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召(天津市泰达医院,天津 300457)
基层骨干人员培训项目是国家卫健委启动实施的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之一,旨在以基层卫生人员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补短板为目标、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家庭医生团队实用技能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做好培训工作,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印发了《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线下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培训大纲》),规范和引导临床基地培训实施与管理工作。
临床基地的教育培养体系是影响学员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尚无贴合实际、系统全面的适用于基层骨干人员培训的培养体系。因此,如何在《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利用基地现有条件,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方式、丰富培训内容、优化培训师资,是提升培养实效的重要手段,而ADDIE教学模型是一套有系统地发展教学的方法[1]。本文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特点,分析临床基地构建基层骨干人员培训项目ADDIE教育培养体系的必要性,提出ADDIE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要点,探讨ADDIE教育培养体系的发展策略,旨在为临床基地开展培训工作提供方法参考和科学依据,从而提升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1.1基层骨干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政策背景 基层医师是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2],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更好地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国家卫健委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国家卫健委“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做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作,2018年起,国家卫健委启动实施了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其中基层骨干人员培训项目就是提升基层卫生人才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1.2基层骨干人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1学员认知偏差 通过与学员的沟通了解得知,部分学员认为自身已经从事基层诊疗工作多年,不需要再次进行培训,还有部分学员表示并非主动报名参加培训,而是工作单位未与学员沟通就进行了报名,导致学员对参加培训有抵触情绪。而且很大一部分学员对基层骨干人员培训项目认知欠缺,对培训的目的缺乏了解,学习兴趣不高。
1.2.2工学矛盾问题 基层医院负责所在地区医疗卫生工作,担负着当地群众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3],随着群众分级诊疗意识的提高,基层医院就诊人流量逐渐增多,尤其自新冠病毒感染发生以来,基层医院诊疗工作压力骤增。基层医院派出参加培训的人员往往是骨干人员,是社区诊疗的中坚力量,很多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仍要兼顾基层本职工作,时间协调困难,状态疲劳,产生了工学矛盾问题。
1.2.3培训内容碎片化 部分培训基地在带教科室设置上缺乏统筹规划,培训内容碎片化,重复培训、零碎培训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缺乏全科医学科的临床基地,往往将培训内容分散至各个相关科室以满足《培训大纲》的要求,但这种轮转制度导致每个带教科室培训时间紧、任务重,一次培训下来,学员学习比较费力,学习效果不佳。
1.3ADDIE教学模型的概念 ADDIE教学模型是一套系统地发展教学的方法,主要包含:要学什么(学习目标的制定)、如何去学(学习策略的运用)以及如何判断学习者已到达学习成效(学习评量的实施)。ADDIE五个字母分别表示: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ment(开发)、Implementation(实施)、Evaluation(评价)。在ADDIE五个阶段中,分析与设计属前提,开发与实施是核心,评价为保证,三者互为联系,环环相扣,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4],详见图1。
图1 ADDIE教学模型关系图
1.4构建ADDIE教育培养体系的意义 ADDIE教学模型最大的特点是系统性和针对性[5],可以为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开发培训项目、实施和评价培训提供一种系统化流程。将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5个步骤综合起来实施培训工作,形成ADDIE教育培训体系,可以避免培训的片面性。
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特点,通过对培训工作和培训学员进行科学分析,可以切实掌握培训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针对培训需求来设计和开发培训内容,制定培养指标和培养方式,可以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在以上基础上再实施培训工作,可以提高培训效率,确保学员获得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培训任务的要求;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保障培训的质量。
2.1分析阶段 首先,总结临床基地此前已承担过的全科医师、基层医师等同样来自基层的培训学员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分析考核成绩分布和以往培训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吸取经验。其次,以《培训大纲》的内容为基础,分析基层骨干人员培训项目的培训目的和培训要求。最后,在培训开始前,通过问卷星等途径进行学员需求调查,了解学员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提升哪方面的能力,以会面或电话等方式随机进行学员访谈,明确学员对培训方法、培训保障、培训内容的需求,以及对培养方式相关的意见或建议。
2.2设计阶段 以前提分析为基础,设计临床基地培训方案、实施方案、考核方案、质量控制方案,明确培训目标、轮转计划、培训内容、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考勤要求等培训基础要素和培养指标,规范临床基地及带教科室培养标准。
2.3开发阶段 该阶段主要根据培训需求及学员需求,通过调研、座谈会等方式邀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临床教师进行交流,获取有关培养指标的反馈,进一步修订与完善基地及带教科室培养标准。开发创建适宜的人才培养方式和培养流程,以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6]。同时结合分析阶段获取的意见或建议,对培养方式进行开发创新,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利用。
2.4实施阶段
2.4.1开展岗前培训 一是确定带教师资,通过主管部门培训和邀请优秀师资讲解的方式对带教老师进行师资能力培训,包括项目介绍、培训内容、培养标准及实施方式等,加强带教老师对培训项目的了解,以提升带教水平。二是在学员正式进入临床基地培训前,基地需要组织学员参加岗前培训,对培训意义、培训目的、培训要求等内容进行宣传和讲解,增加学员对骨干人员培训项目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学员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积极对待培训的意识和态度。
2.4.2建立互联网沟通渠道 组建基层骨干培训学员交流微信群或者QQ群等,建立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沟通渠道。临床基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沟通平台及时解答学员遇到的问题;师生间也可以通过平台自愿添加好友,学员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留言、语音、视频等方式自行与带教老师进行交流[7];带教老师可以及时通过平台传输相关学习资料,比如专业知识、手术操作视频等;学员也可以上传自己收集的相关学习资料与他人共享。互联网沟通平台的建立可以增加学员的学习机会,创造学习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互联网沟通渠道的建立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工学矛盾的问题。
2.4.3进行出科及结业考核 带教科室根据科室培养标准开展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内容为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技能考核范围根据《培训大纲》中临床技能培训要求进行抽考。学员培训结束后,培训基地对培训学员的理论及技能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5评价阶段 ADDIE教学模式评价阶段包括形成性评估以及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在ADDIE流程的每个阶段都要进行,而总结性评估在教学完成之后进行。评价手段可采取培训效果评价和满意度评价等方式。
2.5.1培训效果评价 临床基地可以根据项目培训要求自行制定基层骨干人员培训效果评价量表,可采用矩阵量表或者NPS量表,进行带教老师和学员双向评价,评价量表包括:理论知识储备水平,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技能掌握程度,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和处置、转诊、健康管理、康复以及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理等能力,医德医风表现及医疗法规掌握情况,安全合理用药掌握情况,沟通表达能力,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能力,职业暴露预防能力和处理措施掌握程度,个人临床综合素质等内容。在基层骨干人员培训的初期、中期、末期分别进行培训效果评价,通过培训效果评价结果,及时改进下一阶段培训方式和培养标准。
2.5.2满意度评价 在培训结束时开展基层骨干人员培训满意度评价,进行带教老师和学员双向评价,评价包括培训必要性,培训对提升培训学员知识、技能、态度是否有帮助,培训政策的满意度,培训基地的满意度,培训学员素质的满意度,培训过程的满意度,培训效果的满意度等内容。通过满意度评价结果,反思培训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作为调整下一年度培训工作的参考指标。
3.1加大经济投入,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培训项目开发的背景和条件,是项目实施的载体和支撑[8],临床基地可以通过加大经济投入、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增加教学设施设备储备等方式,丰富各项教学资源,为培训项目的实施打下良好的人财物基础,为项目执行提供客观条件支持,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3.2运用互联网技术,缓解工学矛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日趋成熟,ADDIE+互联网的教学模式[9]对培训学员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临床基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互联网师生沟通平台,实现在线学习和线下教学优势互补[10],通过即时交流、录播课程、直播课程等方式提高培训学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由于培训节奏和临床工作的紧张性,运用互联网技术也可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学员来不及询问、老师来不及解答的尴尬情况。同时互联网便捷、灵活的特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问题,为学员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3.3加强基层合作,制定培养方向 一方面,基层骨干人员培训项目的学员均来自基层社区医院,而承担主要培训工作的临床基地多为三级公立医院,管理人员及带教老师难免对基层人员培养需求缺乏了解,临床基地在开展培训前,可以与学员派送单位进行沟通,做好学情分析,加强对基层工作的了解,为制定培养标准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基层骨干人员培训项目线下部分包含临床基地培训和基层社区培训两个部分,临床基地需要加强和承担培训工作的基层社区之间的沟通联系,协调各自培训内容和主要培养方向,避免造成培训内容的重复冗杂,浪费培训机会和教育资源。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快速发展,ADDIE教学模型被广泛用于医学教育工作中。ADDIE教学模型主要从培训人员需求及培训内容方面着手进行分析[11],再通过设计、开发、实施及评价的阶段,系统化地完成整个培训工作,而且评价阶段是贯穿始终的,对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反复地进行评价和优化[12],以便及时改进,提升培训效果,从而实现培训质量的提高。邵珍珍[13]、冯玉波[8]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ADDIE教学模型用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是科学有效且可行的。
基层骨干人员培训是提升基层卫生人才能力的重要途径,临床基地作为培训中最主要的环节,其培养方式直接关系到整体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ADDIE教学模型的运用,能够高效识别并针对性地解决构建教育培养体系的问题,通过ADDIE教育培养体系实施基层骨干人员培训项目,可以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基层骨干人员,从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以本市某三级公立医院为例,2022年医院作为临床基地采用ADDIE教学模型进行基本骨干人员培训,通过培训效果矩阵分析,末期培训效果评价均在4阶段(比较好)或5阶段(非常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培训效果,通过满意度评价矩阵分析,带教老师满意度达100%,满意度得分4.71分(5分满分),培训学员满意度达94%,满意度得分4.66分,整体评分较高,以上数据均表明ADDIE教育培养体系在开展基层骨干人员培训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基层骨干人员培训中运用ADDIE教学模型,构建ADDIE教育培养体系可以保证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对提高培训学员的临床水平和诊疗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参考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