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姗姗
(青岛滨海学院文理基础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55)
当前, 面对国内社会的转型与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幻, 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为了贯彻和落实这一要求, 教育部联合13个部门宣布推进 “四新” 建设, “新文科” 建设项目由此开启。 2020 年底, 教育部专门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 强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聚焦人才培养,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文科教育真改、 实改、 新改、 深改”, 并明确指出“推进新文科建设要遵循守正创新、 价值引领与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 为了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 构建世界水平、 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会议明确了价值引领作为新文科建设思想内涵的本质, 对进一步推动文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意义深远[1]。 在政策的指引下, 教育领域关于文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作为我国高校文科专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外语专业, 却涉及不多, 研究深度也极为有限, 因此,本文试图对标新文科建设要求, 科学把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并从整体现状分析中制定系统性对策, 以填补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研究的空缺, 为后续研究的深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21 年9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80 周年校庆之际发表了重要讲话, 明确指出国家对现代外语人才的具体要求——既有家国情怀, 又具备全球视野, 还兼具专业能力的 “三有” 型人才, 强调依靠外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深化中外交流, 增进各国友谊、 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使中国更好地走向全球, 全球更好地了解中国。 在这一重要论断的指导下, 高校要明确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既要将外语作为传播中国声音、 引领民族文化 “走出去” 的基本载体, 培养爱国、 知国、 能够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确保其既有强大的辨别力与判断力, 能够从中国立场辨析各种西方声音, 自觉抵御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又要破解 “外语人才的低层次重复培养” 困境,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交叉融合设计、 教学模式创新等, 培养“外语+” 跨界复合型人才。
根据新文科建设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将聚焦并指向培养出 “有灵魂” 的 “中华民族脊梁”, 实现外语专业课程的全方位思政育人。 为此, 教育工作者理应肩负起时代使命与教育重责, 把握 “四新” 建设这一难得的契机, 以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为指导, 持续提升育人意识与价值引领能力, 深度挖掘学科内涵与特色, 持续创新教学模式, 讲好 “中国故事”, 突出大学生家国情怀、 跨文化交际能力、 思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2]。
课程思政不仅体现了一种课程观, 还强调了将价值引领深度融入各类学科知识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实现“教书” 与 “育人” 的双重价值, 同时又是一种课程设置理念, 要求各科课程与思政课并行, 共同肩负起育人重责, 又能体现出课程自身的典型特色。 然而, 纵观当前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多数仅仅局限于文件层面规定的素质要求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 未将外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纳入新文科建设大背景, 也缺乏较为完整的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与规划,忽视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性、 复杂性与适应性。 以西班牙语专业课程为例, 既有教学大纲中并未突出价值观培养目标, 仅有的情感目标多围绕培养西语专业意识而展开, 忽视了其他隐性思政元素的挖掘, 导致学生对西语国家的政治、 经济、 文化缺乏应有的敏感度[3]。
教材是思政教育实施的根基。 然而, 多数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普遍忽视教材建设, 教材内容西化问题严重, 鲜少体现国家意识, 不仅无法适应思政育人要求, 而且难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导致教学任务设置与教学产出严重失衡。 如 《高级西班牙语》 是西班牙语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其教材内容多来自西语国家的新闻报纸、 杂志、 小说等媒介, 涉及西方政治、 经济、文化、 历史、 科技等内容, 反映了西方文化意识形态, 却缺乏中国故事、 中国声音、 中国意识,这导致很多大学生难免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认为 “外国的月亮更圆”, 加上教师教学过程仍以语言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为主, 忽视思想提升和思辨能力培养, 致使育人效果欠佳[4]。
当代大学生作为典型的 “网一代”, 具有思想活跃、 善于表达、 追求个性、 网络知识丰富、娱乐精神浓厚、 上进心与猎奇心鲜明等特点, 这种个性特点一方面赋予其求变创新的无限潜力,另一方面又对课程思政多元化教学方式与教育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 当前外语专业课程思政仍以线下课堂教学的先入式引导、 灌输式说教与口号式教育为主, 缺乏线上线下、 课内课外的一体化协同推进, 这导致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很难真正唤醒学生的价值认同感。
将思政内容自然地融入外语专业课程并非易事, 既要求教师对所授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解、 较高层次的审视与把握, 又要求其提前阅览大量与授课知识点相关的资料, 具备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的意识和能力, 能够通过深入浅出的课堂讲解促进学生的思辨, 最终达到价值引领、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的一体化培养。 然而, 当前外语教师或自身缺乏课程思政意识, 忽略育人使命; 或初具课程思政意识, 但因缺乏规划性而趋于盲目; 或因能力局限, 思政内容融入生硬, 难以摆脱“课程” 与“思政” 两张皮的困境[5]。
针对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整体规划不足、课程设置忽视学科特色等问题, 高校要秉承系统思维, 立足顶层设计, 将新文科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与外语学科建设三合一, 在明确外语学科定位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科学、 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保障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序进行。 一方面, 高校要结合国家 “四新” 建设与顶层设计的要求, 充分理解课程思政对外语专业课程的目标导向性、 内容导向性, 重构学科体系, 重新设置专业结构, 以实现 “学科交叉跨界, 有真正的定位范式转移”, 并在思政课教学专家的指导下, 依循OBE 理念, 反向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把握“培养什么人” 这一核心问题找准课程思政内容, 明确哪些内容在支撑相关课程的目标, 由此确定课程思政内容大纲, 分层逐级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技能体系中, 形成科学合理的新文科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6]; 另一方面, 高校要精心筛选、 调整内容, 选取专业课程进行试点, 以《高级西班牙语》 为例, 其不仅是一门专业必修课, 也是一门人文素养课, 有着鲜明的思政元素, 可以在课程目标、 内容设计方面进行修订和建设, 形成特色品牌课, 树标示范[7]。
教材是外语专业教学的主要依据, 也是课程思政开展的教学原料, 体现了话语体系及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和价值观。 针对当前外语专业课程教材内容西化、 教学过程缺乏价值引领等问题, 一方面, 要在挖掘既有教材思政元素的同时, 从语言、 思政双重需求出发顶层设计外语专业校本教材, 确保教材内容与育人目标精准对接, 教材体现的价值取向与课程思政相一致, 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 探索教材资源的共建共享新思路, 并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要求教学设计既要 “全球化” 又要 “接地气”, 既要“长见识” 又要 “强国志”, 如 《高级西班牙语》第4 单元 《登月》, 可结合我国探月工程, 坚定学生的 “四个自信”, 第11 单元 《手镯》, 则可结合拾金不昧的主题, 弘扬我国传统道德文化,培养学生诚信服务、 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8]; 另一方面, 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要将听、 说、 读、 写、 译等语言训练依循教学递进关系及目标达成要求进行整合, 系统挖掘各部分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与学科精神, 多维度融入课堂教学中, 如口语教学中可以 “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 等为主题, 组织小型演讲活动;阅读方面可向学生推荐泛人文科普类、 时事热点类阅读素材; 翻译方面则可从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风貌、 政府工作报告等文本作为翻译原文, 以此引导学生科学辨析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深化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自信[9]。
为了充分提高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效,还要注重人、 教育与环境三者的协调配合, 既要打破线下单一教学空间, 向线上虚拟教学空间延伸, 挖掘网络课程资源与线上教育手段, 又要强化第一、 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 使教育全过程与各项资源要素协同发力, 搭建起课程思政 “立交桥”, 共同服务于专业知识传授、 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 一方面, 要成立“在线教学研究小组”,组织教师开展任务设计与教学经验交流, 引导教师以多元平台为支持, 通过课前互动、 话题选取、 任务设计、 成果展示, 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课程思政; 另一方面, 要积极引入和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 结合真实语料, 打造富有沉浸感的实践场景, 使思政元素全面融入课堂前、 中、后全过程中, 提升学生的国家意识与国际传播能力, 保证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 此外, 要积极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 既要通过公众号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和专业学习平台, 鼓励学生原创写作关于中国文化介绍、 社会发展的内容发表, 又要在校园中组织 “实现中国梦” 等主题的演讲, 举行配音比赛, 鼓励学生将优秀影视作品进行翻译等, 还可将行业专家 “请进来”, 从未来职业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讲座, 形成与专业课配套的思政育人体系[10]。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建设者与直接实施者, 因此, 其思政意识、 德育能力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的最终效果。 针对当前师资能力局限、 专业与思政内容相脱离的问题, 高校要建设一支能够充分胜任课程思政教学要求、 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 各大院校要定期组织任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专题培训、 学术经验交流等多种活动, 系统开展政治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教师科学的历史观、 文化观与坚定的 “四个自信”,系部要组建课程思政团队, 深化思政课教师与外语专业教师之间的教研合作, 围绕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教研交流, 协同推进课程思政体系的优化发展; 另一方面, 教师自身要强化思政意识, 主动加强教育理想信念, 积极弘扬高尚师德师风, 既要做到以身示范、 以德立学、 以才施教, 在情感和价值观上对学生产生共情和榜样作用, 又要持续拓展自身思政理论知识与育德育才能力, 提升自己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通过 “诱发、 陶冶、 激励、 调控” 等多元措施, 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并将政治认同、 家国情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高效融入外语课堂, 形成更为精细的价值引导和生命塑造[11]。
综上, “新文科” 与 “课程思政” 建设是近年来与外语专业发展最为紧密相关的时代背景与要求, 两者在根本目标上高度一致, 在思想内涵上精准契合, 合力影响并推进外语专业的发展以及“三有” 人才的培养。 值得思考的是, 新文科建设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外语专业课程体系自身的涉外性又为课程思政建设带来诸多复杂问题, 如何在新文科建设中同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是需要外语界运用系统思维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了突出新文科外语的 “新”, 不能单纯地将素质要求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体系, 而是要打破学科与专业壁垒, 探索 “外语+” 的融通复合之路, 并在融通中统筹规划多学科价值元素, 重构外语专业课程体系, 并将价值引领分层次、 分阶段融入新知识技能培养体系之中, 以此实现育人的整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