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点、连线、组网北外推动中国区域国别学立体化发展

2023-05-18 20:02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多语种交叉学科国别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区域国别学愈发繁荣壮大,2022年被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为交叉学科门类下属一级学科。中国有独特的国情和文化,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就要着眼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2021年9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建校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老教授亲切回信指出,“要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增强了学校推进区域国别学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肯定了学校在区域国别学建设上的探索和努力。近年来,学校以点、线、面为抓手,推动区域国别学新交叉学科的发展,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

打造强点,集中资源发展学科优势

强化学科建设点。2016年,学校成立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统筹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相关工作。2022年,学校在多年区域国别研究招生培养的基础上,回应新区域国别一级学科的新要求,启动了基于交叉学科的区域国别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制定培养方案,设立全球经济治理研究、区域治理研究、涉外法治研究、中国学研究四个研究方向,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从“广泛的国别化”向“深入的全球化” 迈进,把区域国别、国际组织、国际传播“三国”学科统筹发展。在此基础上开展课程及教材建设工作,基本确定授课内容及数量、授课单位及教师;教材通过自编、影印、编译等方式建设,打造了万国教材汇等教学资源平台。学校的区域国别交叉学科建设走在全国最前沿,也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和时代引领性的区域国别学科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强化学术研究高点。学校正在探索一条新的知识形成道路,即以体系化的知识——指数为基础构建全球知识体系。学校的“指数全球”项目从“以指数观全球”和“建指数看世界”两条路线分别开展,整合了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领域的4,000多种重要指数,开发了国家语言能力指数、全球化晴雨指数、全球国际组织影响力指数等21个重要指数,是全球第一个跨语言指数科研教学服务平台。全球指数网旨在通过构建结构化、动态、互动的指数百科全书,打破学科壁垒,为区域国别学提供更加智能、简化的集成系统。学校全球智库围绕区域国别研究持续产出《全球治理要情》等智库信息产品;向教育部上报区域国别咨政报告,向中办、中宣部、统战部等部门报送成果;组织完成“教育部区域国别基地发展建设项目”,产出了重量级专著、论文;完成“国别区域研究发展报告(2020-2021)”,出版《中东欧国家发展报告(2021)》《英国发展报告(2020-2021)》《马来西亚发展报告(2021)》等。此外,学校还建设了国际组织数据库、全球政党数据库等平台,为国别区域交叉学科研究赋能。

多点连线,开展学科协同和跨校合作

做好区域国别、国际传播、国际组织串联式战略布局。区域国别学、国际传播学以及国际组织研究三者间有着共同的时代使命,都是为更好推进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三者间有着密切的学理关联,都是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的增长点。其中,区域国别是国际组织的基础节点,国际组织是区域国别的联结纽带,国际传播为区域国别研究赋能。这三者共同服务于学校“全球语言、全球文化、全球治理的总体战略布局”。在这当中,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发挥资源平台作用,整合智库的功能,将各相关院系联合起来,打通了“三国”人才跨院系联合培养的壁垒,更好培养世界一流的语言服务提供者、世界一流的中国故事讲述者、世界一流的全球治理赋能者。

开展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造就复合人才。北外在探索高端国际化人才的选拔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0年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率先成立北外学院和国际组织学院,“英法双语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实验班本硕贯通培养。此外,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A+学科跨校合作,形成“英语+马克思主义原理”“英语+法学”“英语+金融学”“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与传播”等联合人才培养方阵,与新华社合作设立“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实验班。学校在中外联合培养机制的探索方面也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通过与世界一流高校联合,实现非通用语人才100%跨国培养。

立体组网,打造辐射全球、引领全国的学术网络

着力打造区域国别学共同体网络。在学校的倡议和推动下,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和中国区域国别学共同体在2022年先后成立。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已汇集了来自181个国家、覆盖100多种语言的两百多名学者参与其中,秉持“增进国际理解、共创美好未来”的理念,形成国际学者学术网络。中国区域国别学共同体是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探索区域国别研究和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2022年12月,国别学共同体下设周边国家与地区专委会、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专委会和期刊专委会,并推出共同体网站和微信公众号。

创新组建学校多语种学术资源网络。学校已经初步建成多语种期刊方阵,目前已覆盖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语、葡语、阿拉伯语7个语种12本多语种期刊,覆盖联合国全球通用语,并把一本中文正式刊物更名为《区域国别学刊》。下一步,学校要发展覆盖更广、影响更大的多语种期刊方阵,依托多语种期刊加强与当地的学术聯络,推动中外学术交流、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共建全球区域国别研究学术共同体和成果发表平台。学校着力推动多语种教材方阵建设。外研社以80多个语种向全球出版,每年有超过1亿人次使用教材,1,000多万人次参加教师培训。学校正在建设区域国别的全国教材方阵,引领全国区域国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把学校图书馆建成新时代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建设全球多语种特色文献资源平台、万国教材汇,形成全球学术效应和品牌。学校图书馆有全国数量最大、语种最全的多语种图书资料。“全球国际组织数据库”“全球政党数据库”“北外全球智库综合数据库”,已经积累了数万条与区域国别研究相关的研究数据。44个区域国别和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23所海外孔子学院,也有对世界和各区域主要国家研究的基本数据,可以和全国区域国别研究专门数据库对接、共享、共建。未来,学校会继续加速建设数据库平台,为交叉学科研究提供基础设施,转化出带有学科综合性、多样性、基础性和彰显度的衍生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新发展格局的伟大部署。区域国别学是学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牛鼻子”。学校发挥全球语言、全球文化、全球治理学科优势,创新建设面向新时代的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也将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贡献智慧。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多语种交叉学科国别
语联世界,言通天下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别比较研究
国别成谜的纪王崮春秋大墓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多语种《中级军事汉语》教材的编写思路与指导思想
北美“新清史”研究的基石何在——是多语种史料考辨互证的实证学术还是意识形态化的应时之学?(上)
从英语硕士到法国博士——我的留学规划和多语种学习之路
交叉学科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