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文物保护中心
内容提要:2021年11月,六安市文物保护中心对裕安区平桥乡方大庄墓葬群展开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不同时期古墓葬6 座,其中两座隋代砖室墓,南北并列,构造相似,规模相当,出土器物类型基本一致,有盘口壶、瓷碗、铁鼎等,应为家族墓。
2021年9月,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一工地发现疑似古墓葬,裕安区文管所派员察看现场后,上报至安徽省文物局。经安徽省文物局批示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工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共发现墓葬6座。
该墓葬群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平桥乡新店村方大庄长盛路西侧,北距010 县道约1.2 千米(图一)。墓群位于一岗地之上,四周已被工地施工取土,地貌破坏严重。
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
2021年11月,在省考古所指导下,六安市文物保护中心组织人员对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明代墓葬2 座,宋代墓葬1 座,隋代墓葬2 座,汉代墓葬1 座(图二)。两座隋代砖室墓编号M4、M5,形制比较完整,现将发掘资料报告如下。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隋代墓葬发掘现场及其遗物
1.M4、M5远景相对位置图(西北—东南)
2.青瓷碗(M4︰3)
3.铁鼎(M4︰9)
4.瓷碗(M5︰3)
5.青瓷碗(M5︰1)
6.四系盘口陶壶(M5︰4)
墓葬早年遭破坏,墓室后部也在施工中被小部分破坏,顶部不存。开口于耕土层下,距地表深度约0.35 米。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方向130°。通长7.1、宽2、残高1.6米。甬道、墓室四壁砌筑方法为三顺一丁,底部铺砖除棺床位置与墓室前端连接处双砖平铺外,其他皆呈“人”字形。墓室内填花土,土质较硬,夹少量碎砖;墓壁与墓坑间填黄褐色土。
墓道长2.3、宽1.2 米,坡度较大,底部有一直坎,坎高0.22 米,底部靠北区域斜铺砖与墓门相连接。墓门外部砖堆砌较为散乱,顶部坍塌破坏。拱形墓门,高1.44、宽1.18 米。甬道长0.4、宽1.18米,位于墓门内侧。墓室前端长0.84、宽1.15 米,低于棺床区域0.25 米,出土多件随葬品;棺床区域长2.76、宽1.15 米,较宽敞,为墓葬空间最大处。墓葬早期遭到破坏,葬具和人骨皆不可辨。
墓葬用砖以青灰色为主,风化严重,易碎。主要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四壁及墓门使用的方形砖,长32、宽16、厚6.5 厘米,砖体侧面饰对称的“米”字纹;另一种为墓顶使用的楔形砖,尺寸不一,无纹饰。
随葬品有四系盘口瓷壶1、瓷碗7、铁鼎1 以及不明器底1 件(图三)。四系盘口瓷壶、铁鼎、不明器底以及3 件瓷碗放置在墓室前端,4 件瓷碗置于棺床区域靠近墓壁。
图三// M4平、剖面图
墓内出土各类遗物共10 件。其中一件圆形带孔器底,无法修复,功能不明。
1.瓷器
9件。器形有盘口壶、碗等。
青瓷盘口壶 1 件。M4︰1,灰白色胎。盘口口沿外撇,盘口下伸出口沿并出棱角,长颈,长鼓腹,平底内凹。盘口内及上腹部施青釉,有流釉现象。颈部和上腹部饰弦纹,颈部下方与肩相连处置四个对称的双股系。口径11.8、腹径18.1、底径11、通高31.6厘米(图四︰6;封底)。
碗 7 件。均为灰黄色胎。敞口,深腹,饼足微内凹。M4︰7,釉已脱落。口径9.2、底径4.5、高4.7厘米(图四︰1)。M4︰5,釉已脱落。口径9.4、底径4.6、高4.7 厘米(图四︰2)。M4︰4,唇部有一圈细凹弦纹。釉已脱落。口径9.3、底径4.7、高4.5 厘米(图四︰3)。M4︰6,釉已脱落。口径9.3、底径4.5、高4.6厘米(图四︰4)。M4︰8,釉已脱落。口径9.4、底径4.6、高4.7 厘米(图四︰5)。M4︰2,碗内部和上腹部施青釉,有流釉现象,碗内有三支钉痕迹。口径15、底径6.8、高6.8 厘米(图四︰7)。M4︰3,通体施青釉至腹部,有流釉现象,碗内有四支钉痕迹。口径14.1、底径7、高7厘米(图四︰9;封三︰2)。
图四// M4出土器物
2.铁器
铁鼎 1 件。M4︰9,敞口,腹部内收,平底。双耳,三扁足,结构基本完整,锈蚀严重。口径18、腹深7、通高20厘米(图四︰8;封三︰3)。
墓葬早年遭破坏,顶部不存,墓门两侧被晚期墓葬打破,但四壁基本完整。开口于耕土层下,距地表深度约0.37 米。平面呈“凸”字形,通长8、宽2.4、残高1.58 米。方向130°。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图五)。墓门、甬道、墓室壁砌筑为三顺一丁,底部铺砖除棺床区域与墓室前端连接处双砖平铺外,其他皆呈“人”字形平铺。墓内填花土,土质较硬,夹少量碎砖;墓壁与墓坑间填黄褐色土。
图五// M5平、剖面图
墓道平面呈梯形,坡度比M4 稍缓,斜坡至底,底部铺大小不等石块,北侧石块更为密集,长3.1、宽0.75~1.3 米。墓门顶部坍塌破坏,残高1.42、宽0.88 米。甬道位于墓门内侧,可见券顶,长0.45、宽0.88 米。甬道铺地砖与墓室相连。墓室前端长0.64、宽1.2 米,低于棺床区域0.3 米,出土5件随葬品;棺床区域长2.68、宽1.2 米,较宽敞,为墓葬空间最大处。墓葬早期遭到破坏,葬具和人骨皆不可辨。
墓葬用砖以青灰色为主,风化严重,易碎。主要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四壁及墓门使用的长方形砖,长32、宽16、厚6.5 厘米,砖体侧面饰对称的“米”字纹和方格纹;另一种为墓顶使用的楔形砖,尺寸不一,无纹饰。
随葬品有四系盘口陶壶1、瓷碗3、铁鼎1 件,所有随葬品皆放置于墓室前端。
墓葬内出土各类遗物共5 件。铁鼎在发掘时锈蚀极为严重,与周边土壤结为一体,无法修复,从存在轮廓推断与M4铁鼎大小基本一致。
1.瓷器
碗 3 件。均灰黄色胎。敞口,圆唇,深腹,饼底微内凹。M5︰2,唇部有一圈细凹弦纹,通体施青釉至底,有流釉现象,碗内有三支钉痕迹。口径9.7、底径4.7、高4.7 厘米(图六︰2)。M5︰3,釉已脱落。口径8.3、底径4.7、高4.6 厘米(图六︰3;封三︰4)。M5︰1,通体施青釉至腹部,有流釉现象,碗内有四支钉痕迹。口径14.1、底径6.6、高6.9 厘米(图六︰4;封三︰5)。
2.陶器
盘口壶 1 件。M5︰4,黑陶。深盘口,束颈中部微鼓,弧鼓腹,平底内凹。颈部饰一圈凸弦纹,肩部有四横系,腹部拍印细绳纹。口径11.2、最大腹径17、底径9.3、通高28厘米(图六︰1;封三︰6)。
图六// M5出土器物
从墓葬形制看,两座砖室墓皆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顶部虽遭到破坏,但通过墓室残留顶砖、甬道及墓门处顶部修筑方式以及发掘时发现的大量楔形墓砖推断,其为券顶结构。砖室墓在西汉出现以后,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行。M4、M5 这种前接甬道的“凸”字形单室墓是隋代比较常见的墓葬形制[1],与合肥隋开皇三年(583年)张静墓[2]、江苏镇江诈输隋代墓葬[3]、浙江衢州隋代墓葬[4]形制相似。
从出土器物来看,M4 出土的青釉四系盘口瓷壶(M4︰1)特征较为鲜明,盘口较浅,壶颈瘦长,与淮南地区寿州窑出土的隋代青釉四系盘口壶形态一致[5]。共存的青釉瓷碗M4︰2、M4︰3 等,与合肥隋开皇三年张静墓同类器物相似[6]。
综上,这两座砖室墓的时代应当为隋代。两座墓葬方向相同,距离较近,南北并列,规模相当,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类型一致,具有家族墓特征。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刘春;发掘人员有刘春、汪欣、张淦等;线图由王灯良、刘春清绘;照片由王灯良拍摄。)
执 笔:刘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