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明 廖肇银 敖小英
鹰潭市余江区地处赣东北,是毛泽东同志赋诗《七律二首·送瘟神》颂扬过的地方,是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的故乡,辖11个乡镇、1个街道、3个场,总人口40万;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4所,在校生3.97万人,专任教师2736人。
近年来,余江区秉承“对教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再怎么投入都不为多”的理念,牢固树立“小财政办大教育”的办学思想,推出大规划、大投入、大改革的硬核举措,在年财政总收入约31亿元、教育均衡起步较晚的情况下,共拿出相当于全区一年财政总收入的资金,新建、改扩建学校120余所,实现所有优质均衡迎检学校资源配置、政府保障、教育质量等31项指标全部达标的目标,做到了“最好的地段建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最优的待遇给教师、最佳的条件给孩子”,呈现出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学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教育生态。余江区2019年被评为“在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2021年被列为江西省首批迎接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县(市、区),202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连续5年在江西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连续9年被评为江西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先进县。
[用最好的地建学校]
余江区是江西省最后一批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县(市、区)。虽然之前基础比较薄弱,但余江区始终认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全域扩容提质。
余江城区有10万人口,2017年前只有5所义务教育学校,大校额、大班额学校普遍存在,最大校额4800多人,最大班额80多人。为着力化解城区学校的大校额、大班额,余江区历届党政领导对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教育接力一棒传一棒,把教育规划优先制订、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的“三个优先”落到实处,在城区建设的规划布局中,优先考虑学校网点布局,用最好的地建学校。
余江七小所在地块原属商住用地,已挂牌出让给开发商建商品房。2017年时任县委书记的路文革、县长苏建军得知城区学校班额较大、需要在这块地附近布点一所学校时,当即召开会议研究商讨,重新调整规划,把商住用地改为教育用地,并花重金从开发商手里回购土地新建了七小。
余江三小位于老城区,校园围墙外就是一个屠宰厂,臭味、噪声严重影响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2020年,时任余江区委书记苏建军、区人民政府区长的罗卫国深入学校调研,调研后当即表态说:“屠宰厂不仅要拆,时间要快,还要把这块地划拨给学校使用。”
在區主要领导的关心下,历经13年的屠宰厂拆迁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不仅解决了学校师生深受臭味、噪声困扰的问题,还给学校新增了32亩地,新建了综合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周转房和运动场,同时配套建设了教育信息化设备,让学校华丽转身。
2021年7月,时任余江区人民政府区长的罗卫国,到余江五小调研,当了解到学校因面积小、无法化解大班额时,当即叮嘱随同调研的同志尽快提交方案,最后由政府出资2000多万元将学校隔壁的医药公司办公楼及仓库买下来,划拨到学校。经过暑假40余天的拆旧改建,余江五小的占地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7000平方米,新建了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等功能教室。学校面积不但扩大了,绿化、美化、亮化改造也都有了大提升。
汗水为振兴教育而流,心血为教育事业而付。这一桩桩、一件件“暖心事”只是余江区委区政府领导情系教育的一个个缩影。历年来,余江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各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也不同,但在余江,对事关全区人民福祉的教育民生工程,历来都是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他们说:“对教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再怎么投入都不为多。”这已成为历届党政领导班子的共识。
近年来,余江区先后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调研教育工作36次,组织召开解决教育问题的书记、区长现场办公会22次,全区性教育工作大会12次,及时解决了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主动担责,乡镇、职能部门携手联动,持续加大投入实施教育项目建设,专为解决教育问题开辟了“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全区上下掀起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热潮:2020年,投入2亿元拆迁棚户区,新建余江六中;2022年,投入6000万元迁移中洲变电站,扩建韬奋学校体育场;2023年,区委书记罗卫国、区长方淼滨持续加大教育事业发展力度,投资1.5亿元搬迁新建余江区气象局,新建占地67亩的余江七中;投入2亿元将工业用地117亩改为教育用地,新建余江八中。
在余江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掩映在绿树间,一套套现代化教学设备摆上了农村学校的教室、功能室,走进每所学校犹如走进美丽公园,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51%的学生留在乡村学校读书]
“余江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3.97万人,在农村就近入学的就有2万余人,占比约51%,农村学生不用进城,便可享受和城区一样的优质教育。”一名教育工作者说。
余江区潢溪镇距离城区23公里,地处余江区中部。
在潢溪中学校门口,挂着两块牌子,一块牌名是“余江区潢溪中学”,另一块牌名是“余江实验初中潢溪校区”。
2017年7月2日,余江实验初中与潢溪中学联盟办学,成立余江实验初中潢溪校区,区委区政府投入2000万元,对潢溪中学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新建教学楼、宿舍1万多平方米、体育场地1.2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增加功能教室15间、购进价值600多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
“两所学校的联合,不只是多挂了一块牌子,而是区委区政府实施的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大力改善了办学条件,让潢溪镇的学生不用进城,便可享受优质教育。”潢溪中学校长周华选指着两块校名牌介绍说。
两校联盟前,潢溪中学许多学生流向城区学校,三个年级在校生不到250人。2017年、2018年秋季开学,仅七年级学生就分别达到209人、279人。实施联盟一年,学校在校生数实现翻番,不少在城镇就读的潢溪籍学生,也纷纷返回潢溪中学。
为什么有这么明显的效果呢?
“两校联盟既牵手又连心,老百姓不仅看好这里的环境,更看好这里的师资力量。”谈起家长对学校的看法,周华选很是自豪。
为确保校际联盟取得实效,区教体局从实验初中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担任潢溪中学校长,派出8名骨干教师到潢溪中学任教。這8名教师都是各学科骨干教师,其中省骨干教师1人、市骨干教师5人、区骨干教师2人,他们与实验初中的教学计划同步、教学管理同步、教研培训同步、学生活动同步、质量考核同步,捆绑考核。两校教师还在试卷、课件、优质课资源上共享,两校学生在图书、实验、文体器材资源上共享。教师双向流动频繁,先后有18名多学科优秀教师到潢溪镇中学轮岗支教、师徒结对,帮助潢溪中学打造名师班底,形成辐射效应,潢溪中学也先后选派8名教师到实验初中跟岗学习。
经过一年的努力,潢溪中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期末检测成绩在全区农村中学中也排名靠前。2018年中考,有了6A的突破,有一名学生被录取为定向师范生。
第一轮三年支教结束后,潢溪中学的一批新教师在名师的指导下迅速成长,成为潢溪中学的中坚力量,有的还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为了持续为潢溪中学提供优质师资,区教体局再次向潢溪中学“输血”,派出实验初中副校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周华选任校长,带领实验初中1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骨干教师的第二批支教团队入校。
“名校就在家门口,求学不必走远路。”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优质教育实惠。潢溪本地的学生每年约50人从鹰潭市区、县区、私立学校回流到家门口学校。潢溪中学已成为老百姓眼中的“第二个实验初中”。
与潢溪中学基础一样薄弱的黄庄中学,与教育强校余江二中成为校际联盟体,学校发展得到了余江二中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师资力量较联盟前跃升了好几个台阶,进入农村中学第一方阵。
交流轮岗的物理教师林艳华,她班上学生的物理成绩达到A的占96%,单科成绩在所有科目里名列前茅。
从此,出现了由生源外流向生源回流的大逆转,黄庄中学的学生数从2017年的100多人、2018年的280人,到2023年的440人;在2022年参加中考的201名考生中,49人考上了余江一中,创下历史新高。
从此,这所濒临“关门”的学校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余江区的“校际联盟”建设,在21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由点到面,全面开花,硕果累累。
[让在校寄宿生享受家一般的温暖]
“学校与余江五小结成校际联盟体,虽然在农村,外面看起来也不显眼,但学校现在是温馨花园式学校,办学条件与余江五小没有多大区别,教学质量也不相上下,所以老百姓就让孩子从外地回流过来读书。”春涛镇中心小学校长黄志高介绍说。
春涛镇是余江区的“西大门”。过去人们提起镇上的中心小学,是没有篮球场、田径运动场、功能教室的“三无”学校,教师少、学生少、办学条件较差。
2017年,区里投资3000多万元,校园面积由原来的15亩扩大到50余亩,建成了装有空调、热水器、饮水机等生活设施的学生公寓;新增了200米环形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13亩绿化用地,让学校更加宽敞显大气;新建的综合楼里,装置了智慧黑板及多媒体电脑教室、美术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书法教室、图书阅览室等配套设施,走进美化、亮化后的校园,仿佛置身城区学校。
春涛镇中心小学辖有村小14所,在校学生900余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28%,骨干教师占比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春涛镇将村小四至六年级学生集中到中心小学,全镇减少了40个班,节约师资35个,极大提高了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2020年,以城区优质的余江五小为牵头学校与春涛中心小学组建了第五校际联盟体,两校实行师资互派,余江五小选派6名优秀班子成员、骨干教师交流到春涛中心小学任职任教,春涛中心小学选派6名青年教师到余江五小跟岗学习。
2020年9月,余江五小副校长邓琳积极要求交流至春涛中心小学担任音乐教师。她到校之后,不仅上好每节音乐课,还积极筹建音乐兴趣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合唱、器乐等兴趣小组活动。
在音乐的熏陶下,校园充满了欢歌笑语,由邓琳策划的“奋进新征程 一起向未来”庆六一文艺汇演活动以全网直播的形式,邀请学生家长观看。一个个精彩节目,充分展示了同学们朝气蓬勃、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
春涛中心小学通过与余江五小联盟办学,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动了城乡教育普惠共享。
春涛中心小学还与余江一小、余江三小、城北学校、杨溪中心学校结成教研联合体,开展师徒结对,每周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课、每学期开展多次在线课堂建设及丰富多彩的教研联合体活动。
截至目前,学校有学生373人,比2019年增加了133人,其中有31人是从余江区私立学校回流学生、24人是务工子女返乡就读学生,一半多的学生寄宿在学校公寓。
学生公寓楼是一栋崭新的四层小楼,8人一间的寝室,宽敞明亮,配有空调、热水器、电风扇,每间寝室有2个卫生间,每天有2名教师、2名宿管员与学生住在同栋楼里。每层楼里还有一间洗衣房,配置了4台洗衣机。
“老师上课与我们在一起,课后也跟我们在一起,像亲人一样,很是开心。”“宿管阿姨很勤快,人也好,我们有事都会找她。”从学生们的话里,从他们的脸上,感受到了学生们在学校生活如同在家一样开心、快乐、幸福。
“孩子在家门口就有好学上,孩子开心,我们放心。”学生家长对学校赞不绝口。
“这几年来,学校老师成长很快,已有6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17人先后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2022年学校获评第一批‘省级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2023年1月入选江西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区教体局副局长张淑兰是春涛中心小学的挂点领导,两三天就要来学校一次,她对这所学校很熟悉。
同在农村的潢溪镇中心小学,近三年投入1500多万元,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加大教学设备和教育信息化等装备投入,并将周边交通不便、办学条件薄弱、师生人数较少、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学点,撤并到中心小学,极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千秋基业,教育为先。余江区牢固树立“小财政办大教育”的办学思想,笃定前行勇争先,纵深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