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非心脏手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措施,而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脏耐受能力与代偿功能存在受限情况,导致患者在非心脏手术治疗中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并诱发各类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效果产生不利影响[1]。因此在冠心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治疗中需要采取合理的麻醉诱导方案,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发生风险。咪达唑仑是外科手术治疗中较为常用的一种镇静药物,除高效的镇静效果外,还具有抗焦虑与松弛肌肉的作用。右美托咪定则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麻醉辅助药物,其在镇静镇痛、抗应激反应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相结合的方式辅助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诱导的实施,并观察该方案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介于46-72岁之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本项目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研究项目。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冠心病;②患者具备非心脏手术指征;③患者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为Ⅱ-Ⅲ级。
排除标准[2]:①患者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②患者对本项目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或禁忌指征;③患者入组前1个月内存在抗凝药物使用经历。
1.2方法 两组患者经局部麻醉后均采用常规桡静脉穿刺方案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施加监测,通过气管插管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不用药。研究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采用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诱导,其具体使用方案如下。在麻醉诱导前30min给予患者0.1mg/kg咪达唑仑注射液,给药方式采用肌肉注射方案。以生理盐水将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稀释至4ug/ml后,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给予患者0.5-1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给药时间维持在10-15min。两组患者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实施麻醉诱导,麻醉诱导药物选用丙泊酚注射液,使用剂量控制在2.0-2.5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3-0.5u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mg/kg。
在确认患者麻醉诱导成功后,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呼吸机的吸入氧浓度参数设置为80%,通气频率设置为12次/min,呼吸比设置为1∶2,潮气量控制在8-10ml/kg。采用150μg/(kg*min)丙泊酚注射液与0.5μg/(kg*min)盐酸瑞芬太尼给予两组患者麻醉维持。
1.3观察指标 在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管拔管时(T2)、术毕(T3)与术后12h(T4)各时间点分别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含有心率(HR)、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分别于各时间点取患者肘静脉血液样本3ml,以酶联免疫法对患者血清中的肾上腺素水平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进行检测。记录患者手术治疗期间恶心、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经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SA分级等基线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s,%)
?
2.2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自T0至T2呈现为上升状态,T2至T4呈现为下降状态,且研究组在T1、T2与T3时间点的HR和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
2.3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比 经对比,两组患者的肾上腺素水平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自T0至T2呈现为上升状态,T2至T4呈现为下降状态,且研究组在T1、T2、T3时间点的肾上腺素水平与T1、T2时间点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比(±s,ng/ml)
表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比(±s,ng/ml)
?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经对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发生心肌细胞受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心肌细胞受损又将导致患者血管活性分子的产生受到抑制,进而对患者的病情改善带来不利影响[3]。有研究[4-5]指出,氧化应激反应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在非心脏手术中心肌受损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氧化应激反应可导致患者体内产生大量的氧、羟自由基,在氧、羟自由基的影响下,心肌细胞组织成分将发生氧化反应,对细胞功能与结构造成不良影响。而在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诱导中,插管与拔管操作对人体而言为一种应激源,从而刺激患者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应激反应。
咪达唑仑作为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在镇静效果上具有突出表现,但在镇痛方面的作用效果有限,并对患者具有呼吸抑制风险[6]。右美托咪定在镇静、镇痛上均具有稳定的作用效果表现,同时能够对患者起到抗交感作用[7]。有研究[8]指出,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前输注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可对患者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应激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经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辅助干预后,患者在T1、T2与T3时间点的HR和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作为患者应激反应的评估依据,研究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的肾上腺素水平与T1、T2时间点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显示,咪达唑仑结合右美托咪定方案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在非心脏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与应激反应水平上具有显著效果。其原因在于,咪达唑仑通过发挥镇静与肌肉松弛作用,可有效保障气管插管的治疗效果,而右美托咪定通过与α2受体结合,能够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起到抑制效果,并进一步对肾上腺素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在应激反应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情况也趋于稳定[9-10]。此外,有研究[11]指出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之间存在良好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改善非心脏手术中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该推测与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治疗中,以咪达唑仑结合右美托咪定方案辅助麻醉诱导的实施,可有效强化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减轻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应激反应,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