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湘立 冯艳文 李陇梅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2014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2]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3]同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提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4]产教融合始终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途径,也是高职教育增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深度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途径,也是高职教育增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依然处于探索建设期。[5-6]在我国,产教融合一直没有实现实质性的突破。职业教育深度产教融合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学生等多层面的协同合作、各善其能。综合发挥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作用,但是限于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体制,政校行企四方利益纠缠错杂,导致落地的产教融合推进艰难。产教融合绝非简单的捆绑结对,应当包括人才供需融合、人才培养融合、社会服务融合和文化育人融合。
一是政府对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认识不足,对实现主导作用的形式和路径缺少探索和经验积累,相应法律和政策制度不健全,系统化政策的制定和落地实施存在现实困境。目前,在法制上仅有《高等教育法》《劳动法》《职业教育法》《教育法》部分涉及校企合作描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化、法制化保障缺失。二是职业教育中行业指导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权责不清晰,相关支持的政策尚不健全;各级各类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行业企业中公信度不够,缺乏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的有效关联。三是企业缺乏和高职院校进行深度合作的内驱动力,合作模式依然主要以简单招聘用工为主,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共建基地多是流于表面。企业虽然也存在着将企业文化、专有技术技能融入课程的渴望,缩短新引进员工的适用培训期,但是现行的职业教育政策下,很难实现真正的完全符合企业需求技术技能人才的精准对接。四是职业教育本身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差强人意。和本科院校相比,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教师科研能力弱、科技硬件条件缺失等先天不足,直接造成对企业的合作吸引力弱。部分职业院校缺乏现代学校制度理念,人才培养合作治理体系不健全,技术技能积累不足,技术服务能力较弱,难以紧跟或引领行业发展,监管学生实习不到位,难以保证实习质量。目前,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仍普遍存在着重学历轻技术的现象,教师招聘依然唯学历看齐,大批的应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甚至海归博士源源不断进入高职院校,这种现象近年来尤其愈演愈烈。职业院校也意识到由高校到学校的教师群,存在高知识低技能的严重问题,进校后把他们派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践,以期解决技术技能短板,但是往往效果不佳。
产教融合的根本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具有个人、群体、组织等不同层级的参与主体。依据不同主体,可以将校企合作分为个人层面的合作——工学结合;组织层面的合作——校企合作;区域跨组织层面的集群合作——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三个层面上校企合作的内涵与制度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的内在要求和特征,分析其内在要求和特征才能发现相应的政策关注点。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是校企合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校企合作的平台,工学结合无法实施;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合作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和深化,以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为基础。
工学结合作为个人层面的微观合作,是指教育者将企业资源和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学习者能够将课堂学习与工作情景(真实或者模拟)的任务有机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工作任务(真实或者模拟)完成相互结合的一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学习活动。工学结合中的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务往往是经过改造的、教育化的、服务育人目的的。将工学结合定位于个人层面的合作,有利于简化学习中的互动关系,使目标更具体,便于师生之间沟通和调适。工学结合的内涵发展更关注两种教育环境下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的建设;在其制度建设方面,更关注师生教学规范和标准制度的建立,政策关注点集中在建立健全工学结合教育机制、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
校企合作是组织层面的合作,是学校与企业等组织的合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开展的一系列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学生实习、师资培养、职工培训、课程开发、产品研发、科技应用转化、技术服务、规划与治理等方面的合作。组织层面的校企合作,其内涵建设应围绕育人目标,建立校企合作的治理结构和利益机制。对企业和学校的实力及行为有一定的要求及约束;应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权利与义务,激励合理的育人和研发等活动,规范实习合同、实习内容、实习进程及合作研发等要求;应明确设置校企合作中的违规红线,补偿企业在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活动中付出的成本。组织层面校企合作的政策诉求更关注合作的利益机制、合作规范、合作保障等,如技术技能的交互积累制度、职业教育学历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制度、“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人事管理制度等;校企共同编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在校学习教学大纲和在企学习的培训大纲,地市政府负责组织校企双主体共同研究制定合作专业的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开发相关教材。
跨区域组织层面的校企合作,简单地说就是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合作,即区域内的职业院校的某类专业群体与相应产业集群之间在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类型、层次、结构等方面展开的合作。作为跨区域组织层面的校企合作,涉及的利益主体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较多,结构更加复杂。它是两个集群的融合对接,与区域整体规划密切相关,受区域发展水平、需求的制约。在政策上,需要将区域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同步规划部署,建立区域层级合作发展规划、建立区域产业链、人才链与价值链相互匹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协调整合保障措施。
在深化产教融合探索过程中,主要瞄准了三个问题。[7-8]一是如何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接行业高端(龙头企业)和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做到精准定位,进而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驱力。二是如何有效地实现从企业生产性资源向教育性资源的转化,进而提升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的贴合力。三是如何有效融合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特色内涵与共有内涵,进而提升专业群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驱力、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的贴合力、专业群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三者是有机整体,互为助力,不可分割。内驱力是源,贴合力是涵,支撑力是基。在实践中,以绿色化工专业群建设为依托,以服务天津“1+3+4”产业布局中的“两新一优”(即生物医药、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和石油石化优势产业)为切入点,以“靶式育人”和“科技助力”为核心抓手,以引“龙”助“微”和“智”“资”合融为核心策略,开展校企深度产教融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通过调研实现精准定位,厘清供与需之间的融合点。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岗需和刚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校企合作融合点也不尽相同。基于此,采取引“龙”助“微”和“智”“资”合融为核心的策略。引入龙头企业的高新生产性技术资源、技术技能专家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师进入龙头企业学习高端科技、实践高新技能转化为智力资源,反哺“龙头”培养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缩短企业新员工岗前培训时间。同时,中小微企业领域专精,人才需求少,攻关领域多集中在实践技术与工艺方面。教师通过引龙学龙,掌握高端技术,助力中小微企业技术攻关。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小试基地,将教师“智”助和企业“资”助合融。
实践中,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天津职业大学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天津职业大学骨干教师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建设“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岗前培训基地”和“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订单学生培训基地”,通过双向“四基地”,实现“人才定向供给、未来员工储备、现员工持续教育”。同时将真实的攻关项目引入课程,建设“依托学校+创新专业+激励教师+吸引企业+鼓励学生”五方联动全过程“双创”育人机制,实现课创融通、双创融合,产业转化和课程转化双转同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双轨并行。最终实现校企“六双同频”,包括产业学院校企双育、内外基地“生”“工”双培、专兼结合联聘双岗、科技成果“课”“产”双转、“五方联动”专创双融、“岗课赛证”校企双“营”(注:校企合作实体化运营)。
结合院校双高建设任务,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对接天津石化园区,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实现教研产服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构建智慧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进行深化产教融合的探索和实践。基地采用园区、协会、企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五维度”共同建设模式,以企业投资为主体,依托企业实现实体化运营,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园区、协会、企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五维度”协同共建的主体责任为:园区负责校企供需通道建设,为实现教研产服精准对接提供保障;协会负责行业标准引入,为实现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对接提供保障;企业负责基地建设与技术支持,为构建结构化师资队伍提供保障;高校负责协同探索类型教育模式和构建结构化科研团队,为探索本科高职教育提供支持。
职业院校在龙头企业与小微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形成“职业院校+龙头企业+小微企业”三位一体深度融合互促模式(如图1所示)。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一是引龙入校——引入龙头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引入龙头企业的产业领域专家实行双岗联聘;二是引校入龙——校外共建学生实习基地、教师实践基地;三是龙校助微——组建攻关团队和派驻科技特派员,助推小微企业发展;四是智资合融——校企共建智慧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小试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校企双方实体化运行,实现校企双“营”。
图1 “职业院校+龙头企业+小微企业”深度融合互促模式
校企共同构建“科创成果入课程→科创项目入实践→科创成果双转化”的滚雪球式课创融合模式(如图2所示),主要目的就在于把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工艺、标准、科技成果等引入课程,既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又能够引领师生积极参加科技研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包括将企业科技创新源需融入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卓越课程,将科技创新源需产生的科创成果实施产业课程双转化,将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科技问题再次融入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卓越课程,达到科技成果和课程开发的滚动良性互促效果。
图2 科技成果闭环式“课”“产”双转
为了解决专业教学内容中产业先进元素与专业服务产业先进工艺、先进技术等严重脱节问题,可以校企共同构建“双岗联聘、生工同育、课创同轨”。主要措施包括:双岗联聘——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均由校企联聘为“教师岗”和“科技岗”,兼具教学和科技攻关职责。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课融合科创案例,学生实现科技认知;专业实践课程融合真实攻关项目,学生实现科创融入;专业卓越课融合成果转化项目,学生实现创业初试。生工同育——依托基地实施生工同育,使学生深入了解产业前沿和企业生产运营,将企业新员工岗前培训前置,缩短员工适岗和成才过程,实现现员工和未来员工的互促互学。课创同轨——将教学实验和科研实验相融合,既实现学生深度参与科研实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又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实验数据支撑,解决职业教育专业科技实验人员欠缺的短板。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依托专业群,进而更好地融入专业群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有效地发挥出基地综合育人功能。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依托绿色化工专业群,校企合作创建三环核心、两环双翼的化工技术类人才培养链与岗位链五环靶式对接模式,即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为核心,安全技术与管理、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为两翼,靶式对接现代化工生产操控岗位群、化工装备安装与维护岗位群、质控岗位群、应急安全岗位群、环境监测与三废控制岗位群,打造“底层可共享+中层可融合+上层可互选”的专业群实训实习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训标准、校企人员互通、校企资源互促、校企利益互赢、校企科研互助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形成立体交叉式合作体系。校企共同建设以“大类招生、双同平台授课、专业分流和专业混流、复式对接混合订单班、课程订制、校企共制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的学生个体柔性成长树(如图3 所示),结合化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变化,融合信息、材料、能源、生物、环境、安全等知识,全过程融入“创新化工、安全化工、绿色化工”的化工理念。大一采用“同基础+同课程”的双同平台授课,大二依据专业分流机制、个人意向、学习成绩、专业宣讲、企业宣讲等进行专业分流,大三依据个人意向、学习成绩、专业宣讲、企业宣讲等,形成复式对接的混合订单班,为企业提供“熟悉企业工艺、掌握企业技术、感同企业文化”的定向打造的复合人才,真正实现人才的柔性培养和复式供给,校企“四位”融合:人才供需融合、人才培养融合、社会服务融合、文化育人融合。
图3 基于绿色化工专业群的学生个体柔性成长树培养模式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加强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大力推动校企全面深度产教融合,逐步实现校企“双元”育人,构建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命运共同体,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途径。深化产教融合,一是在深度上实现资源共享、人员共享、技术共享、管理共享、文化共享;二是在融度上实现专业对接、课程相融、利益共赢;三是在维度上要实现政府、行业、园区、企业、高校的同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成长,已经开始逐步迈向了成熟期和跃进突破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进入快车道,更要进入国际职业教育舞台的超车道,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