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初旭
(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因此,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完成这一课题研究,就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专业课中。目前,很多院校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不容忽视的是,课程思政在一些高校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教师本身对于思政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存在重视专业知识、忽略综合素养提升的情况。汽车专业教师应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利用课堂渠道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和方法中的思政元素,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1]。
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各高校结合当前国情及学生特点,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汽车专业教师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2]。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又涵盖专业知识技能,还涉及职业素养内容。课程思政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师深入挖掘思政资源,并融入教学中。
课程思政为高校师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可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业务技能全面发展。此外,课程思政也是深化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过程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3]。
在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高校汽车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与思政教育相脱节。一些教师讲授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安全教育、劳动意识、工匠精神等思政内容的融入。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实际案例及相应操作流程的融入[4]。
在进行汽车专业课程考核时,一些院校仍然采取传统形式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没有融入思政考核点。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素质培养,不仅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还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实际教学中,汽车专业课程思政目标要清晰明确,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切入点,在汽车专业知识基础上,巧设思政元素,实现德育目标。为提高课程思政实效性,教师可以将课程思政与汽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教学,这样不仅能有效弥补知识体系上的不足,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学过的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授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时,可以利用汽车专业技术平台——实训车间——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汽车生产实习,在实习中融入安全教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等元素,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不断加深他们的理性认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可以将企业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内嵌情感、实践和价值观等育人元素,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教师可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包括微课视频资源及网络平台上多种教学资源的应用。网络资源建设也应深入挖掘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课程思政切入应自然顺畅,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中巧妙融入课程思政,使课程资源隐含思政内容,做到以德示人、以志立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2.为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效果,教师应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在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时,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汽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汽车行业从业者而言,思政教育十分重要。实践教学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可以磨炼学生的毅力,培养学生的钉子精神、劳动精神,锻炼学生迎难而上、爱岗敬业的品质。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讲授实践性很强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如果安装不合格或疏忽大意,极有可能造成汽车零部件损坏,严重者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到对工作一丝不苟、严谨精细。通过实践类项目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堂吸引力和趣味性,可以让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越来越显著。
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是教师,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5]。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拥有广博的基础知识,还要拥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并熟练掌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掌握汽车专业知识基础上,为实现德技并修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需要组建专业课程教师和思政教师融合育人团队,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立初期,要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进行严格审查。在汽车专业教学中,引导广大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种途径优化教学环境。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还充分激发了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不断提高学校思政工作水平,应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高职院校应制定合理的考试方案和流程,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成绩评定机制。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考核评价要将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成果考核等各方面[6]。引入多元主体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实行“双向选择”式培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优化考核制度体系建设,加大考核监督力度,健全激励机制。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7]。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考核人员综合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推动汽车专业课程思政工作顺利开展。
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关键在于人才,德技并修型人才为建设制造业强国提供了人力保障[8]。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汽车专业教学,需要从思政目标定位、思政内容与实践教学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考核办法等方面精准施策,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为汽车类专业教育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希望本文能为高校汽车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不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