对探春的评价是“敏”,对宝钗的评价是“时”。仔细看她俩联手管理大观园这一回,怎样收税、怎样分配,有很多现代性的东西,其价值远远大于“宝钗是不是腹黑”的争论。
《红楼梦》里,人来人往,各有各的命运,归根结底不过是有人在起高楼,有人楼塌了。这也是我们的命运。漂流在无常之上,我们却如宝玉般执着地寻找某种确定性,想要给自己一个终极答案,哪怕是以悔恨给自己一个终极的总结。但在回望的过程中,总是发现,事情的意义就在它发生的时刻,时过境迁之后,各种体会都不过是当时的心情,不能算数。我们有时也会变成王熙凤或是王夫人,把下坠视为非常态,用各种方式去躲避,但终究是躲不开,倒不如像宝钗这样迎难而上。很多人鄙薄宝钗出身于当时不怎么高贵的商人之家,但正是这背景,赋予宝钗冷静的现实感,是那些迷梦中的人所不具有的。
《红楼梦》的神奇之处或许就在这里,它不仅是要跟你讲一些故事,还希望我们以此为镜鉴。在镜中,你看到的不只是幽深的古代故事,更有汹涌澎湃的现实。
(摘自《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
《红楼梦》
处处都是慈悲
蒋 勋
“慈悲”并不是天生的,“慈悲”是看过生命不同受苦的形式之后,真正生长出来的同情与原谅。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的不同处境,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都应该是被尊重的对象,都有可以被欣赏的美。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红楼梦》的阅读,因此是一种学习“宽容”的过程。
少年时读《红楼梦》,喜欢黛玉,喜欢她的高傲、她的绝对,喜欢她的孤独与感伤;也喜欢史湘云或探春,喜欢她们的聪慧才情,喜欢她们的大方气度,喜欢她们积极而乐观的生命态度。《红楼梦》一读再读,慢慢地,看到的人物可能不再是宝钗,不再是王熙凤,不再是风光亮丽的主角,而是作者用极悲悯的笔法写出的贾瑞或薛蟠。他们陷溺在情欲中无法自拔,找不到生命上进的动机,他们或堕落、或沉沦,但作者却只是叙述,没有轻蔑或批判。
世界文学名著中很少有一本书像《红楼梦》,可以包容书中每一个即使是最卑微的角色。
我当然也会在自己身上看到贾瑞、看到薛蟠,看到自己堕落或沉沦的另外一面。
一本书,可以让你不断看到“自己”,这本书才是一本可以阅读一生的书。
《红楼梦》多读几次,有一种领悟,觉得《红楼梦》其实是一本“佛经”。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摘自《蒋勋细说红楼梦》,有删节)
感悟
《红楼梦》从形式上讲是一部虚构的小说,然而其中的人情世事是如此的写实,让人读之不由得链接起现实人生,其具有的现实意义不亚于任何一部纪实作品。
心语
蒋勋看到了曹公对各色生命的平视与包容,对残缺与卑微的同情与接纳,很感性,很深刻,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