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峻
(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坪山分院,广东 深圳 518118)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集体智慧。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指导中国统一战线实践,留下了许多统战工作光辉范例。毛泽东诗词是其政治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他透过诗词阐释深奥的统战理论、搭建起广交党外朋友的联系桥梁,他的诗词中闪耀着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光芒。深入学习毛泽东诗词中的统战思想,有助于深化对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的认识,推动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自从党的二大正式提出统一战线后,我们党历来重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1936 年,刚结束长征、到达延安的毛泽东给国民党第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写信,引用四句韵文诗:“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暴虎入门,懦夫奋臂”。诗前两句取自《诗经·小雅》,意指鸟类尚且飞翔、鸣叫寻求伙伴,何况人类呢?后两句意指凶残的日寇已踏入国门,面对强大的敌人,虽是“懦夫”只要“奋臂”就是我们的友人,何况“爱国有志之人”呢?正如他给高桂滋的信中所说“居今日而言,抗日讨卖国贼,非有广大之联合战线不为功”,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赶走日本侵略者的迫切心情和宽阔胸怀。一年后,《四言诗·祭黄陵文》进一步发展了上述认识。1937 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同时派出代表祭奠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祭黄陵文》作为共产党人的祭文。祭文从“赫赫始祖”到“雄立东方”歌颂中华民族伟大始祖轩辕;从“世变沧桑”到“我为奴辱”讲述国运变化;从“东等不才”开始,表达共产党人坚决抗日的决心,呼吁各党各界团结一致。祭文中,毛泽东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救国良方”,只要“亿兆一心”就能“战则必胜”。两首诗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统一战线重要性的科学认识。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1]故而,他把统一战线被誉为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认为“中国共产党握有三大法宝,第一个就是统一战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习近平强调:“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2]“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统一战线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战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统一战线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4]这些论述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统一战线“法宝论”,表明党对统战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毛泽东指出:“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5]强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敌人缩小到最少……对我们来说,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6]。在领导党的统战实践中,他总是着眼统战工作的本质问题,因时因势调整团结和联合的对象,不断壮大党的统一战线。
1.面对工农民主统一战线风起云涌,他着眼巩固“工农联盟”这个基础,热情讴歌“分田分地真忙”“唤起工农千百万”。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毛泽东发展马克思的工农联盟思想,主张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并且倡导实行符合实际的工农联盟政策措施。他鲜明提出“解决农民问题,就要解决土地问题”,这是点燃农民革命热情的关键。这在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诗词中有鲜活呈现。如1929 年秋创作的《清平乐·蒋桂战争》写到:“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这首词描绘了趁着蒋、桂之间进行战争无暇顾及时,毛泽东带领红军将士开拓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为农民分田分地,团结当地农民的情境。词末两句,描绘了土地革命给灾难深重的根据地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通过分田分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工农红军所到之处一片欢呼和拥戴。这充分表明,通过土地革命给予农民切身好处,是团结农民、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策略。同样,在1930 年2月到1931 年春创作的《减字花木兰·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等三首词中,分别出现的“十万工农下吉安”“百万工农齐踊跃”“唤起工农千百万”等“十万”“百万”“千百万”三个数量词,勾勒出工农联盟统一战线不断壮大的壮美图景。
2.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加深的侵略,他富有远见地提出“环球同此凉热”,在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思考建立反国际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如前所述,1935 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向华北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毛泽东在《四言诗·祭黄陵文》提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此同时,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帝国主义,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而当时中国“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7]在此情况下,单单依靠中国自身力量战胜敌人是很困难的,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调整对外交往方针,建立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以便集合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御敌。在他1935 年冬创作的《念奴娇·昆仑》中写到:“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关于该词主题,作者在1958 年12 月21 日批注中阐释:“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8]在当时无疑是指反日本帝国主义。毛泽东在诗中阐述的“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环球同此凉热”,与抗日爆发后党积极推动建立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实践高度契合,可以说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思想源头。
3.面对社会上对统战工作的错误认识,他强调“僧是愚氓犹可训”,通过分清敌我、争取中间派进而巩固和壮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为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后,党继续坚持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道路。针对社会上诸如民主党派“是一根头发,拔不拔去都一样”等错误认识,毛泽东予以批驳并提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但社会上仍存在错误认识。1961 年10 月,郭沫若观看越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写诗对唐僧进行了毫不留情抨击,认为他人妖颠倒、是非不分、愚昧不堪,“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毛泽东在看到郭沫若诗后,于11 月17 日写了《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毛主席旗帜鲜明提出“白骨精”才是真正的敌人,唐僧只是被蒙蔽的人,可以教育过来,不应该“千刀当剐”。分清敌我、争取中间派,是统一战线的基本问题。正如《毛泽东选集》开篇之作写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9]“僧是愚氓犹可训”,我们必须争取唐僧这样的“中间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无论巩固工农联盟的“分田分地真忙”,还是推动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环球同此凉热”,抑或争取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间力量的“僧是愚氓犹可训”,都充分体现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的统战工作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3]学习毛泽东诗词,要求我们:一要固守“圆心”。我们常说“统战工作要画出最大同心圆”,只有找准圆心、固定圆心,才能画好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政治底线这圆心固守住。这就要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立场坚定、毫不动摇。二要做长“半径”。在固守圆心基础上,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凝聚的力量越大越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纳入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了统一战线的对象。针对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信任赤字、治理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占领人类道德最高点,是建立最广泛国际统一战线的生动实践。事实证明,只要把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
毛泽东同志指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领导干部要精通此中门道。统战工作原则性强、政策性强、策略性强,艺术性也很强。毛泽东诗词对许多统战方法进行了鲜活阐释。
毛泽东强调,统一战线“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不可缺少的原则,这是不能也不应当忘记的。”[10]在《七律·到韶山》、《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对既联合又斗争的方法有清晰阐释。《七律·到韶山》采用回忆追叙的方式艺术地概括了韶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1959 年9 月13 日,毛泽东在给胡乔木的信中说:“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11]在蒋介石、反动派镇压下,大革命时期的湖南农民革命失败了。究其重要原因,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分裂革命联合战线的行动,一味地妥协退让导致“团结亡”。总结历史教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拿起斗争武器:“(1927年)8 月7 日,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12]《西江月·秋收起义》“霹雳一声暴动”是生动写照,充分说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共产党人赢得主动、赢得胜利的重要思想源头,是统一战线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统战工作“要把握好团结和斗争的关系,又要善于斗争、增强斗争本领,努力形成牢不可破的真团结”。我们既要在斗争中求团结,也要在团结中作斗争,其中最重要的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做到“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
平等相待、民主协商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泽东指出:“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13]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1950 年11 月创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写到:“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词中,毛泽东以颜斶喻柳亚子,用齐宣王喻蒋介石,指蒋介石不肯礼贤下士,以上凌下,甚至要民主人士接受他反革命的那一套。毛主席话锋一转,“而今一扫纪新元”,和国民党蒋介石不同,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民主党派是平等相待的。这个“矛盾”在新中国已不存在。事实是最好的诠释,建国初期对参加政协会议的民主党派人士,毛泽东不仅亲自致信邀请、问候,还经常谈心、交心,关心备至。这些举动如春风化雨,让民主党派人士倍感中国共产党的用心之诚。同时,在中央人民政府里,根据各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的自身资历、条件、意愿作了精心安排,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有容之大!我们党历来重视与党外人士民主协商。从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政权、李鼎铭先生所说的“有职有权”,到新时代以来对政党协商、政治协商做出安排,新型政党制度日趋成熟,无不体现着“而今一扫纪新元”的平等协商之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而今一扫纪新元”用新时代的话语可以说是“而今协商新时代”,民主协商已经有了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形式。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的原则有两个:第一个是团结,第二个是批评、教育和改造。”[14]着眼于团结的教育引导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方法。1949 年2 月,柳亚子受邀从香港出发到北京,对新政权满怀期望。但随后经历了一些不愉快事,他越想越难以接受,感觉受到了怠慢!给毛主席写诗“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表达了要回老家、去子陵滩上隐居的归隐情绪。针对柳亚子的情绪,毛泽东从两方面做工作:一是批评引导。4 月22 日周恩来出面宴请柳亚子夫妇,对其错误言行进行坦诚批评。4 月29 日,毛主席亲自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劝导:“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该诗首先回顾了和柳亚子先生交往情谊,接着批评他“牢骚太盛”,劝导他多为国家利益着想。二是照顾利益。5 月1 日亲自到颐和园看望柳亚子,5 月5 日与柳亚子共进午餐。9 月30 日,柳亚子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新政府为柳亚子在皇城旁边找了一处宽大四合院,配备警卫、专车。毛主席的两方面工作既照顾其经济诉求,也照顾其“被尊重”的社会诉求。柳亚子接受了规劝,又赋诗《次韵奉和毛主席惠诗》:“离骚屈子幽兰怨,风度元戎海水量。倘遗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吴江。”
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同样必须强化教育引导,根据统战对象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引导;同时尊重、维护、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帮助党外人士排忧解难。这是我们党的职责,也是实现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重要条件。
以文会友是中国文人的交际传统。毛泽东乐于诗交,文坛鸿儒、军政领导、社会贤达、青年学子,都是他交往的对象。但他的诗交,决不仅仅局限于诗艺切磋,更多是联络感情、交流思想、深化友谊,教化、感化的作用非常明显,统战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1.诗词唱和。毛泽东给很多党外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写过诗,也和他们进行过诗词唱和。如前所述的柳亚子、周世钊、丁玲、郭沫若等。这些人也无一例外地对毛泽东诗词及个人魅力高度认可,坚定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周世钊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和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同班同学和好友,后任民盟中央委员。1955 年6 月20 日,他应邀陪同毛泽东重游岳麓山后,写了七言律诗《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记录自己所思所想。10 月4 日,毛泽东创作《七律·和周世钊同志》回复:“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尊前谈笑人依旧”记录了他们多年的深厚友谊,也是毛主席对统战对象的“交友之道”,这一相处方式从毛泽东、周世钊1920 年成为好同学开始,一直到1976 年两位故人去世。
2.切磋改诗。毛泽东在和郭沫若、臧克家等人改诗时,总是将个人的观点、期许及真诚情感结合其中。例如,1958 年周世钊当选为湖南省副省长,感到焦虑、担忧,便给毛泽东发了一封信。毛泽东回信鼓励,支持他担任该职务并与他讨论《七律·送瘟神》,而后又复信:“你努力奋斗吧……‘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薛荔村。’‘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生下洞庭。’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15]
3.借诗示意。毛泽东不仅善于赞美党外民主人士的诗作,而且善于借用这些诗来表达自己尊重和想团结他们的想法。例如1945 年7 月,黄炎培等人访问延安,去毛泽东住处做客。在会客室里,他看到墙上一幅字画:一只标着“茅台”的酒壶和几只酒杯,而画旁边一首诗“喧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是真是假我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黄炎培看到这首自己所作的诗十分惊讶,同时也十分感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交什么朋友、为什么交朋友、怎样交朋友等作了清晰阐述。从标准上看,“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作不合作、够不够铁”;从方法上看,“想交到诤友,不能做快餐,而是要做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从原则上看,“同党外人士交朋友当然会有私谊,但私谊要服从公谊”。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传承弘扬党的统战工作优良传统。
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也是毛泽东统战思想的根本问题。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16]他关于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思想,主要体现在《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中。这两首词创作时间虽相隔11 年,却一问一答,遥相呼应。透视从1925 年“谁主沉浮”的设问,到1936 年“还看今朝”的坚定回应,既能找到中国向何处去的答案,也可以探析中国共产党应当在中国统一战线中争取领导权的思想。
《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 年。当时,随着全国工农运动风起云涌,湖南、湖北农民运动也火热进行,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大革命的高潮即将来临。革命高潮到来后,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进一步加剧。蒋介石企图篡夺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而陈独秀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沁园春·长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当毛泽东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景,体会到一切生物在秋天里自由自在,想到军阀割据、人民不能当家作主,情不自禁地发出诘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凝结着毛泽东对国家与人民的深深忧虑,饱含着对中华民族将走向何方的深深思考。随后,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委婉回答,抒发以天下为己任,投身革命的壮志豪情。同时,毛泽东也开始意识到无产阶级必须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 年2 月毛泽东率抗日先遣队东渡黄河之际。当时,党中央已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毛泽东行军中看到漫天飞雪,触景生情,写下该词。词上阕描写雪后美景,下阕回顾历史,通过评价历史人物,表达无产阶级才是真正建功立业的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全词的点睛之笔,抒发了毛泽东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信心,揭示了中国的命运只能由无产阶级来主宰,再次强调无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领导者,也是对《沁园春·长沙》“谁主沉浮”的正面回答。
学习毛泽东两首“沁园春”,必须转化为“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全面领导”的行动自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根本保证。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要确保党对统战工作全面领导”。新征程上,发挥好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掌握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具体来说,就是要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领导,引导各民主党派和统一战线人士自觉接受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
总之,毛泽东诗词是其统一战线思想的艺术承载。以诗词为载体的统一战线思想是创新性的统战形式,是彰显人格魅力的统战形式,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统战形式。在推进新时代统战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统战历史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超的统战艺术,努力“讲求工作艺术,改进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