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非从
提升自己的力量感,找到更多的连接点,才能在婚姻里不孤独。
经常听到有人说:明明是两个人的婚姻,却总感到一个人的孤单。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聊聊这个话题。
孤独感是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它的产生跟伴侣是否同处一个空间无关。伴侣不在身边,不一定孤独;伴侣在身边,也不一定不孤独。孤独感的产生跟双方之间话多话少也关系不大。有的夫妻话虽不多,但丝毫体验不到亲密关系里的孤独感,长期保持着和谐与默契;有的人每天都会听到对方说很多话,依旧感觉万分孤独涌上心头。那么,孤独感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体验到孤独感,是因为没有连接
那些让我们产生孤独感的时刻,一定是感觉跟伴侣没有连接的时刻。也许在旁人看来,妻儿老小都在身边,怎么会孤独?但只要自己体验不到跟他们的连接,就说明你的孤独感是真实存在的。
脆弱不被陪伴的孤独感。“有一次手术前夜,我希望妻子能来陪陪我。但她说父亲刚去世,妈妈一个人在家不放心,手术当天再赶回来。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在最需要她的时候被抛弃了。这件事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每次吵架都会提起。”我们并不是所有时刻都需要陪伴。一个人内心充满力量的时候,足以把生活打点得有序且有趣,足以一个人应对很多困难。但在那些脆弱的时刻,就会希望跟另一个人进行一些连接,得到一些实际帮助或情绪安抚。如果没有,巨大的孤独感就会袭来,这背后是对无助的恐惧。
情绪不被看见的孤独感。“当我给老公分享段子时,他总共情不到我的笑点。久而久之,我对他也没了分享欲。跟他讲遇到的烦心事时,他只会用‘我比你还惨之类的话安慰我,并没有真正看见我的难过。”处在负面情绪中的人很希望通过与外界连接给情绪一个出口,因为情绪一旦流动,就有了消解的空间。在亲密关系里,人自然会把注意力放在伴侣身上,渴望对方能够承接住自己的情绪。如果伴侣只想着如何帮忙解决問题,没有共情你的情绪,你就很难感受到和他之间的连接。
不被理解的孤独感。“我最近在上心理学课程,初衷是想让家庭关系更和谐,跟老公聊天时也会用到所学知识做些分析。可他总冷嘲热讽地说我学得神神叨叨的,一点儿都不理解我。”“你若懂我,该有多好”道出了大多数人对被理解的渴望,渴望最真实的自己被看到。我需要你的理解来确证我的存在,我需要你的理解来听到我的心声,我需要你的理解来证明你跟我是融为一体的。不被理解的我仿佛置身荒原之上,陷入无回应之境。
寻找到力量感,才有望遇见幸福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的这些挺正常,在生活中也挺常见的,并不会让我觉得有孤独感。那么问题就来了:同样的情况,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而有些人不能忍受孤独的状态呢?因为孩子处在0~3岁尤其是0~1.5岁的时候,除了需要最基本的温饱来维系生存,也需要养育者的回应来感受到关注。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回应,就会体验到一种巨大的绝望感和孤独感。
曾有来访者描述过自己有关早年孤独感的记忆。凌晨醒来,他看到妈妈没有在身边,放声大哭起来。哭累睡着后,妈妈还是没有出现。醒来后,他发现自己居然滚到了床底下。小孩子的世界没有时空的概念,他没有办法理解什么叫“妈妈过会儿就会回来”“妈妈在另一个房间里”。在他心里,没看见就等于消失。你能想象此时的小孩子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吗?房间里所有的一切都是静止的,桌子、沙发、窗户都是静止的,没有一个可以回应自己的客体,仿佛自己也不存在了一样。这对小孩子来说是很绝望的事情。
有的孩子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里,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注;有的孩子离家出走一天,家人也没发现他不见了……这种无人回应的感觉累积多了,就变成了孤独感。长大后当人再次陷入孤独感的那一刻,其实就是退行到了婴儿时期的绝望状态里。
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孤独感是退行后的结果,你就有力量想出一些办法来应对了。作为婴儿,你的哭声的确不足以大到得到回应;但现在你长大了,有力量为自己的孤独感做点儿什么了。
跟热爱的事物建立连接。不必要求自己做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也不必要求自己做很多事情,你只需要活在自己的热爱里。陶醉在一部喜欢的电影里,跟这部电影就有了连接;沉浸在大漠、落日、长河、大海的美景里,跟它们就有了融合。在跟它们融合与连接的那一刻,它们就丰富了你的自我。
求助社会支持系统。有人结婚后会将所有情感需求都捆绑在伴侣身上,隔离了与其他人的情感连接,觉得只要他爱我、宠我就行,别人怎么对我不重要。这种做法很危险,更安全的做法是灵活地对待自己的需求。伴侣给不到的,可以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把建立连接的需求灵活分配在多个人身上,好过逮住一只羊可劲儿薅。
重新审视自己的需求。越是匮乏,对连接的需求强度就越浓。一个人早年只有通过乞求、讨好才能得到父母回应,在亲密关系中对被满足的条件很容易变得苛刻,觉得“他只有牺牲自己来爱我才算是爱”“他只有忍着痛苦为我付出才算是爱”。你可以觉察下自己所期待的连接强度是不是过浓了?想要的被理解是不是“不表达就能被理解的理解”?想要的回应是不是“每时每刻都能被回应”?如果是,请适度给自己的需求松绑,尊重对方的能力,如此,对方才能量力而行,你的需求也能被适当满足,皆大欢喜。