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缘
作为改革开放与科技创新的前沿地区,广州、深圳、香港等湾区城市的艺术活动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文化背景颇受世人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各种观念、形式伴随着科技、潮流和开放,在粤港澳城市群得以进一步地结合和呈现,构建了一个有着无限生机和潜能的创新型、生长型的公共艺术生态,彰显了湾区科技型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结构型融合发展的城市群文化特色,这一文化特征,实际上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中,以广州地域命名的“广州三年展”以其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而最具代表性。
以某种理念创办大型常规性当代艺术展览,以此提升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影响力,提振社会和经济活力,在国际上有较典型的成功案例,如意大利举办的“威尼斯双年展”、法国的“里昂双年展”以及日本的“横滨国际当代艺术三年展”等,这些展览均已成为该地区乃至国际的重要文化品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堪称是艺术的风向标,代表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动向和话语体系。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个话语权当然也包括了艺术的话语权,报告同时还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为我国最早的“双/三年展”之一,广州三年展在致力于打造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自2002年首届展览创办以来,始终保持严谨而独立的学术立场、全球化与在地性的学术思辨,在历届展览中,享有国际声誉的策展人和艺术家占到相当大的比重。二十多年的沉淀和积累,今天已然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这个学術品牌不仅实现了国际视野下的艺术联动,更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广州三年展”每届展览均有针对性地对国际正在发生并引发思考的新问题做出有态度、有角度的反应,力求提出阶段性的问题,并通过创新性的策展话语及方法论展开讨论。2002年首届展览,以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实验艺术进行史学回顾和学术阐释为主题,名为“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第二届主题“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实验空间”,反映了人们在文化猎奇的亢奋和文化想象的迷惑互相掺杂的复杂情感里,艺术和每个人变得难舍难分。2012年的主题为“见所未见”,所谓“见所未见”,即是对于视觉未见之物在思维和精神上的所见。它强调的并非未见,而是对于观看对象由具象向抽象的转移,也就是由“感官的所见”向“思想的所见”的转移。“见所未见”引导人们对审美欣赏中被其所遮蔽的视觉观看和被其所彰显的思想理解都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2015年第五届与首届亚洲双年展合并主办,以“亚洲时间”为主题,随着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亚洲经济的崛起、艺术生态的开放,亚洲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前台,亚洲的现状与未来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亚洲艺术不仅作为亚洲问题与意识的重要表征,更成为全球化问题的集中代表。展览作品将呈现亚洲历史、文化、贸易,以及当代亚洲面临的问题,直面亚洲的历史与现实,困惑与希望。“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是2018年的主题,凸显出一个借由真实和虚构来阐释这个“诚如所思”的世界,以使我们得以再一次以无畏的视野对转瞬即逝的未来进行思考,探讨了由技术构建的时空,从真实到虚拟所产生的多重影响。于卯兔年春节拉开帷幕的2023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则以“化作通变”为主题,邀请来自更加广泛文化背景之下的超过5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及团体,试图拉开一个于变中求变的当代景观。
将二十多年来一系列主题展的主题概念连贯起来,可以看出广州三年展清晰的叙事路径,在历史维度中“思变”,当代观察中“应变”,构想未来可能的“转变”,直至今天“化作通变”。
“化作通变”,取自《庄子·天道》中的“万物化作,萌区有状”,以及《文心雕龙》的“变则其久,通则不乏”。科学技术的更新变革、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生成和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地域冲突、突发事件等等,都成为以“变”为特征的时代插曲,无疑也引起全球艺术家的共鸣。在“化作通变”这一大主题之下,由北京画院院长兼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吴洪亮策展的“边缘”板块、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士菲利普·多德(Philip Dodd)策展的“慢板”板块、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成员艾墨思(Thomas Eller)策展的“触屏”板块、著名艺术评论家姜俊策展的“内生”板块,分别对“化作通变”主题作出了积极的阐释。
吴洪亮以“边缘”为题,讨论那些发生在边缘却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们自有其意义,如时代碎片的闪光,折射出异样的精彩。”在吴洪亮看来,广州不仅是中国地理位置上的南部边缘,更是经济、文化艺术的前沿。地缘中的边缘,往往也是对外交流的最前沿,故而,广州是本次策展生成的起点。展览也由此拓展到其他非中心城市与乡村,拓展到思想方法、艺术门类、创作方式、生活形态等等。因此,在这个展览板块会看到诗人、美术史家、导演、歌手、摄影师的作品,有影像、装置,当然也会有绘画,有对生活朴素的记录,也会有抽象作品。创作者的年龄跨越较大,让年龄差本身形成一种张力。
吴洪亮认为“边缘”这一板块作品向世人呈现出“碎片化”的闪光,在地性与全球化对冲后的融合,面对变化的应激反应,都使展览有一种行走于历史与现实的幻梦感。徐冰的作品《小企业七言集》由服装标签、计算机写作、包装纸组成,在“边缘”板块中颇具代表性,徐冰介绍说“从 2015 年起,我收集了几万个服装品牌标签,主要来自民营小企业。将这些品牌放在一起时,从中看到了小企业的创业、发展、瓶颈、转产、并购的历程,同时也看到品牌名称蕴藏着民间对未来的期许和愿望,如同父母绞尽脑汁为新生儿起一个寄托美好前景的名字。”徐冰为此项目开发出了专门的“写诗软件”,电脑程序在众多标签中搜索合适的词句后拼出“七言诗”,再经人为调整集合成册,形成了这件由服装标签、计算机写作、七言诗集、包装纸等组成的边缘化、碎片化的奇特作品。
菲利普·多德(Philip Dodd)曾任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CA)总监,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创意顾问,并早在1999年在伦敦策划中国当代艺术展,是最早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当代文化的策展人之一。他策展的“慢板”板块,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变化模式——“慢板”。在他看来,“慢板”不是变化的反义词,它不是在抵制变化。在很多的慢运动中,人们过多地强调“慢”作为“快”的反义词,而“慢板”则比这有着更多有趣的层次。菲利普·多德解读说“慢板”的全称是“对慢艺术的赞美”,要“避免落入寻找‘下一位炙手可热的年轻艺术家的俗套”,当一切都融化在稀薄的空气中时,世界已经被掏空了,我们需要所有世代的人一起表明,艺术不必受制于全球化和商品化的需求。波兰艺术家马乌戈扎塔·米尔加·塔斯的作品《Dikhen Dural》由织物、丙烯颜料组成,葡萄牙艺术家乔安娜·瓦斯康塞洛斯的《白蛇》由彩绘釉陶,亚速尔钩编花边组成,韩国艺术家全光荣的作品《聚合》,由综合媒材与桑皮纸组成,而中国艺术家梁绍基的作品《残山水》,则由蚕丝、蚕茧组成。在菲利普·多德策划的“慢板”板块中,这类“慢艺术”作品,完全契合了他的策展理念。
艾墨思策划的“触屏”板块,希望能触碰到物理感知体验与虚拟表现之间的艺术边界。“触屏”改变了人与世界的交互方式,从大脑产生想法、发出控制信号到达成目标,数字化带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物质的互动方式之“变”,正是艾墨思希望探索和呈现的目的。在这一板块中,缪晓春的数字雕塑作品《连续动作塑造的空间形态——循环》即通过触屏技术完成,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捕捉,获得数据,再运用算法塑造出連续的循环动态,这件作品似乎对应着同样被数据和算法塑造的现代人类本身。拉长、变形的人物形象,虽然具有表现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意义,而更多地源于数据和算法的驱动。隋建国的数字雕塑《云中花园·24个瞬间》,蕴含了双重的数字触屏含义。一方面,隋建国试图以具象的、物质化的雕塑形象,捕捉并呈现出计算机在处理图形运算时的多个数据的瞬间;另一方面,这件作品本身即通过计算机数据3D打印完成。
姜俊策展的“内生”板块无疑具有强烈的本土意识。在全球局势动荡、区域性对抗愈演愈烈,以及全球化受挫的的今天,中国本土新一代当代艺术的观众数量不断成长和扩大,艺术活动的蓬勃兴起,也使中国当代艺术具备了内生化的基础。姜俊认为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当代艺术的事业中,这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可以从西方的全球化教条中解放出来,以更自信的方式聚焦中国当代的本土问题、本土意识,以及传统遗产;同时以中国人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世界,建立一种非西方中心的全球化讨论和视野。
在“内生”板块中,黄一山的作品《楼宇 -1》,勾勒出现今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图景。作品将视频和绘画融合,透过画面中依次排开的窗户,循环播放着隐约可见的人物运动视频,动态的视频与被油彩描绘的静态人物画面,形成融合和对照,跳舞、健身、做饭、阅读等日常被截取,共同诠释城市生活。此外,丁乙的丙烯木刻《十示》,胡介鸣的摄影《格物多色11# 》,均以极具个人化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手段,反应当下的现实生活。显然,“内生”板块无意于界定和区隔,毫无排他性,且明显有别于前期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唯全球化”的创作阶段。
从历届展览的不同主题,到每届展览中的不同板块,广州三年展以不同的切面,多维度呈现了中国社会和当代艺术之变。当下,多地蓬勃兴起的双/三年展已成为提升城市文明的艺术风口,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三年展之一,广州三年展拉开的“变中求变”的当代景观,无疑值得观众去体味品读。
责任编辑 陈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