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穗竹编技艺在灯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2023-05-12 09:15:18聂宇涵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2期
关键词:三穗竹编竹材

聂宇涵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

贵州省三穗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竹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域之一,素有“竹器之乡”“斗笠之乡”的美誉,其竹编工艺延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工艺品的瑰宝,构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竹编工艺的传承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扶持,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精致耐用的新材料层出不穷,使传统竹编材料失去竞争力,许多编织技法正在濒临消失。因此,探索一条将三穗竹编发展与时代脉络相结合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 三穗竹编的工艺特色

1.1 竹资源丰富,竹材特性优良

三穗县土地肥沃,气候条件优越,十分利于竹子的生长,素有“万亩竹海”之称[1],盛产水竹、绵竹、慈竹、楠竹、斑竹、苦竹、白竹等。竹种特性决定了竹产品的塑造,例如水竹有较好的柔韧性,纹路紧密,劈蔑性能好,常用于图案花纹的编织;苦竹竹秆较高,竹节较长,质地较薄,表皮较硬,常用于制作竹刷;楠竹质地坚硬,虽然竹节较短,但抗压能力强,通常用来制作大型的竹产品;慈竹高大节长,叶葱浓,竹材韧性强、劈蔑性能良好,是竹编制品的上等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竹制品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虽然竹子本身价值并不高,但只要充分利用其材质,匠心独运,其所创造的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1.2 编织工艺精巧

三穗竹编工艺复杂而精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编织成型要经历很多复杂的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竹编艺人的全心投入。竹编工艺的基本流程为破蔑、匀蔑、煮蔑、编蔑、捆边、锁扣;但编制不同的器具又有不同的要求。编织是竹编工艺的核心部分,三穗竹编编织技法丰富,传统编法有十字编、人字编、六角编、螺旋编、圆面编、绞丝编等;特殊编法有穿蔑边、穿丝编、弹花、插筋、硬板花、花箍、连环结编等。竹片蔑丝通过挑压交织而产生的不同编织效果,对竹根、竹节、竹枝和竹材的运用会彰显不同质感,这正是竹编艺人创造的艺术价值所在。

1.3 染色工艺天然

竹编制品的外观色彩和光泽影响着它的艺术价值。竹编制品的外观色彩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先天色彩,即不经过染色处理,充分利用竹材蔑青、蔑黄的固有色,突出竹子天然的材质美;另一种是对竹丝进行染色处理,以此丰富竹编制品的单调色彩[2]。当前大部分地区的竹编工艺都在使用化工染色,这种染色方法虽然制作方便、颜色可选,但违背了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三穗竹编的染色工艺有别于传统的化工染色,其选用山上的植物进行染色,例如枫树叶、化香树叶等,植物染料不仅安全无腐,还具有防虫蛀的功效。竹编艺人将可染色的植物与竹蔑一起煮,将煮好的竹蔑放到田泥中进行二次发酵,发酵后洗净,这样染色的竹蔑可以做到永不褪色。

2 三穗竹编发展的困境

2.1 竹编技艺传承乏力

在三穗县,从事竹编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和留守在家的妇女。随着竹编艺人年龄的增长,其体力和精力逐渐下降,无法长期从事竹编工作;同时,由于竹编工艺复杂、训练周期长、市场利润低等原因,年轻人不愿意加入传承竹编的行列,导致竹编技艺的从事者越来越少。此外,传统的家庭传承、师徒制的传承方式也限制了传承队伍的发展。一方面,在传统的家庭传承中,大部分人仅仅机械地接受上一辈的竹编技艺,使得三穗竹编技艺缺乏创新;另一方面,师徒制对于徒弟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培养过程长,无法保证顺利传承。

2.2 传统竹编产品脱离时代

三穗县虽有400余年的竹编历史,但竹编制品的创新和发展却十分缓慢。三穗竹编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大部分竹编制品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日常用品[3]。一方面,老一辈匠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弱,对于竹编技艺因循守旧,虽有大量经验,但缺乏创新意识,无法有效转化成独具特色的产品;另一方面,三穗县对于竹编技艺输入新鲜血液专注较少,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足,在产品设计方面尤为薄弱,产品技法、功能、造型、色彩、纹样缺乏创新,固守传统,逐渐脱离当下大众审美。

2.3 新兴材料冲击传统竹编制品市场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很多新材料凭借价低、耐用、易生产等多种优势替代了竹材,导致人们应用竹编制品的范围逐渐缩小[4]。同时,传统手工编织效率低,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工业社会的大力发展使得大量的手工制品被机械生产所替代[5],这也是竹编工艺逐渐被边缘化的原因。以塑料制品为例,竹编制品的纯手工特点使得其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生产数量有限,而塑料制品可以模拟出竹编的造型,加上机械化生产的帮助,生产效果很好,竹编在面对廉价的塑料制品时竞争力薄弱。

3 三穗竹编技艺与灯具设计融合的内在价值

现代产品是三穗竹编工艺走进人们生活的最终载体,将三穗竹编工艺与合适的产品类型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其摆脱困境、焕发新生,促进三穗竹编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启迪设计师对产品设计进行新的思考。

3.1 促进三穗竹编可持续发展

3.1.1 弘扬三穗文化

三穗竹编蕴涵着三穗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除了复杂的编织技艺,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层面的内容。一件优秀的产品,必然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才能长久发展。将竹编与灯具结合,作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不仅可以弘扬三穗竹编文化,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新接纳这项传统技艺,也能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与发展竹编技艺的队伍中。

3.1.2 创新竹编产品

在当代人们审美观念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三穗竹编的发展出现危机。这就要求在保留三穗文化特色的同时,通过创新增加其生命活力。将三穗竹编技艺融入灯具设计,要对其文化特征深入挖掘,利用现代材料与传统竹材的碰撞进行创新,成为具有三穗竹编特色的现代灯具产品。只有通过创新设计让三穗竹编融入现代生活,不断更新技艺和创造形式,才能改变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刻板印象,从而推动三穗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3.1.3 促进经济发展

竹编产业是带动三穗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三穗竹编可以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创新传统竹编,开发出极具审美艺术的竹编灯具及其他现代竹编制品,增加三穗竹编产品的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从而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创收。只有将传统竹编融入新的时代内涵,使竹编制品满足新时代人们的生活需要,挖掘潜在的现实价值,才能使竹编产业可持续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3.2 推动灯具设计转型升级

3.2.1 竹编灯具材质美

与常见的灯具材料相比,竹材具有很多显著优势。其一是竹材绿色环保。竹子属于可再生资源,生长周期短,是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品的绿色原料[6]。竹编与灯具结合,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也可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其二是竹材质轻高强。竹编制品是由竹篾编织而成,而竹篾取材于竹子中最坚韧的部分,并且竹篾质量轻,与其他材质相比,竹编制品要轻很多,这是竹材的天然特性。竹材质轻高强的特点十分适合于灯具,大幅度降低了灯具的自重,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其三是竹材具有电绝缘性。在干燥的条件下竹材的绝缘系数较高,因此竹编灯具有一定的绝缘性,可减少用户触电风险。

3.2.2 竹编灯具造型美

在造型方面,作为形态要素的点、线、面构成了竹编灯具千变万化的基础。点是最小、最简洁的设计形态。在竹编灯具中,将竹篾纵横经纬交错形成的镂空部分看作点,通过点的大小、疏密、距离、位置、层次的变化,形成生动活泼的节奏感。线是决定造型的重要因素。弯曲的竹篾显得柔和,笔直的竹篾显得刚硬,曲直相间则富有韵律。竹篾的交错形成了面,竹编面可以分为几何形、有机形、不规则形等,不同造型的面赋予竹编灯具不同的视觉感受。通过编织工艺进行合理的点、线、面组合,形成造型各异的竹编灯具,极具造型美感。

3.2.3 竹编灯具意境美

竹编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将传统技艺与现代产品相结合,融入中国元素,形成充满创意与个性的竹编灯具,蕴含着浓郁的东方美学与文化底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文化自信已成为社会共识,深刻地影响到审美的文化倾向性[7]。因此,带有优秀文化基因的传统竹编灯具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并为消费者营建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就竹编灯具本身而言,错落的光影变化也烘托了竹编的意境美。竹编具有镂空的效果,镂空部分的透光性最强;竹篾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透光效果,灯光透过单个竹篾时,光感会减弱一些;在竹篾与竹篾交叉重叠的位置,透光性再次减弱,通过灯光的明暗变化,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光影效果,营造了美好的空间氛围。

4 三穗竹编技艺在灯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对于创新而言,最为重要的并不是材料、工具等物质因素,而是应用方法的创新,“知材善用”,充分挖掘和利用竹编的优秀潜质应用到灯具设计中,这一点对于三穗竹编的时代新生尤为重要。

4.1 三穗竹编技艺在灯具设计中的创新方法

4.1.1 直接应用法

三穗竹编的编织技法多种多样,通过直接与灯具结合,使灯具富有鲜明的三穗特色。编织产生的疏密关系带给人自然的美感,多样的编织技法使灯具造型变化多端。将三穗竹编技艺直接应用到灯具设计中,一方面更加直观地展示了三穗竹编的工艺美感,另一方面灯具与竹编的组合也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增添了灯具的艺术价值。

4.1.2 材料组合法

竹子虽然是传统的材料,但却能制作出时尚的产品[8]。抛开传统竹编灯具的框架,充分发挥竹编生态环保、理性轻奢的时尚化潜质,同时融入其他材料,如金属、塑料、木材等,不同的材料拥有不同的质感,从材料的构造、表面的纹理、到独特的色彩,都能带来不同的视觉、触觉效果。多元化的设计材料为竹编灯具的系列化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9],丰富了竹编灯具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

4.1.3 形态仿生法

形态仿生法是将生物原型进行艺术加工,并保留其形态实质的设计方法。竹编制品通过不同的编织技法可以达到不同的形态效果,充分满足仿生法对于造型的要求。由于时代变迁与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的更新,消费者逐渐有意识地追求简洁、共情的设计,为其带来生命、活力、生机等感受。运用仿生法使竹编灯具拥有生物的形态美感与特征,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4.2 三穗竹编技艺在灯具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4.2.1 功能表现

利用三穗竹编技艺与灯具融合的理念设计了功能各异的系列灯具(图1)。其中,吸顶灯(如图1a)、壁灯(如图1b)与单头吊灯(如图1c)的上下部分竹编灯罩可以随意调整位置与方向,多头吊灯(如图1d)的灯头与灯罩方便拆装。一方面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灯光调整,满足日常所需;另一方面造型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消费者可以按照审美需求进行改变,同时为灯具增添趣味性。

注:a,吸顶灯;b,壁灯;c,单头吊灯;d,多头吊灯。图1 功能各异的竹编系列灯具Fig.1 Bamboo series lamps with various functions

4.2.2 材质表现

上述灯具设计将金属材料与竹编进行结合,灯罩部分采用柔韧性佳、透光性好的竹材,灯座与灯罩框架部分均采用金属材料。竹编纹样与金属材料的结合是柔软与坚硬的结合,可以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不同于金属灯具的冰冷感,将竹编工艺巧妙地嫁接在金属材料上,可以赋予灯具亲切温暖的气质,带给消费者温暖舒适、惬意的体验。

4.2.3 视觉表现

上述系列灯具设计以花朵为原型,对原型进行抽象化、简约化的艺术处理后,形成了此款灯具的造型。竹编灯罩的下半部分象征花瓣,灯罩上半部分象征叶子,模仿了花与叶的不同形态。在竹编灯具设计中引入仿生元素,不但增加了灯具本身的特点,还增加了消费者与灯具之间的情感因素。

5 结束语

贵州三穗竹编工艺是当地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的积淀,但与现代生活逐渐脱轨导致其走向边缘化。如何让三穗竹编回归大众视野,跟上社会前进步伐是三穗竹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分析发现,竹编工艺与灯具设计可以完美契合,通过设计符合现代生活需要的竹编灯具,可以探索一条由传统竹编制品向大众化商品转型之路。

猜你喜欢
三穗竹编竹材
三穗鸭的养殖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耐老化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生长期三穗鸭免疫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2022年5期)2022-04-26 13:42:44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材化学预处理对其表面纳米TiO2生长行为研究
竹子学报(2021年1期)2021-10-29 13:24:00
竹编艺人
金秋(2021年24期)2021-04-01 10:05:46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房地产导刊(2020年9期)2020-10-28 08:37:44
基于桐油热处理的竹材理化性质研究
基于竹材力学特性的竹家具设计方法
工业设计(2016年8期)2016-04-16 02: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