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安定
(广西南宁林业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宁 530000)
麻竹(Dendroalamuslatiflorus)别名大头甜竹、八渡笋等,为竹亚科牡竹属大型丛生竹,是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栽培的优良笋材两用竹种[1]。麻竹笋产量高,是广西有名的林副产品,近年来随着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快速发展,麻竹笋作为其调料包的重要原料,已成为增加竹农收入的重要产业;另外,麻竹根系发达,广泛种植于河流两岸,可防止河岸水土流失,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
目前,广西有麻竹林面积2.18万hm2,占全区竹林面积的6.4%,以柳州、百色、贵港等地分布最多[2]。麻竹不仅在广西得到快速发展,在中国其他许多地方也发展较好,如在广东揭阳市埔田镇,麻竹种植总面积2 000 hm2,年产竹笋10万t,年产值达10.4亿元,80%以竹笋罐头出口,被誉为“中国竹笋之乡”[3];被称为“麻竹笋之乡”的重庆市荣昌区,麻竹种植面积1万hm2,麻竹产业是荣昌区的第2大农业主导产业,是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4]。为满足当前麻竹产业的发展,良种壮苗是麻竹造林的基础。本文基于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试验总结了麻竹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麻竹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试验地设在广西南宁市横县南乡镇竹山坪村2林班。该地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东经108°48′—109°37′,北纬22°08′—23°30′。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林业用地面积15.25万hm2,森林覆盖率约为46.30%,称为“中国茉莉花之乡”,农、林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好。该苗圃地为横县林业产业园示范基地,试验地面积1.5 hm2。
试验于2020年进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置扦插时间、插穗类型、插穗长度、插床基质等4个因素,每因素设置2个水平进行试验(表1)。每个小区扦插100个插穗。重复3次。
表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Tab.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test
1)扦插时间。春季扦插于2月15日“立春”至“雨水”节气间新芽萌动前完成扦插;秋季扦插于8月15日“立秋”至“处署”节气间气温凉爽时进行扦插。
2)插穗类型。主干或侧枝插穗均要求节上带有完整的芽,砍取插穗时不能砍破穗条,尽量保持砍口平滑,砍口与节相距5~10 cm。主干直径一般为4~6 cm;侧枝直径一般为2~3 cm。
3)插穗长度。插穗长度分20~30 cm与50~80 cm。20~30 cm的插穗为带2个完整的竹节,并在上端留半个节;50~80 cm的插穗为带4~6个完整的竹节,也在上端留半个节。
4)扦插基质。细沙基质选择河边细泥沙,基质厚度在20 cm左右。黄壤基质选择较平坦的黄壤林地,清理好林地后挖土深度在20 cm左右。插床宽度为1 m,步道宽为0.4 m。上部设置竹拱或钢架形的苗拱,盖好农膜,再在上方覆盖透光率为50%左右的遮阳网。
扦插前苗床要淋透水。选用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生根剂,用酒精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 000倍药液,将插穗在生根粉药液中浸泡2~3 h;扦插前再用1 500~2 000倍生根粉药液调制成黄泥桨粘在插穗口下端。用粗细大于插穗的小木条按20 cm × 25 cm的株行距在苗床上以15°~20°的倾斜角引洞,将2/3的穗条插入洞中并压实,扦插后及时淋水。引洞是为防止扦插时插穗与生根粉泥桨分离,同时也方便浇水时插穗上端收集水分。
1)及时补水。扦插后及时补水是保障扦插成活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是保持苗床湿润,另一方面使每个插穗上部保留的节要保持一定的积水,以防插穗干枯。在晴天时,每天早晚各浇1次水;雨天一般不浇水,并要注意及时排水,以防雨水冲坏苗床。待苗床上长出苔藓时,以保持苔藓湿润为宜。
2)防治病虫害。扦插苗床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虫害发生。生产上一般用多菌灵与杀虫剂等农药每隔10~15 d喷苗床1次,当苗圃地出现病虫害时应加大用药量,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3)苗圃地施肥。当60%的插穗生根时,应结合浇水进行施肥,以促进苗木生长。多用磷酸二氢钾等多元素叶面肥喷施。扦插初期可用低浓度肥液喷施,随着苗木的生长,浓度肥液后可适当加大。当有嫩叶出现时,在淋完肥液后再洒水以洗去叶片上的肥液,防止叶片被烧坏。
4)苗圃地设施管理。在穗条生根后,要做好薄膜与遮阳网的协调管理:在气温较高时应将苗圃地四周的薄膜掀开进行通风,但上部要盖好遮阳网;在冬天气温较低时,要盖好薄膜以提高苗床的温度,促进苗木生长发育。在第2年的农历正月后,插穗已完成生根,要及时拆除遮阳网进行炼苗。
调查指标包括插穗生根成活率和插穗成活后新发枝条数。
于2021年“春分”(2月20日)时实测各小区苗木生根的数量,计算插穗扦插成活率。每小区随机抽取30株样本,调查插穗成活后新发枝条的数量。春季扦插的插穗调查3月及9月2次发笋后发育成植株的数量;秋季扦插的插穗调查当年9月底出笋发育成植株的数量。
调查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5]。
扦插试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麻竹扦插育苗试验统计结果Tab.2 Statistical results of experiment on cutting seedling of D. latiflorus
表3 扦插育苗试验方差分析Tab.3 Variance analysis of experiment on cutting seedlings
由统计结果(表2)可以看出,1号小区的平均成活率最高,为88.3%,即在春季用主干扦插,插穗长度为20~30 cm,扦插基质为细沙;其次为2号小区,平均成活率为85.3%,即在春季用主干扦插,插穗长度为50~80 cm,扦插基质为黄壤土;7号小区的平均成活率最低,为67.4%,即在秋季用侧枝为插穗、长度为20~30 cm、基质为细沙。
方差分析结果(表3)显示,在扦插时间、插穗类型、插穗长度、插床基质4因素中,不同扦插时间和插穗类型对麻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存在有显著差异,其原因主要为,春季气温适宜,是植物生长的季节,因此育苗更容易成活;插穗类型以主干为好,是因为主干积累的养分较侧枝更丰富,可为插穗生根提供更多养分。不同插穗长度和插床基质对麻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较短的插穗更有利于保水,这可为育苗生产节约更多的插穗。
由统计结果(表2)可以看出,插穗成活后新生枝条数以2号小区为最多,平均为5.8条,即春季用主干扦插,插穗长度为50~80 cm,扦插基质为黄壤;其次为1号小区,新生枝条数平均为5.5条;7号小区新枝数为最少,平均为1.2个,即在秋季用侧枝为插穗、长度为20~30 cm、基质为细沙。
方差分析结果(表3)显示,在扦插时间、插穗类型、插穗长度、插床基质4因素中,不同扦插时间和插穗类型对麻竹新芽发育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因为春季扦插的穗条,一般在20~30 d内可生根,生根后20 d左右可发新笋,而且在9月还可以再次发笋,加上春季主枝营养的积累,为秋季发笋提供了营养,所以春季扦插的新枝数更多;在插穗类型中主干的营养更丰富,因此在二者的作用下,使得插穗新发枝数更多。与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因素不同,新发枝数以插穗长度50~80 cm、基质为黄壤的更好,这是因为较长的插穗贮藏的营养更多,而黄壤的保肥性能较细沙更好,能提供更多的养分促进新笋发育。不同插穗长度和插床基质对麻竹新芽发育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试验显示,不同扦插时间和插穗类型对成活率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在春季扦插、插穗为主干最好。但生产上,主干的数量少,在运输过程中所占的体积大;另一方面,春季扦插、插穗为主枝进行扦插的新发枝较多,在运输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应当就近建立采穗圃,培育较细的、数量较多的插穗供生产上使用,以方便运输和搬运上山。
插穗节数、苗床基质对扦插成活无显著影响。因此在生产上为了节约插穗,方便管理,可以选择较短的插穗类型;苗床基质也可以灵活选择,以就地取材、降低成本为宜。
春季扦插,苗木培育时间长,新发枝数多,因此生产上以在春季扦插育苗为主,且可将苗木培育成营养杯苗,实现随育随造。这样一是苗木体积小,方便移植造林;二是可在9月份的二次发笋中发育更多的新笋,尽早实现丰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