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自建设以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本土名师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网络名师工作室在制度建设、运转实施和评价考核等方面的有效策略,重点探索“凝聚主题—课题引领—教研提升—教学磨砺—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六位一体的实施策略,发挥网络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辐射功能,凝练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县域教师成长平台,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关键词:县域初中 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 建设策略
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建于2018年8月。该工作室在正高级教师郭洪侠领衔下,以本土名师为导师团队,带领县域30名初中语文骨干教师,依托安徽省2018年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策略的实践研究”和阜阳市2017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钱梦龙导读法在部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本土名师资源优势,让语文教研和网络技术深度融合,基于线上线下互补、网络实体结合,按计划依方案开展活动,探索网络名师工作室在制度建设、运转实施和评价考核等方面的有效策略,重点探索“凝聚主题—课题引领—教研提升—教学磨砺—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六位一体的实施策略,在实践中提炼成果,不断进取,取得一定成效。
一、建设背景
网络名师工作室是名师工作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延伸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的逐步完善,加之国家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各地网络名师工作室蓬勃发展。其中湖南、上海等省市走在了前面,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也显现出在地域、学段、学科和活动持续等方面的不平衡性。近年来,安徽省名师工作室建设成绩斐然,尤其是宣城、合肥等地,阜阳市2011年首批建设十个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深受好评。在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方面,安徽省内已有宣城市“杨和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阜阳市“郑标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等少数工作室采用了网络研修形式。
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应运而生,是加快县域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丰富县域教师研训形式的需要,是县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需要,是推进县域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需要。同时,希望能给县域乃至市域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提供策略上的参考。
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积极探索网络名师工作室在制度建设、运转实施和评价考核方面的有效策略,使之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工作室本着“快捷交流、快乐研修、快速成长、快意远行”宗旨,聚焦“钱梦龙导读艺术创新应用”主题,基于线上和线下两个研修阵地,紧盯“带好一批教师、完成两个课题、出好多元成果”三大目标,完成四项任务,融入“五带”机制,依托六個抓手,研修七大单元,加强八方联动,实施九项措施,规范十项准则,旨在培养具有课堂教学艺术、教育科研学术、最新媒介技术和管理教育法术的颍上县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二、制度建设
工作室制定了《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章程》《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方案》《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课程研修计划(三年)》等规章制度,畅通了工作室的运行。
《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章程》分为“总则”“结构”“培养办法”“成员职责”“措施”和“附则”六部分。“总则”明确指出了工作室的性质:“在负责人郭洪侠老师领衔下,以本土特优名师为导师团队,带领工作室成员,共同开展基于线上和线下的初中语文教研科研、教改探索和教学磨砺的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研训活动,培养学科名师,并依托网络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共享名优资源。力争利用线上和线下两个研修阵地,带好一批教师,完成两个课题,出好多元成果。”“结构”中详细列出了工作室的周期、定位、顾问团队、领衔人、网络主管和成员。“培养办法”明确了成员培养目标、成员遴选要求、成员培养模式和成员培养方法。“成员职责”中明确了领衔人职责、导师职责和成员职责。“措施”有加强理论学习、完善制度建设、实施目标承诺、开展专题引领、聚焦课堂磨砺、注重网络研修、依托课题研究、定期考核管理和共享优质资源共九项。“附则”明确了解释权归属。
《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方案》明确了工作室运行的“一个宗旨”——快捷交流,快乐研修,快速成长,快意远行;“两个研修阵地”——线上和线下;“三大目标”——带好一批教师、完成两个课题和出好多元成果;“四项任务”——搭建初中语文研修平台(新机制)、引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凝练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集散地)和探索网络研修建设策略(试验田);以及“五带机制”“六个抓手”“七大单元”“八方联动”“九项措施”和“十项准则”。
《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课程研修计划(三年)》则从八个方面规划了成员三年需要研修的内容:“团队建设”方面涉及团队培育、专业辐射和工作坊研修,“教育能力”方面包括班主任工作和教育管理,“师德修养”是重头戏,“学科素养”分为学科认知、学科问策、课堂磨砺和读写能力,“学科课改”包括课堂改革和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含有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资源建设”包括新媒能力和资源共享,另外还有“岗位研修”和“行动研究”。
三、实施策略
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先要完成外部支撑建设工作,包括场地保障、媒介设备、成员遴选、导师选聘、技术支撑、经费筹备、网络培训等,再将重点放在工作室建设方面。
(一)发挥工作室的载体优势
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开创了县域在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方面的先河,新颖且极具价值。工作室打破了学校与学校、线上与线下之间教科研的壁垒,充分发挥网络便捷优势,创新了县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训模式,组建新型教科研团队,开展新型教科研活动,创新开发优质研修资源,用心凝练网络研修成果,提升成员的网络研修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学科研究水平,让成员品德立身—从教师走向人师,专业立身—从研修走向研究,发展立身—从共营走向共赢,成为能发挥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的种子教师,最终成长自己,成就学生,为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二)发挥工作室的集成优势
工作室实施“凝聚主题—课题引领—教研提升—教学磨砺—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六位一体的实施策略。
1.凝聚主题。工作室为解决当下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钱梦龙导读艺术创新应用”为主题,并将其进一步细化,以便于实际操作和实施。
2.课题引领。工作室以安徽省2018年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策略的实践研究”和阜阳市2017年教育科學研究规划课题“钱梦龙导读法在部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两个课题组为依托,工作室和课题组互为倚立,双剑合璧,优势明显。
3.教研提升。工作室的核心研修是教研活动,线上和线下每月至少一次教研活动,采取学习、实践、听评课(观议课)、研讨分享、个别指导、案例分析、专题论坛、在线沙龙、相互观摩、展示成果、观点碰撞等多种形式,实现“带好一批教师、完成两个课题、出好多元成果”三大目标和“搭建初中语文研修平台、引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凝练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探索网络研修建设策略”四项任务。
4.教学磨砺。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师立身的第一生产力,因此聚焦课堂磨砺,让教师在课堂上立起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二法门。工作室成员以“钱梦龙导读艺术创新应用”为主题,依托课堂阵地,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每月一个小主题,瞄准一个研修点,选择一课为研修课,采取网络集体备课—线下同课异构—同层异构—观课议课—网络课艺聚焦—专家点评—交流反思—上传心得等步骤来磨砺,打造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
5.资源共享。工作室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每月至少发布两次优质资源,资源可以是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反思心得,也可以是课堂教学视频、讲座视频课件等。优质资源来源有三:一是各成员自学中遇见的当下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名师博客、QQ群、微信公众号或者发表在优质教学(纸质和电子)杂志上的优质资源;二是本土初中语文名师的优质资源;三是成员中涌现的优质资源。所有优质资源的推荐共享必须经导师和领衔人把关质检,优质资源分享后要及时学以致用。
6.辐射带动。工作室既有领衔人、学术顾问、导师等数量精干的核心层,又有从本县域层层遴选的30名初中语文优秀骨干教师作为紧密层和重点培养对象;此外还设有30名松散层——“编外成员”作为后备力量,他们可以参加工作室活动,但不是工作室正式成员。这样的设置拓宽了工作室培养区域的空间,影响辐射到县域那些达不到工作室成员遴选条件但期待实现专业成长的青年语文教师。另外,本工作室成员还要“能帮”——在校本教研中能够传帮带青年教师和“能管”——发挥骨干作用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等),这也是一种辐射带动。
(三)发挥工作室的“五带”优势
网络名师工作室,顾名思义,要守住网络研修。工作室围绕“团队建设、教育能力、师德修养、学科素养、学科课改、教育科研、资源建设”七大研修单元,占据学科研究制高点;成员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线上和线下专题活动,通过网络学习、研讨分享、个别指导、案例分析、专题论坛、展示成果、观点碰撞、在线沙龙等形式,接受导师网络指导、同伴帮助,以解决初中语文学科教学问题和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聚焦“钱梦龙导读艺术创新应用”主题,完成“五带”任务,获取专业引领和资源服务。
三年来,“五带”“带”出了二百余次深入而有价值的专题研讨,及时解决了成员在实际教学中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释疑解惑。特别是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暴发不能按时开学,工作室及时调整研修方式,充分发挥微信群和钉钉群直播功能,增加线上研修次数,提高线上研修质量。
四、评价考核
工作室制定《颍上县“云裳”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成员“自我奋斗承诺书”》,作为目标定量评价和过程定性评价的评价考核方案。这样,任务驱动、目标引领、定期考核,所有成员均认真完成,实行优胜劣汰。每位成员都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起点,制订个人实施计划,完成自我奋斗使命,最终达成“十能”目标:能上——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以上的公开课,能议——每学期观议同伴的课不少于10节,能写——每学期撰写不少于3篇下水文章,能发——每学年至少有一篇文章发表或者获奖,能读——每学期至少读一本与“钱梦龙导读艺术创新应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能传——按要求及时上传优质资源到课题组暨工作室,能辅——每学年辅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或者发表并争取获奖,能研——至少参加或者主持另外一项县级以上课题研究并取得成果,能帮——在校本教研中能够“传帮带”青年教师,能管——尽可能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五、成员成长
三年的工作室“成员生涯”,每位成员不知不觉实现了自我专业发展,享受了教学的快乐,收获了生命的幸福。
一是提升了网络研修能力。成员们网络研修能力普遍得到提升,Flash、希沃白板、录屏工具、录课系统、QQ(钉钉)直播、微信群讲座、公众号管理等,人人皆通。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与辅导时,成员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制作出精美课件和微课等资源,充分发掘微信群、钉钉群的强大功能,为学生们呈上了饕餮大餐;多名成员在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得省市级大奖。
二是提升了课堂教学专业水平和教科研水平。不少成员脱颖而出,两人荣获安徽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三人荣获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人荣获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优秀课例评比二等奖,五人荣获省市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3篇,五名成员立项省市级课题研究。
三是促进了县域初中语文教科研的健康互动发展。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达13所,覆盖了县域好中差三类学校,兼有城乡不同类型,涉及全县六个教研协作片区。工作室除网络研修兼顾“颍上县初中语文QQ工作群”“颍上县兼职教研员群”等直播外,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线下(集中)县域教研活动,几乎辐射到了全县所有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充分发挥了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县域初中语文网络名师工作室是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本土名师资源优势,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内驱力,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工作室发挥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凝练了优质资源,创新了县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训模式,促进了县域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