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华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广东 深圳 518101)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古今中外人们亘古不变的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具体到教育领域,“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人们对学校教育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小学生在学校最日常化的生活之一,班级生活的质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也时常被媒体聚焦,引起热议。广大班主任如何响应时代要求,建设高质量的班级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者带领团队以区域教研为基础,围绕班级生活建设及育人,开展了多年的实践探索。
相对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是学校教育实践的另一个基本构成。班级建设是学生与教师在学校合作进行的,为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健康、主动发展而开展的学校实践,是学生在校社会性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1]。但总体来看,我国中小学班级工作的质量不高,班级生活出现了较明显的管理主义倾向,强调管理与秩序,班级生活育人现状不容乐观。
班级教师和学生是班级生活的主体,但现实中,我们发现在班级组织、制度建设、主题活动方面,学生自主参与性较低,班级的班规、班级口号主要是班主任制定,一些看上去很热闹的活动,也多是班主任策划组织,由学生配合表演完成。成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实质上是班级的主要支配者,少数班干部以小助手身份参与班级生活,而其他广大学生被完全替代,处于“被班级生活”状态。
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许多班级功利化色彩严重,将目标定位于单纯的学业竞争,纯粹为教学服务,班级生活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学科学习,以及围绕学习展开的各种纪律要求、行为训练。在考试前夕,有些班级甚至整天都是文化学科的学习,班级生活原本重要的活动实践、关系交往等内容却在不断淡出,学生普遍感到班级生活过于单调,缺乏吸引力。
许多班主任将自己的工作定位于管住学生,追求不出乱子,家长没有意见。为了达到目的,班主任往往以管代育,制定严格的纪律规范,使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监督,对于违反校规或扰乱班级纪律的同学,方式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在各校中屡见不鲜,这些其实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控制权力和控制技术,竭力把学生培养成“温驯而有用”的工具的“规训化”[2]。
这些现象说明目前班级生活建设固守成人立场,即以满足成年人需要为出发点,用成年人的方式来管理和控制学生,从而使班级生活出现严重的成人化倾向。这种成人化、学科化、规训化的生活对于学生行为养成、促进学习可能是有意义的,但这只是班级生活的工具性价值,却忽略了班级生活的发展性价值。班级生活缺乏内在活力,一方面让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发挥出来,让学生缺乏成长体验,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另一方面反过来也影响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不愿做班主任的现象十分严重,班主任的生命质量不高已是不争事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从成人立场转向学生立场,从规训化的班级管理走向有教育性的班级生活,让班级生活引领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学生发展是在学校生活中实现的。在学校生活中,学生面临着个人、群体、意义(价值)三方面的问题,因此,当今社会的学生发展,应包括个体性发展、群体性发展和精神性发展三个层面[3]。因此,从人的完整发展的角度,班级生活的育人价值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个体性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人,能够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展现独特性存在。中小学班级生活记录了学生在儿童期、少年期的成长历程,通过群体交往与主题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关于自我、个性的基本认识,促进学生个体性发展。
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班级生活中的同伴群体交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伴群体交往就好像一面镜子,与群体同伴的比较,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学生回看自身,了解自身的不同;在个体加入或组成一个同伴群体的过程中,选择哪个群体,与谁建立信任关系,与谁保持疏远,如何巩固或退出群体,推动着个体自我同一性的顺利发展。班级是全班学生组成的正式组织,是学生个性发展重要的实践基础。
我国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班级建设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对学生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有重要影响;班级多样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如兴趣、性格、能力、气质等)起着助长作用。
群体性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社会的个人,能够在与他人的相互影响中展现交互性存在。学生的班级生活是以学生群体的存在为基础,以制度化、组织化的共同生活为基本形式,通过班级规范和班级角色而实现学生的群体性发展,帮助学生融入社会。
作为一个群体性组织,为了保持正常秩序,班级规范与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班级组织中的各种规范、要求等已经成为学生每天都在学习的隐性课程,帮助学生通过班级的共同活动及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学习做人之道;在遵守规则的背后,规则制定与执行过程本身,也在悄悄地帮助学生体验到自己与群体的关系,逐渐形成对社会的基本认识。
班级角色也是班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组织学生进行这些角色锻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选择和预演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公民意识,为做一个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班级干部是一种特殊的岗位,承担着大量管理、组织、协调等相关职能,往往有着准职业化的强烈体验,在促进班级发展的同时,也在进行特殊的社会化。
精神性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文化的个人,能够在与世界的相互对话中展现本体性存在。作为人文性、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班级在儿童精神发育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通过相互关怀和文化建设,帮助学生获得情感支持、实现生命价值等。
情感在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青少年学生的情绪变化大,情感需求强,班主任应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不但要率先示范,全面关心学生,关心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要动员全班同学相互关怀,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形成类似于家庭的兄弟姐妹般友谊,这对学生情感发育有积极作用和良好预期。
在学生生命成长中,班级文化因其渗透性而具有重要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生命成长,实现生命价值,学生在班级文化中接触到的对象,都内含着对生命的不同认识与领悟,如班级布置可能凝聚着班级的传统,体现着对生命个体的态度;学生每天接触到的班徽、班歌、班训、班旗,可能体现着班级特有的理想;还有倡导学生学习的各种人物形象,可能体现着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对学生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生活世界”理论对班级生活育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生活世界”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阿格妮丝·赫勒认为人的所有活动领域可以区分为“自在的类本质”“自在和自为的类本质”和“自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依次可分为日常生活领域、制度生活领域及精神生活领域[4],分别表现主体自觉程度及个人社会性的不断扩展。根据赫勒“生活世界”三分法,结合学校生活中学生个体性、群体性、精神性发展的要求,我们将班级生活分为班级日常生活、班级制度生活、班级精神生活,分别进行三类变革,提升班级生活育人水平。
赫勒认为,在整个人类社会的结构中,基础领域或第一领域是日常生活领域,即人类条件领域或“自在的对象化”领域,是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日常生活在人的教养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班级日常生活是指班级学生根据实际需要与个人兴趣,自行开展的日常消费、日常交往、日常游戏等活动。但目前学生个体日常生活被学校制度过分挤压,中小学生个体权利保护不容乐观。因此,我们一方面倡导尊重学生的个体日常生活,保护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鼓励学生日常交往;另一方面要认识班级日常生活的类型及其特点,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性开发,形成促进班级学生发展的新日常。我们提出“班级生活就是师生共同过日子”,按过日子的方法,鼓励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成长[6]:
“常规学习日”:我们将常规学习日分成四个时段,即早间、课间、午间和放学之后,克服严苛化倾向,为班级生活打下温暖底色。“休闲假期日”:我们将假期分成四类,即周末、小长假、寒假和暑假,鼓励学生在有条件情况下结成假日小队、假期社团,实现共同学习与进步。“文化节庆日”:我们将文化节庆日分成四类,包括传统节日、现代节日、校园节会和班级自主节日,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开展节日欢庆、娱乐,促进集体建设。“成长仪式日”:我们将学生成长仪式日活动分为生日活动、学业节点、组织仪式、综合庆典,尽力开发成长仪式的教育价值,感受生命历程与价值。
具体以常规学习日为例,这是班级意义上的普通一天,带有最强烈的日常性,却也具有最深刻的影响力。我们依据学校生活实际,对常规学习日的四个时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早间要组织师生早间问候,突出早读魅力,还要开展早练活动,让早间生活洋溢温暖气息;增加课间游戏的引领,减少过于苛刻的管控,促进学生多元交往,真正让课间充满快乐感觉;要从育人的意义上,加强学生午餐教育,引领学生健康午休,并用午会来唤醒学生的快乐情绪,让午间成为学生自主闪亮的舞台;要从规范值日工作,开展多元社团活动,做好文明离校等方面下功夫,让放学之后的学生生活依然丰富多彩,真正实现高高兴兴上学来,快快乐乐回家去。
制度不仅仅是一整套约束人的规范体系,同时制度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学校制度生活作为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及其代理人所构建或予以认可的各种正式制度之中师生所展开的学校生活领域[7]。班级制度生活作为班级非日常生活之一,是班级学生围绕班级建设和学生社会性发展而进行的规约制定、规约执行、规约评价等活动。现行的学校及班级组织管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与弊端,在制度的公正性以及民主性等方面依然有不少缺陷。因此,班级制度生活建设要突出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共同生活的原则,在过程中促进每位师生的发展。我们结合实际,提出班级制度生活建设的四个板块,开发了相应案例:
“组织建设”,即要开设各种组织,包括岗位、小队、班委、社团、项目组以及其他校级年级岗,鼓励学生全面、全员、全程参与,为未来参与民主生活提供基础。“行为规范”,即在充分发挥民主的基础上,在教师引导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针对班级学生的言行举止,形成班级公约或班级制度。“教学管理”,鼓励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结成教育共同体,积极促进和推动学科教学、学科实践和学科融通,实现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同步发展。“家校社联合”,即将班级规则延伸到家庭、学校及社会,鼓励学生遵守家庭生活准则,并积极参与学校、社会等公共事务,增强公民意识。
如以班级组织建设为例,我们珍视岗位与角色的锻炼价值,着力促进班级组织建设的全员、全面和全程育人。在班级中不断形成服务类、学习类、活动类等多类岗位,涉及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覆盖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参与公共服务奠定了基础。定期开展岗位竞聘、岗位轮换等,前者是通过竞争上岗,让每个学生都可能享受权利,后者是定期轮换,从而在日常班级生活层面落实民主。我们还在不同年段开发不同的班级组织,倡导一年级要建立班级小岗位,二年级要建立班级岗位组,成立小队;三年级要组建班委会,选举小干部;四年级要组建双班委甚至多班委;五、六年级要组建班级社团、项目组等非正式组织,还可以组织参与年级、校级自主管理[8]。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在广义上说,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9]。班级精神生活是班级学生围绕伦理性发展而进行的心灵探索、交流、丰盈等活动。放眼当前的学校,尽管在“双减”背景下,知识教学的主要地位仍牢不可破,学业上的“内卷”似乎并未有效变化,学生校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体验并未得到有效指导和提升,“空心”现象依然严重,导致诸多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我们重新审视学生精神世界,并遵照帮助学生“精神成人”的理念,结合实际,从心理、情感、道德、理想等四个方面,开发了系列学生成长促进课程,同时开展多样性的团体辅导、个别指导服务:
“心理探索”,主要是指向学生的自我认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了解心理发展阶段及特征,知道心理困惑表现,建立支持力量,维护身心健康。“情感交流”,主要是指向学生的人际交往,帮助学生了解交往的特点与规则,加强交往的策略学习,提升学生的交往获得感,丰富积极的情感体验。“道德实践”,主要是指向学生的社会参与,立足现实开展各类主题实践与社会服务活动,培养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理想培育”,主要是指向学生与未来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重点通过生涯教育与实践,提升把握未来的能力。
如2023年新年伊始,学生陆续重返校园,班主任利用开学第一课的契机,设计了《坦然对未知,乐迎新学期》的心理班会课,以“拥抱不确定”为突破口,对IRP(国际心理韧性课题)的“3I”策略进行了扩展和重构,即:I think(积极思维),I can(内部资源),I have(外部资源),I care(自我关怀),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掌握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为生命赋能,与不确定性友好共处,以积极的状态迎接新学期,调整状态,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10]。这次开学第一课还通过网络进行了公开展示,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客观地说,我们在班级生活方面的探索尽管有一定进步,但离人们的美好教育生活需要仍有较大距离,主要反映在班级生活与校园生活的矛盾上,一是班级生活建设与学校教学工作的矛盾,二是学生班级生活与班主任专业生活的矛盾。未来我们要将班级生活向校园生活建设延伸,尝试推进学生校园生活变革,真正实现学校整体转型,形成有利于学生班级生活和班主任专业生活建设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