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学年学分制改革提升中职教育办学质量
——新昌县农业中职教育工作的探索

2023-05-15 15:18:54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昌县分校312500杨海英
新农村(浙江) 2023年5期
关键词:必修课程农广校学时

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昌县分校(312500) 杨海英

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学员因学习不能顾全生产经营,又因生产经营不能兼顾学习,特别是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中职教育,学制两年,每门课的学时学分要求高,不少学员难以顺利完成学业。近年来,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昌县分校(以下简称新昌农广校)在中职教育培训中不断摸索、尝试,根据实际需要对学时学分进行一定的分解、组合,在保证学员修完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多渠道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大大提升了中职教育的办学质量,提高了毕业率,激发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22 年,新昌农广校率先提出学年学分制改革。改革以学分为计量单位,保留农业中等学历教育两年制的学习年限,分必修课程、地方课程、选修课程、自修课程和学习奖励五大版块。采用面授、自学、实操等形式进行,并根据培训课程的重要性,给每门课程设置不同的分值。当学员修满各学年规定学时学分,且考试合格就能毕业,获得农业中等学历证书,打破了以期末统考成绩作为学员学历证书获得的唯一标准。现以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学年学分制改革。

1.必修课程学时学分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必修课程分应用语文、法律基础与农村法规、互联网+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农业基础知识、作物栽培学、家庭农场创建与发展、农作制度创新与实践、梯田稻油轻简化综合生产技术、南方双季稻规模生产、水稻病虫害识别和绿色防控技术等11 门,规定两个学年4 个学期内完成,学时数1 984 学时(16 学时计1 学分,共124学分),平均每门课在100~200 学时之间。如果按照这个要求来组织学习,农民根本没有这么多时间坐到课堂来学习。根据农民教育培训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新昌农广校把必修课程学时进行了分割,重新分配。理论教学分成面授(集中辅导)、作业练习和考试成绩三块。面授除《法律基础与农村法规》安排16学时外,其他课程均安排4 个学时,共计56 学时;作业练习和考试成绩学时按1∶1比重分配,完成作业练习、考试合格均给予468学时,共计936 学时。实践教学学时以学生实操记录的形式,按学期月份做好实操记录,并及时对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解决,共计992学时。

2.地方课程学时学分

地方课程包含规定的产业专题课和自设的能力拓展课,共4 门,规定学时数416 学时,按照理论实践1∶2的比重分配学时,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学习为辅。

产业专题课共24学时,针对2022级学员都是农村干部群体,专门设置了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题课程;能力拓展课是农广校自设课程,共16学时,主要以提升学生的自救和救他能力,联合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培训结束后颁发救护证。4 门课程通过县校考查各获得24 学时,共96 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学分获得同必修课程,共280 学时;产业专题课和能力拓展课则根据学员对象和产业特点进行实时更新,是灵活机动的。

必修课程和地方课程总学时合计2 400 学时,这是中央校规定的农业中等学历教育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也是取得中专学历证书的根本保障。但农民中职教育有它的局限性,一是农民学习的不稳定性,天气、家庭生活、身体、产业等都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时数;二是农民学生整体素质能力相对较低,对学历教育不够重视,学习成绩堪忧,唯成绩论可能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对招生带来直接影响。为此,新昌农广校多年来一直在学时学分制上探索农民中职教育的升级和转化,加设选修课程、自修课程和学时奖励,打开农民中职教育的局限性,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3.选修课程学时学分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在完成必修课程之外,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新昌农广校首次设置了农民手机摄影、手机短视频制作、PPT 课件制作等三门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一门作为选修课,分4 个学期修完初级、中级、高级技能,每个学期分别安排4 个学时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共32学时。

4.自修课程学时学分

自修课程可以是线上课程,也可以是线下课程。线上课程首推农科讲堂,线下课程包含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其他农民培训。课时记录以培训证书为准,证书时效是在校学习期间,以2022 级为例,一般规定2022年8月至2024年7月期间。

5.学时学分奖励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行优秀学员、优秀班干部奖励机制。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农业系统各级各类评选和比赛,专门设置学时奖励制度。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荣誉,分别奖励16 学时、32 学时、48学时、80学时。

选修课程学时学分、自修课程学时学分和学时奖励。一方面可弥补学生在必修课程学习时因请假、考试不合格等原因造成的学时学分丢失;另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面,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年学分制是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解决了学年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保证了教学内容和时间的灵活性,受到农民学员的喜爱。学时学分制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有效地保证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在当前全民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农广校想要更好地落实学分制改革,就需要制定出更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确立农民学生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农民中职教育的学制优势,优化当前的课程教学设置,全面提高农民中职教育的教学成效。结合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断完善选课制度,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必修课程农广校学时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新农民(2022年13期)2022-06-14 10:07:10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0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8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04: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