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弋
筑就高峰,人才为基。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2017年8月,中国曲协着眼曲艺事业和曲协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出台了《全国曲艺工作者培训研修五年规划(2017—2022)》,八次曲代会以来,完成100余个培训班次,培训学员1.2万余人次(截至2023年4月)。系统化常态化、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研修,提高了广大曲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为繁荣社会主义曲艺事业提供了有效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高度重视教育培训的内容建设,科学谋划课程设置,是保证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少于总课时的1/3。突出思想引领,这是开展教育培训研修的“根”和“魂”,中国曲协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重点,把文艺界先进典型、思想道德、职业精神、行业形象作为培训内容,保证这些课程不少于总课时的1/3,有效增进了培训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为培养一支听党话、跟党走的曲艺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川学员周晓蓉说道:“作为曲艺艺术培训班,为什么要有三分之一的政治理论课程?因为成功的作品不仅是让人笑一场,而是笑后还要想一想,想后还要有所悟,这才是一个成功的创作者该有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追求。只有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才能将优秀的文化价值传递给更多人。”
——科学设置专业培训课程。随着培训的深入开展,培训的课程设置更趋合理和立体。按照分类化、差异化原则,中国曲协统筹规划,设置符合曲艺艺术特点和规律的专业培训课程内容,满足参训人员对专业培训的需要和期待,真正“增益其所不能”。
参加了小剧场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来自河北实验曲艺团的郝少宝表示:“培训课程干货满满,让我收获颇丰。无论是小剧场的管理和演员的培养,还是专業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演出合同的签订等授课内容,都是切切实实用得到的知识。这次培训弥补了我专业知识的短板,打开了新思路,坚定了我们经营者的自信。”
在扩大参训曲艺工作者覆盖面的同时,中国曲协通过找准不同层次曲艺工作者的现实需求,精准发力、绵绵用力,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分类分层设置培训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材施教、按需授课,培训效果凸显。
——各类曲艺群体全覆盖。中国曲协将各类曲艺工作者统筹起来,扩大覆盖面,增强广泛性,将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参训人员的特殊性需求结合起来,将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开设了“专家名家精品创作”“牡丹奖得主高级研修班”“‘两新人员曲艺创作”“曲艺网络编辑推广”“曲艺小品创作表演编导”“曲艺权益保护”“曲艺教育工作者”“全国相声从业人员”“曲协业务干部研修”等众多专题班,切实增强了培训吸引力。
八次曲代会以来,100多个班次的学员中,既有主席团成员、理事、专委会委员、曲协会员等,也有“曲艺两新”人员;既有各专业曲艺院团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先进典型代表,也有基层(市县)曲协组织负责人、民族地区曲艺工作者……涵盖了创作、表演、评论、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
——名家名师、领军人物授课。通过不断实践和调整,培训师资结构上更加合理,理论研究、表演、创作等方面均有涉及,与需求基本上实现了对口衔接。中国曲协注重师资构成的权威性、专业性和针对性,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养深厚的知名艺术家、专家、学者,基层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等,从文化动态、创作规律方法、表演技巧、角色塑造、网络传播、曲艺教育、法律知识等方面为学员们“充电蓄能”。
京韵大鼓优秀青年演员杨菲的北方鼓曲欣赏课给众多学员留下深刻印象,山东学员申振柱说:“杨菲老师的授课当中有很多讲解非常形象生动,比如用吹羽毛来形容演唱鼓曲时的气息运用,使人联想到羽毛的形状,羽毛飘舞时的轨迹,让我一下豁然开朗,明白了演唱时气息的控制方法。”
老师们倾囊相授,学员们孜孜以求,双方以最大的热情积极互动,教学相长。曲艺评论家、授课教师孙立生说:“我们是一粒火种,用自己思考的观点和研究的热情去点燃别人的热情,大家形成一个火堆,一起燃烧,力量是无穷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训班的举办功不可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对话、交流、沟通、接近的平台。”
为提高培训的丰富性、饱和度和获得感,中国曲协积极创新培训方式,丰富教学形式,探索形成一套适应曲艺特点、体现曲协特色的教育培训工作模式。
——结合协会重大活动举办培训班。在举办培训班的同时,中国曲协还同期开展其他会议、研讨、展演等活动,内容丰富饱满,让广大学员在一次参训中,参加多项会议活动。每一项活动都是一次实践教学,让学员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得到实践锻炼,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和文艺资源。八次曲代会以来,中国曲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大研究式、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的比重,把课堂教学和采风调研结合起来,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比如,2018年全国曲协业务干部培训班举办期间,在延安梁家河村一处山脚下空地上,学员坐着自带的小板凳听取延安大学教授讲述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大家感同身受,感慨良多,有学员即兴创作出一篇快板作品,展示出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当地百姓通过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的艰辛历程。再比如,2019年首期全国基层曲艺工作者培训班,组织学员赴抗美援朝战斗遗迹现场聆听志愿军老战士刘吉惠授课,并前往当地曲协快板活动基地互动交流。
福建学员陈寒说道:“通过采风游学,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只有到群众中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多听、多看、多问、多学习,才能创作出直戳人民心田的优秀作品。”
——完善线上培训方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曲协科学求变、积极应变,将部分培训班改为线上举办。网络培训充分依托中国文联网络培训云平台等多个平台组织学习,既有观看教学视频,又有网络直播授课,还有微信群交流讨论,并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全程跟踪教师授课、分组讨论、作品点评等环节,确保每一名学员能在线、听得进、有收获,切实提升网络培训质量。
八次曲代会召开后的几年,中国曲协的教育培训研修工作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锻炼了队伍,积蓄了力量,为推动曲艺事业的长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中国曲协将继续坚持教育培训研修的常态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努力打造一支爱国为民、包容和谐、创新有为、德艺双馨的宏大曲艺工作者队伍,持续引导广大曲艺工作者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在文化建设的工作布局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方向和工作着力点,按照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努力用能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优秀曲艺作品和优质展演活动,助力曲艺事业沿着科学轨道前进,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邵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