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 彧,郝春东
(黑龙江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020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变革。[1]作为新时代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再次被强调,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教育数字化的行动纲领。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价值观发生了创造性的转变、劳动教育实践智能化的转变以及劳动教育评价过程性的转化。因此,本文立足于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契机与面临的挑战,通过看清当前的变革之路进而给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践行方向。
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规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为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2]重复性劳动具有机械化、程序化的特点,从事重复性工作的人通常不需要过多思考,只需按照给定的程序完成任务即可,比如流水线工人、数据录入员等;而创造性劳动不仅需要创造性思维,也需要创造性能力,比如设计师、研究人员等。重复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劳动性质不同,一个是重复且机械的劳动,另一个则是需要创造性的劳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劳动创造性的转变。一些耗费人力的简单的机械劳动由机器替代,而创造性劳动将由具有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人类来承担。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需要适应新的科技发展和职业变革。因此,劳动教育将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人工智能开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生对人文和伦理的态度。劳动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意义就在于人对自我的超越性发展,劳动教育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契机,最大程度地实现其内在的创造性价值。
劳动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还能磨练劳动者的意志、浸润劳动者的情感,所以,劳动实践智能化的转变是时代所趋。传统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内容、劳动形式以及劳动工具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能够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劳动条件,因此,劳动教育理论与劳动教育实践脱节的现象时常发生。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元宇宙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劳动教育的认知,虚拟空间的出现拓展了劳动教育的边界。教育者可以根据劳动教育实践的需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受教育对象随时随地参与劳动教育课堂,元宇宙沉浸式的劳动体验、虚实结合的劳动场景、随时可以进行的仿真操作都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其次,多种劳动工具的使用使得劳动实践的方式更加多元。学生在虚拟场景中可以运用多种劳动工具,比如,学生可以随时在田边观察收割机如何运转,掌握操作步骤后可以及时上手操作,虚拟场景中的劳动实践可以规避实景中的很多风险;学生也可以来到操作机床旁,先观察劳动的动作,再进行相应劳动工具的使用。最后,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高效,从而促使劳动实践的进行更加深化。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虚拟空间中可以对各种感官体验进行整合,并且可以让使用者获得沉浸式感知。学生在虚拟空间中除了能够体验不同的劳动环境,还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难以立即操作的工具。教师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还可以学习各种劳动知识,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为了使劳动教育更加有效,应当充分重视劳动教育评价的指导作用。鉴于传统教育评价以结果评价为主,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有效性,评价结果的利用率不高。《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示了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方向,强调要加强过程性评价,以便更好地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4]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调人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为劳动教育评价提供了启发。因此,劳动教育的过程性评价要基于劳动教育的目标与价值观,通过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性评价不仅需要考虑个性化的需求,也要做好全面、全程和全方位的评价。劳动教育评价应该依据“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办”展开,重点评价劳动教育的情境性、过程性、动态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使劳动教育评价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过程。[5]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评价已经不局限于纸笔评价、终结性评价,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被有效记录,过程性评价的高效实现成为现实可能。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服务性的劳动价值观是始终不变的思想追求。[6]但是,人工智能在促进劳动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思想风险。首先,技术带来的便利极易产生学生思想的成瘾性。比如,几年前盛行的拍照搜题软件,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省去了思考的步骤,直接用手机拍照上传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惰性也因此形成;再如,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手机已经在无形中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在利用手机,但同时也开始依附于它。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劳动教育也依附于人工智能,那么学生一旦脱离了数字承载的劳动空间,就会变得无所适从,从而丧失劳动的能力。其次,如果人工智能在训练数据模型的过程中存在偏见,这种偏见就会很快的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因为人工智能决策过程具有复杂性,学生很难理解结果的合理性,这会间接导致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劳动教育课堂产生质疑。最后,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性,人们很容易忽视劳动的本质价值,踏实勤奋的劳动态度可能也会受到质疑,人们会更加推崇不劳而获、拜金享乐的思想观念。
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利用技术的辅助提升劳动教育的效率,无论是虚拟空间还是现实空间,劳动教育都是以劳动为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很容易弱化劳动教育对个体劳动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技术的进步会取代部分劳动,学生依赖技术的便利,从而放弃部分重要的劳动行为。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存在的意义。劳动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交流的过程,是人类生命成长的关键环节。技术的进步会让学生丧失生命自觉的意识,忽视劳动的本质,从而丧失通过劳动获得的自主成长的机会。劳动教育的智能化改变了劳动的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劳动力就不再存在了。其次,劳动过程的智能化使得学生的身体空间被遮蔽,劳动教育进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脱节,劳动教育的目标也会出现偏差。一方面,劳动教育过于依赖数字工具,人的劳动行为也简化为对键盘的敲打、对鼠标的点击,学生的思维会钝化,劳动教育的实践意义也荡然无存;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自媒体博主,站在时代风口上获得收益也更为容易,他们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对社会舆论和社会意识形态产生误导作用,人们不再坚信劳动的意义,这对于劳动教育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打击。
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的深入结合可能会产生教育不公平现象。首先,人工智能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输入,数据来源的不同可能导致训练过程中产生偏见与歧视,从而窄化教育的空间与场域,加剧劳动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性。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往往不了解算法背后的逻辑,仅需要听从算法指令进行操作问题就能被很快解决,这种劳动思维习惯造就了一种单一的技术劳动教育,就会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巨大的阻力。同时,人工智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方案定制时也是依据日常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那么学生最后收到的学习方案往往也受制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对学生信息的监控也带来了劳动教育智能化的伦理风险。其次,数字鸿沟影响着劳动教育的公平性。虽然每个人都可以在数字平台进行劳动,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师资力量、区域差距等使得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差别。因此,劳动教育在利用信息技术便利的同时要打破算法的权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领悟到自身的价值、承担社会的责任、明确参与劳动教育的目标。
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劳动教育目标、内涵和形式的更新,但与时代价值观相符的劳动教育才能处于教育的中心位置。[7]首先,学校要强化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者的信息伦理素养。教师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数据隐私,不轻易将数据公开或外漏给他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侵犯学生数据隐私的行为也应当给予严厉的制止。虚拟场景的使用使得学生和教师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变少,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可能会导致教师权威的下降,教师在使用人工智能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数字化工具,在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前提下积极与学生沟通,以此弥补虚拟空间中的情感失衡。其次,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并赋予学生数据自主权与控制权,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技术对学生人格的侵蚀。最后,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教育规划应与学生未来的发展相关,在充分利用技术的同时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使其在技术的辅助下形成独立的人格与强大的实践力。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既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又是实现国家理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所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表现为对学生身体的关注,更要将劳动的意识融进学生的精神、感官与肢体中。用实际的劳动行为取代言语说教,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其次,劳动教育课程应该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属性,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后能够有相应的产出。学校、政府以及职业院校的共同督促与合作将会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深化。再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够促进多学科融合,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知识层面的资源整合与逻辑层面的知识整合都是必要的,二者的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而帮助学生尽快面向社会。最后,实施开放交融的课程。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本身有不同的领域,比如公益性劳动、创造性劳动、自我服务的劳动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劳动模块整合出具有关联性和整体性的劳动教育内容,以主题的形式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知识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相互融合,比如,学习完《悯农》这首诗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农业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诗句的主旨,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
人工智能推动了劳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未来教育方向的抉择,因此,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之间应存在边界。首先,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于劳动教育的发展是有效的而非万能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劳动教育技术的升级、拓展了劳动教育场景的边界、创新了劳动教育的方式,但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人类自身的发展。[9]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其依赖性越来越强,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人工智能应用的边界,就很容易削弱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其次,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虚拟劳动空间便于师生随时开展活动,但不能让所有的劳动教育活动都在虚拟空间中展开,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才能让劳动教育的情感性、实践性得到充分体现。最后,要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宗旨是为社会发展服务,我们在利用技术时,应该摒弃对技术的过分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