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沛
(1.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庆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安徽 安庆 24613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P38)“美好生活”是新时代十年的重要关键词和政治话语,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向全世界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美好生活”写入大会报告、正式决议和修订完善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经由十九届中央七次全会及党的二十大的赓续传承,“美好生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等关键词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话语、概念谱系。学界虽然在多个维度阐释美好生活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实践路径等,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已有成果多是静态维度的,缺乏对“美好生活”话语的动态性、历时性的考察,对“美好生活”话语缺乏系统的理论观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本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来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的生动文本记录,集中体现了党对新时代的理论书写和经验总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本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权威性,本文拟在学界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本为文本,对“美好生活”话语进行探讨。
“美好生活”是理解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视角,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和担当作为。中国共产党建构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核心要义的“美好生活”话语。深化对新时代“美好生活”话语的理解,可从三个维度着手:一是目标维度的切入,深刻理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蕴含的目标意义;二是实践维度的论及,深刻把握“党团结带领人民奔赴美好生活,依靠劳动创造幸福”的实践意蕴;三是价值维度的阐释,深刻理解美好生活“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价值遵循。
“美好生活”话语表征了人民群众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未来”美好生活有更显著提高的期待,是对目标维度的擘画。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中国梦”与“美好生活”的目标共维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属于亿万中国人民的梦,与美好生活是耦合和统一的。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P39)2018 年6 月29 日,习近平指出:“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是为了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3](P94-95)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应当在对中国梦目标的追求和实践中转化为现实,二者在目标指向上是一致的。中国梦“构建起了符合现时代大众心理诉求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大众产生一种社群归属感和超越冲突与分歧的历史归属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将各类群体与个体包容其中”[4]。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出访美国,回顾了梁家河从过去的“吃不上肉”到如今的“吃肉已不成问题”的变迁,面对这一中国陕北乡村变迁的缩影,他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5](P30)实现中国梦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同向同行,协同并进,二者内在构成了目标共维。
2.“十四五”规划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目标升维
目标是具体的、历史的,同时也是升维的、开放的。“美好生活”话语的具体语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不断更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是“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期的奋进蓝图,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将顶层设计与问政于民相结合,对人民的美好生活提出新的指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新的目标擘画,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6](P3)在这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新要求,明确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作为第一条加以强调。在解决小康社会兜底性、基础性的问题之后,美好生活必然向更加高阶、更具升维的社会生活样态递嬗,呈现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相统一的图景,既有对小康社会的超越,又关注现实的人的幸福、社会交往、精神交往等等,注重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依次呈现三重图景,即超越小康社会形态,建构人类文明新类型;实现“人民现实幸福”,确证人的主体价值;建基“现实的个人”,迈向自由全面发展[7]。
“美好生活”话语是指向实践的,其证成与实现必然是艰辛的。“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2](P332)因此,更加重要的是以“奋斗”“努力”的实践,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汇聚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将“向往”“需要”“期待”转化为现实。实践构成了“美好生活”话语的底色。“美好生活”话语对“怎样实现美好生活”作出了详细的阐述。
概言之,实现美好生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其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美好生活。在第一卷文本中,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P9)(2012年11月17日);在第二卷收录的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讲话中,习近平重申了这一论断(2016年7月1日);在第四卷的《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必由之路》中,习近平强调:“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6](P34)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其二,发挥党的领导的体制优势。习近平强调:“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3](P79)“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高度统一的。”[3](P90)将党的领导体制优势贯彻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其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范式转换中实现美好生活。“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5](P314)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迫切,但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和积淀,我国对“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入,那就是从偏向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即“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向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以人民为中心”的范式转换,实现了由“物本”逻辑走向“人民”逻辑的转变[8],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之路。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本中,“美好生活”话语的出场涉及频率最高、与之塔配最多的动词是“满足”和“顺应”,与之关联最高的名词为“向往”“需要”“期待”,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具言之,就是以人民为根,把人民置于治国理政的首要位置,牢记“国之大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担当作为和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际行动,不断夯实执政根基;以人民为本,把人民看作伟大的、真正的英雄,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点立于人民,把人民作为书写美好生活的动力之“源”;以人民为秤,以人民的满意、赞成、答应与否衡量得失,评判成效,坚定人民立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谱写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壮丽画卷。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美好生活”话语具有深层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立志于实现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质,是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明了“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9](P39)恩格斯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9](P69-70)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践行者,将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纲领中,落实于实践,赓续了人民幸福观,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接力传递。毛泽东认为,革命就是要“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10](P16)。邓小平指出:“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11](P217)江泽民明确“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12](P287)。胡锦涛明晰“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13](P6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14](P913)人民是党的根基和血脉,是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
“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题中之义,“美好生活”话语是对立志于实现人民幸福的生动回答,“美好生活”与“幸福”是联系紧密的一对概念。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时代表达,是关于“谁的幸福”“何为幸福”和“如何幸福”三个问题的自洽理论表述[15]。“美好生活”话语凝聚了对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奉献和创造的深刻总结,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践行,体现了对人民幸福观的赓续传承。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就是引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转化为现实的过程。“美好生活”话语在这一宏阔的历史过程中萌发、生成,不断丰富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5](P346)概言之,标识性概念一方面应是深刻反映时代精神和生动实践的重要范畴,另一方面应是高度凝练、易于识记、便于传播的政治话语。党领导人民立足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提出了一系列能够深刻反映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标识性概念,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斗争精神,等等。显然,“美好生活”话语属于这一概念谱系、话语体系之列。需要指出的是,美好生活并非中国的原创性概念和独特性表达,但经由中国共产党人建基于人的需要、人的生活的系统阐发,提炼和擘画属于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图景,提出美好生活的马克思主义逻辑命题,实现了美好生活从“自发”到“自觉”的理论飞跃[16]。历史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美好生活是人民的追求、向往和需要,与其他标识性概念更偏向于理论阐释不同,“美好生活”话语的关注旨趣是人的生活世界、现实世界,是具体、具象、可感可知的,既具有“不言自明”的禀赋,又具有“越说越清”的气质,更能激起人民群众的集体共情,也能在中国标识性概念“理论旅行”[17](P422)的过程中激起全世界的广泛共鸣,不仅为中国人民所深切认同,也为世界人民所普遍接受。“美好生活”话语具有整体思维和天下情怀,以全人类共同命运为最大公约数,迈出人类文明最大同心圆的理念和实践,反映了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到共创美好世界的清晰愿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应然表达。在全球普遍交往、深度互联互通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对美好生活的理论确证,需要在文明互联的“历史母体”中追溯源流,在文明互鉴的“话语承认”中追问意涵,在文明互融的“生存实践”中固本培元[18]。
“美好生活”话语与治国理政实践相生相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美好生活新期盼”,即“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P9)。这种对“更美好”的期盼激发了人民建功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构成了治国理政不断推进的内生动力。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赋予治国理政以新的时代语境和实践要求,一方面,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治国理政实践的稳步推进;另一方面,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必须接受人民对美好生活实现与否、实现程度的评判与检验。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逻辑起点,“美好生活”话语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治国理政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
“美好生活”话语与新时代我国治国理政“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具有对应性和耦合性: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优渥的物质条件;“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形态;中华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所必需的文化土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人民共建共享共治美好社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美好生活的生态保障。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美好生活的落地见效离不开这一行动纲领的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19]美好生活从话语走向实践,必须依托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真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美好生活”话语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本体论,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实践论以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论。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6](P65)美好生活,归根结底是人民的美好生活,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来的,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是从本体论的高度阐释美好生活“我是谁、依靠谁、由谁来共享”等问题。
目标是行动的引领、前进的方向,体现了党的追求,从本体论层面反映了党的性质、宗旨。目标是未来指向的,将“未来”维度引入目标规划,描摹具体生活样貌,点燃人民追求幸福的热情[20]。守护江山,守护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根基、血脉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党和人民是须臾不可分离的“鱼水关系”“血肉关系”,“美好生活”话语凝聚了党和人民的共同书写、共同创造,在根本上回答了“我是谁”的本体追问;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美好生活的动力之源,“美好生活”话语锚定的目标唯有靠劳动、奋斗、奉献、汗水才能实现,追逐幸福的幸福集中体现在人民作为主体的实践创造,激发人民的内生动力和磅礴伟力,将美好生活作为人民的自觉实践,就是在回答“依靠谁”的本体课题;人民是时代和历史的书写者,“美好生活”话语指向的主体理应成为改革实践成果和发展红利的共享者,从“由人民创造”到“由人民共享”贯穿的是清晰的人民立场,深刻反映了“由谁共享”的本体指向。“美好生活”话语遵循的价值是“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回答了“我是谁、依靠谁、由谁来共享”的根本之问,从本体论高度构成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出发点、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和国家一切重大决策部署、一切治国理政实践首要的和基本的考量因素。
人类社会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结成的类的共同体,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哲学史上的那些“乌托邦”式的理论家把历史和社会发展诉诸理性和德性,忽视了现实的物质动力,他们所设想的美好生活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幸福,“美好生活”话语的证成和实现,必须经过具体的实践活动,经由亿万人民的创新创造,将“美好”化为现实。
美好生活要在劳动中实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2](P46)中国共产党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让“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的观念蔚然成风,见贤思齐,以榜样的力量,以人民的实践充分“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
美好生活要在奋斗中达成。“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1](P3)“奋斗”是“实践”“劳动”等唯物史观核心话语时代化、中国化的创新表达,超越当下的生活状态,达致更高层次的生活形态[22]。从历史上看,中国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依靠奋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23](P4)奋斗创造着幸福、诠释着幸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献词中所表达和提倡的,要“撸起袖子加油干”[21](P9),坚定地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实践为要义,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4](P56)人类是在普遍交往和建构共同体当中追求和实现人的需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析了共同体的演变历程,其历经了从最初的“自然共同体”、到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虚幻共同体”以及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真正共同体”的演变,人的需要在克服“物化”和“异化”的实践中、随着人的全面发展不断丰富。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建构“自由人联合体”的“真正共同体”为指向的,内蕴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为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优渥的条件,也让“美好生活”话语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可能。
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人的多元化、多层化、个性化需要的集中体现,必然是五彩斑斓、精彩纷呈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P9)新时代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需要,集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维度,是个体基本需要、个体高层级需要、社会基本需要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对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深化和发展[2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满足人民的共同需要之外,更加重视人的个性需要。例如,在谈到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时,习近平总书记就特别强调,既要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又要“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6](P48-49),坚持从供给侧发力,以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供给,满足人民的个性化教育需要,促进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P38)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将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需要“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笃行不怠的执着。
“美好生活”话语是对“什么是美好生活”“怎样实现美好生活”的擘画和书写,是对“由谁来创造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为了谁”的系统回答,凝聚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的深刻思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识性概念和治国理政话语体系的应然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刻画了“美好生活”话语生成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确证了“美好生活”话语出场的基本依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的同向同源性规定了“美好生活”话语的目标走向与实践指向,要求人民必须时刻以奋进者的姿态保持在场自觉。“美好生活”话语是目标、实践、价值三个维度的统一,鲜明体现了以目标为引领、人民至上的本体论;以实践为要义,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实践论;以价值为动力,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全体中国人民需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团结奋斗,创造属于每个中国人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