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谭玉玲 ■ 朱泓波
环丹霞山碧道水碧岸美 姚志豪 摄
近日,仁化县锦江河城口镇段碧道吸引了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在锦江河下游的环丹霞山碧道,丹霞地貌水陆复合游憩线路,是当地群众及各地游客亲水游憩的网红打卡地。
仁化县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一江碧水,近年来辖区内实施碧道建设项目,建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带旺乡村休闲旅游经济,形成生态价值转换,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
走进环丹霞山碧道,一碧如洗的锦江河水犹如玉带在丹霞山风景区蜿蜒穿行,丹霞山群峦的光影倒映在清澈的江面,成群白鹭翩然起舞,游客三五成群的闲散、拍照……
从小在夏富村生活的朱老伯,真切地感受到村边的河流变成风景了,他说:“以前岸边都是杂树杂草,建好碧道后,好靓啦!经常看到有游客来游玩,村里的大人也喜欢带小孩去玩耍。”
近年来,仁化县坚定不移推进高品质生态建设,最先完成环丹霞山(车湾新桥至夏富镇江司段)碧道试点项目,提升了水安全、改善了水环境,该水域水质达标率为100%,动植物生境良好,常年有鱼鸟活动。沿线建设集休闲性、生态性为一体,营造各种亲水、宁静、洁净、浪漫的滨水体验空间,与“广东省最美公路”阅丹公路衔接,与沿线景观节点、特色民宿客栈、休闲采摘园、农家乐、美丽乡村等融合发展,构建了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成为韶关“乡野型”碧道建设的“样本”。
游客到碧道打卡 姚志豪 摄
河上栈道 谭小云 摄
与环丹霞山碧道连接的董塘河段碧道,2020年底建成后,迅速成为仁化群众亲水游憩、健身休闲的网红打卡点。该碧道利用沿河的田园、河滩、竹林打造连通省道246与丹霞山景区的滨水观光骑行碧道,构建了三段风景:一游“田园风光”,在高莲村、新莲村附近,有连片千亩水稻,白鹭翔飞,雀鸟成群,两岸村庄鸡犬相闻;二游“河滩赏翠”,在新莲桥到墩仔桥中段,河道中不少“翠绿芳草洲”,沿线水岸繁花似锦、草木葱郁、水清鱼跃;三游“竹林水韵”,从墩仔桥到车湾新桥,穿行在竹林水乡间,为遥望丹霞地质地貌提供了绝佳观赏点和网红打卡点,是亲林、亲山、亲水的完美融合。
锦江河城口镇段碧道建设项目全长约10公里,起点位于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前,是参观城口镇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必经之地,碧道沿线融入红军长征文化元素,新建休闲公园、栈道、叠石景观陂头、亲水广场、亲水平台以及景观小品、休闲桌椅等设施工程,与纪念馆内展示序列保持一致,沿河线性构建“星火—征途—突围—前进”的景观结构,布置景点及文化元素,形成红军长征文化景观带。该碧道还建设了休闲健身段、自然生态段,供居民游客休闲健身、有氧运动。
一江碧水绕村庄,平坦道路通门前。在春尾的骄阳下走进董塘河碧道,沿河村庄的停车场、公厕、文化广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分类设施等越来越完善,独具岭南民居特色的房屋、亲水栈道、村史馆、古树公园、美丽庭院等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游客在游览碧道之余,可前往碧道旁的高莲村、新龙村、南湖村等游玩,感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美丽碧道的出现,村容村貌的根本改变,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激发了村民创业的积极性。其中,董塘河碧道旁的新龙村,41户农户利用自觉庭院,经营起了庭院经济。“来村里玩的人和经过村边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我比较喜欢煮菜,家里也种有菜、养有鸡鸭,我就在自家搞农家乐,每逢节假日都爆满,收入比以前翻了几倍!”“古井人家”主人黄新城说,“美丽碧道、美丽乡村,造福了我们农家乐。”
仁化县在实施碧道建设项目时,同步实行沿线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建设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把一处处散落的乡村“盆景”串成连片美景,呈现“水碧岸美+水岸联动”的生态廊道,让沿线车湾村、夏富村、高莲村、新莲村、城群村、上寨村等地的农民群众直接受益,带动乡村生态旅游、农业休闲采摘、乡村民宿和农家乐等经济,打造具有滨水特色的靓丽水生态名片,助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促进仁化县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